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生命的血脉 颂唱母系的歌谣

2024-05-22 13:43王翰林
现代艺术 2024年5期
关键词:羌族歌谣声部

王翰林

《尼莎·妈妈的歌谣》

羌族,一个通过口传语授来延续文脉的民族。歌谣“尼莎”,用古老的声音述说着羌民族迁徙之路。一代代羌人在母亲的肚子里、在温暖的怀抱中、在幽幽的火塘旁,听着歌谣“尼莎”长大。“歌声孕育着生命,脐带维系着血脉。”只要妈妈的歌谣还在,先辈的故事就会延续,爱的力量就得以传承,民族的薪火将永不熄灭……该部作品即选材于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多声部“尼莎”,通过妈妈唱起羌族歌谣“尼莎”,在传唱中孕育民族希望,顶礼生命孕育者的伟大和包容,激起每一个生命对母亲的拳拳赤子情。

巴斯基

《尼莎·妈妈的歌谣》编导。中国少数民族舞蹈学会会员。嘉绒藏族第一台歌舞剧《斯古拉》导演編剧编导;发表藏羌舞蹈文化研究论文近10篇;代表作:《斯古拉》《嘎玖达惹》《夬儒祭》等。

马   琳

《尼莎·妈妈的歌谣》编导。副教授,阿坝师范学院十佳教师,四川传媒学院客座教授,中国民族民间舞考级中心考官、高级教师,四川省舞蹈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教育厅艺术人才大赛舞蹈评审专家。编导的作品多次获得省内外各种奖项。主持和在研教改课题及科研课题数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徐   兵

《尼莎·妈妈的歌谣》编导。教授,艺术硕士,阿坝师范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舞蹈学教研室主任,藏羌舞蹈艺术研究所所长,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

由四川省阿坝师范学院所选送的舞蹈作品《尼莎·妈妈的歌谣》,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羌族古老的原生态多声部“尼莎”为创作素材,入围了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终评。作品《尼莎·妈妈的歌谣》中,“尼莎”作为羌族的多声部民歌,同时也是羌族的史诗。因为没有文字,“尼莎”作为口头艺术的传唱延续千年至今就显得更加珍贵。其发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羌族原生态多声部民歌“尼莎”后来被国内外的权威所认知,2008年6月作为国内多声部民歌之一,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尼莎·妈妈的歌谣》以此为创作源泉,凸显出了古羌民族的那份厚重与醇芳。

古老歌谣  血脉流淌

作品《尼莎·妈妈的歌谣》的创作素材为羌族文化血脉中的多声部民歌,作为古羌族文化中的瑰宝,作品在历史的面纱中显得格外厚重与古老。羌族多声部民歌是四川省松潘县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音乐形式和羌族文化特色而备受推崇,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尼莎”为当地羌语的音译,也有少数人叫“晏”或“尕拉”,是源于川西阿坝一带,深居于高山深谷间的羌民中广为流传的一种民间原生态的无伴奏民歌。作为羌族的多声部民歌,“尼莎”沿袭了祖先流传下来的称谓,带有浓郁的羌族母语味道。作品以古老歌谣“尼莎”为创作根基,“尼莎”一方面在历史背景上,歌唱的是古羌族人民迁徙的历程与故事。古羌民族同华夏民族一样的古老而又深沉,数千年间,岁月流逝,族群迁移,在中国这片西南大地上刻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因古羌民族语言文字匮乏,历代生命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与生活气息被后代的心灵与视线所见证。在迁徙的漫长历程中,通过“尼莎”多声部进行颂唱记载并流传,在这种古老歌谣中血脉流淌。“迁移”与“战斗”是古羌民族世代流传的永恒主题叙事,而这古老的民族所带来的文化触动隐匿在了多声部“尼莎”之中。另一方面在文化渊源上,作品以母系“妈妈”的视角展开,古代羌族文化最大的特点是其社会组织中女性中心的社会制度,古老的女神崇拜使女神在原始羌族中具有崇高的地位,是原始羌族崇拜的对象。并且在羌族文化的脉络里,有着“瓦尔俄足”这种著名节日。由于该活动主要由女性来主持并操办,又被称为羌族人民的“妇女节”。《尼莎·妈妈的歌谣》是对母系崇拜的延续,也是对羌族女性地位的无限推崇。

作品《尼莎·妈妈的歌谣》以多声部为创作素材是对传统的保护与传承,也是在传统文化上的继承与创新。在“妈妈的歌谣”为名的指向下,不仅仅是在颂唱传统,歌颂羌族人民的文化属性,更是在颂唱羌族人民历史迁徙中的大爱与小爱。通过妈妈唱起羌族歌谣“尼莎”,通过传唱的方式滋养民族希望,向生命的创造者致敬,表达羌族人民对母系无限的赞扬与崇拜。这样的作品将继续弘扬羌族文化的魅力,传承民族的精神和价值观。虽为地域特色为代表的艺术作品,但在母爱的渲染下,打破了民族与地域的界限,也为西南地区附上一张厚重的“文化名片”。

乐舞一体  源远流长

在古羌族人民历史的脉络里,作为风俗与文化结晶的多声部,自古便是歌舞一体的表现样式。多声部是音乐中利用多个独立的音乐声部或声部组合来创造丰富和谐的音乐结构。每个声部都有自己的旋律线并独立进行演奏,彼此交织在一起形成复杂的音乐纹理。作品《尼莎·妈妈的歌谣》最大程度地做到了“原真性”的还原,并没有采取传统的器乐演奏形式为舞蹈作品增添艺术表现,而是采用了最传统的羌族多声部的民歌。以多声部为创作根基的《尼莎·妈妈的歌谣》具有浓厚的羌族文化特色,展示了羌族音乐和舞蹈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对羌族传统艺术的一种传承和发展,也是对多声部音乐和舞蹈形式的创新和融合。一种将羌族多声部音乐与舞蹈相结合所创作的舞台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丰富多样的音乐舞蹈效果,展示了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舞蹈作品的呈现之中,多采用了“横线、直线”流动的构图形式,更为舞蹈作品凝练出了“聚与散”的意象性。舞台上,由演员呈现出的卑躬屈膝的线性构图,仿佛是羌族人民自古迁徙遥远、漫长的路线。一代代羌族人民在母亲口中吟唱着“尼莎”歌谣成长,是羌族人民对于坚韧的女性的崇拜与赞扬。

主群呼应  书写意象

重复手法“溢出”新意象。在舞蹈作品《尼莎·妈妈的歌谣》中,多采用了“重复”的编创手法。通过动作动律的不断重复,书写了羌族母亲以坚毅又沉稳的步伐赋予代代儿女爱与希望。在构图上所采取的“圆”的重复与串联,更能表达羌族母亲对子女的爱意无限,又溢出了祖国母亲、大地母亲对古羌族人民的爱与包容等新的意象。在那遥远的地方歌唱传唱而来,在圆形锦簇与线性绵延的视觉呈现与元素繁衍的形变之中,孕育出民族的爱与希望。

主群关系“生成”语言性。在本届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组别终评中,主群关系已经占据了本次评选的半壁江山。在群舞编创之中,主群关系为舞蹈作品增添新的表意成分与叙事功能带来了很大的优势。在《尼莎·妈妈的歌谣》里,以一对多为主要的呈现手法,构建了羌族母亲内心的“心理群像”,来体现母爱的无私与厚重。其次,又带来了主与群,母亲与子女之间现实的呼应,为作品的叙事与表达给予了独特的价值。

風格语汇“书写”地域性。《尼莎·妈妈的歌谣》彰显独特的地域风格与文化属性。在时代变迁与现代理念的渗透下,作品继续以“文化寻根”为创作的根基。挖掘传统,以传统的多声部来歌颂现实、呼吁人民。阿坝地域以独具的舞蹈特色——羌族舞蹈,来表现这份沉甸甸的母爱。在舞蹈的风格语汇上,以展现旋转、扭动、摆动等,呈现出独特的舞蹈形态,以及强调大幅度的手臂动作来表达羌族独具的文化属性。更重要的,作品保留了原始羌族圈舞的形式。舞者手拉手或者手搭肩,形成圈舞的结构,通过共同的动作和呼吸,展现出羌族团结和谐的生动图景,也构建内在精神与国家形象。

题材导向“构建”人民性。在当今的舞蹈创作与赛事之中,“文化性、人民性”是优质作品的主要追求。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创作的重要论述深入人心,舞蹈创作领域勇攀高峰的动力与决心,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铭肺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深扎”精神不仅成为指引舞蹈艺术创作的灯塔,更为整个舞蹈界的艺术创作走向带来了深层转变。《尼莎·妈妈的歌谣》在新时代的文艺创作背景下所带来的文化触动,是川区的经典,更是时代的模范。在当代舞蹈历史的脉络里,自1942年“延安新秧歌运动”,我们的民间舞蹈逐步走向“人民性”的发展历程。戴爱莲、贾作光等一批民间舞蹈前辈们迈出了“向民间学习”的第一步,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道路上回归传统,扎根“文化土壤”,反映社会写照,保持深刻的人文关怀精神文化内涵。我们当代艺术工作者生长在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依然需要“深扎”。创新必须先回归,静下心来深入文化的“根”,才能有底气有自信去创作。也要求我们艺术工作者应该深扎于地域的“文化土壤”,而不是深入地域的“走马观花”,在文化寻根的基础之上去进行民间舞蹈的“想象性建构”。

代代相传  母爱无疆

“歌声孕育着生命,脐带维系着血脉。”羌族子女在母亲的怀抱下,通过妈妈吟唱的歌谣“尼莎”长大,歌谣成为强调爱与力量、文化传承的载体。尼莎舞和歌谣作为羌族重要的文化遗产,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代代相传。歌谣“尼莎”以其古老而动人的声音,讲述着羌族人民的迁徙历程,并承载着他们的情感和记忆。这种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使得羌族文化能够持久传承,让每一个羌族人都能听到祖辈们的故事和智慧。这种描述方式生动地体现了羌族文化具有情感宣泄、愿望表达、社会教化、凝结力量的功能。

歌声承载着先辈们的故事,将过去与现在连接在一起,激发着羌族人民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凝聚力。这种温暖的传承使羌族的文化根深蒂固,将爱与希望代代相传,确保了民族的薪火永不熄灭。川区羌族的文化瑰宝多声部“尼莎”,在透过岁月的洗礼,“尼莎”妈妈仍在歌唱。《尼莎·妈妈的歌谣》是“双创”艺术探索中又一成功的典范,它所蕴含的内在精神在雪山草地之间扎根,在祖国山河之间弘扬。这屹立于“深扎”之上所带来的文化触动,是川区羌寨的经典,更是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灵魂。“尼莎”歌谣在羌族文化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它们不仅是羌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更是爱和希望的传递和表达。在羌族社区中,母亲们用她们的歌声为孩子们的成长道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也为整个民族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羌族歌谣声部
幸福歌谣
春天的歌谣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春天的歌谣》
理县蒲溪村羌族释比戏文化初探
小学中低段合唱中声部配合的有效教学
合唱的音响效果之我见
56 个民族56 枝花羌族
多声部视唱训练研究——以《铃儿响叮当的变迁》为例
羌族释比文化略述及其保护思考:以震后汶川、北川等羌族地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