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秋
周末,带儿子在公园玩耍,儿子临时起意要玩沙子,便捡了一个矿泉水瓶子和一些枯枝烂叶,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了起来。
这时来了一位小朋友,在孩子们羡慕的眼光中,拿出他一应俱全的装备:小桶、铲子、耙子,还有推土机、挖掘机,甚至还穿了长筒的靴子。不一会儿,就听见孩子对他的爸爸说:“爸爸,你看我堆的沙堡!”孩子的爸爸眼睛都没离开手机屏幕,说:“嗯,嗯,好,真棒!”“爸爸,我的推土机好厉害!”“爸爸,你来陪我玩吧!”这位家长终于坐不住了,对孩子吼道:“你别喊我了,你玩你的,我看我的,我在这陪着你还不行吗?我是大人了,玩沙子干什么!”孩子不再说话,只是低头玩着玩具。生活中,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少见。一些家长看似在陪伴孩子,但却没有把爱真正传递给孩子。
真正的有效陪伴,是家长不带任何负面情绪,不用挑剔和指责的眼光,愿意花时间陪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一起吃晚餐的温馨时光、一个亲密的拥抱、一场平和的聊天、一起玩游戏,无论时间长短,只要走心,都是有效的亲子时间。关注、重视,不忽略、不偷懒,每一次的全情投入,每一次心与心的交流,会将“爱”“温暖”“温馨”“幸福”具象化,成为孩子的美好回忆。
著名作家三毛曾在散文中写道:“我这一生的悲哀,并不是要赚得全世界,而是要请您欣赏我。您的一句话,就定了文章生死。世界上,在我心里,您就是最严格的批评家,其实您并不是存心的,是我自己给自己打了个死结,只因我太看重您。”这个“您”便是指三毛的父亲。
三毛虽然写出了很多经典的作品,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欢,但是父亲对她的不认可,一直困扰着她,她甚至将父女之间的矛盾称为“一生的战役”。直到《朝阳为谁升起》一文发表,三毛的父亲才终于在信里称赞她:“深为有这样一枝小草而骄傲。”看了父亲的话,三毛如释重负地说:“我等您这一句话,等了一生一世,只等您——我的父亲,亲口说出来,消除了我在这个家庭里的自卑和心虚。”即便她的作品在文坛备受瞩目,三毛最在意的还是父母的肯定。
事实上,一个人的自信,来自于和世界的碰撞。父母对他的肯定、认可和赞赏,是深深的爱——这是他最初和世界碰撞带来的正向反馈,是一个孩子成长路上最大的勇气和底气。即使遇见了再大的困难,他们也能克服。每个孩子,都想让父母觉得他好。而父母每一次的认可,都在表达爱。请识别孩子每一次的努力,正面认可比批评和打击更容易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只有长期的肯定、发自内心的接纳、稳定的陪伴和回应,才能让孩子产生“我很好,我值得被爱,我值得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自我认知。
人的情绪有很多种。我们能接受正面情绪,却总是排斥、打压、忽略,甚至嘲讽负面情绪。情绪从来没有好坏之分,每种情绪的存在都是有原因的。负面情绪更是每个人都无法避免的。孩子也不例外。他们需要经历、感受自己的内心从平静到被扰乱,最终又走向平静的过程。这对孩子是有益的。
当孩子的情绪不佳时,一句接纳的话语、一个拥抱、牵牵他的小手、拍拍他的后背,家长的态度是更能让孩子感受自己是被接受的、被爱的。
每个孩子都具有一种本能,就是想要执着于实现全部的愿望:感受想要说出来,情绪想要释放出来。这种愿望一旦被允许,就能塑造孩子健全的人格。
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期望时,父母会感到失望、压抑、愤怒,甚至失去理智,进而用打骂的方式来惩罚孩子,以期孩子能吸取教训、下次变好。可当我们一门心思批评指责打击孩子时,孩子并不能专注于自己的錯误本身,而是满脑子都在想如何承受和应对这种指责。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习得性无助”,指因为重复的失败或惩罚而造成的听任摆布的行为。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中,会让人们自设藩篱,把失败的原因归结为自身的错误,从而放弃继续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当孩子犯错时,可以引导孩子思考该怎么解决眼前的问题,告诉孩子什么是错的,并且给他们演示什么是对的。
有一则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泰国公益视频《豆芽引发的梦想》,片中的小女孩看到市场上豆芽卖得很好,就问妈妈:“我们可以卖豆芽吗?”妈妈看向豆芽摊,目光转回小女孩的脸上,坚定地对她说:“嗯,我们试试!”第一次尝试,母女俩完全没有经验。在错误的方法下,她们失败了。妈妈毫不灰心:“没关系,我们再试!”第二次尝试,女儿小心翼翼地问妈妈:“这次我们会成功吗?”妈妈还是微笑着说:“我们试试!”结果又失败了,母女二人再次陷入沉默。但妈妈还是没有放弃,抬头又对女儿说出了那句充满魔力的话:“我们试试!”终于,在第三次尝试后,母女二人大获成功。在欣喜若狂的同时,妈妈还不忘鼓励女儿:“要不要去尝试种植别的东西?”而此时的女儿,已经受到了母亲的影响。这一次,变成了她勇敢而又坚定地对妈妈说:“我们试试!”正是这简单的四个字,使短片的主人公一路成长为博士生。
孩子的事,他是主角,父母不抢戏。孩子的事,他得主动,父母不管太细、不帮太多。孩子与父母是平等的关系,别陷入权力、对错之争。观察孩子的实际困难,并给出支持和恰当的帮助,无条件信任他、肯定他的努力、进步和长处!
中国父母的爱常常隐忍而内敛,能用行动表示的爱,不一定会说出口。其实,一句简单的“我爱你”,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
正如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一样》中描述的大兔子和小兔子辩论谁爱谁更多一点。小兔子用手臂来丈量爱,用蹦的高度来表达爱,用小河、山丘甚至和月亮的距离来诠释爱,每一次,大兔子都能胜过小兔子。“我爱你。”“有多爱?”“我爱你,爱你爱到月亮上——再绕回来……”一句“我爱你”,不仅表达了父母的情感,也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爱的种子,教会他们如何表达爱。
爱可以含蓄,但爱也可以大声说出来。
一个筋疲力尽的家长,不太可能对孩子有什么帮助。相反,父母照顾好自己、经营好自己,才可以带动孩子变得更好。
“你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就是照顾好自己。当你照顾好自己,你就在以身作则地示范一个坚韧、热爱生活、充满爱心的人是怎样生活的。”
关注自己的情绪,累了要休息,不必过度无私;烦了可以暂时离开,把孩子交给另一半带。关注自己的心态,积极乐观,遇事不慌,正向看待生活中的小插曲。关注自身的成长,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决定了我们怎样看待孩子。始终保持自我觉察、终身学习、自我成长。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曾说:“只有当孩子确认自己可以随时回家时,才可以安心地向前发展。”多鼓励他、认可他、表扬他、理解他、支持他,给足他情绪价值,让他感受到自己的好,知道自己很棒,值得被爱。
孩子从小被爱过,长期稳定地感受到“值得被爱”,才可以安心做自己、去尝试、去探索;才会有充裕的底气和勇气昂扬向上;才会能量满满,努力生活、善待他人,并享受生活中的美好。
责编/季守芳
E-mail:148358195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