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建顺,李志添,晏上海,林小云*
(1.漳州市第二医院康复科,福建 漳州 363100;2.漳州市中医院康复科,福建 漳州 363000)
枕神经分为枕大神经和枕小神经,其神经受压时会出现疼痛,表现为后枕部酸痛、胀痛、过电痛、或者抽搐痛,枕神经痛与头位的变化以及睡觉的姿势有关,主要是神经受压引起的,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颈椎姿势不良人群日益增多,康复科、神经科门诊接诊的枕神经痛患者也较前增加[1]。结合目前的医技水平,该病易明确诊断,但在治疗上国内外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针灸治疗,口服非甾体药物、营养神经以及活血消肿的药物,配合局部按摩以及热敷理疗,但大多疗效短暂,容易反复发作,原因是药物通过体循环到局部的作用的较小,物理因子治疗的短暂性,无法维持长时间疗效[2]。本研究通过在传统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运用药物(曲安奈德)在穴位局部注射,探究对枕神经痛的疗效。
选择漳州市第二医院2019年11月至2022年5月康复科收治的枕神经痛患者90例。诊断标准:参考《头面部疼痛诊断治疗学》[3]制定枕神经痛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①临床上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25岁~60岁;③了解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妊娠或者哺乳期妇女;②非枕神经痛其他头项疼痛患者如颈椎病、骨折、肿瘤;③合并全身免疫性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④依从性差不服从医嘱者。通过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B、C三组,各30人。A组男性14例,女性16例;年龄为27~58岁,平均年龄为(46.23±6.75)岁;病程为0~5年,平均病程为(2.14±0.48)年。B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为26~60岁,平均年龄为(45.17±6.57)岁;病程为0~5年,平均病程为(2.23±0.41)年。C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为25~58岁,平均年龄为(45.77±6.81)岁;病程为0~5年,平均病程为(2.33±0.37)年。将上述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
A组:采用平补平泻手法行针刺治疗,所取穴位为:风池、天柱、翳明、外关、阿是穴。治疗两周,在治疗期,医生和患者均认为可停治疗者,可终止治疗,但仍要在2周后评估疗效。
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曲安奈德(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3525,生产单位: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0mg+利多卡因(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3022313,生产单位: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0.02 g+灭菌注射用水2 mL于风池穴位上进行注射治疗:患者采取俯卧位,头部稍前屈,操作者用拇指按压风池穴,找出痛点,然后常规消毒,配制药物,持注射器,针尖垂直进针,深度可达骨膜,寻找针感后进行注射治疗,可在穴位水平上呈“爪形”注射。如有回血可退针重进,当有较好的针感后将药液缓慢注入,拔针后局部压迫片刻,1周1次。治疗两周,在治疗期医生和患者均认为可停治疗者,可终止治疗,但仍要在2周后评估疗效。
C组:不采用针刺治疗,于风池穴上注射曲安奈德10 mg+利多卡因0.02 g+灭菌注射用水2 mL。治疗两周,在治疗期医生和患者均认为可停治疗者,可终止治疗,但仍要在2周后评估疗效。
治疗前、治疗2周后进行病情评估:①数字评分法(NRS)[4]:患者自评法,将头痛的程度由轻到重分为1~10分。②6点行为评分法(BRS)[5]:医生评估:将患者疼痛的程度及对日常生活的影响,分为0 (正常)至5分6个级别:0级无疼痛、1级有疼痛易被忽视、2级有疼痛无法忽视不干扰正常生活、3级有疼痛无法忽视感染注意力、4级有疼痛无法忽视日常生活受影响但能完成基本生理需求、5级疼痛剧烈需卧床休息,由医生对患者进行综合评分。
疗效标准:参考相关文献[6]将效果划分为治愈:症状体征完全消失,即枕后疼痛消失、枕下无压痛,头皮发紧、眼球后部疼痛等消失;有效:症状基本消失,局部任有轻度压痛,有效:症状好转疼痛明显减轻;无效:疼痛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总有效数=有效数+显效数+治愈数。
经过治疗后三组NR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B组、C组的NR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三组NRS评分比较分 )
治疗后三组BRS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B组、C组的BRS评分低于A组(P<0.05),B组低于C组(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三组BRS评分比较分)
经过治疗后A组的总有效率为50.00%,B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C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治疗后三组疗效对比[例(%)]
枕神经痛临床常表现为单侧或双侧的沿枕神经行走方向的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刺痛、钝痛,疼痛部位可见过敏及感觉减退,发作是痛感剧烈,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好发于30~60岁的中老年人,且女性患者多于男性,疲劳、姿势不当、受寒是本病的诱因[7]。枕神经受到机械性压迫,导致枕神经离开骨性结构所支配的皮肤区域,经过肌肉组织、韧带、筋膜及伴行血管,都有可能导致枕神经痛,除开外伤、颈椎病、肿瘤压迫等继发性枕神经痛,由于其机构的改变,容易产生无菌性炎症,表现为细胞液渗出及组织水肿从而产生机械压迫引发疼痛[8]。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是采用针灸治疗,口服非甾体药物、营养神经以及活血消肿的药物,配合局部按摩以及热敷理疗,其特点是疗效短暂,容易反复发作,且口服非甾体镇痛药物来达到镇痛效果,有着较大的副作用,易产生严重的胃肠道发反应,同时会降低体内白细胞水平、升高转氨酶、促使过敏反应等,且长期用药的也会导致患者产生耐药性与依赖性[9]。
枕神经痛属祖国医学“后头痛”范畴,从发病部位看,通过经络辨证,其与太阳、少阳经的关联最为密切,所以也当属太阳头痛、少阳头痛。因此取穴也以太阳、少阳经穴为主,选用风池穴为主,并配合天柱、翳明、外关、阿是穴。从局部解剖来看,风池位于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枕神经痛的压痛点即为风池穴“经脉所过,主治所及”,风池穴乃治疗枕神经痛的必取穴位,针刺和穴位注射该穴,有直达病所之功[10]。曲安奈德为临床上常见的长效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症、抗感染、抗过敏的作用,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消除无菌性炎症以改善和缓解损伤神经及其所支配区肌肉痉挛状态,从而解除粘连、缓解疼痛[11]。采取局部穴位注射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及减少体循环,直接到达病所,并快速缓解枕神经受压,使患者症状得以明显缓解。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案,我院结合中医经络理论、西医病理与解剖,在传统的针刺治疗的基础上增加风池穴位注射治疗,运用药物(曲安奈德)穴位局部注射,观察其对枕神经痛患者的疗效。研究显示,A、B、C三组治疗后的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说明选用风池穴治疗枕神经痛具有祛风通络,活血止痛的作用,疗效肯定。B组、C组的BRS评分与NRS评分低于A组(P<0.05),说明在使用药物(曲安奈德)作用于穴位治疗时,其疗效比单纯使用针刺有优势。B组的BRS评分与NRS评分低于C组(P<0.05),说明在针刺疗法的基础上行局部药物注射可以更有效减轻枕神经痛患者的疼痛,增强疗效,且本研究所选的治疗方案局部用药量较少,操作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