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鼓励式”教育为核心的小学英语教学评价探究
——以《How old are you 》一课为例

2024-05-23 08:29:06贺同红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朱封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4年4期
关键词:作业内容同学

贺同红 (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城关街道朱封小学)

一、“鼓励式”教育概述

(一)“鼓励式”教育

“鼓励式”教育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构建轻松、和谐、自由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秉持自信、自强的态度投入自主的学习过程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鼓励式”教学,对学生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及时、准确地肯定,进而提升学生自身的成就感。激励学生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探索,在面对学业困难时,增强面对困难的信心与勇气。经过师生合作构筑的“鼓励”—“努力”良性循环,最终将鼓励驱动下的学生“被动式”的学生求知模式,最终转化为以学生自我激励为核心驱动,教师激励驱动为辅助的多元化驱动模式,显著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与后续学习的持续动力。良好的驱动模式由学生经由与教师在课堂上的良性互动所需,而所具备的良性互动模式会逐步固化为学生自身所固有的行为习惯,乃至上升为更高层面的个人处世原则。秉持由“鼓励”所铸就的处世原则,同班级内的学生间势必会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彼此间相互激励,从而在同一班级内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

(二)小学英语教学“鼓励式”教育价值

小学阶段,无法将个体对于任课教师本身的好恶与对学科本身的好恶进行有效分离。同时,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英语教育的开始,也是绝大部分非学生接触英语的开始。上述两点最终决定了学生对于小学阶段英语任课教师的好恶本身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的学生本身对于英语学科的兴趣。而“鼓励式”教育导向下教师所展现出的对于学生的积极关注,认可,鼓励与支持。在小学学生的认知中,形成了“任课教师可亲近—该学科可学习”的有效关联。为后续英语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师对学生的语言鼓励,同样会对学生的语言起到显著的塑造作用。具体可表现为对其他学生在表现良好时,学生间自发主动地予以语言鼓励。学生间积极性的语言表达在6~9岁为主体的小学第一学段学生间所发挥的友谊促进作用效果显著。同时,良好的学生间关系也有效推动学生间彼此间的各类合作,对学生自身的社会支持是有效的补充与拓展。

“鼓励式”教育将教育重新回归基于小学生追求认同,鼓励与关注的发展规律,将失败、困难、问题,还原为可以存在,可以被承认,可以被认识的客观事实,并引导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直面英语学习中的困难与失败,增进其心理韧性。

(三)“鼓励式”教育的理论基础

罗森塔尔效应是“鼓励式”教育开展的基础与前提。“鼓励式”教育要求教师在立足对学生合理预期的前提下,出于客观事实与真诚,对学生给予赞赏。不断发掘学生进一步增长和提高的可能。在“被期待”的真诚对待下,学生不断尝试,教师不断引导学生修正其自身表现,最终将教师期待转化为实质的学生表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为“鼓励式”教育的实现提供了实施空间。学生独立可以实现的能力范围与在指导者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两者间的差距构成了最近发展区,这也是“鼓励式”教育实习的着力点。“鼓励式”教育是基于客观事实的教师期待下的产物,不是模糊化,无底线鼓励的结果。教师的鼓励必须精巧地着力于最近发展区,让鼓励服务于学生不断迫近最近发展区的上限。发挥最近发展区的真正作用,让最近发展区成为不断推进。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鼓励式”教育的实施脱离零散的鼓励,成为有层次,有系统的体系化教学原则。在家庭提供的生理需求层次保障下,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了充足水平的安全需求。而师生互动下习得的社交模式,也为学生满足社交需求提供了可能。贯穿教学过程的“鼓励式”教育更是对学生尊重的集中体现。

二、利用“鼓励式”教育开展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策略

(一)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小学英语教师在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过程中,除了言语内容中,口头语言的运用与书面语言的表达外,非言语内容的衣着、神情、动作等同样也是构建良好教学氛围的关键。

例如,在《How old are you》一课教学中,在教师自身的衣着选择上,可选用浅色系,设计简单的服饰,同时佩戴印有当前学生群体感兴趣的卡通形象名牌,如Peppa(小猪佩奇)。浅色系的衣着在视觉感受上给人以亲近感,深色系则在潜意识上呈现拒绝沟通的含义。卡通形象的名牌同样可以表明教师对于学生群体当前感兴趣的内容有所了解。师生彼此间的沟通也创造了良好的沟通切入点。相比于传统的hello boys and girls / good morning (afternonn teacher)。Hello Peppa / Pony,让学生感受到更有新意,也更有交流兴趣。

在《How old are you》一课中,在原来每节课流程性的集体问候结束后,教师需要主动使用Hi/Hello等简单方式与班内每个同学进行一对一互动。该互动内容不仅是对之前学习内容的复习与回顾,更是教师增进与每个同学深入交流的机会。教师通过该过程可以将学生姓名与学生本人进行一一对应,进而表明教师对学生本人的重视。教师个人先行的自我示范,也避免了学生因遗忘或疏漏导致遗忘以往学习内容的尴尬。

正式进入本课内容的学习后,How old are you? I am years old.标准的范式对话可以进行一定的拓展或精简,数字+years old或直接回答数字均可。在整个对话过程中,教师在对话中要屈膝或半蹲,尽可能与学生视线平齐,以示尊重。对于较为害羞或腼腆的学生,示以微笑,不断鼓励学生大胆表达。之后结合前文的问候内容,构建问候+问年龄的完整对话,完成本课时的教学任务。

在完成本课基本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通过佩戴Peppa (小猪佩奇)名牌,扮演对应角色,将对话变成:

Hello.Pepoa

Hello...

How old is Peppa?

Peppa is four years old.

(二)良性竞争下的相互激励

经过第一阶段的展示后,课堂氛围逐渐浓郁,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不断增强。学生可能因课堂时长有限而无法全部参与,因而争夺参与机会,或参与结束无所事事而干扰其他学生参与课堂表现等问题。此时教师应在对话示范结束,学生逐个参与演练时声明以下原则:(1)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机会;(2)参与完成的学生要观察其他参与的学生,发现该组的亮点,留于下节课进行讲评时发言。(3)未参与的学生要注意台上演练的同学,避免犯同样错误,或学习他们的优点,丰富自身对话内容。以上几个原则将已参与,正参与,未参与的全体学生囊括在内。并引导完成学生发掘他人亮点。

同样以《How old are you》一课为例,在上述示范结束后,学生逐个开始参与。教师严明:“我们时间有限,为保证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所以,大家要认真听示范,仔细看前面同学的演练,学习他们的优点,丰富自己的对话。”学生进行对话展示时,要与未完成对话的同学进行沟通。某同学表明,他不喜欢Peppa(佩琪),喜欢奥特曼,希望老师告知自己欧布奥特曼(Ultrman·orb)的名英文名字,以及超过一百岁(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old)的英文表达方式。并使用纸张,自行制作了欧布·奥特曼名牌。在其具体进行对话展示时,佩戴了自制名牌,并使用了教师临时教授的Ultraman和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old等句子,以及欧布奥特曼的标志性动作。受该学生的启发,在后续对话中,陆续出现Pony(小马宝莉),Mr bare (光头强)地与众人打招呼,并介绍年龄的情景。

在临近本次课堂对话展示即将结束时,一位展示同学向教师表示想四人共同展示。在展示过程中,四人分别担任姐姐Peppa(佩琪)、弟弟George(乔治)、猪妈妈(Mummy pig)、猪爸爸(Daddy pig)。对话过程中学生模仿佩琪一家经典的猪叫声和跳泥坑的动作。某有一定英文基础的同学还在本次课堂对话展示结束时,进行总结:We are family。

通过在展示前的要求与展示期间的语言交流,教师将受时间限制下的,同学间潜在的零和博弈,转换为关注他人亮点,丰富自身表现的自我提升,学生为达到更好的展示效果要不断回忆自己所感兴趣的卡通形象经典动作,要邀请其他同学加入自己的对话小组,以确保人数足够开展对话,小组内如何分配角色,都需要在彼此合作,相互激励的前提下进行协调,最终保证对话的展示效果。

(三)多渠道的“鼓励式”表达

在非课堂领域,教师与学生间的一对一交流,教师在学生作业上留有的各类书面评语,是对以言语为核心载体的课堂鼓励的有效补充和针对性细化。课堂中教师面对学生数量多,情况也较为复杂,对于没有及时给予的反馈内容,可以通过作业评语或其他学期结束时的各类评语予以补充。

在本次对话课程结束后,教师遗留相关作业。口头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向同学或家长复述自己今天课堂展示的内容或自己印象深刻的对话。书面作求整理归纳今天对话中的各种卡通角色名称与年龄。在本次作业布置后,收回的书面作业反馈大致可做如下归类:最先结束对话的同学整理最为全面,包含课堂提及的各类卡通角色,并附有课本原本的对话内容。部分学生只整理了自己感兴趣的几个角色对话。并有同学在作业上留言,表明某些同学对于某个卡通角色的年龄计算错误,并提供了更正后的正确年龄。少部分同学整理数量过少(少于三个),部分同学书写有错误或过于凌乱。对于以上几类学生,整理最全面的学生,教师通过留言“good”“perfect”“wonderful”并配以笑脸以示鼓励。对于附言纠正他人错误的同学,留言“carefull”与更为复杂的“excellent”.对于有点粗心或疏漏的同学,“you can more carefull”。通过留言学生不认识的内容,敦促他们进行自我查找,询问同学、老师,以补偿之前作业的疏漏。借助作业的情况反馈,除了了解学生的课堂掌握情况,也可以进而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让后续的“鼓励式”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对于能够正常完成课堂预留要求的同学,教师只需要定期更换鼓励语言,避免因同样激励而导致学生倦怠,对于细心和愿意探索新内容的同学,教师则可在作业留言上适量使用学生未学的新词,用于扩展学生词汇量。对于跟上教学进度存在一定困难的学生,教师则可在作业留言上使用中文,不断督促学生追上学业进度。

在课间与学生相遇时,对于学生面带微笑,或用眼神予以鼓励,点头示意等。通过从教学活动中课堂上的言语认同到课后作业的书面语言鼓励,从肢体语言的鼓励到微小表情或动作的认同,乃至与其他老师的沟通交流,学期结束时的评语寄言。让学生全方位,多渠道感受教师真诚的鼓励与认可。

猜你喜欢
作业内容同学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科学大众(2022年11期)2022-06-21 09:20:52
快来写作业
帮助同学
奇怪的新同学
大灰狼(2018年9期)2018-10-25 20:56:42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作业
故事大王(2016年7期)2016-09-22 17:30:08
主要内容
台声(2016年2期)2016-09-16 01:06:53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