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传统节日 打造文化佳肴

2024-05-22 17:26董瑜虹张宇航
百花 2024年2期
关键词:陈仓社火传统节日

董瑜虹 张宇航

一、案例背景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饱含着华夏儿女最根深蒂固的思乡情怀。每逢节日,外出的游子千里归家,家中的老人放下手中的活,这些农村特有的生活习惯,既是乡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丰富乡村文化供给创造了条件。为认真贯彻落实“常态化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机制”的要求,利用传统节日、民间节庆等时机开展文化活动,弘扬乡村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陈仓区紧紧依托传统节日和小长假,发动全区各部门积极策划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丰富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传承优秀乡土乡村文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二、主要做法

陈仓区把节日文化活动纳入年度工作计划,针对春节、元宵、清明等七大传统节日,明确活动主题,各级各部门依据工作计划协调推进,并将活动开展情况纳入全区精神文明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考核指标,有力地推动了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

(一)上下联动,激发乡土文化新活力

2022年,在群众的强烈要求下,陈仓区恢复了暂停七年的春节社火游演。2023年进一步扩大社火游演活动规模,由上年的游演一天、一支社火队参演扩大为正月十四、十五游演两天,由4支社火队伍参演,装扮社火120多车,社火故事百余转,参演人数6000余人,是2022年游演规模的两倍多,两天游演活动吸引了37万余市民游客现场观看。春节期间,赤沙镇的血社火、新街镇的步社火、拓石镇的黑社火、县功镇的车社火等各类社火游演、非遗表演在城区、乡村、景区景点相继上演;各村的文化广场上锣鼓、腰鼓、秧歌、秦腔、西山酒歌、姜马察回道情等,演出不间断,村民将过节的喜悦之情投注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当中,在乡土文化中品味“年味”,尽情释放内心的快乐。清明节期间,陈仓区组织全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虢镇小学全体师生近4000人,共同开展“慎终追远·致敬经典”诗歌诵读活动,讲述英雄故事,学习英雄精神。全区各中小学也纷纷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祭拜烈士墓碑、组织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教育班会等活动,带动学生了解清明文化的内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以赛促建,推动群众文化高质量发展

陈仓区通过举办迎新春锣鼓大赛和秧歌舞大赛的形式,检验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成果,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迎新春锣鼓大赛吸引了9支锣鼓队同台竞技,前锋村水柏刁鼓队表演的省级非遗项目西山叼鼓气势磅礴,南阳村锣鼓队刚猛高昂,有礼村锣鼓队铿锵激昂……“舞动秧歌·欢乐兔年”秧歌舞大赛共有12支秧歌队参赛,铿锵的鼓点、独特的舞姿跳出了陈仓人的精气神。节日期间,民间自乐班大赛、秦腔大赛、广场舞比赛、群众歌手大赛等几大赛事成为陈仓区固定的文化赛事活动,为广大群众搭建了展示自我和文化交流的舞台,吸引了全区14个镇(街办)的群众广泛参与。2022年广场舞大赛全区共有12支队伍、300余名爱好者参加,展现了人民群众健康活泼的精神风貌。

(三)整合资源,提高文化惠民服务供给能力

陈仓区改变政府一管到底、大包大揽的传统形式,发挥企业的财力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在为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文化惠民产品的同时,为企业展示自身文化搭建了平台。2023年元宵节,由四家民营企业共同承办的元宵节焰火晚会引得万众屯街塞巷,30分钟的焰火表演为群众带来美妙的视觉盛宴,群众的掌声、欢呼声划破夜空。从正月初一至十六,由大水川旅游开发公司承办的“游九龙盛景·品民俗文化”新春民俗文化艺术节盛大上演,各村纷纷带着拿手“好戏”“绝活”参加展演,各类精彩活动你方唱罢我登场,来自各地的游客与陈仓群众一起感受热闹的“陈仓年”。在端午等传统节日里,各镇(街办)改变以往单一的送关怀模式,动员各村组织饱含乡情的文化活动,努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赤沙镇党委在端午節期间统筹安排各村以召开座谈会的形式与留守老人和孩子们共同欢度端午佳节,村委会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并组织老人参与象棋、扑克比赛等文化休闲活动,还将戏曲演出等文化活动送到田间地头,既让广大群众感受浓浓的乡情,又进一步拉近了干群关系。

三、取得成效

通过大节日巧策划、小节日大聚会,陈仓区不仅实现了群众文化活动遍地开花,重塑了乡村文化生态,融洽了党群关系、邻里关系,还打造了特色文化名片,有力地提升了陈仓区的综合吸引力,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一)重塑地相近、人相亲、心相通、情相牵的乡村传统民风

政府对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的高度重视和统筹部署,激发了基层组织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过去的端午节送粽子变成聚在一起包粽子;从过去的重阳节上门慰问到和老人们聚餐娱乐话家常;从过去春节一场晚会一场游行到现在全区联动进入“超长欢乐模式”,陈仓区用丰富的文化活动供给重塑节日文化生态,弘扬文明和谐民风,为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人文环境。

(二)为优秀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守住了传承的沃土

以传统文化展演为主要形式的春节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了广阔的表演舞台,西山叼鼓、西山酒歌、姜马察回道情等陈仓特色地域文化活动得到充分挖掘和展现,乡愁得到传承。2023年春节期间,陈仓区城乡举办线下活动189场次,参与人数达43.8万人次,14个基层文化站举办活动高达108场次,群众文化在节日里盛开出鲜艳的花朵。

(三)提高了地方文化知名度

丰富的地方特色节日文化活动,成为网红直播的热点,也吸引了省内外游客的关注和参与。2023年春节期间,陈仓区国家级非遗项目陈仓民间社火的衍生节目《天地社火》亮相央视。农历正月十五,由西秦新声剧团表演的陈仓社火再登央视4套《中国新闻》栏目,提升了陈仓区地方形象和文化知名度。据统计,2023年春节,陈仓区共接待游客12.5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600万元,实现了疫情后旅游市场快速复苏的目标。

四、经验启示

陈仓区依托传统节日和小长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顺应了农村的劳动和生活习惯,破解了新时期农村留守人口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难题。

(一)顺应乡村发展规律和农民生活习惯,是重塑乡村文化生态的前提

乡风文明是保障,乡村振兴的主体是农民。陈仓区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紧抓乡土文化这一核心要素,紧密结合乡村生活习惯,组织多种多样的节日文化活动,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唤起乡民共情,让最朴素的乡村文化生态得以重塑,把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落到了实处。

(二)发挥地方特色文化优势,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的前提

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部署中特别提出“支持乡村自办群众性文化活动”。陈仓区改变了政府单方面“送”文化的服务模式,通过组织比赛、展演等活动为群众搭建文化参与、文化展示的平台,让群众变“看戏”为“演戏”,发挥特长展示自我,本土特色文化资源和乡土艺术有了持续传承和永续发展的土壤。

(三)调动多元力量主动参与,是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保障

涵养健康文明的乡村新风尚,除了发挥好职能部门的示范带动作用以外,也要利用好相关政策和行政杠杆,调动和引导各级部门、团体和社会力量积极参与,这对整合资源、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努力构建共建共荣共享发展格局以及共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陈仓社火传统节日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还有哪些传统节日呢?
闹社火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脱贫攻坚的陈仓启示
陈仓模式实践中的香泉镇变迁
精准脱贫 陈仓实践 陈仓区“生态+旅游+扶贫”实践模式报道
“社火”辨——兼论中原传统社火的发生
社火,耍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