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超
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红色血脉不断赓续,红色文化是革命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凝聚而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筚路蓝缕、艰苦奋斗的历史印记,是新时代青年精神力量的动力源泉。当下,信息媒介在网络传媒技术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更迭,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逐渐从原子形态向比特形态转变,以技术为主导的网络文化传播模式将成为新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中心发布的第52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 年6 月,全国网民规模数量达10.79 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6.4%,网民的人均每周上网时长达29.1 个小时[1]。这足以表明,在新时代,网络终端遍及千家万户,互联网已然成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渠道,高校应当牢牢把握互联网传播特点,凝聚网络共识,守好网络红色文化主阵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提出“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广大青年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当下,网络信息已全面渗透到大学生生活、学习、社交等各个方面,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把握新时代的网络传播特点,传承和传播好红色文化,从而做到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推进文化强国建设。
红色文化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结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朽的革命史、探索史、奋斗史、英雄史,能够迸发出恒久不竭的精神力量,给予大学生无尽的精神滋养和足够的文化自信的底气。将红色文化融入互联网技术能够创造出更多深受学生喜爱的红色文化产品,形成超越时空的文化感召力,从而加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领悟,增强文化自信意识。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2],高校要利用网络平台的灵活性、趣味性,督促大学生将传承红色文化的历史使命转化为彰显文化自信的自觉行动,完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造的观念转变。
高校是传播红色文化的前沿阵地,让红色文化搭上信息网络的便车,融入校园活动、课堂教学、社交平台等应用场景,构筑“以红色文化活动为价值引领、以品牌文化活动为打造重点、以多元文化活动为形式补充”的第二课堂新格局。进一步扩大红色文化的辐射面,最大限度地发挥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影响力。高校要做到传承好红色文化基因,就要充分抓住网络实效性、交互性等特点,在大学生中开展全方位、立体化的红色文化浸润实践活动,让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发挥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进一步强化网络红色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正向功能。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生动再现,是中华文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精神标识[3],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基础。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网络环境日趋复杂多变,外来文化与红色文化在激烈争夺网络生存空间。互联网作为当下大学生获取信息、实践学习的主要渠道,网络空间环境对于推进校园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要充分发挥红色资源优势,营造校园红色文化网络空间,有效推动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随着社会向信息智能化方向转型发展,红色文化传播打破了原有的以实地参观博物馆、阅读红色书籍为主的模式,更多地通过数字化的图文影像走进大众生活,各种新媒体技术、网络传播技术的进步使人们在移动端就能随时随地、近距离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不再受限于时空条件。近年来,高校网络平台建设逐步完善,红色文化传播也拥有了新的媒介阵地,由于高校红色文化网络传播还处在探索的新阶段,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高校网络媒体阵地建设也取得了许多成就,这为红色文化传播提供了坚实的媒介平台基础。但高校内部不同部门、不同组织呈现出各自发声的特点,缺乏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平台交流合作协同机制,存在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的现象,难以形成红色文化共建共享的新媒体网络矩阵,难以形成网络育人合力。新时代网络文化建设面临的诸多挑战,对网络传播团队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具备专业知识的红色文化学者对网络新技术反应相对滞后,而拥有专业网络技术的宣传工作者对红色文化的了解不够深入,双方未能形成良好的互动配合,不能满足新时代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实际需求。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广泛开展,各高校将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纳入常态化教育当中来。目前高校红色文化的传播多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和微信公众平台对重大会议文件和报告内容进行“硬输出”展示,传播内容具有明显的学术性,语言风格刻板严肃,传播方式较为单一,过于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文化的本质属性。这些较为传统的传播方式缺乏创新性、互动性,不能满足当前大学生对网络信息品质化、趣味化的需求。当前,高校还未能对已有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有效开发、提炼推广,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未能真正走进学生内心,在一定程度上给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力度打折扣。
当前网络空间信息多元复杂,一些错误信息也能够在互联网中夹缝生存,这类具有娱乐化、通俗化、商业化的异质信息对心理发展还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具有一定的诱导性和煽动性,容易使其卷入价值判断的藩篱,陷入思想误区。相比之下,以价值传播为主的红色文化表现出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艰难境地,难以在众多网络信息中脱颖而出,难以从感官上直接抓住大学生的眼球。随着社会开放程度不断扩大,各类文化思想不断碰撞,网络的互动性使红色文化传播处在一种动态且复杂的文化环境中,资本主义趁机在我国实行文化渗透,一些“低级红”“高级黑”的文化现象混杂在网络传播环境中,扰乱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破坏了网络舆论环境,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效果。
成长于新时代的大学生其思维模式深受网络文化的影响,高校要坚持守好网络舆论主战场,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统筹推进高校网络文化建设。红色文化的网络传播需兼顾其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既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思想建构功能,又要积极探索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的有效形式,构建以大思政格局为依托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体系、打造以创新性发展为目标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内容,营造以价值观为引领的红色文化网络传播环境。
红色文化传播须纳入高校大思政体系,打破文化育人的时间壁垒、资源壁垒,构建以思政教师、党团干部、辅导员、组织员、宣传员为主体的教师育人队伍。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新闻传媒学院的资源优势、学科优势和技术优势,统筹推进文化传播与网络传播,开发互联网+党建、互联网+团建、互联网+微课堂的新模式,将红色文化教育纳入到三全育人的全过程。同时,建立一支能够灵活运用网络新技术开展工作的专业化红色文化网络传播团队,将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为融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多功能感知为一体的新媒体传播形态。依托高校新媒体矩阵,启用大数据协同平台强化红色文化管理,统筹红色文化数字资源、建立红色文化共享数字智库,打通各高校以“校级引领、院级特色、师生自媒体多元发展”的传播体系。充分发挥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即时性、便捷性、互动性的特点,将红色文化传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来,以沉浸式、交互式的文化体验在学生中间形成群体传播效力,打造多元化的红色文化传播体系。
新时代也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红色文化只有融合时代特色,进行有效创新才能在鱼龙混杂的网络文化当中脱颖而出。高校应坚持“内容为王”的基本准则,用好地方红色文化资源,挖掘红色文化内容背后的精神谱系,保障内容产出的深度和精度,真正释放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应对当下互联网传播碎片化、碎片移动化、移动社交化的特点,网络红色文化产品应当向轻量化、小而美的方向转变,将红色文化的宏大叙事化繁为简,运用虚拟现实、智能交互等互联网新技术多方位展现红色文化的魅力,力争在快节奏的海量信息中吸引大学生目光,在交互模式中增强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体验感和认同感,满足大学生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高校需关注大学生阅读心理,把握大学生审美方向,将红色文化内容与流行文化元素有机融合,打造具有时代特色的红色网络文化产品。同时,要完善传播内容反馈机制,实时把握传播导向,及时进行内容迭代优化,保障红色文化的传播效果。
多元复杂的网络信息带来了激烈的网络话语权争夺,红色文化能否在信息洪流中站稳脚跟,取决于信息传播全过程是否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高校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进而加强对红色文化传播的判断力和引导力,做好校园品牌红色文化产品的推广,发挥专家学者、校园大使等关键意见领袖的引导作用,掌握红色文化的网络话语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管理体系要贯穿内容生产、信息传播、舆论监督全过程,深化网络生态治理,构建高校红色文化传播的舆论场。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和互联网新技术,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渠道传播红色文化,增加师生参与率、延伸媒体传播链,在校内营造良好的红色文化舆论思潮。同时加大技术投入,完善校园网络实名制发布机制,提升舆情化解的技术能力,坚决抵制不良言论,坚决守住法律底线,营造清朗的网络传播环境,牢筑网络红色阵地。
新时代高校网络文化肩负着传播社会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的责任,是高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重要渠道[4]。高校要紧紧抓住红色文化传播的主动权,顺应新时代、把握新潮流,掌握新技术,打造有态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网络育人体系,实现红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资政育人、价值引领、涵养品格的关键作用,让红色文化搭上信息时代的网络便车,强化红色网络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正向功能,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以青春之力助推文化强国建设。中国军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