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花开二十年

2024-05-22 01:22白先勇
书屋 2024年5期
关键词:牡丹亭昆曲青春

缘  起

我与昆曲结了一辈子的缘,抗战胜利后在上海随家人到美琪大戏院看到梅兰芳、俞振飞演出《牡丹亭》一折《游园惊梦》,第一次接触昆曲,就好像冥冥中有一条情索把我跟昆曲绑在一起,分不开来了。其实我那时才九岁,什么也不懂,只知道大家争着去看梅兰芳,因为全面抗战八年,他没有上台唱戏。他本是京戏名角,可是那次在美琪他却唱了四天昆曲,也是我的奇遇。当时年纪虽小,可是不知为什么,《游园惊梦》里那段《皂罗袍》的曲牌音乐却像一张七十八转的唱片深深刻在我的脑海里,直到今天,我一听到那段美得凄凉的昆曲,就不由得怦然心动。

1966年,我到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当讲师的第二年暑假,我去湾区伯克利住在朋友家,便开始写小说《游园惊梦》。其实前一年还在爱荷华大学念书的时候,我已经着手写《台北人》系列的第一篇《永远的尹雪艳》,一开始我便选了刘禹锡的《乌衣巷》诗点题,《台北人》是以文学来写民国史的兴亡。事实上《游园惊梦》是《台北人》系列的第三篇,我当时把它排到第十二篇去了。那时我从台湾带了一些七十八转的唱片到美国,其中便有一张橘色女王唱片是梅兰芳的《游园惊梦》,我一边写小说《游园惊梦》,一边聆听梅兰芳的唱片。唱到《皂罗袍》那一段:“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笙箫管笛,婉转缠绵,幽幽扬扬,听得我整个心都又浮了起来,一时魂飞天外,越过南京,越过秦淮河——我幼年去过的地方,于是便写下《游园惊梦》,描述秦淮河畔昆曲名伶蓝田玉一生起伏的命運。1982年,我把《游园惊梦》小说改编成舞台剧在台北孙中山纪念馆演出,盛况空前,轰动一时。剧中女主角蓝田玉(卢燕饰)唱了《游园惊梦》中几段曲牌,我们把昆曲文武场也搬上舞台,锣鼓笙箫奏了起来,在中国话剧史上,这是头一次把昆曲融入话剧在舞台上演出。那时候两岸还未开始交流,昆曲在台湾演出的机会极少,只靠一些曲社曲友把昆曲传承下去。

1987年,两岸开放交流,我受邀到复旦大学做访问教授,隔了三十九年重回上海,最叫人难忘的是看到一场上海昆剧院推出的全本《长生殿》。经过“文革”十年冰封,昆曲被禁,我以为昆曲的血脉从此被斩断了,没料到在上海还能看到一出如此璀璨辉煌的昆曲,由上昆生、旦台柱蔡正仁、华文漪扮演唐明皇与杨贵妃。两人表演艺术正处巅峰,一身的戏,蔡正仁气度不凡,派头很大;华文漪体态婀娜,尽得风流。一出戏把大唐盛世、天宝兴衰一时搬上舞台,落幕时我跳起身鼓掌喝彩,我不仅为那晚的戏喝彩,而且深为感动,我们民族的文化瑰宝“百戏之祖”昆曲居然重返舞台大放光芒。这样了不起的艺术一定不能任由其衰微下去,我当时心中如此思索。佛家动心起念,隐隐间我已起了扶持昆曲、兴灭继绝的念头。

离开上海,我去了南京,又看到一堂精彩无比的昆曲表演,张继青的“三梦”——《惊梦》《寻梦》《痴梦》。张继青在昆曲界享有至高地位,她的旦角行当具有“祭酒”的身份,她擅演“三梦”,有“张三梦”之称。张继青在江苏省昆剧院朝天宫的舞台特别为我表演“三梦”,她的《寻梦》师承姚传芗,半个小时的独角戏,把昆曲艺术推上了最高峰。离开南京前,我在美龄宫宴请张继青,报答她特别为我演出的厚意。结识张继青与我日后参与昆曲复兴有极大关联。

2000年,我在圣芭芭拉家中心脏病发,命悬一线,幸亏紧急开刀,得以存活。我写信给张淑香教授,她正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我信中写道:上天留我下来,或许还有事情要我完成,比如说昆曲复兴大业未竟,尚待努力。其实那时候我心中对如何复兴昆曲还完全没谱,可是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我一心悬念的竟还是昆曲。

青春版《牡丹亭》成形的来龙去脉

“文革”后昆曲在中国大陆逐渐复苏,虽然各地频有演出,但始终没有一飞冲天、欣欣向荣的势头,青年观众对昆曲还是冷漠无感。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昆曲又有式微下坠的危机,一线的大师已届退休年龄,演员接班有断层的危险;观众老化,表演方式、舞台美学都过于陈旧,昆曲的处境的确艰难,关心昆曲前途的有心人士莫不忧心忡忡,总在设法抢救昆曲。

2002年12月初,香港康文署邀请我到香港作四场有关昆曲的演讲,我拟定讲题:“昆曲中的男欢女爱。”昆曲文本明清传奇多以爱情为主题,有“十部传奇九相思”之说。有一场演讲的对象是中学生,四十多所中学,学生上千,那是我教书生涯的最大挑战,要一群讲广东话的孩子听我讲有六百年历史的古老剧种昆曲,而不交头接耳,难上加难。我与香港曲家古兆申商量,请他去找几位美女俊男青年昆剧演员来我的讲座示范演出。古兆申推荐了苏州昆剧院小兰花班的四位演员,其中俞玖林、吕佳便是我们日后青春版《牡丹亭》的主要成员。俞玖林演《惊梦》,吕佳演《下山》,中学生反应热烈,笑声不绝,当时我心里暗忖:昆曲连中学生都能打动,培养青年观众应该不难。俞玖林扮柳梦梅,颇有古代书生的形象,丰神俊朗。他的小生嗓子清脆干净,十分悦耳,那时虽然基本功还不足,我直觉认为他是一块可以琢磨成器的璞玉。这次在香港我首次接触到苏昆的小兰花班,没想到此后二十年来,我跟小兰花班的几位青年演员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结下一段罕有的昆曲良缘。

当年12月底我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我的小说集,我去参加新书发表会。当时苏州昆剧院院长蔡少华到上海把我拉到苏州,在忠王府古戏台上,蔡院长命院里的青年演员一一扮上,演了一晚上的折子戏给我观赏。第二天在寒风凛凛冷雨蒙蒙中,又到周庄去看小兰花班的野台戏。在饭馆里,地湿滑了一跤,把腰摔伤,可是我还是硬撑着看完了一天的戏。在小兰花班中,我发掘了闺门旦沈丰英,她是苏州姑娘,一身水秀,顾盼之间,眼角传情,她唱了一段《游园惊梦》里的《皂罗袍》,我心中认定,这就是杜丽娘。短短一段时间,我就遇到了未来青春版《牡丹亭》的男女主角俞玖林、沈丰英,这不能说不是天意。

很长一段时间,我和樊曼侬、古兆申等一批有心推广昆曲的朋友讨论如何纾解当前昆曲危机。

我们认为,第一,演员传承是当务之急,制作一出经典大戏,培养一批青年演员接班,将大师们的艺术绝活赶紧传承下来。其次,以青年演员吸引青年观众,尤其是高校学生,没有青年观众,一种表演艺术就不会有前途。我们选中《牡丹亭》,因为这出戏本身就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容易被青年观众接受。《牡丹亭》是汤显祖的扛鼎之作,明传奇中的翘楚,几个世纪以来在舞台上搬演不辍。《牡丹亭》的男、女主角都找到了,我们很快便开始动手制作起来。我们把这出戏定名为“青春版《牡丹亭》”,其实也就寓意昆曲的生命青春永存。

原来蔡少华把我弄到苏州看戏是有算计的。苏州昆剧院比起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昆剧院,资源、人才不足,是个小六子。蔡少华看我在台湾、香港到处推广昆曲,便把我拉到苏昆,希望我能帮他们一把,合作项目,拉抬声势。我也正在寻找制作昆曲的对象,而且发现了小兰花班的青年演员,于是我跟苏昆一拍即合,随即集合海峡两岸及香港的戏曲专家、文化精英,共同打造一出经典大戏。当时苏州市委宣传部部长是周向群,她拍板全力支持这個项目。为了补贴演员训练费,她竟亲自去昆山募款,因为苏州市政府的预算日期已过,她对青春版《牡丹亭》的这份心意至今让我难忘。

我选定的男女主角俞玖林、沈丰英只是两块未经打磨的璞玉,必须经过名师严格训练才能担纲。我做了两项关键性的决定:首先,我邀汪世瑜出来担任总导演,并硬把俞玖林塞给他做徒弟。我在台湾看过汪世瑜的《牡丹亭》,知道他有“巾生魁首”之称,是浙江京昆艺术剧院的院长,师承周传瑛。他在台湾演戏时,我到旅馆去会他,极力劝说,磨到凌晨四点,搬出复兴昆曲的大道理来,终于说服汪世瑜扛起青春版《牡丹亭》总导演的大任。其次,我煞费功夫又把张继青请了出来,专门教导沈丰英——青春版《牡丹亭》中的杜丽娘。我要求两位昆曲大师收徒弟举行传统的拜师礼。两位大师开始还有些疑虑,拜师礼的仪式是否有点“封建”,我说这种情况就是要用古礼,才显得隆重庄严。2003年11月,在院里举行了拜师大礼,在汪世瑜、张继青,还有上昆蔡正仁三位大师跟前,俞玖林、沈丰英、周雪峰几个小兰花班演员,下跪磕头行拜师古礼,成为几位大师的入室弟子。那天中央电视台特地来录像。张继青发言,眼眶都红了,这场典礼她深受感动。此后,老师傅们倾囊相授,把一生的绝活都传给了众弟子。

剧本、服装、舞美、灯光

那段时间,我把台湾的创作团队也组织起来了。我自己担任青春版《牡丹亭》的总制作人兼剧本改编小组召集人。剧本改编小组的成员有张淑香(哈佛大学文学博士)、华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文学博士)、辛意云(台北艺术大学古典文学教授),樊曼侬也常提出意见。剧本是一出戏的灵魂,有一个扎实的剧本奠基,一出戏才立得起来。《牡丹亭》是昆曲经典之经典。剧本改编小组虽然都是专家,可是大家都持着兢兢业业、虔诚的心来改编汤显祖这部名著。我们秉持的一个大原则是只删不改。汤显祖《牡丹亭》的曲牌唱词太美不能改动,但原著五十五折,我们大刀阔斧把枝蔓删掉,浓缩成二十七折,循着主题一个“情”字,分成上本《梦中情》、中本《人鬼情》、下本《人间情》。我们像电影剪接一样在剧本删减上下了大功夫,曲牌唱词的取舍、折子顺序的重组、冷热场的搭配,都仔细考虑过;而且一折一折还去请教总导演汪世瑜,经他修正才能定案。我们的剧本结合了“案头”与“场上”,是一个顺畅完整的演出本,把汤显祖《牡丹亭》的精华都留了下来。专家们聚在一起,脑力智慧激荡,有时不免激出“硝烟”,各持己见,这时居间调和便是我的工作了,剧本磨了五个月终于成形。

戏曲服装十分重要,标明角色的身份、个性、剧情悲喜,尤其是昆曲,属于雅部,服装更须精致讲究。服装设计由王童、曾咏霓夫妻担任。王童是大导演,但有美术设计的根基,他们两人为青春版《牡丹亭》精心设计了两百套戏服。他们亲自到苏州去挑选绸缎,寻找老绣娘,所有戏服都是由这些绣艺世代相传的老绣娘一针一针扎出来的,手绣的花朵才有层次,机绣的花是扁平的。我们精益求精,所费不赀。青春版《牡丹亭》的服装雅致亮丽,满堂生辉,是这出戏的大亮点,连大行家香港著名服装设计师张叔平看了也称赞:“美!”

几十年来,台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舞台工作者。我们第一版的舞美灯光设计是林克华,第二版是王孟超和黄祖延,他们都是杰出的设计家。昆曲的美学:抒情、写意、象征、诗化。舞美灯光便沿着这个方向进行,舞台极简,聚焦于演员表演,背景只用抽象画面及书法水墨,很谨慎地融入现代舞台元素,但仍保持一桌二椅、桌围椅披的传统。灯光则用现代舞台的气氛灯及追光。这出戏既传统又现代,是在传统的根基上,合度地加入现代元素,传统为体,现代为用。我们的大原则:尊重传统但不因循传统,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昆曲的四功五法,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我们谨守传统;但剧本改编、服装、舞美、灯光,则往二十一世纪舞台美学方向调整。我们相信,一出戏如果不适应当下观众的审美观,就无法被观众接受,尤其是青年观众。

“魔鬼营”式的训练

2003年4月,在我敦促之下,青春版《牡丹亭》正式开排。汪世瑜本来是浙昆的院长,张继青是省昆(江苏省昆剧院)的台柱,幸亏“天意垂成”,2003年两人同时退休,才有可能跨省跨团进驻苏州一年,展开早上九点至下午五点“魔鬼营”式的高强度训练,有时还加夜班,挑灯夜战。汪世瑜组织了一支坚强的导演团队,除了两位大师外,又从浙昆带来了翁国生(武生)、马佩玲(武旦),还有几位教基本功的老师傅。除了男女主角俞玖林、沈丰英是我指定的以外,汪世瑜从小兰花班挑选了唐荣(地府判官、溜金王)、吕佳(溜金娘娘)、沈国芳(春香)、周雪峰(汤显祖、皇帝)、陈玲玲(杜母)、屈斌斌(杜父)、柳春林(店小二)、曹健(花神、中军)。这一批演员二十出头,汪世瑜嫌他们根底不足,必须从头严格练起。俞玖林自称2003年的“魔鬼营”式训练使得他“肌肉燃烧”“骨骼撕裂”,他走跪步,膝盖磨出血来,染在袴子上。沈丰英跑圆场,跑破了十几双鞋子。这是一个血泪斑斑的过程,但也就是这一年的“魔鬼营”式训练,替小兰花班演员打下坚实根基,使得青春版《牡丹亭》扬帆远航,连演二十年近五百场而历久不衰,而且主要演员还是原班人马。苏昆几位资深演员也加入了,陶红珍(石道姑)、吕福海(郭驼)、沈志明(陈最良)、方建国(完颜亮、金使)这几个硬里子演员都是“戏包袱”,各司其职。

2004年2月,排练到了后半阶段,我飞到苏州去盯场,参加排演。为了配合台北剧院舞台的尺寸,需要一个1∶1的排练场,苏昆蔡院长找到一家新建旅馆,只有水泥龙骨架子,门窗尚未装上,在旅馆一层搭了一个排练舞台。苏州二月,天气冰寒,冷风从窗洞灌进来,演员抖抖瑟瑟穿着单衣排演,我每天去盯场,穿了鸭绒大衣还缩成一团。我跟演员一样天天吃大肉包子,足足吃了一个月。戏是渐渐成形了,可是汪世瑜却嫌演员进展太慢,他很着急,常常厉声呵斥,演员们都很紧张,但三本九个小时的大戏不是一下子吃得下的。最后阶段一天三本一齐排练,直至深更。

虽然青春版《牡丹亭》打出的旗号是一出正统、正宗、正派的经典昆曲,但《牡丹亭》多年来舞台上的演出总偏向女主角杜丽娘,男主角柳梦梅沦为次要,这不合汤显祖的原意。我跟汪世瑜讨论商量,改正过来,生旦并重。有些经典折子戏,演来演去一成不变,如《惊梦》,演到两情相悦、鱼水交欢的时候,仍旧十分收敛拘谨,轻轻带过。我建议青春版不妨放宽一些,让青年男女的热情表现出来,汪世瑜赞成我的想法,在《惊梦》里设计了许多缠绵厮磨的水袖动作,配合着优美的舞蹈,把一对梦中相会青年恋人的炽热爱情释放出来。汪世瑜到底是行家,他新编出来的水袖舞蹈完全合乎昆曲的唯美原则,连维护传统的观众也默然接受了,因为太美了。《拾画·叫画》也改了,加重《拾画》,多唱了一曲《锦缠道》,把这一折提升为“男游园”,并且把《叫画》的场景搬到园中,与《拾画》并为一体,于是新编的《拾画·叫画》一气呵成,三十分钟的独角戏成为全本的大亮点之一。这样改排经典折子当然冒了一定的风险,容易招来保守人士的攻击,但我们成功了,青春版《牡丹亭》展示了新典范,而且大受观众欢迎。汪世瑜又把舞台辍演多年的几折重头戏《幽媾》《如杭》等重排活化,不着痕迹融入全本中,一点不显突兀。二十七折中也有好几折群戏、武戏,武生出身的导演翁国生发挥了他的长才,他善于在舞台上调度人马队形,节奏掌握得体,充分发挥昆曲武术特长。他排演了九折戏,占全体三分之一,其中《冥判》最是惊心动魄,已经成为经典折子。

青春版《牡丹亭》的另一个亮点是花神的处理,传统演出花神只出现两次,我们设计让花神出场五次:《惊梦》中歌颂庆祝男女主角梦中相悦,《离魂》中护送杜丽娘入冥府,《冥判》中替杜丽娘鬼魂辩护,《回生》中迎护杜丽娘重返人间,《圆驾》中庆祝男女主角终成眷属。共有十二位女花神、三位男花神,舞蹈是台湾现代舞蹈家吴素君编的,她曾跟昆曲大师华文漪学过昆曲身段。我们的花神穿上王童设计的亮丽服装,翩翩起舞,满台“姹紫嫣红”,提醒观众:《牡丹亭》是一则美丽的爱情神话。

音乐也是这出戏成功的要素之一。九个小时的音乐是资深作曲家周友良整编的。他以叶堂的《纳书楹曲谱》为蓝本进行整理,按照青春版《牡丹亭》的美学大方向在传统的基础上加入创新理念。因为是九个小时的大戏,音乐不能单调沉闷,周友良用了二十人的大乐队编制,并且加了多样配器,使得音乐丰富而多变化。最引人注意的是设计出主题乐音的两股旋律,柳梦梅的主题音乐从《山桃红》曲牌化出来,杜丽娘的主题音乐从《皂罗袍》曲牌化出来,两首主题音乐巧妙地穿插在三本戏中,婉转缠绵,抒情悦耳,引导着观众的情绪波澜起伏。青春版《牡丹亭》的音乐受到许多专家的赞扬。

台北首演

2004年4月29日至30日、5月1日至2日,两轮青春版《牡丹亭》终于登上台北剧院的舞台,其中中、下本一天演完。演出前的几个月,宣传已经排山倒海在各处涌现了,旗帜在台北几条主要街道上到处飞扬,剧院外墙挂上一张三层楼高的巨幅海报。Page One书店举行了一个盛大的“青春版《牡丹亭》剧照展”,展出摄影师许培鸿精心拍摄的照片,那些精美的照片出现在各地的媒体上,替青春版《牡丹亭》的宣传立了大功。4月29日台北剧院首演的当天,台湾最大报刊《联合报》头版头条登出演出消息,并附一张许培鸿拍摄的女主角沈丰英的剧照,这在台湾新闻报刊界是破天荒的。台湾观众对这出戏的期望拉拔到顶点,两轮演出九千张票一售而空。我们当然也感到沉重如山的压力,苏昆的青年演员只在中小型的戏院演过一些折子戏,骤然挪到这种高水平的大舞台,连唱两天九个小时的全本大戏,他们能扛得起吗?老实说,我心中是忐忑不安的。万一演砸了,不仅毁了青春版《牡丹亭》这出戏,昆曲复兴之路也就堪忧。

台北首演幕后的故事也很多。首先是演出费用,青春版《牡丹亭》是台北剧院艺术季的开锣戏,场租是免费的。但苏昆团员一行八十人浩浩荡荡飞来台湾,交通食宿都需一大笔钱,光靠卖票还是不够的。我只好到处募款。台积电曾繁城先生捐助了我们第一笔资金,此后二十年曾先生一直关注青春版《牡丹亭》的动向,数度出手相助,帮助我们渡过难关,他对中国文化的推广,对昆曲复兴的挹注,尽心尽力,令人感動。统一集团、富邦集团,都有资助,最关键的是有关部门拨给我们的五百万台币,解除了我们的困境。这笔款项是我们的及时雨。

2004年两岸关系骤然紧张。国台办放行批文迟迟没有发放下来,演期逼近,形势急如星火。我与新象主办单位负责人樊曼侬驱车开往桃园机场预备飞北京亲自去接批文,抵达机场前一刻,国台办通知批文刚下来。我们即刻令苏昆直飞北京去拿取。即使如此,苏昆的货柜还是迟到,我们四天搭台的工作日减掉一半,只好加倍雇用工作人员,四十八小时不眠不休赶工。哪晓得货柜起开,苏昆制作的《拾画》吊片完全不能用,于是又连夜加工,督促工厂把一张植栽吊片赶了出来,在中本《拾画》开演前两个钟头才吊了上去。

4月29日晚上七点三十分,青春版《牡丹亭》上本终于在台北剧院登场。全场满座,人气沸腾,我坐在第五排,却神经紧绷,生怕演员出错,漏词闪失。第一折《训女》,女主角沈丰英穿着一袭粉红的绸袍,千娇百媚出场,一亮相,台下就是一阵碰头彩。演到上本重头戏《惊梦》,第一天的戏才稳住了,迎来观众阵阵的笑声和掌声,台上台下演员和观众内心交流起来。《寻梦》一折是张继青“三梦”绝活之一,这是一折高难度的戏,半个小时的独角戏都是抒情片段,而且是空台,要抓住观众的注意力,全靠表演。沈丰英于大剧院初试啼声居然身段沉稳,节奏分明,唱作俱佳,颇有她老师张继青的风格。直到上本最后一折《离魂》,杜丽娘的鬼魂身披几丈长的大红披风,一步一步走上阶梯趋向冥府,最后杜丽娘手执梅枝回眸嫣然一笑,追光骤灭,台下观众掌声雷动,纷纷起立喝彩,一直延续十几分钟。这时我一颗忐忑的心才安定了,不禁暗喜:我们成功了!

第二天中本《人鬼情》重心倾向生角,重头戏在于《拾画》一折,又是三十分钟的独角戏。演出前我把沈丰英跟俞玖林找来,恂恂告诫:“《寻梦》《拾画》是上、中本的两根柱子,是考验演员功夫的两折戏,你们两人一定要铆上去演!”俞玖林在《拾画》表演中竟出人意外地成功,满台水袖翩飞,把痴憨的柳生活脱脱地演了出来,一曲《锦缠道》,高遏行云。俞玖林的《拾画》与沈丰英的《寻梦》分庭抗礼,替青春版《牡丹亭》垫高了厚度。中本的戏都很好看。我们有个原则,过场戏也要精打细磨,绝不敷衍。我们的过场戏每折都有看头;汪世瑜把《幽媾》这折对子戏编得十分出众,男女主角水袖齐飞、舞蹈翩跹,昆曲的生旦戏在此发挥尽致。中本演完,观众的情绪比第一晚更加高昂,都被《牡丹亭》的美迷住了。

第二天的戏热闹,节奏加快。上本《梦中情》由生入死,中本《人鬼情》由死回生,下本《人间情》返回人世。《如杭》一折,美不胜收。这出戏是汪世瑜新捏出来的,又是一出对子戏。汪世瑜采用对称手法,以两把一式的扇子做道具,把历劫后男女主角新婚燕尔的旖旎风情细细地敷演出来。这是一折意境近乎完美的昆曲。我是看到汪世瑜排演《如杭》才深深折服于他导演的本事。第二天下本演完落幕,我牵着男女主角俞玖林和沈丰英的手在台上向台下一千五百位观众谢幕,掌声雷动,满堂喝彩,我感觉到观众的热情像浪潮般向台上涌过来。我意识到一个新的昆曲时代已经来临,一对新的柳梦梅、杜丽娘从汤显祖的玉茗堂中款款走了出来。

台北首演成功意义重大,影响扩大到海峡两岸及香港的文化圈,开启了昆曲复兴之路。台北同时举办了一场“汤显祖与《牡丹亭》国际学术研讨会”,由知名学者华玮主持,邀请海内外各地学者专家到台北开会观剧,这是一场高规格高素质的国际会议。学术与演出的结合便成为日后的常规,往往在重大演出后会召开一个学术会议,聚集各地戏曲专家,一同检讨得失。学术界对青春版《牡丹亭》特别重视,是罕见的现象。

青春版《牡丹亭》踏上征程——各地巡演

青春版《牡丹亭》巡演的第二站是香港,携着台北首演轰动的声势,香港沙田大会堂三天爆满。香港学术、文化、企业界来了不少重要人士。香港企业家余志明及陈丽娥伉俪,自从看过青春版《牡丹亭》以后,便成了我们昆曲复兴的忠诚支持者,加入我们的昆曲义工团队。他们对苏昆的青年演员爱护有加,并给予鼓励和红包。他们不但资助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这出戏重要的场次如第一百场、第二百场,他们都飞到北京去看戏。2005年的校园巡演,他们也跟了好几场。2007年第一百场前夕,余志明旗下的迪志文化出版公司出资录制了高清版青春版《牡丹亭》的DVD,在苏昆演员技艺已经成熟而青春美貌仍在的时刻留下一个永久的记录。在一个寒冷的冬天,我们租下了杭州大戏院,由导演王童带领台湾工作人员用五台录像机拍摄了一个星期,余氏夫妇全程参与。这套DVD后来转成了蓝光盘,高清画面精致地呈现出青春版《牡丹亭》之美。台北首演我们曾录制了一套DVD,这是第二套。

香港演出还牵动另外一位企业家沈秉和先生的投入与支持,沈先生对推广传统文化一向有极大的热忱,他尤其醉心于戏曲,曾下功夫大力研究并推广粤剧。他看了我们的青春版《牡丹亭》后,深深地被这出戏打动了。这些年来,我们遇到资金困难,他每次都慷慨地伸出援助之手。

大陆首演,理所当然落在苏州。这次演出的重要性不亚于台北首演,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香港演出成功,并不代表大陆观众一定买账,尤其是年轻观众。这年夏天世界遗产大会在苏州开幕,主办单位选了十台表演艺术以娱嘉宾,头一出是昆曲《长生殿》,却偏偏把青春版《牡丹亭》压到最后一台。我考量这样的首演绝对无法出头,到了第十天观众媒体都走得差不多了,湿炮仗放不响。于是,我与苏州大学商量,把青春版《牡丹亭》的大陆首演放在苏大举行,主事者是朱栋霖教授,我们一拍即合。当时苏大只有一个存菊堂礼堂,是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旧建筑,有两千个座位。这次演出苏大全面配合,特地搭出一个后台,由于电源不足,又特地拉出一条电缆接电。我把首演的新闻发布会挪到上海去举行。我认识上海《文汇报》的高层主管萧关鸿,在文汇报社,我们开了青春版《牡丹亭》苏州首演的新闻发布会。那天来了二十多家媒体,消息一下子便发散到全国去了。6月11日至13日,青春版《牡丹亭》抢在世界遗产大会前两个礼拜在苏大存菊堂登场。开始朱栋霖教授还担心观众不够,哪晓得消息一出,除了苏大学生积极抢票外,上海、南京、杭州各地高校学生也纷纷来索票,演出时两千座位全满,连两侧走廊也挤满了人。礼堂设备不足,舞美道具很多都装不上去,这样朴素的演出条件,居然也得到青年观众热烈欢迎,如同热门音乐演唱会一般,学生之热情胜过台北首演。各地媒体蜂拥而至:中央电视台、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昆山电视台、苏州电视台……苏大首演,青春版《牡丹亭》占尽了媒体风头。苏大演出成功,证明面向青年观众的策略是正确的,我们趁机启动了“昆曲进校园”的计划。苏大首演的效应,经过媒体竞相报道,扩大到全国。

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还在披荆斩棘的阶段,每一场演出都不能有闪失。于苏州首演完毕后,接着参加在杭州举行的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同时又到浙江大学巡演一轮。两场都满座,浙大学生的反应与苏大同出一辙。青春版《牡丹亭》掳获了高校学子的“春心”,是《牡丹亭》中的“情”与“美”感动了他们。10月参加第七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在有一千七百个座位的二十一世纪剧院演出,三天座无虚席。北京过关了,11月的上海演出又是一大关键。当时上海大剧院是上海最高档的演出场所之一,是法国人设计的现代化的剧院,建筑美轮美奂,是上海的地标。上海大剧院开张六年,多演一些西方音乐剧、歌剧,以及本地大型的歌舞剧,而昆曲却不得其门而入。青春版《牡丹亭》在上海大剧院演出是破天荒头一遭。主办单位是香港“邵氏红星”何莉莉的基金会。何莉莉与上海大剧院有商业来往,她在大剧院音乐厅开了一家法式餐厅,于是取得了主办权。可是主办单位把票价定得太高了,最高票价一晚一千二百元人民币,那是戏曲界从没有过的价钱,一般观众望而却步,这违反了我培养青年观众的初衷。于是,我跟主办单位商量,让给我几百套打折的学生票。我去向澳门、台湾的企业家募款,买下这些学生票,然后到复旦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去演讲,把票分发给听讲的学生。同时我邀请了上海戏曲学校四十个昆班小学生来看戏,学生们欢天喜地地到上海大剧院去看青春版《牡丹亭》的盛大演出。大剧院居然三天满座,创下纪录。这次演出,我们又遇到一位从天而降的救星——薇阁文教公益基金会董事长李传洪,他亲自去向何莉莉说项,让出折扣票,并捐款购票,每天三百张,让上海歌剧院成员看戏。

2004年这一年,我领着青春版《牡丹亭》团队“南征北讨”,台北、香港、苏州、杭州、北京、上海这些重要城市一路演下来,过关斩将,场场客满,奠下日后青春版《牡丹亭》一飞冲天、平步青云的基础。我觉得自己像个草台班的班主,领着一群小兰花班青年演员跑码头、闯江湖。我跟我的助理秘书郑幸燕一同打拼,我自喻是个光杆司令,带着一个小兵直往前冲。有学生笑称我是堂吉诃德,那么郑幸燕便是桑丘了。我执着长枪,主仆二人直往风车刺去。老实说,我一開始拼命推动青春版《牡丹亭》时,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昆曲进校园”——校园巡演

“昆曲进校园”是我们推广昆曲的核心策略,一种表演艺术若不能吸引青年观众,就没有未来前途可言,而昆曲文本文雅,唱词皆是韵语,观众要有一定文化水平才能欣赏,于是现代高校学生便是我们最需培养的观众了。除了2004年在苏大、浙大演出取得初步的成果外,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遍至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多所重点大学巡演,每到校园,莫不风起云涌,无论场地大小,场场满座,受到各地学生热烈欢迎。

2005年4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演出是我们校园行的重中之重。北大是全国高校的龙头,自五四运动以来,任何在北大发生的文化事件都会影响全国。青春版《牡丹亭》由艺术学院院长叶朗引进北大。叶朗教授自己重视昆曲,有心发扬昆曲艺术。百周年纪念讲堂有两千多座位,三天的戏,本来校方有点担心观众不够,经过我们演前强力宣传,北大学生社团努力串联,4月8日开演,第一天全坐满了,观众情绪高昂,演到第三天《圆驾》大团圆,学生观众热情已经沸腾,满堂喝彩声,久久不歇。事后有一位北大学生在网上写道:“现在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看过青春版《牡丹亭》的,一种是没看过的。”还有一位学生这样写:“我宁愿醉死在《牡丹亭》里,永远也不要醒过来。”青春版《牡丹亭》能在北大引起如此大的反响,意义非凡。一个有六百年历史的剧种,一出四百年传承的戏曲,能够穿越时空,引起现代青年这样热烈反应,可见得昆曲艺术本身美学之高、魅力之大,《牡丹亭》中情与美之感动人心。昆曲这种古老传统艺术,经过打磨注入现代精神后,能在二十一世纪的舞台上大放光芒,这也启发我们反省深思,我们衰落已久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没有可能在二十一世纪启动一场中国式的“文艺复兴”?英国的文艺复兴也是由莎士比亚的戏剧领头的呢。欧洲的文艺复兴孕育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国未来的“文艺复兴”也必然起源于我们自己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昆曲复兴先种下一枚火种。

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大学的百周年纪念讲堂先后演出四次,2005年、2006年、2009年、2016年各一次。2006年演了两轮,第二轮是演给中国传媒大学的学生看的,四十辆巴士把一千多位传大的学生浩浩荡蕩载到北大去看戏。日后这些受过精神洗礼的学生多任职于新闻传媒界,正好是推广昆曲的种子。

2005年,青春版《牡丹亭》继续校园巡演: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回到台湾又在新竹交通大学、台南成功大学演出。其中,南开大学的演出最为火爆。天津向来是戏曲的重镇,民国时期,京剧演员一定要到天津登台,受过天津行家、观众的认可才得出头。南开演出由天津可口可乐公司总经理莫卫斌支持引进。南开礼堂只有一千四百个座位,可是索票者众,开演时连阶梯上也坐满学生,还有数百位学生挤在礼堂门口不肯离去。南开学生太过热情,最后一天演完把我团团围住不放我走,还亏得四位高壮学生把我从人群中架起,闪进汽车离去。第二年又到南开演出一次,还是一样轰动。南京大学本身没有可供演戏的礼堂,遂到南京人民大会堂去演出,大会堂有两千多座位,民国时期是国民大会堂。1948年也是在这里,父亲白崇禧将军是两千多国大代表之一,参与了那次选举,从而卷入了政治风波。没料到五十七年后,我自己领着青春版《牡丹亭》来到大会堂演戏。人世变迁,沧海桑田。为了填满大会堂,我到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河海大学去演讲介绍昆曲,推荐学生看戏,大会堂三天满座,南京各大学的学生都抢着来看戏。当时,中国的大学生大概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从来没看过昆曲,看青春版《牡丹亭》是他们的第一次,有的学生从此爱上昆曲。上海同济大学的大礼堂是个旧建筑,但容得下三千人,三天的戏也居然满座,上海其他大学的学生闻风而来,连前排地上也坐满了人,可见同济的场子十分火热。

头一年的校园巡演其实相当辛苦。演出大多是公益性质,戏团动辄七八十人,交通食宿就是一大笔费用。那时演员收入菲薄,演出劳累,绝对不能亏待他们,多少也要凑出一笔演出费给演员。钱从哪里来呢?又只好去募款,我这样“奋不顾身”,为了推广昆曲东奔西跑,也感动了不少朋友及企业家。其实大家心中都有一股文化使命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衰落已久,这是我们整个民族的隐痛。昆曲复兴运动恰恰给了大家一个寄望,所以大力支持。我在美国圣芭芭拉的朋友张菊华资助北大那场演出,台北首演,她特地飞去看戏。另一位Susan Tai支持复旦演出。苏州台商协会会长李云政、沙曼莹夫妇是青春版《牡丹亭》的忠实义工,跟着这台戏到处跑码头,他们对青春版《牡丹亭》的热爱二十年不衰。我为了青春版《牡丹亭》,把人情支票开得精光。

2006年的校园巡演,又是从北大开始,可是这次演出,我们有基金支持了。我一直认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是“天意垂成”。每当我们山穷水尽、后继无力的时候,上天便会派来“天兵天将”扶助我们一把,让我们顺利走下去。我在北京筹备北大演出时,邵卢善先生从香港飞到北京来找我。邵先生是香港何鸿毅家族基金的顾问,这项基金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传扬为宗旨。基金会选中了青春版《牡丹亭》的校园巡演,资助我们三年,每年一百多万人民币。我们有了何氏基金会的支援,青春版《牡丹亭》便乘风破浪,扬帆千里,到全国重点大学巡演起来,从北大启航,2006年南下至广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厦门大学。2004年,我回桂林参加全国书展,举行新书发布会,因为驻北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我策划的《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那是我们第一本有关青春版《牡丹亭》的书,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经理刘瑞琳主持推出。此后刘瑞琳以及出版社同人对青春版《牡丹亭》都曾给予莫大支持,后来陆陆续续我们一共出版了十四本有关这出戏的各类书籍、论文集、访谈录、画册,有好几本海峡两岸及香港同时出版,一出戏衍生出这么多文字图像记录,也是少有。我在广西师范大学做了一场演讲,我答应学生们会将青春版《牡丹亭》带到桂林演给家乡子弟看。桂林从来没有演过昆曲,2006年11月我如愿带团到广西师大王城校区演出,正好也是替广西师大出版社二十周年庆祝,学校的礼堂古旧,容纳不到一千人,学生们争先恐后挤进礼堂,有的没分到票,便从厕所的窗户爬进去。看到自己家乡的孩子看我们的戏如此踊跃,心里是安慰的。厦门似也从来没有昆曲演出,厦门大学的建南大礼堂有四千个座位,大概消息在各地校园里已经传开了,在厦大的三天演出,也是全满,场子里人气热腾腾。

前几年,无论商演还是校园巡演,艺术指导汪世瑜、张继青两位昆曲大师都会跟随,汪世瑜在演前总会督导演员走台排练一次。演出时两位老师坐在台下全程紧盯,若演员表演有闪失,中场或者演完戏,马上到后台去纠正示范。这出戏是经过不停打磨,精益求精,累积成形的。终场谢幕,我一定要请两位大师上台,这如同向外宣示,青春版《牡丹亭》师出名门,继承了最纯正的昆曲传统。

2007年,青春版《牡丹亭》远征西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然后下到西南成都四川大学,再下到福建师范大学、福州大学,这些地方大概都没有昆曲表演过的。四川大学在江安校区体育馆内搭了一个戏台,体育馆挤满了五千人,坐得远的学生恐怕连台上演员都看不清楚,也跟着凑热闹。2008年武汉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两场,学生反应都极热烈。尤其中科大,大礼堂的座位有一千八百个,但蜂拥进来的学生竟有三千人,朱清时校长非常紧张,向学生喊话,要同学守纪律。学生们素质高,没有座位的学生规规矩矩携着小板凳静坐在两旁走廊上观剧。这些理工科的学生看昆曲看得如此入迷,也是一番奇景。安徽流行地方戏黄梅戏,昆曲或也不曾到合肥演出过。

我默默观察校园巡演造成的轰动效应,得出一些结论:这出戏之所以如此打动高校学生,固然由于昆曲本身美学高妙、《牡丹亭》故事动人,但时机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二十一世纪初,自改革开放已历二十多年,中国经济起飞,社会安定,同时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中国文化正来到了十字路口。这批在安定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学子也正在寻找自己的文化认同,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内心的文化构成到底是什么,这些高校学生不禁困惑。青春版《牡丹亭》突然出现在这些青年学子的眼前,叹赏之余,他们猛然发觉原来自己的传统文化还有这样精美的艺术、这样动人的情感,所以反响才如此强烈,我觉得这是一种集体的文化觉醒,向中华传统文化的归依。

青春版《牡丹亭》“西游记”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昆曲在世界十九項代表作中被列为第一名。从此,昆曲不仅是中国的文化瑰宝,也是全人类的文化遗产。2006年,青春版《牡丹亭》美国行便是一场昆曲能否在世界立足的大考验。这关系着西方人能否接受一种有六百年历史、完全不同于本国传统的表演艺术,而且还是三天九个小时的大戏。这次美国行前前后后我们大费周章。首先当然又是经费,八十多人的团体飞往美国,交通食宿所费不赀,预估需要一百万美金,这笔数目不容易筹得。这时上天又派遣“天兵天将”下来援助我们了。趋势科技的文化长陈怡蓁便是我们的“天将”之一。2005年赴南京演出的前夕,我在台北剧院看赖声川的话剧《如梦之梦》,陈怡蓁跟她先生张明正恰巧坐在我旁边。之前我与陈怡蓁只有一面之缘,她是我台大中文系的学妹。更巧的是她第二天也要飞南京,因为趋势科技在南京有分公司。我邀请她去看戏,她率领趋势科技一百多位工程师去南京人民大会堂看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出,从此陈怡蓁便迷上了昆曲,而且变成支持青春版《牡丹亭》一往无悔的大义工。2006年我们的美国之行陈怡蓁承担了一半的费用,并且亲自参与筹备部署,她派遣她的手下大将秘书刘姿恋领队,趋势科技的工作人员协助,带领八十多人的戏团浩浩荡荡从旧金山演到洛杉矶。我们决定在美国西岸加州大学的几个校区演出。我在加州大学圣芭芭拉校区执教二十九年,积累了一些人脉,校长杨祖佑便是这次加大校园演出的推手。杨校长先协调其他三个校区——伯克利校区、尔湾校区、洛杉矶校区,最后到我曾执教的圣芭芭拉校区。如果不是杨校长大力推动,我们根本不可能在加大四个校区接连串演下去。加大的演艺中心规矩不少,要我们雇用两位经纪人,一个在纽约,一个在旧金山;一个处理团员签证,一个管宣传。陈怡蓁便奋不顾身东西两岸飞来飞去与经纪人洽商。陈怡蓁是狮子座,这回让我看到她散发出狮子般的能量来。我们并肩作战,把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演得火热。

另一半的演出费用,由另一位“天将”来承担。香港宝业集团的董事长刘尚俭也是我的台大学弟,商学院毕业,在校时刘尚俭是名“文艺青年”,写诗,阅读我们的《现代文学》。他热心文化事业,在香港的大学内时常资助文艺活动。在香港中文大学翻译系金圣华教授的新书发布会上,刘尚俭恰巧坐在我旁边,听闻我正在替青春版《牡丹亭》美国行募款,他问:“还缺多少?”我说:“五十万美金。”他说:“我来出。”于是我们的资金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演出前两个月,我们开始大动员,台大同学会、北一女同学会、北大同学会都替我们拉票,旧金山中国领事馆、洛杉矶中国领事馆也积极加入,洛杉矶中国领事馆还买了上百张戏票请中国留学生看戏。我们的宣传队伍中有一群女教授娘子军,她们热心,不辞劳苦,动员能力强,加大伯克利分校东语系讲师朱宝雍是伯克利演出总提调,安排日程事务;加州大学李林德教授是昆曲行家,会吹昆笛、唱曲,她开了多场英文演讲让美国观众熟悉昆曲的来龙去脉,她优美的字幕英译使得美国观众很容易入戏。我自己也没有停过,到处演讲,开新闻发布会,上电视、上广播、接受媒体访谈。美国第一大华文报纸《世界日报》大篇幅报道我们的消息,香港《星岛日报》《国际日报》《明报》也跟进。英文媒体报刊如《纽约时报》《旧金山纪事报》《洛杉矶时报》这些主流报刊多有报道,并有剧评,其他地方报刊则多不胜数了,连“美国之音”电台也有报道。演前宣传我们已经做足。编剧华玮在加大伯克利校区又召开了一次研讨会,请来多位美国戏曲专家,南京大学昆曲专家吴新雷教授也飞到美国参加。最后我们把纽约昆曲行家汪班请来参加研讨会并担任演前导聆。

万事俱备,9月15日青春版《牡丹亭》终于在加大伯克利校区登场。伯克利的演艺中心是美国西岸的演艺重镇,长年有世界顶级的艺术家及表演团体在此演出。演艺中心的剧场有两千一百个座位,设备完善。我们三天的票都卖光了,演艺中心当然高兴,因为我们有企业资助,售票收入完全归校方,这样我才能获得加大四个校区的演出权。

首演那晚,观众大约有六成是非华裔的美国人,除了加大师生外,湾区来观剧的人士各行各业都有,但以学界及文化界为多。满满的场子里能感觉到观众的兴奋与期待。我的心情跟台北首演相似,还是紧张,这是青春版《牡丹亭》出国首演,不知美国观众接受程度如何。那天女主角沈丰英的妆化得特别美,姗姗出场,风情万种,台下又是一个碰头彩,等到《离魂》落幕,在掌声雷动中,全场观众起立喝彩,一阵又一阵,十几分钟不歇。尤其是四成的华裔观众激动到不行,有的热泪盈眶,大概看到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芒,民族自豪情绪被牵动起来。没料到美国观众反应比国内观众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们在美国伯克利首演旗开得胜,影响了后面三个校区。第三天星期天是下午戏,晚上庆功宴我们包下滨海的东海海鲜酒家,二百多人参加,席开二十六桌,还在亢奋当中的观众追过来庆功,这是一场情绪高昂的欢宴。大家流连忘返,不愿曲终人散。男、女主角俞玖林、沈丰英在庆功宴上大出风头,他们这次在伯克利超水平的演出,迷倒了华侨华裔观众,大家都围着他们赞不绝口。纽约华美协进社颁给张继青终身成就奖,由协会主席汪班授奖。

《世界日报》九月十六日报道:

青春版《牡丹亭》美国首演美不胜收

词美、舞美、乐美、人美、腔美、台美

中西觀众赞不绝口

《世界日报》一连几天专栏报道,多家英文报刊也纷纷登出剧评,一边倒地称赞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一举成功,惊艳演出。其中以《旧金山纪事报》史蒂芬·韦恩的剧评为代表,这篇占大半版篇幅的剧评写得相当内行、用心,观剧时韦恩坐在我前排,我看见他一边看戏一边做笔记。这篇剧评的标题是“从一个少女的春梦演幻出一出令人消魂的戏曲,九个钟头一晃而逝”。

他称赞沈丰英与俞玖林色艺俱佳,也赞赏青春版《牡丹亭》的舞美、服装、音乐。他把汤显祖的《牡丹亭》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类比,东、西方在同一时代出现了两出以刻骨铭心的爱情为主题的经典戏剧。中、外媒体都认为2006年青春版《牡丹亭》美国行是自七十多年前伶界大王梅兰芳访美后,中国传统戏曲对美国文化界产生的最大冲击。

接下来三个加大校区的演出,重复了伯克利的盛况,场场满座,场场观众反应无比热烈。尔湾在Berklay Theater上演,有一位在加大圣迭戈校区戏剧系的教授玛丽亚·麦唐诺每天开两小时的车赶到尔湾来看戏,记者采访她,她毫不保留地说:“这是我看过,不,这是我一生看过最美的一出歌剧,能看到这出戏是我的荣幸!”麦唐诺教授是蜚声国际的希腊悲剧专家,著作等身,她对青春版《牡丹亭》有如此评价很不容易。西方人对于中国戏曲的了解止于京剧,他们没想到在京剧面世三四百年前,中国已有像昆曲这样精致成熟的剧种了。加大尔湾校区戏剧系主任罗伯·孔恩看了青春版《牡丹亭》,即刻把这出戏写进他编的大学教科书《剧场》(Theater)里。我相信一种表演艺术美学达到一定标准就会超越文化、语言、国家和民族各种阻隔,为世人所接受,昆曲的美学就达到了这种标准。加大洛杉矶校区的剧院有一千八百个座位,三天全满,洛杉矶县颁给青春版《牡丹亭》奖状一张。最后一站到达加大圣芭芭拉校区,我曾执教的学校。我们在城中Lobero Theater演出,那是一个精美古雅的小戏院,只有六百多个座位,其实昆曲在中小型剧院表演,舞台效果更佳。因为是最后一轮,演员都铆劲演出。圣芭芭拉市市长Marty Blum宣布演出那一周是“牡丹亭周”,市内主干道上挂满了青春版《牡丹亭》的旗帜。10月8日,演完最后一场,在华贵的Montecito Club召开了一场盛大的庆功宴,青春版《牡丹亭》美国行轰轰烈烈落幕。

2008年,青春版《牡丹亭》欧洲行,又是我们另外一个大挑战。首站是英国伦敦。伦敦是世界演艺中心,每天约有一百场各种表演艺术在此上演,培养出一群高水平的眼光挑剔的英国观众,英国报刊的剧评出名严苛,批评起来毫不留情。我们去伦敦演出,当然诚惶诚恐,兢兢业业,不敢掉以轻心。伦敦演出场所在赛德勒·韦尔斯剧院,这是个古老有传统(始于十七世纪)的演艺场所,英国皇家芭蕾舞团常在此演出。原来在美国加大圣芭芭拉校区演出的时候,剧院的负责人已经去看过了,他马上选中了青春版《牡丹亭》2008年到剧院连演两轮,并安排赴希腊雅典参加艺术节。剧院很重视这次演出,2007年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演出时,剧院派遣《金融时报》《卫报》《邮电报》几家报纸的记者到北京国家大剧院观看,并跟我做深度采访,预备2008年在伦敦上演前大幅宣传,这几家都是英国主流报纸,宣传力量当然够大。2008年,赴英演出一切准备妥当,5月12日四川汶川突然发生8.0级大地震,有近七万人遇难,发生如此严重的灾难,政府下令停止一切公众娱乐,连同演艺团体出国也禁止了。事出突然,由于伦敦方面报纸宣传已经登出,剧院亦开始卖票,如果苏昆无法依约赴英表演,恐怕会造成国际舆论事件。最后只好写信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幸亏温家宝总理批示文化部放行,我们才得以顺利抵达伦敦。因为这次剧院包办演出,我们不必担心资金问题。但两轮六千张票,票房压力相当大。中国驻英大使馆给了我们相当大支持,替苏昆开了一个新闻发布会,驻英大使傅莹偕同朋友连看了三天戏,傅莹很认真,看戏前还用心研读《牡丹亭》剧本。我到牛津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作了两场演讲,鼓励两校师生去观剧,亚非学院教授杨佳玲积极催票,帮了大忙。牛津大学著名汉学家、《红楼梦》英译者霍克斯以及牛津大学邵逸夫汉学讲座教授卜正民两人从牛津联袂来到伦敦看戏。我对霍克斯说:“我在加大教《红楼梦》用的就是您的译本。”霍克斯颇为高兴,他说:“《红楼梦》里也有《牡丹亭》呀。”他是指《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林黛玉走过梨香院,听到十二个小伶人唱戏,正好唱到《惊梦》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那一段,黛玉听得“心痛神驰,眼中落泪”。霍克斯说他欣赏沈丰英演的杜丽娘,卜正民却说他独钟沈国芳的小春香,活泼伶俐。著名旅英钢琴家傅聪带领全家人来看戏,他身着唐装短袄,标明民族身份。趋势科技陈怡蓁也参加了这次欧洲行,趋势科技在伦敦召开大会,在欧洲各国分部的计算机工程师、各级主管都来与会,有数十人,陈怡蓁把这些不同国籍的欧洲人都请来观剧。中国昆曲对这些欧洲人来说是彻头彻尾的异国歌剧传统,可是他们都看得十分起劲,就如同美国观众一样,西方人也懂得欣赏昆曲,昆曲之美直击西方观众的心灵,两轮的戏都是满座。这次在伦敦演出成功的大功臣要属亚非学院杨佳玲教授,杨佳玲教中国艺术史,嗜好戏曲,是我们的“超级催票手”。她不仅在亚非学院发动师生买票、看戏,亲自带领几个助教在校园里不惮其烦地向学生解说,还跨院到伦敦大学政经学院去宣传,因而政经学院也来了一大批学生。英国媒体宣传力度很大,《泰晤士报》《卫报》《邮电报》等都有剧评,第一大报《泰晤士报》一周破格连着两篇剧评,一边倒地称赞,给四颗星;其他报纸也是好评,青春版《牡丹亭》在欧洲算是通过考验了。2016年我们又到英国伦敦Troxy剧院演了一轮,纪念汤显祖与莎士比亚逝世四百周年。东、西方两位戏剧巨擘同在1616年逝世,他们隔两年前后各自写下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罗密欧与朱丽叶》(1596)、《牡丹亭》(1598)。

接下来,我们飞往希腊去参加雅典艺术节,雅典从来没有昆曲演出,这次算是破冰之旅。希腊人是懂戏的,他们自己有几千年的戏剧史,青春版《牡丹亭》在雅典受到欢迎也在意料之中,在雅典演出比较轻松,没有在伦敦紧张。2016年,我们又去雅典演出一轮,这次在雅典神庙附近的Theater of Dionysus登台。这是个古老露天剧场,建于公元前六世纪,现在只剩下一排高耸的“断井颓垣”。演到《离魂》一折,杜丽娘披着大红曳地数丈长的披风,一步一步走向古希腊的历史废墟,那是一幅惊心动魄的景象。两千多年前,就在这个古剧场,一出出惊天动地的希腊悲剧曾经上演过。青春版《牡丹亭》到英国,那是莎士比亚的故乡;到希腊,那是古希腊悲剧的发源地。在这些有丰富戏剧历史的国度表演,仍能光芒四射,屹立不坠,很不容易。

第一百场庆演

2007年,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举办第一百场庆演,由文化部主办。三年间青春版《牡丹亭》经历商演、校园巡演、美欧演出,来到第一百场,这当然是标志性的演出。我们选中北京,因为在北京演出,消息效果才能扩大到全国,演出地点是北展剧场,有两千七百个座位。演前我们又做足了宣传,连地铁站、公交车都贴上海报,我上了中央电视台《面对面》的节目,上凤凰卫视的直播,接受北京各大报的访谈,有时候一天连着三四波记者来访,忙得不可开交。在重大演出前,这样的强力宣传几乎成了常态。我上过十次以上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其他如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阳光卫视,通通上过,我觉得自己好像变成了“电视布道家”,在向全世界传播昆曲之美。百场庆演这样大规模的宣传,当然需要一笔庞大资金,这次又是香港宝业集团董事长刘尚俭出手,资助我们两百万人民币。这笔钱我们除了用在宣传上,还以低价购进一批学生票,让北京的学生买得起这些廉价票,有机会进剧场看青春版《牡丹亭》。培养青年观众一直是我们的主要目标。百场庆演,北展剧场三天满座,六成是年轻人。

经过近百场的磨炼,演员们的演技都纯熟了,他们知道百场庆演的重大意义,不敢掉以轻心,5月11日至13日在北展剧场都有超水平的发挥,尤其男女主角特别出彩,这是自他们2004年在台北首演以来表现最佳的一次。两人精神状态都十分饱满,沈丰英的《寻梦》抒情诗意的调子,节奏分秒不差,举手投足尽得其师张继青张派风范。这一折戏,张继青师承传字辈老师傅姚传芗,现由沈丰英继承下来,是世代相传,“姑苏风范”。那天俞玖林的《拾画》也演得特别好,一出场玉树临风,挥洒自如。这是一折做派戏,只见俞玖林的水袖满台飞舞,各种身段都极好看。坐在我旁边的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脱口而出:“这个小生演得简直旁若无人!”王文章懂戏,爱好昆曲,他被俞玖林的《拾画》折服了。日后《拾画》便变成了俞玖林的代表作。2023年文化和旅游部举行全国戏曲演员会演,俞玖林表演《拾画》获得“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领军人才”殊荣。俞玖林的《拾画》是汪世瑜细细磨出来的,汪世瑜当年就以《拾画·叫画》出名,他的师傅是周传瑛,这一折戏也是一脉相传,尽得“姑苏风范”。

北京百场演出,台湾的主创人员也去了一大批,如王童、曾咏霓、张淑香、吴素君、王孟超、陈怡蓁、董阳孜等人。香港有余志明夫妇、金圣华教授夫妇,美国有旧金山中艺协会会长李萱颐夫妇。青春版《牡丹亭》在伯克利演出前夕,李萱颐设家宴招待剧组。好莱坞华裔明星卢燕从洛杉矶飞来北京看戏,卢燕是我的舞台剧《游园惊梦》的女主角,青春版《牡丹亭》在洛杉矶加大演出时,卢燕发红包给演员。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教授卓以玉也飞北京观剧,她曾在洛杉矶海鲜饭馆宴请苏昆剧组。5月13日下午,百场庆演落幕。香港何鸿毅家族文化基金会替青春版《牡丹亭》举办了一场风光十足的庆功宴,那晚中国加上美国文化界的知名人士,高朋满座,替北京百場庆演画下完美句号。

新加坡演出

2009年5月8日至10日,我们在新加坡滨海艺术中心盛大演出,庆祝中国和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开发建设十五周年。这是青春版《牡丹亭》第一次到东南亚演出。新加坡、马来西亚华裔人口多,来看戏的人以华裔为主,艺术中心戏院有近两千个座位,三天的套票不容易销售。《联合早报》连日大幅宣传,我也做了电视采访等宣传工作,但主办单位把几百张最好的位置票锁起来预备做公关,因无法消化最后才吐出来。此事非同小可,我们都急了:只剩几天,如何能填满这样大的剧场?幸亏我们在新加坡有几位人脉甚广的朋友:女诗人淡莹,我加州大学的同事;何华,我在复旦的学生。他们彻夜到处拉票。我又到南洋理工大学去演讲,带动了一大批学生来看戏。最后总算把大剧院填满了,要不然,在新加坡就会摔一大跤。我们在海内外巡演,常常碰到各种各样的意外情况,但最终靠天佑,总能过关。

第二百场庆演

2011年,百场庆演四年后,青春版《牡丹亭》来到第二百场,这又是一座里程碑。一开始我们便锁定北京国家大剧院为演出场所。剧院有几个演艺厅,中间歌剧厅最多可容纳两千多人,设备一流,金碧辉煌,派头最大,但歌剧厅平常只演大型歌剧、舞剧或音乐剧,从来不让传统戏曲进场。在旁边有一个一千座位的中型剧场,传统戏曲便在这个中型剧场演出。2009年,北京国家大剧院曾邀请青春版《牡丹亭》去试演,但那个厅的舞台效果并不太理想。两百场庆演何等隆重,我坚持要到歌剧厅去演出。我们向大剧院申请,不得其门而入。大剧院归北京市管辖,我们去市政府交涉,也不得要领。最后,我又只好写信给当时的国务委员刘延东,她分管全国教育文化工作。我信上主要论点是昆曲已被世界最高文化机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已经是全人类的文化财产了,大剧院的歌剧厅可以演唱西方歌剧,中国昆曲也应该可以登台。刘延东批示下来,大剧院大门大开。一下子各处都来抢票了,三天六千多张票又一售而罄。一如既往,我们保留了三百套低价票,送给高校学生,让他们能进大剧院看戏,高校学生才是我们最重要的观众。这三百套学生票是北京王淑琪女士认捐的,王淑琪在北大看过青春版《牡丹亭》后,成了这出戏的“死忠粉丝”。第二百场庆演因为剧院设备一流,舞美灯光效果特别好,观众反响热烈,无以复加。头一晚刘延东亲自来看戏,大加赞赏,于是文化部的领导、苏州市市长也都纷纷赶来观看了。观众从各地而来,有一位观众告诉我,他带领全家从东北千里迢迢开车到北京,就为看青春版《牡丹亭》。第三天演毕,我正赶着要去参加大剧院四楼的庆功宴,饰演小春香的演员沈国芳跑过来,叫了一声“白老师——”,两行眼泪簌簌而下,我了解小春香沈国芳的心情,青春版《牡丹亭》“南征北讨”演了两百场,演员们对这出戏已经产生感情了,他们心中害怕万一有一天曲终人散,会多么的失落。小春香不禁伤感起来,当然她没有料到青春版《牡丹亭》的生命力如此旺盛,还有十几年近五百场好演。沈国芳是好演员,她的春香与沈丰英的杜丽娘搭配得天衣无缝,丝丝入扣。庆功宴亦是王淑琪资助的,她订了一个大蛋糕,插满了红蜡烛,在一片欢庆声中,第二百场庆演圆满落幕。

演出期间,我们在大剧院举行了一个青春版《牡丹亭》幕前幕后摄影展。展出场地在大剧院的东展览厅,一千二百平方米的空间,立起两面大荧幕光墙,荧幕动态加上墙上静态的照片有七百多张。摄影师许培鸿这些年一直跟拍,幕前幕后的照片累积了二十多万张,一出戏有这么多摄影记录恐怕亦是空前的。精美的剧照在两面大光墙上缓缓流动起来,色彩缤纷,鲜艳夺目。摄影展展出长达一个月,由台湾台达电资助,花费了四五百万元人民币,董事长郑崇华先生到北京国家大剧院剪彩开幕。

第二百场庆演,我们也下足了功夫筹备。主要演员与花神的服装更新就所费不赀,我们讲究工艺,戏服都是苏州老绣娘手绣的。庆演前,我们到上海、杭州做暖身演出。这些都需要一笔相当可观的经费,我们正感到手头拮据时,另一批“天兵天将”又来解危了。2006年在美国演完后,我收到居住在休斯敦的“赵廷箴文教基金会”负责人赵元修、辜怀箴伉俪的邀请,到休斯敦去做一场介绍青春版《牡丹亭》的演讲。赵廷箴是赵元修的尊翁,知名企业家。“赵廷箴文教基金会”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的推广。演讲场地设在休斯敦佛光山中美寺,赵元修、辜怀箴两人是虔诚的佛教徒,热心推广文化教育。赵元修在美国有庞大的石化企业,他与辜怀箴却到中国大陆推动“希望工程”慈善事业,帮助贫穷孩子上大学。难得的是他们每年都去大陆一一接见他们资助的学生,鼓励他们向上,发扬佛陀普度众生的精神。我与赵元修、辜怀箴结缘后,大概他们看到我推动中华文化传承的辛苦,一直默默在幕后帮助我,让我在崎岖的文化路上走得平顺。这次庆演,“赵廷箴文教基金会”捐助了二十万美金,使得这场庆演风光完成。

“昆曲进校园”——在大学设立昆曲课程

2004年在苏州大学开启大陆首演以来,青春版《牡丹亭》前几年以校园演出为主,商演次之,培养了大批高校学生观众,从中国延到世界,有数十万之众。但要进一步让昆曲在校园内扎根,长期培养学生观众,那就必须得在大学里开设昆曲课,有计划地熏陶青年学子,传递昆曲历史背景、艺术美学的知识,启发他们对昆曲的兴趣、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第一所大学我们又选中了北大,我曾经说北大是高校的龙头,一直以来人文底蕴深厚,在北大的文化事件可以影响全国,如五四运动。民国初年,蔡元培当北大校长的时候,提倡昆曲,他亲自带领北大学生去观赏韩世昌、白云生的北昆表演,学校里有国学大师俞平伯、名曲家吴梅开设昆曲课程。北大有昆曲教学的传统,不过中断了,我们把这个传统又接续下去。

2009年,天津可口可乐公司总经理莫卫斌调职到北京,他一向支持昆曲推廣。我们商量后决定,由北京可口可乐公司资助在北大开设昆曲讲座课程,每年出资一百万人民币,一共五年,得到周其凤校长的许可。讲座挂在艺术学院名下,院长叶朗教授大力支持。我们把这个讲座定名为“北京大学昆曲传承计划”,2010年春季开讲。2009年12月,为了昆曲讲座做暖身宣传,15日至16日特别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公演两轮新版《玉簪记》,18日至20日上演三本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头一次在北京亮相。基本上以上昆华文漪、岳美缇的版本为底本,张淑香改编加了开场《投庵》一折。这出戏还是由华文漪、岳美缇指导,但导演是翁国生。他加了十二位小道姑,在《投庵》及《催试》中,小道姑翩翩起舞,甚是好看。他把最后一折《秋江》放大放开,导得满台江波汹涌,与江心舟上两个情人送别心情起伏相对应,有强烈的舞台效果。我们在设计上把《玉簪记》回归“雅部”,舞美采用书法家董阳孜的字画,画家奚淞的观音佛像、佛手莲花,创造出充满禅意的水墨世界。音乐以古琴为主旋律,古雅空灵又具有现代感。中国艺术研究院的著名文化学者刘梦溪看完新版《玉簪记》对我说:“你们又成功了!”新版《玉簪记》是在我们“昆曲新美学”理念引导下编排的既传统又现代的第二出昆曲。三本青春版《牡丹亭》上演,满堂学生观众依旧热情,北京寒冬零下九摄氏度,最后一场演完我裹着羽绒服,预备回旅馆休息,可是一大群学生围着不让我走。我看见他们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好像经过一场中华文化的洗礼一般,都在发光。学生热切地对我说:“白老师,谢谢您,把这么美的昆曲艺术带到北大来!”我听了学生这番话,一切的辛劳也就可以放下了。

北大的昆曲课采取讲座形式,是公选课,开放给全校学生,课程内容经过磋商考量,决定“案头”“场上”同时进行。我们一面聘请昆曲学者专家来讲授昆曲的历史演变、文化背景、传奇作者、文本研究,昆曲中的爱情主题,以及儒释道的哲学思想等各种课题。另一面我们敦请当今昆曲大师出山参加我们昆曲课程,现身说法,讲解昆曲,如计镇华(上昆、老生)、张继青(江苏省昆、旦角)、姚继焜(江苏省昆、老生)、侯少奎(北昆、武生)、刘静(北昆、旦角)、汪世瑜(浙昆、生角)、翁国生(浙昆、武生)、王芝泉(上昆、武旦)等。

2010年,我们在苏州大学设立了一年的昆曲讲座课程,由“赵廷箴文教基金会”赞助,周秦教授主持。周秦本来在苏大便开有昆曲课,苏大昆曲讲座便由他精心策划。苏大的昆曲讲座进一步加重“场上”的分量。因为地缘之便,苏昆院团就在苏州,讲座期间,周秦策划小兰花班加上资深演员陶红珍每个演员演三折戏专场,一共在苏大演了十场。这对小兰花班青年演员有很大提升作用,也让苏大学生看戏大饱眼福。

2012年,香港中文大学聘我为博文讲座教授,校长沈祖尧是香港名医,抗SARS(“非典”)英雄。沈校长祖籍宁波,他知道我在推广昆曲,在北大设有昆曲讲座,有一次召我去商量,他认为中文大学顾名思义应该侧重中国文化的教育,他希望我在中大设立昆曲课程,参照北大的规模。他向我保证,不必担心讲座经费,他会想办法筹募。他找到中大校友、香港企业家余志明。余先生本来就长期支持我们推广昆曲的活动,这次赞助中大昆曲讲座,他慷慨捐献两百万港币。校方补助相对基金两百万,还有其他捐款二百万,共六百万港币。有了这笔充沛资金,中大“昆曲之美”课程讲座一连持续了六年。那时期正好华玮在中大中文系执教,昆曲讲座顺理成章便由华玮主持。华玮热爱昆曲,她在加大伯克利分校的论文便是研究汤显祖。六年间华玮把“昆曲之美”办得有声有色,大受学生欢迎。中大的昆曲课复制了北大模式,同样是昆曲学者专家与昆曲大师分庭抗礼,共同承担。“案头”“场上”照样同时进行。我到中大参加昆曲讲座,自2012年起一共五年,每年我照旧把苏昆小兰花班演员带到中大演两天昆曲经典折子,学生反响热烈。中大昆曲课有良好的资料保存手段,每节课都有录像,五年累积下来,留下非常完整的昆曲教学资料,并且上传到国际网络课程平台Coursera,我们的课“昆曲之美”便称为“The Beauty of Kunqu Opera”。华玮又与大陆出版社接洽出版了“香港中文大学昆曲研究推广计划丛书”五本,例如《昆曲之美》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

由趋势科技赞助一百万美金,台湾大学文学院设立“白先勇文学讲座”共五年。2011年春季,昆曲讲座开讲,因为是通识课,全校各系学生均可报名,网上报名学生居然超过两千人,而台大最大的教室只能坐四百五十位学生,只好用电脑抽签。台大昆曲课上,青春版《牡丹亭》的主创人员也现身说法:王童、曾咏霓(服装)、王孟超(舞美)、许培鸿(摄影)。台湾本地推广昆曲的专家学者也加入台大昆曲讲座:洪惟助、曾永义、樊曼侬。我自己主讲开场第一节课,讲青春版《牡丹亭》的来龙去脉,并把苏昆演员请来在城市舞台演三天折子戏。2015年,台大昆曲讲座再次开设,这次挂名在文学院戏剧研究所,由“赵廷箴文教基金会”捐助,每年三百万台币,一共三年,由戏剧系教授王安祈主持。王安祈对推广传统戏曲有极大热忱,本身编写京剧剧本,每有创意。在王安祈的主持下,台大昆曲讲座稳健进行,可与北大、香港中大媲美,也是由学者专家、昆曲大师任教。2015春季开课,我们请来大陆知名学者、散文大家余秋雨讲授昆曲在中国文化中之地位,演讲精彩,学生受益匪浅,台湾报纸也大篇幅报道。台大昆曲讲座一如北大、中大,“案头”“场上”齐头并进。每年轮到我开讲时,我就会邀请苏昆小兰花班演员到台湾来示范演出三天,演出场所在中山堂,有一千个位子,除了经典折子,也演小全本戏,如《长生殿》《西厢记》《烂柯山》等。除了大学生外,我们更进一步到台北几家著名中学去招揽中学生观众,如一女中、中山女高、薇阁中学等。老师们带着一班一班的学生到中山堂看戏,中学生观众看得兴高采烈。台大的昆曲讲座在台湾也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培养了一大批学生观众。

培养演员

2003年,我促成苏昆小兰花班青年演员向几位昆曲大师行拜师古礼,汪世瑜、张继青、蔡正仁分别收俞玖林、沈丰英、周雪峰为入室弟子。引介青年演员向昆曲大师学艺是我们昆曲复兴计划的重要课程,昆曲大师们逐渐老去,他们身上的绝活如不赶紧传承下来,便有失传的危险;苏昆小兰花班演员虽经青春版《牡丹亭》磨炼了几百场,但要成角独当一面,只精通一出戏是不够的。我鼓励他们把大师们的经典戏码学下来,替自己打根基。2012年,因制作青春版《牡丹亭》推广昆曲音乐,中国“太极传统音乐奖”颁奖给我,这是一个国际大奖,只颁世界四个项目,印度著名西塔尔琴大师拉维·香卡也获奖,奖金五万美金。我利用这笔钱加上一些稿费,替苏昆小兰花班演员设立奖学金,鼓励他们向各院团的昆曲大师学戏,奖学金作为拜师的学费。六旦吕佳拜上昆梁谷音为师,把梁谷音的绝活几乎全部学下来:全本戏《西厢记》(红娘)、《义侠记》(潘金莲)和经典折子《孽海记·思凡下山》、《水浒记·情勾》、《渔家乐·藏舟》。吕佳聪慧敏捷,向上进取,真正成为梁派六旦艺术的衣钵传人。俞玖林转益多师,又拜上昆岳美缇为师,一连传承三出全本大戏《玉簪记》《白罗衫》《占花魁》,俞玖林的小生艺术因此大为精进。周雪峰努力用功,他紧跟着老师蔡正仁不倦不怠,把蔡正仁重要戏码大多传承下来,《长生殿》《琵琶记》《铁冠图》这些是大冠生的重头戏,周雪峰都扛住了,蔡门弟子中恐怕周雪峰最得老师的认可。沈丰英也转益多师,除《牡丹亭》外,也继承了张继青另一出绝活《烂柯山》;又拜华文漪为师,学到了《玉簪记》;《长生殿》则师承张静娴。沈丰英用心用功,从三位昆曲大师手中接下三大出常演不辍的昆曲经典。在青春版《牡丹亭》中饰演小春香的六旦沈国芳勇于突破自我,进取心强。她尝试转型闺门旦、正旦,她与唐荣(净角)到北昆取经,跟北昆名角侯少奎及董萍学习北昆经典《千里送京娘》。这是一折闺门旦戏,沈国芳及唐荣表演优异,极受观众喜爱。后来沈国芳又跑到杭州浙昆跟王奉梅学了《疗妒羹》中的《题曲》《浇墓》两折闺门旦戏,这两折是姚传芗传下来的功夫戏。沈国芳再到江苏省昆跟张继青学《芦林》,这折正旦戏,沈国芳居然演得有模有样。2019年,俞玖林跟岳美缇、张静娴排演《占花魁》,我推举沈国芳出任女主角花魁女王美娘,得到张静娴的认可。花魁女是介于五旦跟六旦之间的角色。这个角色是沈国芳自己凭实力争来的。老旦陈玲玲天生条件好,有一副宽嗓子,她拜师江苏省昆老旦名角王维艰,王维艰对这个徒弟爱护备至,倾囊相授。陈玲玲在青春版《牡丹亭》、新版《玉簪记》和《西厢记》中的表演可圈可点,在《义侠记》饰演歹毒角色王婆,成功转型。小兰花班这群青年演员的成长之路其实并不完全顺风顺水,时常各自也有这样那样的挫折打击,陈玲玲一度感到消沉。我安慰她:“你是个好演员,老旦角色可以演到很老的年纪,你这样努力下去,将来一定可以成为昆曲界的名角。”陈玲玲听了我的话,又心态积极起来。现在陈玲玲已经成为很出色的昆曲老旦。演出完毕后,我常常会把小兰花班九个青年演员一一叫到我旅馆的房间,单独跟他们谈话,傾听他们的心声,有困难我设法帮助。每次我都提醒他们复兴昆曲的使命,鼓励他们将昆曲艺术传承下去。俞玖林有一段时间嗓子出了问题,十分焦虑,怕自己无法演唱。我向“赵廷箴文教基金会”赵元修、辜怀箴求援,他们把俞玖林送到美国得州休斯敦有名的声带嗓音治疗中心,后来俞玖林的嗓子完全恢复。

花脸唐荣在青春版《牡丹亭·冥判》一折中饰演判官,十分出彩,他在新版《白罗衫》中饰演大盗徐能一角,有突破性的成就。江苏省昆名师黄小午也指导了唐荣。丑角柳春林得到上昆名丑刘异龙的赏识收为徒弟,是十分难得的机缘,刘异龙并不轻易教授徒弟的。刘异龙指导柳春林饰演《义侠记》武大郎,柳春林完全学到刘异龙的功夫,把武大郎演得惟妙惟肖。老生、武生屈斌斌拜过江苏省昆姚继焜、上昆计镇华为师,他扮演《烂柯山·逼休》中的朱买臣、《义侠记》中的武松均有出色的表演。姚继焜对屈斌斌这个徒弟爱护备加,无微不至。

我目睹苏昆青年演员的艰辛成长,从二十出头的“草台班”,经过二十年的磨炼,数百场的世界巡演,在世界一流的剧院登过台,有过素养最高的观众,这群演员无论生、旦、净、末、丑都可以独当一面了。这群演员有几点特色,他们都师出名门,起点甚高。跟同辈昆曲演员比起来,他们的舞台经验更丰富,而且难得这一班演员经过二十年同台演出,居然还没有散掉,因此他们演戏彼此间的默契配合也是天衣无缝的。我曾经跟这批演员为了青春版《牡丹亭》一齐打拼,同甘苦,共患难。我对他们的期望是很高的,我相信,如果这批演员能获得民间及政府的大力支持,他们可以撑起复兴昆曲的大业来。培养出一位杰出的昆曲演员实在不容易,苏昆这些演员大家应该珍惜。

“昆曲进校园”——校园版《牡丹亭》

“昆曲进校园”计划经过校园巡演、在大学设立昆曲课程,第三步便是组织学生学戏演戏,亲身体验舞台表演。2011年北大、北师大两校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在北京及上海演出两折《牡丹亭》,学生演员表现不俗。2017年7月1日,校园传承版《牡丹亭》学生团体正式成立,此项目由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资助,由北大艺术学院教授陈均策划。我们以北大学生為主体,但公开向北京所有高校学生进行海选,张继青也加入评审团,苏昆青春版《牡丹亭》演员积极参与,担任指导教师。我推举六旦吕佳为总教练。经过两轮选拔,最后确定演员二十四人,乐队十四人,共三十八人组成校园版《牡丹亭》团。学员来自十六所大学、一所中学,分别为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外交学院,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其中选出四个杜丽娘:杨越溪(北大)、陈越扬(北师大)、张云起(北大)、汪静之(北大)。三个柳梦梅:席中海(北大)、王道骏(北大)、饶骞(戏曲学院)。最出人意料的是十四人的乐队也由几家大学的学生拼凑而成。青春版《牡丹亭》的教师,手把手教导学生成员。俞玖林、唐荣、刘煜、屈斌斌、陈玲玲,各行当都有。学生学习非常认真。虽然这些大学生没有练过昆曲基本功,可是他们天资聪敏,领悟力极高。趁着寒暑假,大队人马由北大昆曲讲座助理侯君梅领队,从北京“远征”苏州,从2017年8月至2018年1月,一共四次,在苏州昆剧院接受严格集训。经过八个多月炎夏寒冬的训练,校园版《牡丹亭》的学生成员脱胎换骨,2018年4月最后一次彩排,青春版《牡丹亭》总导演汪世瑜来到北京做最后的点拨修正。汪世瑜对这些学生演员大为赞赏,他说他没料到学生的素质这样高。汪世瑜教学严苛,不轻易称赞徒弟,校园版《牡丹亭》的学员得他肯定,十分难得。2018年4月10日,校园版《牡丹亭》终于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上演。这是一出两个半钟头小全本《牡丹亭》,一共九折:《游园》《惊梦》《言怀》《道觋》《离魂》《冥判》《忆女》《幽媾》《回生》。校园版完全承袭青春版的风格,服装、舞美、道具一律由苏昆供应,连灯光师也是青春版的黄祖延,他特地由台湾飞往北京。纪念讲堂里观众坐得满满的,场子“热”浪朝天,北京各个高校的学生都来替自己的同学捧场。第一个杜丽娘杨越溪出场,扮相亮丽,台风沉稳,与春香(汪晓宇,北大)翩跹起舞,乐队奏响青春版的旋律,猛一眼看去好像青春版的场景在纪念讲堂的舞台上重演了。接下来席中海与陈越扬的《惊梦》、饶骞与汪静之的《幽媾》、张云起的《离魂》,四个杜丽娘各有千秋,两个柳梦梅也搭配得当。《惊梦》《幽媾》繁复的身段舞蹈,学生演员居然表演得挥洒自如,近乎专业水平。张云起唱《离魂》中《集贤宾》曲牌,如泣如诉,大有张继青的韵味,原来她九岁起就自学昆曲了,第一出学的就是《游园》。《冥判》中胡艳彬(戏曲学院)表现突出,大花脸的角色不容易演,胡艳彬嗓音宽厚,先声夺人,身段滑溜,颇有架势。校园版《牡丹亭》在北大百周年纪念讲堂落幕时,全场掌声雷动,喝彩声震天,学生观众嗨翻了。演员们出来谢幕,一个个踌躇满志,因为他们知道表演成功了,八个月来的努力没有白费。戏曲专家章诒和也到北大观剧,她本来认为我花这么多的时间、这么大的精力来抢救一种早已衰微的文化十分不值。那晚她看完校园版《牡丹亭》后激动得握住我的手说道:“先勇,我收回我的话,你去搞你的昆曲去,你去!”中央电视台当晚的《新闻联播》便报道了校园版《牡丹亭》在北大上演的新闻。汤显祖故乡江西抚州市的市长来看戏,马上邀请校园版《牡丹亭》到抚州市汤显祖大剧院去演出。一夕间,校园版《牡丹亭》在全国校园爆红起来。7月,我带领校园版《牡丹亭》到天津南开大学,庆祝国学大师叶嘉莹先生九十四岁大寿演出,南开师生反应热烈,演毕叶先生在戏院中起立发言:“我原以为同学们只表演几个折子戏,没料到竟是全本《牡丹亭》,这简直是空前的。”2018年校园版《牡丹亭》继续在北京几个大学如北京化工大学等巡演,同时又受邀参加苏州“昆剧艺术节”演出,全国昆剧院皆出团登台。校园版《牡丹亭》学生团夹在众多职业昆班团体中,表现毫不逊色,得到观众好评。随后,校园版《牡丹亭》南下在南京大学也公演了一场。2018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学邀请校园版《牡丹亭》到中大邵逸夫堂公演,这次演出定名为“京港联合汇演”,因为中文大学传播学院学生张静文、台湾大学戏曲研究所学生袁学慧也参加演出,多了两个杜丽娘,增加了一折《寻梦》(杜丽娘由袁学慧扮演)。张静文师承香港昆曲名票友邓宛霞,袁学慧跟江苏省昆孔爱萍、苏昆沈丰英学过昆曲。中大非常重视此次演出,由校长段崇智致欢迎辞,并敲锣隆重开幕。此次中大行,由香港企业家余志明赞助。余志明一直对我们昆曲复兴运动鼎力相助。香港中大演出甚为轰动,香港媒体《明报》《明报月刊》都大篇幅报道。2019年校园版《牡丹亭》终于来到台湾,由趋势科技赞助,在高雄文化中心公演一场,高雄市市长韩国瑜及夫人李佳芬两人莅临观剧,台湾观众以热烈掌声回馈了北京学生演员的精彩表演。我曾经许诺校园版的同学们,我一定要设法把校园版《牡丹亭》带到香港、台湾去演出。他们初听还有点半信半疑,后来这些都实现了,他们到了香港、台湾,一个个兴高采烈,情绪高昂,表演也很出彩。校园版《牡丹亭》三年间共演十五场,在海峡两岸及香港出尽风头。

2005年我们把青春版《牡丹亭》带到北大演出,当时的学生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从来没看过昆曲表演。十二年后的2017年,北京十六所高校三十八位学生居然组成校园版《牡丹亭》的戏团到处巡演。最特别的是乐队也是由十四位学生组成,中国戏曲学院孙亦晨领队指挥。孙亦晨指挥若定,有大将之风,笙箫管笛,锣鼓声扬,完全是青春版《牡丹亭》音乐的格调。他们四次到苏州集训,由青春版《牡丹亭》的乐师指导严格训练,效果很明显,学生乐队演奏得有模有样,得到普遍夸奖。昆曲音乐可不是容易学得会的。

我观看校园版《牡丹亭》,深为感动,台上的学生演员是那么年轻,才二十出头,他们身上洋溢的青春活力,感染了所有的观众。他们也许青涩,唱腔、台步有时也许还不到位,可是这无伤大雅。他们在台上演得如此认真,士气高昂,把汤显祖的爱情神话演绎得如此纯真、唯美——这就是学生演员最动人的地方。这些北京高校的青年学生在台上表演时,脸上绽放出一种遮掩不住的骄傲、自信、喜悦,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正在表演一种高难度的有“百戏之祖”之称的昆曲,他们正在传承中国文化中的瑰宝,他们沉醉在纯粹的中国美学中,他们在以中国含蓄的方式来传递中国人的“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情”与“美”似乎失传了很长一段日子,被北京的大学生突然找回来了,他们这种文化上的自觉与醒悟,发出一则重要讯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文艺复兴”已有可能,因为中国的青年知识精英——北京的大学生已有了文化的觉悟,产生了复兴中国文化的使命感了。北大十年的昆曲讲座对北京其他大学甚至全国高校都产生了“蝴蝶效应”。校园版《牡丹亭》的青年成员中不少是理工、政法专业的,我们“昆曲进校园”的计划奏效,校园版《牡丹亭》就是我们最丰硕的成果。

结  论

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台北首演,迄今快二十年,国内外巡演亦近五百场,累计八十万观众观看演出,其中六成是年轻人,以高校学生为主,可以毫不夸大地说:青春版《牡丹亭》一出戏启动了昆曲复兴。青春版《牡丹亭》生命力强韧,二十年来演出不辍,这出戏的成功因素可从以下几点来讨论。

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青春版《牡丹亭》是结合了全国顶尖的文化精英、戏曲精英共同打造出的一项巨大文化工程。这些艺术家、设计家、戏曲专家,每个人的专业贡献通通到位,一流的人才,才能够产生一流的艺术作品。我们一开始便定调:青春版《牡丹亭》是一出“正统、正宗、正派”的昆曲;我们“尊重传统但不因循传统,利用现代但不滥用现代”,在古典传统的基础上谨慎地注入现代舞台的美学;这是一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昆曲,遵守昆曲“抒情、写意、象征、诗化”的基本法则,然而在舞美、灯光、服装、设计上又适应二十一世纪观众的审美观。我认为最成功的亮点在于精准地掌握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度”上,“传统”与“现代”在这出戏里完全不违和。这并不容易做到,每一步都经过精心考虑。

二、“青春”的诠释

青春版《牡丹亭》是一出洋溢青春活力的戏曲。我们选中汤显祖的《牡丹亭》,除了它系昆曲经典中之经典外,《牡丹亭》本身歌颂青春、歌颂爱情、歌颂生命,是一则美丽的爱情神话。我们破格甄选两位形象俊美、靚丽的青年演员作为男、女主角,并借一出经典大戏训练一拨小兰花班青年演员来接班,是因为昆曲传承有青黄不接、断层的危险。我们以年轻演员吸引年轻观众,“昆曲进校园”是我们的主要策略,我们到中国各地以至国外四十所著名高校巡演,大部分都是公益性演出,培养了数十万高校学生观众。“昆曲进校园”计划的第二步便是在海峡两岸及香港的龙头大学即北大、台大、中大设立昆曲讲座,让高校学生深入了解昆曲艺术,而昆曲也因此取得了学术上的定位。我们培养青年演员,培养青年观众的策略是成功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北京演出时,《北京晨报》报道的标题是“《牡丹亭》令戏迷年龄普降30岁”。

三、企业家的支持

我们制作和表演青春版《牡丹亭》是在抢救一种衰落的文化,并非以盈利为目的。校园巡演全是公益性质,需自筹大量经费,即使商演,常常也需资助补贴。且不说制作首先就需要一大笔费用,如果加上在高校长期设立昆曲讲座的费用,概算一下,这些年我们在推动昆曲复兴上的花费大概超过五千万元人民币,这样庞大的一笔经费,大多依靠诸多企业家无私无条件的奉献资助。我在前面说过,十九、二十世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衰落,是我们中华民族心中的隐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是我们全民族的愿望。这些企业家心中当然也有文化复兴的使命感,当他们看到我们如此努力在推动昆曲复兴,于是对我们投下了信任的一票,帮助我们渡过重重难关。如果没有这些企业家的大力扶持,我们的昆曲复兴运动寸步难行,他们的善心诚意,令我深深感动。企业家对我们的高度期望,当然也令我感到任重道远、责无旁贷。

2007年,北京国家大剧院落成开幕,第一出戏便邀请青春版《牡丹亭》去登演,谁知临时大剧院却要我们出一笔为数不小的场租费。一下子筹不出来,我便向香港中大金圣华教授求援,她常常帮助我们应急,她向中文大学董事会会长周文轩募款。周文轩先生是苏州人,热心于戏曲,他一口答应,而且六月天顶着大太阳,当下便到银行汇给我们四十万港币,一刻也没有耽搁,就怕我们有急用。我们邀请他到北京看戏,谁知他汇款后没有几天便一病不起,周文轩先生对我们的体贴呵护,迄今铭感于心。

四、媒体的大力宣传

各地媒体对青春版《牡丹亭》不惜篇幅广泛报道,也是我们推动昆曲复兴的成功要素之一。媒体名单大致如下:

电视:中央电视台(各个频道都曾采访报道)、东方卫视(最早报道青春版《牡丹亭》)、浙江卫视、苏州电视台、昆山电视台、阳光卫视、凤凰卫视、吉林卫视、台湾TVBS,这些电视媒体有的是报道,有的是专题访谈,如2007年CCTV的《面对面》长达一小时的专访。我们到美国演出,美国的CBS以及“美国之音”都有报道。

报刊:海内外的报纸报道不计其数,重要的报刊都报道过青春版《牡丹亭》的消息。中国大陆全国性的报纸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中国文化报》《文艺报》等;地方重要报刊有《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北京青年报》《文汇报》《新民晚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广州日报》《金陵晚报》《杭州日报》《天津日报》《长江日报》《武汉晚报》《安徽日报》等。中国香港有《明报》《星岛日报》《信报》《大公报》《文汇报》。中国台湾有《联合报》《中国时报》《民生报》等。美国华文报纸有《世界日报》《国际日报》等。美国、英国主要英文媒体前已述,不再重复。

出版:前后我们出版有关青春版《牡丹亭》的书籍共有十四部之多,如《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200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白先勇说昆曲》(2004,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姹紫嫣红开遍:青春版〈牡丹亭〉巡演纪实》(2005,天下远见),《曲高和众:青春版〈牡丹亭〉的文化现象》(2005,天下远见),《惊梦·寻梦·圆梦:图说青春版〈牡丹亭〉》(2005,天下文化),《牡丹还魂》(2004,文汇出版社),《圆梦》(2006,花城出版社),《牡丹亦白》(2007,相映文化),《春色如许:青春版〈牡丹亭〉人物访谈录》(2007,八方文化),《昆曲·春三二月天:面对世界的昆曲与〈牡丹亭〉》(2009,上海古籍出版社),《白先勇与青春版〈牡丹亭〉》(2014,中央编译出版社),《牡丹情缘:白先勇的昆曲之旅》(2015,时报文化),《牡丹花开二十年: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2024,联合文学)等。

我们出版了两套DVD,录下了2004年台北首演和2007年北京百场庆演。2021年上映《牡丹还魂——白先勇与昆曲复兴》纪录片,由和硕集团董事长童子贤鼎力相助,邓勇星导演,林文琪监制,该片同时受邀参加上海国际影展、北京国际影展。

青春版《牡丹亭》与昆曲复兴在各地媒体不遗余力的传播之下,影响力无远弗届,从国内辐射到国外,一出昆曲,能受到媒体如此长年不懈的报道关注,恐怕亦是空前的。我们出版的十四部“牡丹书”让文化界、学术界进一步了解青春版《牡丹亭》及昆曲复兴的意义。我们的DVD、纪录片、照片,把青春版《牡丹亭》精美亮丽的形象深深刻入民众的心中。有学者特别从传播学的角度撰文研究青春版《牡丹亭》成功之道。

五、学者专家的肯定

国内外学者专家对青春版《牡丹亭》一边倒的赞扬与肯定亦是一种罕见的现象,曾经撰文或接受访问谈论青春版《牡丹亭》的学者专家有:

余秋雨(上海戏剧学院)、许倬云(“中研院”)、叶朗(北大)、张淑香(台大)、华玮(香港中文大学)、吴新雷(南京大学)、郑培凯(香港城市大学)、古兆申(香港大学)、金圣华(香港中文大学)、刘俊(南京大学)、何西来(中国社科院)、黎湘萍(中国社科院)、李娜(中国社科院)、宁中一(南开大学)、叶长海(上海戏剧学院)、周秦(苏大)、朱栋霖(苏大)、江巨荣(复旦)、邹红(北师大)、陈均(北大)、黄天骥(广州中山大学)、王蒙(作家,文化部)、王安祈(台大)、李惠绵(台大)、林鹤宜(台大)、李林德(加州州立大学)、朱宝雍(加大伯克利校区)、赵山林(华师大)、林萃青(密歇根大学)、季国平(戏剧协会)、曾永义(“中研院”)、胡芝风(中国艺术研究院)、朱恒夫(同济大学)、向勇(北大)、傅谨(中国戏曲学院)、曹树钧(上海戏剧学院)、辛意云(台北艺术大学)、桂迎(浙江大学)、陶慕宁(南开)、陆士清(复旦)、张平(海南师大)、洪惟助(台湾昆剧团)、张明达(北师大)、赵天为(东南大学)、商伟(哥伦比亚大学)、张福海(上海戏剧学院)、胡志毅(浙大)、俞虹(北大)、翁敏华(上海师范大学)、吴书荫(北京语言大学)。

综观这些学者专家的论点,他们一致肯定青春版《牡丹亭》“传统”与“现代”融合恰当,剧本整编保存汤显祖原著的精髓与精神。上海戏剧学院资深教授叶长海甚至称青春版《牡丹亭》是他看过所有版本中最接近汤显祖原著的一出。学者专家们也赞美青春版《牡丹亭》的服装、舞美、音乐,他们对青春版《牡丹亭》能引起各地高校青年学生如此热烈的反响印象深刻,认为意义重大。青春版《牡丹亭》能让这么多学者专家折服,实在难得。

我自己本非昆曲界人,因缘际会,却让我闯入了这个圈子,好像陡然间踏入了大观园,只见得姹紫嫣红开遍,从此迷上昆曲。我一直觉得有一双命运的大手推着我往制作青春版《牡丹亭》复兴昆曲路上一步一步走去。青春版《牡丹亭》能夠走到现在,二十年来开花结果,绝对是“天意垂成”,是天时、地利、人和各种条件的叠加,感动了一大批有心人士纷纷投入,出钱出力,让这场昆曲复兴运动生生不息,往前迈进。在此,我要特别为苏州昆剧院青春版《牡丹亭》的演员们,尤其是小兰花班,说几句话。青春版《牡丹亭》世界巡演近五百场,启动昆曲复兴,这场硬仗苏昆演员都站在第一线冲锋陷阵,难得二十年来还是原班人马。他们在台上努力并肩作战,不一定意识到原来在干一场惊天动地的文化大事业——复兴昆曲这一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此,我们要向这群演员拍手喝彩,感谢他们的辛劳。二十年飞逝而过,回想我自己参加这场盛大的文化复兴事业,点滴在心,百感丛生。不过偶尔跟参加过这场昆曲复兴的志友相聚时,大家还是感到欣慰的,因为众志成城,完成了一件大事。当然,昆曲复兴的前途还是困难重重,阻碍甚多,我们只是启动了第一步,接下来还是希望更多有心人士出来,佑护我们文化中最精致的表演艺术昆曲,不能任其衰微坠落。

猜你喜欢
牡丹亭昆曲青春
昆曲
牡丹亭
《牡丹亭》之《游园惊梦》
大江东去浪千叠——百戏之祖“昆曲”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
补园和昆曲
读《牡丹亭》
爱在昆曲里,化成一片旧时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