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类综艺节目的新形态研究

2024-05-23 05:20温慧舒
西部广播电视 2024年3期
关键词:新形态丝路花儿

温慧舒

(作者单位:四川传媒学院)

在中国,文旅融合的理念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于光远先生就曾提出:“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1]随后,世纪交接之际,越来越多的关于文化和旅游之间关系的认知被写进相关文件里。如《关于积极发展国内旅游业的意见》(1993年)中首次提及旅游业的发展对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以及带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09年)则明确表达了“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载体”的观点。随着认知的逐步深入,于文化维度推动旅游业发展逐渐成为共识。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为切实推动文旅融合理念的落地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以文促旅,以旅彰文”成为未来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维度。而以旅游为核心元素的旅游类综艺节目势必要遵循这一趋势,在节目制作层面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一时间,众多以文化为载体的旅游类综艺节目涌现。如基于户外的深度文化体验旅行脱口秀《锵锵行天下》,深耕城市历史人文的文化旅游探索类综艺节目《青春环游记》,主打“边走边玩边学”的益智文化类旅行综艺《跳进地理书的旅行》,从“青年视角”探寻国风之美来宣扬传统文化的《万卷风雅集》,及以接地气的“撸串文化”为切入点的垂类美食综艺《一起撸串吧》等。可见,文化的赋能为各类旅游类综艺节目带来了转型升级的新方向、多维度,让这些节目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而这其中,正在热播的通过明星自助远行探索世界文化的旅游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

2022年,《花儿与少年》以“露营”为主题,时隔5年重新回到大众视野,但节目播出后并没有取得预期中的效果,甚至创造了该节目豆瓣评分的历史新低。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受限于客观因素不得不将出境游改为“一起去发现141公里内的美好”的周边露营游。尽管当时露营风盛行,但这一改变并不符合观众对于节目的既有认知和印象,也与节目最初的定位不相吻合。经过一年时间,《花儿与少年》携其第五季“丝路季”再战荧屏,一扫前一季的颓势,在口碑和热度方面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豆瓣评分甚至超过了该节目的所有前作系列。播出首日,在芒果TV平台的播放量就破亿,随即在微博、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众多互联网社交平台掀起广泛的讨论和二创热潮。为何《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在弱化了代际矛盾冲突后,仍能重回现象级综艺的巅峰?它如何从影视媒介的层面践行文旅融合理念?又在哪些维度实现了何种创新与突破?为了探究这些问题,本文将从节目模式、节目内容和节目编播三个向度对《花儿与少年·丝路季》所呈现出的节目新形态进行考量,以期对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其他旅游类综艺节目的转型升级提供经验参考。

1 模式的新形态

模式指的是“一种成熟的、经过考验和验证的,有稳定的内在规定性和外在指向性的标准样板,具有特定的规则和套路”[2],它是一个节目在形态上的外层架构。一般而言,一个成熟的电视节目都具备相对固定的节目模式,使其可以进行持续的量化产出。如我国原创研发的文化精品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其节目模式就是由“演绎前世传奇+讲述今生故事”两部分构成,每一件文物的呈现都是围绕着这两个固定版块展开;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以“第一演播室朗读+第二演播室采访”的模式架构传递其追求“个人成长、情感体验、背景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核心理念。但为了避免审美疲劳,节目模式也不能一成不变,它需要随着社会的变迁,或从内在规定性层面生发出满足当下观众审美需求的新的审美空间,或在外在指向性层面借助外部动力实现与时代同行、社会同步的革新和创造,内外相互调和适应进而催生出节目模式的新形态。《花儿与少年·丝路季》正是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用文化赋能综艺,将节目从“旅行+真人秀”模式进阶到“游学+真人秀”模式,“学”的注入不仅改变了原本单一模式的单元构成,也为节目拓展了文化层面的表达空间。为了强化“学”的呈现形式,节目将传统课堂的主要教学环节,即课堂学习—课后练习—考前复习—阶段考试巧妙地嫁接到综艺环节,并将旅行经费转化为“小考奖学金”,构成“必修课”单元;而将原本的旅行环节,即订酒店—游览异国风光—品尝异域美食等,装填进“选修课”单元。“必修课+选修课”成为节目模式的两大核心单元构成,共同构建起节目模式的新形态。较以往的“旅行”模式而言,“游学”模式更加明确了旅行的目的,也提升了旅行的价值。

2 内容的新形态

旅游类综艺节目的主要内容是对整个旅程的记录,呈现出旅行地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异域风情,其价值在于为观众提供一种荧屏上的异质文化体验和收获一份可供参考的旅行指南,这是早期旅游类综艺节目在内容层面的价值诉求。而后,真人秀元素加入,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多了人际关系的表达。有的节目甚至为了追求话题度和猎奇性,刻意放大人际交流的矛盾冲突,将对于旅行中人际关系的探讨置于对旅行本身的关注之上。不得不承认,这一策略在大众不再追问旅行的意义,转而关注和谁一起旅行的初期取得了非常好的市场反响。如基于“花少团”代际关系问题衍生的“花学”就在各媒体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广泛的探讨。但《花儿与少年》经过几季的发展,观众已然熟悉了节目的套路,这一策略便逐渐失去其吸引力。不难看出,《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在其内容表达上已经弱化了人际交流中的冲突,转而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友善与和谐共处,这一转向间接促成其内容层面新形态的形成。

而促成其内容新形态形成的直接因素正是文旅融合的时代语境,这一语境之于影视创作生产即要求创作者能够通过影像书写助力文化建设。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影视,对文化建设最有效的助推方式便是利用其传播的广泛度、影响力承担起文化交流与输出的重任。基于此,《花儿与少年·丝路季》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将书写对象聚焦到丝绸之路这个人类历史上文化交流融合的重地。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符号,它象征着和平、友谊、交往、繁荣。加之2023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第十年。这十年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建项目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花儿与少年·丝路季》将旅行目的地选在“一带一路”沿线的三个国家——沙特阿拉伯、克罗地亚和冰岛,以展现它们和中国共建项目中已完成的极具代表性的重大工程,讲述共建背后鲜为人知的或有趣或感人的故事,并以此作为“游学”模式下“必修课”的课堂教学内容。节目中出现了彰显中国速度的极兔速递和麦麦高铁,凝聚了中国智慧的佩列沙茨大桥等,以“花少团”的亲身体验真切地让观众感受到这些“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给当地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这便是内容新形态的第一个层面。

和前三季出境游侧重表达“人与景”的交流不同,“丝路季”更注重“人与人”,即“花少团”和当地普通人的深入交流。如“花少团”到沙特阿拉伯一户普通人家做客,深度体验沙特人的日常生活;和麦麦高铁上的乘客交流,了解他们乘坐高铁的感受以及对中国的印象;深入科尔马纳村寻找中国元素,聆听他们和中国人共建佩列沙茨大桥的故事;参观乌纳的中国博物馆,畅聊她数次前往中国的往事,感受其对于中国文化的由衷热爱之情。在这些呈现两国人民友好交流的内容中,各种中国文化元素符号和文化交流场景被记录在内。如沙特一家人不仅刮痧、拔罐,喜爱云南咖啡,还邀请“花少团”体验沙特阿拉伯民族服饰;科尔马纳村里悬挂的中国结,留下共建大桥友谊的照片墙;乌纳中国博物馆里陈列的西藏唐卡、瓷器、古代服饰;以及被“花少团”作为礼物送出去的茶、蚕丝、熊猫书签、故宫博物院的文创产品、泥人张彩塑、敦煌壁画、唢呐等。此外,在极具历史文化特色的卡拉卡游船上举行的卡拉卡之星文化交流活动,“花少团”以新疆舞蹈、天津快板、京剧等多种文艺样式会友;到“方位角”音乐节感受音乐文化的魅力;和中国文化爱好者乌纳交流唐诗、太极,共跳冰岛舞蹈。不难看出,“丝路季”虽然从宏观层面入题,但在解题时却是“以小见大”,用一个个细节堆叠出文化的高塔,这些从民生视角对于文化交流的呈现是内容新形态的第二个层面。

从“走出去”体验文化到“带出去”传播文化,在输入与输出中完成文化的交流、互鉴与共存,这不仅延续了丝路的价值与意义,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思想,也拓展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空间维度。中国驻沙特大使馆微信公众号在节目播出后第一时间发文表示:“《花儿与少年·丝路季》的亮相,以‘丝路季’为题眼,为广大观众打开了一扇‘走出去、扎进去、沉下去’感受‘一带一路’风景的人文之窗。……‘一带一路’倡议源于中国,机遇和成果属于世界。《花儿与少年·丝路季》用有烟火气的民生视角、大众视角和微观视角,将‘一带一路’的庞大主题,拆解成一个个让观众们易感知、易理解、易共鸣的生活细节,以此讲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也让合作共赢的力量直抵人心。”

3 编播的新形态

除了模式的更迭,内容的创新外,《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还在节目的播出形式上做了大刀阔斧的革新与尝试,构建起名为“花少周”的节目编播新形态。早期的电视综艺节目都是在每周一个固定的时间段播出,前后两期节目的时间间隔长达一周,而这样的间隔时间实则对节目的内容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需要具有吸引力的内容来黏住观众。进入互联网时代后,互联网平台播出的兼容性使节目编播变得更为灵活。有的节目为了提升播出效果,会提前一两天进行预热;同时为了维持热度,也会在节目播出后的一两天,以“加更版”等方式再次上线。间隔时间大大缩短,用户黏性得以增强。“花少周”更是以“种草日、集结日、启程日、合家欢日、惊喜日、陪看日和福利日”打造出一周七天不间断的编播矩阵链,将“直播、会员超前营业、正片、会员加更及未播花絮”等内容进行持续性播放,不仅实现了对素材的最大化利用,也延展了节目的话题空间,深度绑定目标受众。节目总导演、制片人李超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花少周”的编播方式是基于节目整体播出效果而调整的。他认为先导片内容并不能撑起一周的热度,而对于《花儿与少年》这样题材的节目来说,一上来就能迅速进入异国他乡,让观众看到异国他乡的风土人情,观感和效果会更好。基于此,节目做出了首播连更七天的编播设定。“后续节目粉越来越多,根据大家的喜爱,我们又做出了双更和十二天连更的设计,也是希望提供更多的内容给到喜爱这个节目的观众。”[3]可以说,“花少周”编播概念的提出将受众对于节目的关注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维度,这一创新之举很有可能打开未来节目编播的新格局。

4 结语

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旅游类综艺节目的转型升级势在必行。《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虽然不是先驱者,却有可能成为引领者。其以“游学”模式,从民生视角展现国家建设的阶段性成果,将中国文化以丝路为媒介沿着历史路径传播出去,让世界领略到中国五千年文明孕育出的中国智慧和中国精神,也让国人看到了走向世界的“中国创造”和“中国智造”,进一步增强了民众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从模式到内容到编播的多维度创新与全面升级,使节目实现与时代同行、社会同步的同时,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树立起旅游类综艺节目助力文化传播交流的典范。诚然,《花儿与少年·丝路季》还存在一些不足,但瑕不掩瑜。希望这一经典IP(文娱产业中,IP是可深挖价值、跨媒介产生规模效应并变现的版权内容,为所有成名作品的统称,其形式多样,包括文学、动漫、影视、游戏、实体产品等)能在未来的探索道路中不断自我完善,充分发挥其在年轻受众群体中的影响力,传递正能量,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的传承与传播。

猜你喜欢
新形态丝路花儿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丝路梦
丝路
梦丝路
新形态西装
丝路谣
春天的花儿
把“花儿”留下
激活时装新形态
“走转改”活动在塑造新闻宣传新形态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