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养上“三文鱼”、白对虾、大闸蟹

2024-05-23 18:00张燕
中国经济周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白对虾三文鱼盐碱地

张燕

作为中部省份的山西,是典型的被黄土广泛覆盖的山地高原,干旱、缺水是外界对这里的第一印象。如今,在以黄土高原为主要地貌的三晋大地,“三文鱼”、大闸蟹、南美对虾等特色水产养殖正在讲述乡村全面振兴的新故事。

因地制宜,太行山中游出“三文鱼”

位于太行山深处的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张峰村,有着目前华北地区最大的淡水“三文鱼”养殖基地,年产量有望达到800吨。

老百姓常说的“三文鱼”其实是一个“商品名”,从生物学概念上,其属于鲑鳟鱼。但鲑鳟鱼种类繁多,有的栖息在海洋,有的則生活在河流中,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对水温和水质有着极高的要求。

张峰村养殖的“三文鱼”也是鲑鳟鱼中的一种。山西沁泽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胡进富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介绍道,这里养殖的“三文鱼”都是由丹麦进口的三文鱼卵孵化而成。目前已经建成的两期鱼池中,正养着100多万尾“三文鱼”。

“‘三文鱼特别娇贵。水温太高太低都不行,水质不好也养不活。和国内过去常用的网箱养殖不同,我们这里都是活水养殖,养殖用水是直接从上游张峰水库中流下来的。”胡进富说。

距离养殖基地1.5公里的张峰水库,是黄河流域沁河干流上第一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郑庄镇张峰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郭和强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峰水库控制流域面积4990平方公里,库容3.94亿立方米,是汾河一库、汾河二库外山西省第三大水库,蓄水量居全省第一。

水资源丰沛之外,张峰水库的水质也特别好。郭和强介绍,这里的水质常年可达到二级饮用水标准。此外,当地气候也在养殖“三文鱼”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的水温,夏天最热不会超过15℃,冬天最冷也不会结冰,天然适合‘三文鱼这样的冷水鱼生长。”胡进富介绍,虹鳟鱼类的生长周期在3年左右,而每年光进口饲料的费用就高达七八百万。目前该养殖基地已经形成了鱼卵孵化、鱼苗养殖到冰鲜冷链一条龙产业,预计明年第一批“三文鱼”就可以长成上市。

占地85亩的养殖基地共拥有43个标准化鱼池。在阳光的照耀下,一尾尾“三文鱼”正在鱼池中肆意游动,不时还跃出水面,惊起一波波涟漪。

郭和强告诉记者,这里曾经是沁水河的滩涂地,地里全是石子,种不成庄稼,村里过去也没有什么产业,这块地就这么一直荒废着。如今养起了“三文鱼”,不仅有效实现了荒地利用,租金也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我们村是一个纯农业村,以前主要农产品就是玉米。按照现在的市场行情,一亩玉米地一年的收入也就是1500元,一家一年干到头,收入还不到10000元。”郭和强表示,过去因为村里没有产业,大部分村民只好外出打工,村里总共400多人,常住人口还不到100人。如今,随着家门口的产业开始发展,回村务工的人也变多了起来。

除了“三文鱼”养殖基地,村里还建起了肉牛养殖场和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园。如今,旺泽肉牛养殖园区已成为全市规模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第一批肉牛出栏上市;大水面生态渔业养殖园也正在建设,104万斤鱼苗已经投放入水。这些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周边更多村民就业,从而实现农民增收。

位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郑庄镇张峰村的淡水“三文鱼”养殖基地,有效利用了村里的滩涂地和上游水库的优势,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业。

山西省运城市永济市建立了“南虾北养”千亩生态产业园,千亩盐碱地变身千座对虾棚。

郑庄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田李强对《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郑庄镇生态良好,气候适宜,资源丰富,沁河穿境而过,沿岸良田成片,具有发展现代农业、做大龙头企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郑庄镇是一个传统农业大镇,近年来,郑庄镇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步伐,形成六大产业园区,开发了十大农业特色产品。”沁水县副县长庞雅亮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介绍,该镇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力争因地制宜利用好优势资源,不仅让产业发展多点开花,还让主导产业“开花结果”,让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好日子”火起来。

据介绍,近年来,沁水县将发展产业作为巩固衔接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和转型升级,着力发挥乡村全面振兴中产业帮扶的带动作用。该县出台了《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扶持办法》,配套8000万元资金,明确联农带农机制,从10个方面对重点农业产业进行扶持。坚持“一乡一特”产业布局,大力推进黑山羊、蜂蜜、食用菌、小杂粮等特色产业发展,投入产业资金达到衔接资金总量的65%以上。今年以来,又大力推动总投资22.65亿元的“太行一号”沿线13个项目建设,有效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增收,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一个个产业项目的加持,推动沁水县农民收入实现稳步增长。去年一年,沁水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9128元,增速达10.2%;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预计可达到14943元,增速达17.01%,农民的腰包越来越鼓,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变废为宝,盐碱地上养出“致富虾”

拥有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的运城,有着4600多年的食盐开采史和70年的无机盐开发史,这里的盐碱地总面积达到23.88万亩,主要分布在永济、新绛、盐湖等5个县(市、区)。多年来,如何做好盐碱地的开发利用一直是当地的大难题。

“雨天水汪汪,晴天白茫茫。”由于地势低,运城市永济市开张镇的耕地有三分之一都是盐碱地。每到雨季,地里全是倒灌的河水和雨水,而雨季过后,地里除了芦苇和盐蒿外,全是无法利用的盐碱土。

“我们村共9000亩耕地,三分之一是重度盐碱地,种不了农作物,只能荒在那里。”说起曾经荒废的盐碱地,开张镇西开张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卫星就一肚子感慨。他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地荒在那里就会长出碱蓬草,如果放任不理,冬天就很容易引发火灾。为了安全起见,村里每年两次的除草,就要花掉4万元。

“不仅没有经济收入,反而成了负担。”张卫星说道。

为了解决这近3000亩重度盐碱地的利用问题,西开张村进行了各种尝试。据张卫星介绍,村里陆续在这块地上尝试了改良水稻、艾草、洋姜、冬枣等作物,全都半途而废。

2021年,永济市委常委、开张镇党委书记武鑫无意中看到一篇宁夏盐碱地养出海虾的报道。在多方考察之后,开张镇政府与江苏通威集团达成合作。先在村里建设了3个小拱棚,开始试养南美白对虾。

尽管这里盐碱地的水质与海水成分十分相近,养殖南美白对虾对于西开张村来说并不是一件易事。记者了解到,通威集团的技术人员在这里先后试养了6批虾,经过反复调配水质,虾从最初的当天死亡到成活期延长了两个月。

据张卫星回忆,养殖初期,为了使水配比含盐量达到12‰的“准海水”标准,技术人员前后往返西安专业机构送样检验40余次,花费200万余元。功夫不负有心人,2毫米的小虾苗终于长成了15厘米的大虾。

如今的西开张村,共有1000余亩重度盐碱地被开发利用,建成了1000个养殖棚。2023年5月,第一茬活蹦乱跳的南美白对虾成功出栏,刚一上市就被抢购一空。

山西沁澤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淡水“三文鱼”养殖基地中,由丹麦进口的三文鱼卵正在被孵化为鱼苗。

“今年的市场行情特别好,价格差不多能到35元到40元一斤。我们养出的虾目前可谓是供不应求,光周边城市就订完了全部的虾。”张卫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每棚产量1500公斤到2000公斤计算,每年共有两批虾被养成上市,即使按低价50元一公斤计算,一个棚保守估计纯利润可以达到6万元到8万元。

据张卫星介绍,1000个南美白对虾养殖棚中,有20个经营收益归村集体所有,仅此一项,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00万元。

除了卖虾利润的分成,盐碱地的租赁以及用工也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曾经5元一亩都没人租的重度盐碱地,现在按照每亩1000元租给了养虾的投资商,虾棚还带动了周边150多名村民就业。据西开张村村民介绍,目前在虾棚工作,每月的收入有5000多元。而过去纯靠农业收入,每年每人的平均收入也就只有3000元到5000元。

开张镇镇长卫亚妮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下一步,南美白对虾养殖将覆盖3000多亩重度盐碱地,全力打造晋陕豫最大的南美白对虾养殖基地。不仅如此,依托西开张村“南虾北养”的成功经验,开张镇将在辖区内有资源优势的7个村进行经验推广,期望通过更多耐盐碱作物的引进,解决近2万亩盐碱滩地治理难题。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因地制宜发展乡村产业是关键。卫亚妮介绍,近年来,开张镇持续做好以高标准有机冬枣为主体、以果蔬基地和水产养殖为助力的“一体两翼”产业建设,通过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土地亩产价值,实实在在让农民增收。

“接下来我们计划和科研院所展开合作,利用固体废弃物‘变废为宝,研发人工土壤来改良镇上的盐碱地。”卫亚妮表示,开张镇有三分之一的土地都是盐碱地,若改良成功,有望大幅提升土地的利用价值,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猜你喜欢
白对虾三文鱼盐碱地
盐碱地也能种粮食?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张巍婷 盐碱地上拓出“常丰”路
青藏高原上养殖三文鱼 农超对接精准扶贫
盐碱地枸杞提质增效关键技术
南美白对虾大棚高效养殖技术
三文鱼
南美白对虾2016年春季生产形势
酸溶性三文鱼皮胶原蛋白超滤脱盐的研究
孔雀石绿在南美白对虾苗中的消除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