■ 赵青
工作,是人生的一部分,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党政军民学、工农商学兵,除学生之外,工种不同,工作属性就不同,所产生的劳动价值也就不同。当作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时,被赋予的职责就是公职,所产生的劳动就是“公劳”。
公劳,从一定意义上而言,站位是公属性,履行的是公职责,所行使的是公权力,工作对象是人民群众,也就是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公劳,马虎不得。
《资治通鉴》中曾记载了一个令人唏嘘的故事。公元234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杨仪以秉承丞相遗愿为由,联手马岱将蜀汉大将魏延诛杀。杨仪自以为有大功,应该由他来替代诸葛亮秉政。但是,诸葛亮生前已留下秘言,说杨仪心胸狭隘,着意于让蒋琬继任。
杨仪的所作所为变成了替别人做嫁衣。他接替诸葛亮成为蜀汉执政者的梦想破灭了。原本就心胸狭隘、脾气暴躁的杨仪,便彻底变得歇斯底里了。他成天牢骚满腹,口出狂言,最后因为说出大逆不道的话,被费祎举报后剥夺官职,流放到汉嘉郡。到了流放地后,杨仪依然没有改悔,被逼自杀。
读史明智,以古鉴今。正视公劳,就是要有公劳非功劳的清醒、要有公劳非私劳的坚定、要有公劳非多劳的自励。
本本分分,莫视公劳为功劳。立党为公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是领导干部掌权用权的本质要求。《七品芝麻官》中有一句台词:“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领导干部无论官当多大、权有多重,做的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视公劳非功劳,是一种清醒。邓小平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不因为自己的功劳和职位而骄傲,不用来作为‘特殊化’的资本。”在所谓的功劳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自觉把功劳当公劳、当动力,以建功不居、让誉于众的姿态,才会形成人人守责、人人尽责、人人负责的良好局面。
干干净净,莫视公劳为私劳。有道是:“做官先做人,干事先干净。”视公劳为私劳,是政绩观扭曲、权力观异化的典型状况。一些大官员、小干部、管理者认为工作成绩成效都是自己所为,工作中“别人不管用”“没了我不行”,私下里得到一些“奖励”理所应当,给予一些“报酬”再正常不过,岗位职权变成其捞取资本、攫取利益、满足私欲的工具。视公劳非私劳,是一种坚定。
勤勤恳恳,莫视公劳为多劳。工作中,还会因岗位职责不同,出现活多活少的状况,无形中就导致了干多干少的问题。实际上,为人民服务无大小之分,更无多少之别。当身处岗位担任职务,就该有履职尽责之心态、姿态、状态。视公劳非多劳,是一种自励。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以实打实的行动、面对面的互动、心贴心的联动,破解“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孬一个样”的不良情形,在多劳多干中锻炼处事能力、丰富个人阅历、提升人生价值。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每一项工作都有结束的时候,只有经得起实践的检验、历史的检验、人民的检验,才算真正为人民服务,公劳才最有价值、最有意义。每一项工作都是“心、神、力”兼具的过程,正视公劳,心神力才能更好地契合贯通。莫再有功劳的想法,莫再有多劳的疑虑,莫再有私劳的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