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2024-05-21 12:18文玉兰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14期
关键词:数字经济内部审计应对策略

文玉兰

摘要: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济环境下不断扩大规模,业务变得更加复杂,国内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在当前“以管理促发展,向管理要效益”的背景下,内部审计作为重要的经济管理活动备受重视,国家对企业内部审计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监管新要求。因此,文章针对数字经济时代先分析了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应对策略,旨在充分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职能作用,为实现企业的资产保值增值提供借鉴。

关键词:数字经济;内部审计;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一、数字经济概述

数字经济是以数据为媒介的新生代信息技术,鉴于数据量庞大、数据类型多样、使用数据成本低廉、数据处理速度迅速等问题,人们在数据的获取和分析过程中,激发了对数字理念、技术及应用实践的创新。发展数字经济,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要素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在对老百姓社会生活质量的改善和提高、推动经济繁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数字经济时代对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

内部审计是企业经济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帮助企业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目的。内部审计机构及其人员独立监督检查单位的经济活动、财务收支、内部控制管理、风险应对以及主要负责人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并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和建议。从定义上可以清晰看出内部审计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至关重要,其核心职能在于独立监督检查和客观公正评价,以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和价值保增。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着空前的挑战与机遇,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复杂性增加,企业面临的竞争愈发激烈;另一方面,随着海量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运营模式和业务流程正在经历深刻变革。因此对内部审计地位、审计效率和有效性提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国家层面上将内部审计提升至战略高度。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三中全会对审计管理体制改革的重大决策,强调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标准的监管要求。审计署发布的相关规定和意见,提出了“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的方针,要求内部审计不仅要覆盖广泛,而且要严格和认真。内部审计需具备更广阔的视野,无盲区地监督管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严格规范的工作态度,有效的方法,细致地发现和解决问题,减少经营风险,并通过问责机制,推动企业管理水平提升,确保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其次,审计信息技术能力要跟上企业的数字化步伐。内部审计人员一方面要深入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对新的业务模式和技术应用有清晰的认识,紧跟企业的数字化步伐;另一方面需要具备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熟练运用各种审计软件工具,对大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这样才能够更快地识别潜在的风险点,提高审计的精确度和深度,以便更好地评估相关风险并提出有效的审计建议。

再次,内部审计在进行风险评估时,应更加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资产的价值日益凸显,审计人员需要关注数据的合规性使用,确保企业遵守相关的数据保护法规。

最后,内部审计应该采用连续审计和持续监控的方法,实现实时审计和风险管理。通过构建自动化的审计工具和系统,可以有效地提升审计工作的连续性和时效性,帮助企业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

三、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审计中存在的缺陷

(一)内部审计理念落后

作为经济管理活动的内部审计,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未来发展前途。在实际工作中,企业高管及内部审计人员大部分思维和理念守旧,不能适应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一是表现在内部审计职能没有拓展,对财务会计资料审查大都只限于对经济业务活动的真实性、合规性问题方面作出评价,没有进一步分析产生问题原因以及针对問题提出的改进措施及建议;二是表现在内部审计范围上没有拓宽,大都是关注于会计资料中的财务审计,重点在于查错揭弊,而对企业的内控制制度设计是否合理得当、如何控制各种经营风险,以及所属单位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是否尽责方面很少涉及,没有做到审计的全覆盖;三是表现在审计程序上很少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数据抓取进行数据透析去发现问题,大多数还是通过审计人员亲力亲为的眼观、口询、耳听、手算、心感的职业判断等传统审计程序,不能做到快速高效去履行审计职能;四是表现在审计方式上没有利用大数据手段去对全部数据进行分析,大多数还是局限于传统的抽样审计,根据抽样分析,由局部推断整体,这样使得单位存在的一些问题可能发现不了;五是表现在审计技术上没有利用联网审计、大数据审计,大多数还是采用现场审计、人工审计,不仅耗时耗力,还不能做到快速高效。

(二)内部审计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作为企业内部权力的相互牵制和约束机制的内部审计,大部分由专职审计人员来具体执行这一工作。其从业人员的数量及其职业能力是其做好内部审计工作根本质量保证。在实务工作中,大多数企业没有合理配置内部审计人力资源,不能满足数字经济下企业内部审计的要求。一是审计人员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审计需求,导致工作负荷过重,影响审计效率和质量;二是人员职业胜任能力不匹配,企业的审计人员大多数是由财务转型过来的,既缺少审计专业知识,又缺乏有助于审计工作金融、统计、法律、计算机、工程预算等方面的知识,导致审计人员的职业素质和能力与审计工作的要求不匹配,导致审计工作无法高效进行,从而影响了审计职能作用的发挥;三是人员结构不合理,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大多数是60年后、70年后,80年后和90后比较少,审计人员年龄大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不易上手,这就使得先进计算机审计技术很少使用甚至没用,而年轻审计人员虽然计算机技术掌握快,但缺乏对业务的深入理解和职业经验,都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四是岗位分工不明确,传统内部审计人力资源配置存在岗位职责模糊不清的情况,导致工作重叠和责任不明,影响审计工作的协调性和效率;五是缺乏跨领域的综合能力,无法有效应对复杂的审计需求。

(三)审计数字化建设发展缓慢

审计数字化建设发展缓慢的问题是当前需要着重关注和解决的。随着智慧会计的普遍应用,内部审计数字化的重要性被广泛认可,然而实际应用却并不普遍。一是信息化审计的对象应该是对各业务部门产生的大数据进行抓取和分析,以发现问题所在。然而,由于企业各部门产生的业务数据缺乏联通枢纽,形成了“信息孤岛”,导致数据共享受限,从而制约了审计数字化的发展;二是在审计数字化的使用和业务数据共享方面,需要进行软硬件的高昂投入,以及每年不低的运行成本。这导致部分高管不愿意在这方面进行大规模的投入,从而延缓了审计数字化建设的发展;三是在审计数字化使用和业务数据共享过程中,企业的业务系统可能会遭到黑客的攻击,导致系统瘫痪或商业泄密,给企业带来损失。这些顾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审计数字化建设的发展。由于数据信息共享程度较低,缺乏高效便捷的软硬件设施,内部审计部门可获取的审计数据资源较少,再加上专业人才匮乏,导致内部审计数字化发展缓慢,无法满足数字经济下内部审计的要求。这些问题需要认真对待,以便寻求解决之道。

(四)审计结果运用不理想

内部审计在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以防范经营风险或提高管理水平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内部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存在一些问题,这违背了内部审计的初衷,也丧失了内部审计的价值。一些单位由于内部审计环境薄弱,内部控制觉悟不高,以及主要负责人管理意识不强,导致审计结果的有效运用存在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审计发现的问题整改过程拖延、走形式走过场,甚至出现了对整改执行的抵触情绪;二是审计中发现的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问题未能得到足够重视,缺乏及时分析研究和立行立改;三是审计结果未能得到其他部门或外部审计的认可,导致重复查找同一问题,浪费资源并影响企业日常经营。因此,需要加强对内部审计的应用,提高管理意识,确保审计结果的有效利用,避免资源浪费和对企业正常运营的不利影响。

四、数字经济下企业内部审计的应对策略

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环境和日益激烈的企业竞争,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效解决传统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转变内部审计管理理念

内部审计是经济管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要在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的引领下,内部审计理念需要与时俱进,以提升审计的全面性和预见性,具体要从以下几方面转变:

一是拓展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职能应从单纯的合规性评价扩展到包括风险管理和业务流程优化的建议;二是拓宽内部审计监督范围。内部审计范围应超越财务审计,如2018年颁布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为内部审计机构赋予了12项主要职责任务,并新增了5项职责,包括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审计。这一举措全面拓宽了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范围,增加了内部控制审计和风险管理领域的内容。这符合数字经济时代、新环境形势下深化内部监督审计工作的高标准要求,也是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实现更高阶段价值目标的现实需要;三是改进内部审计程序。在当前数字经济浪潮下,内部审计程序须整合大数据技术,从海量审计数据资源中快速准确获取真正需要问题的大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分析,能高效准确地抓住问题所在,为高层决策提供数据上的支持,避免决策的失误;四是改进内部审计方式。传统的抽样审计根据局部推断整体可能与真实情况不一致而导致审计风险。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轻松获取大量数据,并对数据内容进行深层次剖析,对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发现潜在问题和价值,以提高内部审计结果的科学性,降低审计过程中出现失误的可能性,并弥补传统人力分析的不足;五是改进内部审计技术。充分利用联网审计和大数据审计技术,减少对传统现场和人工审计的依赖,实现审计工作的高效和精准。

(二)合理配置内部审计人力资源

企业审计工作既要全面覆盖,又要高效完成,发挥好企业内部权力的相互牵制和约束机制作用,应从以下几方面配置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满足数字经济下内部审计的要求。

一是合理配置,满足内部审计人员需要。一方面要根据企业规模大小、业务复杂程度来进行人员配备。一般情况下,如果企业规模大、经济业务复杂就需要多配备审计人员,相反如果企业规模小、经济业务简单就应少配备审计人员;另一方面人员配置中要按照人员的老中青年龄梯度的结构来安排,这样从人员数量上结构上满足内部审计项目持续实施和质量保证的需要;二是多措并举,提高内部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第七条内部审计人员应当具备从事审计工作所需要的专业能力。首先,把好职员招聘关,严格按照职业标准录用,从源头上保证内部审计人员具备最基本的专业能力;其次,对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持续考核,包括财务会计、法律法规、金融、企业管理和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确保他们具备持续的专业胜任能力;最后,要坚持通过多种学习途径和在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内部审计部门人员的审计职业岗位胜任能力;三是优化分工,提高内部审计工作效率。内部审计部门应明确每个岗位的职责,合理分工,确保工作高效有序。审计经理应负责制定审计计划和安排资源,审计员应执行具体审计任务,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协作。这样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协调性与效率,确保审计工作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为公司的稳健发展提供保障;四是全能培养,有效应对复杂的审计需求。内部审计人员必须要紧跟数字经济时代步伐,全面掌握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不仅要了解一个企业中的所有核心业务内容还需掌握财务、风险管理、法律和信息技术等多个方面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复杂的审计工作。为了培养这种能力,可以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鼓励跨部门合作和提供实际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帮助内部审计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的全面能力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水平,也能为企业带来更全面的审计服务。

(三)加快审計数字化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善于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开展工作”,中央审计委员会也指出“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加快审计数字化建设,解决存在的问题,满足数字经济下的内部审计要求。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树立大数据思维,以确保“业审融合”模式实施。对于内部审计来说,了解大数据、掌握大数据、运用大数据不仅是当今内部审计人员面临的现实问题,也是未来内部审计范围、程序、方法和技术发展趋势和引领。运用大数据思维,“业审融合”模式,对不同行业和部门提供的数据,通过透析、共振,找出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规律,快速洞察问题所在,满足数字经济下内部审计质量和效率,实现内部审计的全覆盖的要求;二是搭建数据信息平台,以确保关联数据共享。首先,要实现单位内部数据资源共享。单位要做到网络全覆盖,通过信息平台,使得内部各业务部门生产、交易记录、客户信息、职工人数等与财务数据关联起来,达到各个部门数据信息交换共享,以便满足内部审计对海量业务数据的适时获取。其次,充分利用公共信息平台,便捷获取国家官方公布的有关电力、煤气、自来水、住房、海关、出入境、医疗、教育、旅游、环保等大量社会数据资源。利用掌握内外部的海量数据,一方面运用自动化的审计工具和系统,快速分析数据、精准识别潜在的风险点,提高审计的精确度和深度,全面解决传统审计风险大,时效性差等难题,满足数字经济下内部审计实现实时审计和风险管理的要求。另一方面,结合全球经济金融大环境数据动态交叉关联及对比和分析,还能发现更高层面、前瞻性的问题,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和感知经济运行风险,从而对未来发展和风险做好准备;三是增加设施投入,以确保审计数字化的使用。企业领导者要发挥自身职能作用,树立运用大数据的思维和管理理念,顺应内部审计未来的发展趋势。尽管短期内需要大量投入建设审计信息平台,但一旦投入就可以长期使用,但从长远来看,利用审计数字化规避或防范风险、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带来的利益会远远大于审计数字化建设的投入;四是制定信息化管理制度,以确保业务系统和数据安全。针对信息化管理制度,树立“数据资产”这一理念,为了确保业务系统和数据安全,需要持续提高单位计算机装备水平,并加强日常管理保护工作制度,规范办公计算机系统安全应用,保障网络系统运行和重要业务数据网络系统的系统稳定、高效、安全有序运行,提高科技审计水平,促进审计信息建设和稳步发展。

(四)充分运用审计结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回答并指导解决问题是理论的根本任务”。企业应通过内部审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内部审计价值,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建立健全审计问题整改机制,保证内部审计职能的发挥。企业主要负责人应该支持内部审计工作,鼓励他们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要求业务部门及时开展整改工作,并根据问题的性质和严重程度进行立行立改、阶段整改和持续性整改。同时,也要确保将具体整改工作结果及时告知审计服务机构。这样可以保证问题得到及时解决,提升企业内部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二是利用审计结果来改善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对于审计实践中发现的典型、普遍和倾向性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分析调查研究,制定健全并持续完善企业相关的审计管理法规制度,建立或完善相应的内部管理控制措施。从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达到防范或降低经营风险,实现内部审计价值;三是通过多方协作配合,共享审计结果。内部审计经办机构负责人需要加强统筹规划,与内部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组织人事考核等部门进行业务协作及配合。建立工作信息内部平台共享、结果相互共用、重要整改事项督查共同指导实施、问题案件整改与问责工作共同督查,落实等相关工作机制。这样不仅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还能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开展。

五、结语

在数字经济时代,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出现观念陈旧、资源配置不合理、审计数字化建设缓慢和审计结果运用不充分等问题,从而不能满足新时代内部审计的需求。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及各职能部门人员要积极倡导转变经济管理工作理念、思维,合理规划配置资源,加快现代审计制度信息化的建设,充分地运用好审计评价结果,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促进企业协调健康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余锐.《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理解与实践浅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6):247-248.

[2]秦荣生.数字经济时代:内部审计的机遇[J].中国内部审计,2018(10):22-23.

[3]肖伟.对新时代内部审计更好履职的几点思考[J].中国内部审计,2018(10):27.

[4]郭强,丰满.探索新时代内部审计创新发展之路[J].中国内部审计,2019(06):64-67.

[5]周朋.新形势下企业内部审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J].财会学习,2020(04):145-147.

[6]张大鹏.大数据背景下的公立医院工程审计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01):104-105.

[7]胡晨迪.浅谈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内部审计模式的创新[J].经济管理文摘,2020(01):109-110.

[8]柳樾.数字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内部审计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全国流通经济,2021(04):156-158.

[9]吴沛璇.高质量发展视角下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22(14):69-71.

[1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22(30):4-27.

[11]李雨桐.数字经济时代企业内部审计创新转型思考[J].中国农业会计,2023,33(14):79-81.

[12]付大为.大数据技术在企业内部审计中的应用策略[J].财会学习,2023(21):128-130.

*基金项目:2020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双高计划实施背景下高职《财务会计》新型活页式教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XGZJG2020B032)。

(作者单位:广西工商職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数字经济内部审计应对策略
OECD国家数字经济战略的经验和启示
从数字经济视角解读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对接
数字经济对CFC规则的冲击探究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浅析SAP系统在石化企业内部审计中的运用
新常态下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工作研究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图书馆内部控制建设的深度思考
应对数字经济下的BEPS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