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风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临床上新生儿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病,临床表现为新生儿皮肤、黏膜及巩膜等黄染,由于患儿代谢胆红素的水平较差,造成血清游离胆红素升高,大量聚集于体内,患儿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1,2]。临床上主要以蓝光照射配合口服益生菌作为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常规疗法,但仍有部分患儿治疗效果不理想,长期治疗可能导致患儿出现诸多不良反应,可能会增加患儿痛苦[3]。中医学认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属于“胎黄、胎疸”范畴,病机为母体内湿气壅盛或内蕴湿热传导胎儿,胎儿因其脏腑娇嫩,感受湿热之邪不能运化,淤阻内积,肝气郁结,以致胆汁外泄,出生后泛溢于肌肤面目,因此该病的主要治疗原则在于温阳健脾、化湿退黄[4]。茵栀黄口服液是传统退黄利胆药物,原方出自《金匮要略》的茵陈蒿汤,主要用于治疗肝胆湿热所致黄疸,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保肝利胆的功效,恰好切合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中医病机要点[5]。基于此,本研究选取12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进行研究,旨在分析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茵栀黄口服液治疗对其心肌功能及神经损害指标的改善作用,现进行如下报道。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山西省汾阳医院新生儿科接受治疗120例病理性黄疸新生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男患儿29例,女患儿31例;日龄1~10 d,平均(3.53±1.08)d;足月儿54例,早产儿6例。B组:男患儿28例,女患儿32例;日龄1~9 d,平均(3.26±0.98)d;足月儿55例,早产儿5例。2组患儿性别、日龄等相关统计数据比较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续可比。此研究已由医学伦理委员会(山西省汾阳医院)进行专业的审核后准许实施,所有患儿家属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西医诊断参照《儿科学》[6]:①黄疸出现过早,常在出生后24 h内出现;②黄疸程度过重,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221 μmol/L,早产儿血清总胆红素>257 μmol/L,或黄疸进展过快,每天上升>85 μmol/L;③黄疸持续时间久,足月儿>2周,早产儿>4周;④黄疸退而复现或再度进行性加重;⑤血清结合胆红素>34 μmol/L,达到上述条件之一者即可确诊。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7]中胎黄湿热熏蒸证型:患儿面目皮肤发黄,色泽鲜明如橘皮色,吃奶可,刺激反应可,舌质红,苔白或黄腻,大便正常或秘结,小便黄,指纹紫红于风关。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与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一致;符合蓝光照射治疗指征;对研究药物无禁忌;治疗前未服用其他影响研究观察指标的药物等。排除标准:因各种疾病所致黄疸;先天性畸形发育;胆红素水平达到换血标准或直接胆红素升高;合并有全身性感染性疾病;临床症状严重,如不吃奶、烦躁、呕吐、腹胀、反应差等。
1.4 方法
1.4.1 治疗方法A组患儿行蓝光照射联合口服益生菌治疗,将患儿放于新生儿蓝光治疗仪[厂家:雅迪莱特医疗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京械注准20202090082,型号:AD8846],在照蓝光时要注意保护患儿眼睛、会阴、肛门等敏感部位,其余部位裸露接受照射,每日照射1次,共照射16 h,每照射4 h后,暂停2 h再次照射;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10 mg;国药准字S19993065),采取温开水进行调服,105 mg/次,2次/d。
B组患儿在前者基础上加用茵栀黄口服液[北京华润高科天然药物有限公司,规格:每支装10 ml(含黄芩苷0.4 g),国药准字Z11020607],每次服用剂量为5 ml,2次/d。2组患儿治疗时间均为5 d。
1.4.2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观察记录2组患儿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②临床症状康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观察记录2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巩膜黄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采集治疗前以及治疗后患儿清晨空腹状态下外周静脉血3 ml,取其中1 ml,采用离心式血液成分分离机(厂家:西安铭朗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国械注准20233100689,型号:BCS15)离心,3500 r/min,离心15 min,取上层血清检测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计算每天胆红素下降值,相关检验试剂盒均由金瑞斯生物公司提供。③心肌功能: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山东科立森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型号:KS-380,鲁械注准20212220956)检测2组患儿血清碱性磷酸酶(AKP)、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④神经损害指标: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星形胶质源性蛋白(S100β),检测β淀粉样蛋白(Aβ)、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⑤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2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热、腹泻、便秘、皮疹的发生率。
1.4.3 疗效判定标准依据《实用新生儿学》[8]评价临床疗效,显效:患儿皮肤、巩膜等黄染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50%;有效:患儿皮肤、巩膜等黄染有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30%~50%;无效:患儿黄染症状无消退或加重,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30%。临床总有效率= (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1 临床疗效治疗后,2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比较,B组较A组更高(P<0.05)。见表1。
表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例,%)
2.2 临床症状康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2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巩膜黄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相比,B组较A组更短(P<0.05);2组患儿每天胆红素下降值相比,B组较A组更大(P<0.05)。见表2。
表2 2组患儿临床症状康复情况以及住院时间比较 (例,
2.3 心肌功能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AKP、LDH、CK-MB、α-HBDH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水平较A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2组患儿心肌功能比较 (例,
2.4 神经损害指标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S100β、Aβ、NSE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水平较A组更低(P<0.05)。见表4。
表4 2组患儿神经损害指标比较 (例,
2.5 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期间,2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是指新生儿时期体内胆红素存在生成过多、代谢障碍等问题,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病理性现象,主要由溶血、新生儿肝炎、胆道堵塞等疾病引起,发生在新生儿的特定时期,可能会引起皮肤损伤、肝脏损伤等,严重持续的可影响神经系统,因此,发病后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避免病情加重[9]。目前,临床上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多给予蓝光照射辅以口服益生菌药物治疗,有利于促进黄疸的消退,但患儿长时间接受照射治疗可能会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故临床应用价值十分有限。
《黄帝内经》中最早提到黄疸,书中记载黄疸表现为小便黄赤且目黄。《金匮要略》一书中根据病证的不同将黄疸分为几种类型。中医学认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内因为胎禀湿蕴,多为禀受母体内蕴之毒邪遗于胎儿;外因为胎儿初产之时,感受湿热或寒湿之邪,导致寒湿阻滞,郁结于里,久而酿热,熏蒸肝胆,脾阳受困,胆汁外溢而致发黄,故而针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治疗,主要原则在于清热利湿、解毒消黄。中医常用《伤寒论》中经典名方茵陈蒿汤加减治疗,《金匮要略》中提出该药方可治疗的谷疸,相当于急性黄疸型甲型病毒性肝炎,可见,该方是一张卓有成效的主治湿热发黄的方剂。茵栀黄口服液其方药组成源自茵陈蒿汤,并在此基础上化裁而来,方中茵陈为君药,味苦性寒,归脾、胃、肝、胆经,具有清利湿热、利胆退黄的作用;栀子药性苦、寒,归心、肺、三焦经,主要发挥清热解毒、泻火凉血的功效,为药方的臣药;黄芩入心、肺、胆、大肠经,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三药相伍,能直导肝胆湿热于小便外泄,佐以性寒味甘的金银花,主治黄疸所致的面目悉黄、胸胁胀痛、恶心呕吐、小便黄赤等病症,共同发挥疏散风热、清热解毒、止痢的功效[10]。本研究结果显示,2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比较,B组较A组更高;2组患儿黄疸消退时间、巩膜黄染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胎便排空时间比较,B组较A组更短;每天胆红素下降值相比,B组较A组更大,提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益生菌及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可以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好转,缩短住院时间。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随着病情进展,胆红素水平持续升高,可导致患儿细胞膜及线粒体受损,心肌细胞膜遭到破坏,引起心肌细胞损伤,促使心肌酶活性升高,导致AKP、LDH、CK-MB、α-HBDH等心肌酶指标水平异常升高。除此之外,高胆红素可对病理性黄疸新生儿脑神经细胞产生毒性,影响患儿基底神经节,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对患儿神经功能造成损伤,表现为S100β、Aβ、NSE水平的异常升高[1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茵栀黄口服液中的茵陈提取物成分可激活肝脏酶系统,改善肝肠循环,促使胆管扩张,加速胆红素转化,还可促进肠蠕动,抑制未结合胆红素在胃肠道内的重吸收;栀子的活性成分栀子苷可较大程度抑制血清总胆红素的产生,促进胆汁分泌、代谢,提高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及排泄能力;黄芩苷能够加强胆囊收缩,加速胆汁排泄,降低循环中未结合胆红素水平[12]。因此,茵栀黄口服液中茵陈提取物、栀子苷、黄芩苷等活性成分均可降低患儿血液中胆红素的水平,抑制高胆红素对心肌细胞、神经功能造成的损伤,对心肌功能发挥保护作用,降低病理性黄疸患儿的心肌酶水平,避免高胆红素所导致的神经功能损害[13]。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患儿血清AKP、LDH、CK-MB、α-HBDH、S100β、Aβ、NSE水平相比,B组处于更低水平,提示茵栀黄口服液辅助益生菌治疗可以改善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心肌功能,对患儿神经功能发挥保护作用。本研究还发现,治疗期间2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应用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及益生菌治疗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这可能与服用茵栀黄口服液后患儿胆红素的排泄加速,避免胆红素对各器官的损伤,其毒性作用降低有关,因此联合治疗方案的应用安全性高。
综上,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疗效显著,可以促进患儿症状好转,缩短住院时间,改善心肌功能,保护神经功能,有利于预后的改善。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不足,如纳入对象单一,随访时间有限,且为单中心研究等,可能导致结果出现偏差,仍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