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一个人的朝圣之旅

2024-05-22 00:00:00徐珍妮
求学·理科版 2024年8期

大三,眼看着身边有的人已经在联系公司找实习工作了,有的人已经提前开始复习考研了,而我还在考研和找工作之间纠结。经过大一一年的学习后,大二专业分流,在师范心理学和应用心理学之间,我选择了应用心理学专业。可是现在许多行业的学历门槛越来越高,“双非”院校出身的我,毕业后就业渠道本就不广,再加上专业的限制,对口的工作更难找。而选择考研,意味着我要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长期耕耘。

后来,在辅导员谢老师的建议下,我到社区做了一段时间的社工工作,越来越认识到了自己所学专业的意义。我心中的答案慢慢浮出了水面——考研。

考研,我选择一个人

摸爬滚打了大半年后,大三下学期,我正式开始了考研之旅。

考研和高考不太一样。高中的时候,同学之间可以一起做题、相互讲题,保持着几乎同频的学习节奏;而考研时,由于大家选择的院校和专业各不相同,大家的复习进度和复习方法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通常需要自己独立学习。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减少社交,做图书馆—食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独行侠”,以减少外界的影响。

我也正是在考研的过程中,逐渐习惯了一个人吃饭,一个人学习,一个人生活。一年的备考帮我剔除了许多无用的社交。当然,那些真正关心你的人,并不会因为你减少了和他们的联系就疏远你,他们还是会站在你身后为你加油打气的。

虽然是一个人,但与书为伴,孤独可能也是一种享受。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为了不使自己感到精神空虚,备考期间,我保持了课外阅读的习惯。读课外书不但没有影响我复习,而且还加深了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不仅如此,我还习惯上网搜集资料,借助网络视频来学习。比如,《人格心理学》中“精神分析流派”的许多术语晦涩难懂,这对我理解专业知识造成了很大困扰。于是我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在哔哩哔哩网站发现了一位专门讲相关知识的UP主,他会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讲解,通俗易懂,对我来说再合适不过。除了看视频,我还在网上买了一本他写的书,每天午睡前花三十分钟阅读。读完后再看专业书,曾经觉得深奥晦涩的术语变得亲切多了。如果大家遇到了学习上的困难,可以多上网查阅资料,说不定就有意外的发现。

有人说,考研就像在黑屋子里洗衣服,因为没有灯光,什么也看不到,只能自己一遍一遍地洗。只有上了考场,灯亮了,才知道有的人忘了加洗衣粉,有的人用的是洗衣机。但其实,只要你真真正正认真地洗过了衣服上的每一处,那衣服一定是可以洗干净的。复习期间,我也曾因为身处这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屋子”而感到迷茫无助,甚至产生过想要放弃的念头。我会间歇性地陷入焦虑之中,尤其是在暑假,这种情绪达到了顶峰,一想到自己辛苦付出了一年却有可能一无所获,我就紧张不安。带着这样的情绪是不可能静心学习的,所以,为了排解,每当遇到这种情况,我便开始自问自答。我会不停地问自己:“当初我选择考研的初心是什么?”我想,是证明自己有能力完成这一次重大的考验,从此在这个领域深耕。我也会问自己,假设真的没有考上,我又该怎么做?我的答案很简单,没考上就先工作吧!在工作中一样有机会实现自我价值。这种自问自答的方法能帮助我在混乱的思绪中找到清晰的方向。

要努力,

但不是为了感动自己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为此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努力是要落到实处的,而不是拿来自我感动的。千万不能一味地以学习时长为目标而忽视了学习质量,实际上,长时间的高强度学习不仅会让我们感到身心疲倦,还会降低我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注重学习质量才能取得长久的胜利。

关于提高学习质量,我想了很多办法,有一些对我自己很有用。每天我来到图书馆,首先会做好学习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比如去开水房接一杯热水,比如整理桌面,把一会需要用到的学习资料整齐地摆放出来,与学习无关的物品则收起来。我管这叫“重视启动”,大脑从休息到开始运转,如同汽车发动一样,对我来说有了良好的开端才能有后面完美的运行。

正式开始学习后,我会从简单的任务做起,比如先背单词、温习前一天的错题,让自己体会到一丝小小的成就感,然后再开始比较难的专业课学习。在学习时,要善于调动身体的各个部位,配合学习记忆。比如,我在背单词的时候,用眼睛看单词的同时,也会张嘴读单词、动手写单词。长此以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习过程中,如果我感觉难以学下去,我会转移注意力,可能是闭上眼睛休息,可能是去开水房接一杯热水,也可能是听一听音乐,让大脑放松一下。长时间学习同一门科目后,我会换一门科目开始学习,避免因为长时间的重复学习而产生强烈的倦怠感。

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对整体复习的规划也是必不可少的。我一般以两个月为周期制订学习计划,下一次的计划会根据上一次的实际完成效果做出适当的调整。计划制订好后,我会用铅笔写在一张纸上,折成小块放在文具盒里,方便我不时拿出来看看。这种做法的好处在于,它让我对整个复习进度有了充分的把握,进而缓解了我的焦虑情绪。

考研,

静待花开终有时

距离考研还有一个月的时候,我学得比以前更起劲了。排队吃饭的时候,我会打开微信小程序刷政治选择题;往返图书馆的路上,耳机里不再播放我喜欢的音乐,而是在放政治背诵手册、英语单词表的内容。把碎片时间充分利用起来,日积月累,可以完成超出我想象的学习任务。这样一来,大块的时间就可以专注于完成重要的任务。

也是在那个时候,我意识到不可过分追求完美,想要把每个知识点、每处细节都记得滚瓜烂熟几乎是不可能的。我因此调整了自己的背诵策略。比如记名词解释时,如果想记住所有的细枝末节,则很难记住,而且很容易记混。于是我便划出主干部分,重点记关键词。记住了主干部分的关键词后,其余内容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现场发挥。这个背诵方法给我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有时候,我甚至觉得写名词解释就像编故事一样有趣。

最后一个月里,我注意到身边有的同学的学习动力不增反减,开始不去图书馆学习,而是进行各种娱乐活动。当时的我不敢过多评判,只是告诉自己:每个人的复习进度不一样,别人这样做,可能是因为他们已经复习得很充分了,所以才选择适当放松。

当成绩出来的时候,我激动得在宿舍里来回跳跃。我的分数达到了自己之前定下的目标。一个月后,复试结果出来,许多同学在网上晒出了自己的录取信息截图。我细数一遍,发现当初每天认认真真复习的同学几乎都上岸了,而那些在考前最后一个月进入“减速带”,开始玩耍的同学却遗憾落榜。这让我更确信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每天按部就班、脚踏实地地学习,不能间歇性加速或减速。

尾声

考研只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一种选择,而不是唯一的答案。对待考研,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平常心,如果考上了皆大欢喜,祝贺你成为一名研究生;如果没有考上,也没有关系,可以考虑先去工作。对于每一个已经经历过考研的人来说,录取名单公布的那一刻既是结束,也是开始,考上了有更长的路要走,没有考上也还有机会从头再来。考研就像一场一个人的朝圣之旅,愿每位考研的学子,都能在这场旅途中收获新的人生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