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增奎 梁喜涛 雷蕾
一、案例背景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的引领。铜川市王益区在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引入理事会理念,建设乡村文化大院,完善乡村文化治理体系,推动村民文化自治,重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激发村民文化传承意识和文化创新热情,发展乡村本土文化,加快乡村文化建设融合发展,推进以乡村文化大院为有机载体、文化中心户为核心成员的乡村文明生长点培育,形成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文化振兴的“王益经验”。
二、主要做法
(一)挖掘整理村域文化,通过梳理村域文化脉络,挖掘提炼特色乡村文化,奠定传承与发展基础。
(二)对村内的乡贤、文化能人和文艺骨干进行走访调查,凝聚参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带动乡村文化发展的共识。
(三)依托乡贤、乡村文化能人和文艺骨干组建乡村文化理事会
引入理事会理念,积极结合农村群众居住环境、生产方式、生活习惯、乡风乡俗、文化积淀等因素,推行由行政村村民委员会主导,以村域内乡贤、文化能人和文艺骨干(文化中心户)为核心成员的乡村文化理事会制度,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推动乡村文化自治,制定乡村文化理事会章程。2019年5月成立了铜川市首个乡村文化理事会——罗寨村乡村文化理事会。
(四)建设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新空间——乡村文化大院
延伸与拓展现有体制内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的功能和服务,采取与文化中心户签订文化共建协议的方式,对现有村级文化设施器材和服务等资源进行分解、下移或重新配置,建设乡村文化大院,努力实现“一院一特色”,最大化提高文化设施利用率和服务效能。2019年5月,在罗寨村利用农家庭院空间,依据各会员(文化中心户)的自身特点,建成了王益刺绣传习所、乡村书画根雕艺术馆、乡村秦腔剧社、乡村图书馆、乡村舞蹈坊等5个全区首批乡村文化大院。
(五)推动融合发展
王益区在把握各自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文化大院与乡村文化研学、乡村文化产业、城乡文化一体建设等协同融合发展。相关部门依托军台岭村乡村文化大院和红色资源,与辖区社会文化力量合作,策划实施了“红色乡村军台岭之旅”活动,研习体验乡村文化,感受乡村文化魅力。军台岭村乡村文化大院与红旗社区群众文化组织开展了“文化走親结对”及“城市文化下乡、乡村文化进城”实践活动,引导城市、乡村文化资源及服务要素交流互动。罗寨村乡村文化大院王益刺绣传习所传统秦绣工艺品实现了产业化,年创收20余万元。
(六)建立保障制度机制
王益区制定了《王益区乡村文化大院建设实施方案》,有序推进、稳步实施乡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同时积极探索运行长效机制的建立。王益区政府于2020年开始,将乡村文化大院建设经费纳入区级财政预算,每年列支10万元。2022年4月王益区出台了《王益区星级乡村文化大院评定办法(试行)》,在规范运行、以奖代补、经费投入等方面都有了明确规定,保障乡村文化大院建设标准化、体系化、长效化。
三、主要成效
(一)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以罗寨村为例,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得到最大优化和提升。一是村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由原来的230平方米扩充到650平方米,提升了182%。二是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由原来的2人增至20人,提升了900%;文化程度由原来的高中提高到大学专科;拥有文化技能由原来的3项提高到16项,提升了433%。三是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由原来的9项增至16项,提升了77%。四是秦绣、秦腔、书画等5项村域特色乡村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发展,培植亚侠刺绣合作社,发展乡村传统手工艺产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19人,实现人均年新增收入1.3万元,文化创新创造及融合发展态势喜人。五是公共文化服务机制和形式由原来的村委会统揽服务单一形态,转变为融合群众自愿自觉参与的“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复合形态,村文化治理结构由原来村两委会一元主导,转变为融合广大群众民主、民意多元共生的格局,乡村文化整体发展资源和动能得到有效激活,服务效能大幅提升。
(二)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增强
文化发端于乡村,在乡村文化大院建设过程中,通过挖掘乡村文化资源,探寻传统文化基因,保护乡村文化之根,秦腔、书画、乡村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技艺等多项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掘整理,传承发展有了新阵地。同时在一大批乡村文化能人的推动下,丰富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多彩的非遗传承体验形式以及优势乡村文化产业发展项目,让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整合乡村文化资源,增强乡村文化认同,涵养乡村淳朴乡风,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大力增强,村落历史文化发展脉络赓续不断,地域乡村文化特色凸显明晰,助力乡村文化繁荣兴盛,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
(三)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强化
在乡村文化大院建设中,王益区发掘培育了张湖北、梁平均、范亚侠等一批引领型乡土文化人才,在他们的示范和带动下又涌现出一大批乡村书画家、非遗传承人、乡村阅读推广人、戏曲达人等乡村文化能人,壮大了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同时,王益区不断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潜力和创造活力,将人才资源转化为乡村文化发展动力,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撑。近年来,来自乡村文化大院的农民书画、彩塑、秦绣等乡土文化艺术作品,以及传统舞蹈梁家塬跑马、军台岭排灯竹马舞等参加了各级各类展览展演及赛事,获得多项荣誉,展示了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新成果,彰显了农村群众精神新风貌。
王益区目前已成立5个乡村文化理事会,吸纳会员120人,建成书画类、戏曲类、非遗类、技艺类等多类型“一院一特色”的乡村文化大院34个,拥有骨干成员530人,年开展服务活动620余场次,受益群众7万余人次。乡村文化大院建设中文化理事会议事协商,文化中心户示范引导,文化大院共建共享,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系统的农村文化发展新生态,为全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支撑,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得到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的高度关注和充分肯定。2019年1月,论述《乡村文化理事会——乡村文化振兴的王益实践》被收入《陕西文化发展报告蓝皮书(2019)》。2020年8月,铜川市文化和旅游局在全市范围推广王益区乡村文化大院建设创新做法。2021年3月,此做法作为乡村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入选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编辑出版的《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创新与实践》。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官方网站、陕西宣传网、铜川日报社等媒体先后对这一典型经验进行了报道,产生了良好社会反响。
四、经验启示
(一)推动乡村文化治理变革
在乡村文化大院建设中的乡村文化理事会治理注重促进人与社会全面发展,解决了传统体制下政府单一主体统揽文化建设存在的诸多弊端,是政府主导文化建设与群众文化自治的有机统一。政府的文化担当得以强化,群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创造力日益彰显,由此推动了乡村文化建设从文化管理到文化治理的转变,文化治理结构得到重塑,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得到重构,实现了“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用性。在文化自治过程中,“政府主导、社会力量参与”的公共文化建设基本遵循得到有力实践,促进了现行文化治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加快推动了基层农村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和乡村治理体系的构建。
(二)凸显文化建设群众主体作用
在乡村文化大院建设中,广大群众的社会文化发展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广大群众不再是只享受文化设施及服务的单一文化消费者,而是成长为更多优秀文化的创造者,这一点深刻体现了文化建设的实践本性。顺应乡村文化多元化、品質化发展新需求,变革传统体制下文化治理结构,乡村文化理事会乡村文化大院建设推进村民文化自治,是农村文化组织建设主导作用的有力体现。在此过程中,村民的文化创造活力得到激发,文化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参与文化的热情充分释放。统分结合、多元共治的乡村文化理事会乡村文化大院建设,凝聚了乡村文化振兴的力量,丰富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强了乡土文化、本土人才的挖掘和培育,特色乡村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创新发展,增强了乡村自我发展的动力,促进了文明乡风的形成。
(三)促进乡村文化建设融合发展
乡村文化大院建设促进了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文化研学、乡村文化产业、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以及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的融合发展。以乡村文化大院为目的地,开展研学实践,体验乡村文化,可以拓展知识,强化素质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培育乡村文明新风。以乡村文化大院为承载空间,开展城乡文化融合实践,激活、保护和发展城乡文化各自特色和优势,可以推动乡村文化传承创新,促进城市文化发扬发展,推进城乡文化要素自由流动、互融互通、优化整合、交流互鉴,化解目前特色流失的难题。以乡村文化大院为阵地,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了乡土文化人才,推动了非遗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丰富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内容。以乡村文化大院为生产基地,发展乡村文化产业,推动了传统技艺生产保护与生活传承,拓展了农村群众致富渠道,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实现增收创收。
王益区乡村文化大院的建设经验与创新做法,结合了新时代国家发展战略、乡村治理新问题、文化建设新任务,系统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观念变革、治理结构改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方面,形成了具有地方特点的实践成果,为解决西部地区乡村文化建设“末端难题”做出了有益探索。新时期,王益区将持续激发基层文化发展活力,做大做强“乡村文化大院”品牌,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赋能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