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华朱腾飞
一次东方文化的汇流与激荡
作为一名享誉世界的诗人、哲学家,泰戈尔很早就表现出对中国的热爱。年少时读《天方夜谭》的奇妙体验,在他心中种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中国——这个在世界文化版图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的国家,常令他心驰神往。1923年,在泰戈尔释放出强烈的访华意向后,梁启超、林长民等人所在的讲学社立即展开联络、接洽,很快就敲定了他的访华事宜。
1924年4月12日,经过20余天的航行,搭载泰戈尔的轮船抵達上海汇山码头。他的首次中国之行正式开启。在此后的40多天里,泰戈尔相继游览了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北平、太原和汉口等地。中国的自然风物、人文风情和文化底蕴给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令其沉醉、着迷。
除游览各处名胜古迹外,他一路上还会见各界著名人士,发表演讲,由诗人徐志摩担任翻译。泰戈尔在上海、北平等地用英语发表演讲,以独特的诗的语言、诗的意象,表达他深奥的政治、哲学观点。要把泰戈尔的讲话精确地译成中文是相当困难的。然而,对英语有很深造诣、文学功力深厚的徐志摩,翻译起来却游刃有余。徐志摩以华丽的辞藻、抑扬顿挫的声调,从容不迫、声情并茂地把泰戈尔的思想传递给众多听众。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对心灵自由执着的追求,敞开了泰戈尔和徐志摩的心扉,使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忘年交,谱写出一段文坛佳话。
从中国返回印度后,经过10余年的努力,1937年泰戈尔在距加尔各答不远的圣蒂尼克坦(孟加拉语意为“和平乡”)国际大学创办了中国学院。开学典礼上,他发表了著名的演讲《中国与印度》,并期待这里能够成为中印文化相会与交流的地方。1957年周恩来总理访印时曾到访中国学院,称赞泰戈尔是“憎恨黑暗、争取光明的伟大印度人民的杰出代表,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泰戈尔对他们的热爱”。
以奋斗的姿态激扬青春
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中,除斗争的正面战场外,舆论场上的交锋也是运动的重要组成。各派旧势力粉墨登场,他们围绕着运动发表各种陈词滥调、歪理邪说,试图主导甚至垄断对五四运动的解释权,以将形势引到对自己有利的方向上来。1920年5月4日,蒋梦麟与胡适在《晨报》联合发表《我们对于学生的希望》一文。在文中,他们一面肯定学生运动是“非常的事,是变态的社会里不得已的事”,一面又指出运动是“暂时不得已的救急办法,却不可长期存在的”。这不仅显示出他们与学生运动唱反调的真实心理,也暴露出妄图消解五四运动的合理性、战斗性与彻底性的巨大野心。针对这一现象,中国共产党人作出有力回击。1921年5月4日,李大钊号召把五月四日当作“中国学生界用一种直接行动反抗强权世界”的纪念日,还要“把这种精神光大起来”。
1924年4月19日,时值五四运动5周年前夕,党的历史上第一份关于纪念五四运动的文件——《中共中央通告第十三号——关于“五一”“五四”“五五”“五七”之纪念与宣传》发布。文件指出,在国外列强压迫、国内旧思想反攻的形势下,“五四运动之精神仍有发挥之必要”。文件的颁布,不仅有利于青年更好地继承五四运动精神遗产,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热情,也为我们党在舆论战场上争取战略主动提供了重要保证。
收回教育权运动爆发
近代中国沿海通商口岸被迫开放后,以基督教文化为代表的各种西方思想蜂拥而至。帝国主义列强打着传播西方文明的幌子,在中国实施传教活动,妄图在中国人的精神领域“跑马圈地”。其中,教会学校就是列强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和精神殖民的重要工具之一。
1906年,清政府学部规定:“外国人在内地设立学堂,奏定章程并无允许之文;除已设各学堂暂听设立,无庸立案外,嗣后如有外国人呈请在内地开设学堂者,亦均无庸立案,所有学生,概不给与奖励。”该规定虽然强调了外国人设立学校的非法性,却同时规定暂时听其设立且不用立案。因此,该规定的颁布,等同于基本默认了教会学校在教育领域的治外法权,导致了中国教育主权的严重丧失。自此,教会学校遍地开花。至1921年时,仅全国教会初等学校的学生人数就达19万之众。教会学校不仅不遗余力地传播宗教文化,更长期对中国学生实行奴化教育。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不仅公然为殖民主义、封建主义摇旗呐喊,更严厉禁止民主科学等进步思想在学生间的正常传播。此举招致大批在校学生及爱国民主人士的强烈不满。在声势浩大的非基督教运动的直接影响下,收回教育权运动爆发了。
1924年4月,因发起组织学生会而触怒校方,广州圣三一学校学生梁福文、刘天真和邓汉钟被学校开除学籍。消息传开,愤怒的学生随即展开一系列斗争。在廖仲恺和阮啸仙等人的支持下,学生们在《向导周报》《广州民国日报》上接连发文,并前往广东省政府及大元帅府请愿,强烈呼吁取缔帝国主义者开办的学校、收回教育权。这一事件得到国人广泛关注,影响范围迅速扩大至其他学校和地区。收回教育权运动的爆发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教会教育野蛮生长的势头,也为中国人彻底收回教育主权创造了有利条件。
(作者简介:李桂华,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朱腾飞,中国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 金蕾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