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毛泽东怎样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2024-05-21 15:01陈新征黄微
党史文汇 2024年5期
关键词:韶山私塾读书

陈新征 黄微

人生的道路始于第一步。在家乡韶山,少年毛泽东发奋求学,苦读诗书,较为系统地接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和熏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受到一些进步思想的影响,对国家危亡、人民苦难有着切身感受和初步思考,日益认识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他走出韶山,走上救国救民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思想根基。

学而不倦,积淀人生底色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展厅中,陈列着毛泽东少年时代读过的《诗经》《论语》。这两件文物为石刻线装本,封面分别标注有“润芝”“咏芝”字样,是韶山毛家族人在革命战争年代从被敌人查抄,准备焚毁的火堆中抢救出来,才得以保存下来的,是少年毛泽东发奋求学的见证。

毛泽东两岁时,母亲文素勤(文七妹)再度怀孕,年幼的他被送到湘乡唐家圫外婆文家生活。在这个四世同堂的大家族,毛泽东生活了6年多,八舅文玉清在家中开馆教学,教族中子弟读书识字,教育他们要“干正事、走正道、成大器”。那时毛泽东年纪小,尚未读书,但经常与表兄们穿梭于课堂上。耳濡目染,天资聪慧的他已然能够背诵一些片段。

1902年春,父亲毛贻昌将9岁的毛泽东从外婆家接回,送到离家不到50米远的南岸私塾接受教育。教室在一间小阁楼上,可容纳10多个学生。少年毛泽东从《三字经》《幼学琼林》《增广贤文》等启蒙读本开始,逐渐进入《诗经》《论语》等传统经典构筑的知识世界。他雖不大喜欢那些枯燥难懂的经书,但也能够熟练掌握,倒背如流。现在,他在南岸私塾读书时用过的桌椅仍保存良好,通过场景复原,游客仿佛看到了当年那个聪慧勤学的少年。

少年毛泽东先后在韶山6处私塾读书。一次,他趁塾师不在,溜到外面玩耍。先生回来后,罚他对着天井即兴作诗。他出口成章:“天井四四方,周围是高墙。清清见卵石,小鱼囿中央。只喝井里水,永远养不长。”这首《赞井》以物寓人,表达了对私塾教育封闭刻板的不满,希望有更大的自由空间。在毛泽东的成长历程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其就像一颗种子,深深扎根在毛泽东的思想体系里。他经常将传统文化运用到革命实践之中,形成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办法和智慧。

课堂学习之外,毛泽东涉猎广泛。1907年至1908年辍学务农期间,他白天挑粪、犁田、播种、砍柴、放牛,晚上还要帮父亲算账,但是再忙也抵挡不住他对读书的热爱,等忙完所有事情,家人睡着后,他就用棉被把门缝捂严实,再点上油灯,如痴如醉地读起书来。正是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为日后的革命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学思结合,萌发斗争精神

毛泽东的少年时代正处在清朝封建统治走向崩溃的过程中,由于清政府腐败无能,国家积贫积弱,备受列强欺辱,广大人民生活艰难,灾难深重。广泛的阅读,使他在对下层民众命运的同情和思考中,从心底萌发了斗争精神。

毛泽东从小就养成了爱好阅读的习惯。在偏僻的乡村,书籍很有限,但通过亲友,他还是找来《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东周列国志》《精忠岳飞传》《隋唐演义》等私塾先生眼中的“杂书”“闲书”去阅读,使他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养成“鉴古知今”的思考习惯。在阅读这些古典小说过程中,毛泽东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小说作品里的主人公都是帝王、将相、公主、少爷、书生,而没有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农民。他初步认识到社会的不平等。

作为农民的儿子,毛泽东很早就开始从事田间劳动,亲身体会到农民生活的艰辛不易,同情他们常年顶风冒雨地在田间劳碌而饥不饱食的生活境遇。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使毛泽东对社会制度的不公平有所认识,反抗的火种在他的心底萌发。

正是心底萌发的这种斗争精神,使后来的一件事情对毛泽东产生更大更深的触动。1910年春,长沙发生严重饥荒,大批灾民饥饿难忍,聚集到巡抚衙门请求救济,但遭到开枪镇压。饥民忍无可忍,放火烧了巡抚衙门。清政府派兵残酷镇压,许多无辜百姓遭枪杀后,头颅被悬挂在长沙城南门外示众。当他从长沙回来的豆腐商口中听闻暴动后的惨烈情景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置身于农民当中,深知农民的淳朴秉性,清楚地知道,那些贫苦农民不到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是断然不会起事造反的。对于他们蒙受的冤屈和苦难,毛泽东深感不平,以致影响了他革命的一生。

学以立志,探求救国真理

少年毛泽东对新知有着强烈的渴求。通过大量阅读和知识积累,引发他对社会与自身关系的思考,促使他立下拯救民族危亡的远大志向,并最终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一救国真理。

为了更多地了解外面的世界,毛泽东几乎将韶山及周边地区所能借到的书都读遍了。从表兄文运昌(文咏昌)那里,他借到一本早期改良主义者郑观应著的《盛世危言》,书中主张设议院、办商务、讲农学、兴学校,使上下同心,人尽其才,地尽其利,物畅其流。毛泽东读后,触动很大,开始知道一些发生在山外的国内外大事,愈发认识到中国不能守陈不变,萌发恢复学业、求学救国的愿望。直到1915年春节,他才将《盛世危言》连同后来借阅的《新民丛报》一起还给表兄,并附了一张便条:

咏昌先生:

书十一本,内《盛世危言》失布匣,《新民丛报》损去首叶(页),抱歉之至,尚希原谅。

泽东敬白 正月十一日

又国文教科[书]二本,信一封

这张展陈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的还书便条字体规正、秀气,是毛泽东求取新知的最好证明。

毛泽东复学不久,韶山冲李家屋场从外地回来一位维新派教师李漱清,常给韶山人讲述各地见闻和爱国维新故事。毛泽东赞同李漱清的主张,三天两头到他那里去请教和借书。也就是在这个时期,毛泽东逐渐有了一定的政治觉悟,特别是在读过一本关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小册子之后,他对国家的前途命运感到担忧,开始认识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恰在此时,毛泽东得知,离韶山老家50华里的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堂在讲授新学。他很动心,便先后请八舅文玉清、堂叔毛麓钟和表哥王季范劝说父亲,让他去读书。毛贻昌听后,觉得儿子进新式学堂读书也许是件好事,就同意了。

1910年秋,毛泽东离开韶山,考入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继续求学。临行前,他改写了一首诗:“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将其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本里,以明心志。

与旧私塾相比,东山小学除传统经史课程外,还开设有自然科学、地理、英语等课程。在这里,毛泽东对国家、社会的了解日益增多,思想也开始发生改变。次年春,进入位于长沙的湘乡驻省中学读书,可以说这是他一生重要的转折。初到省城,他就感受到一种与乡下完全不同的气氛,眼界迅速开阔起来,也接触到更多进步的言论,思想受到巨大冲击。

1913年春,毛泽东进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学习,这所学校后来并入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一师是长沙新思想传播和进步活动的中心之一,毛泽东在这里成长为一个较为成熟的进步青年,并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毕业后的他,曾在1918年至1920年先后到北京、上海,在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的引导下,逐渐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拯救中国社会的唯一出路,走上信仰马克思主义、追求共产主义、拯救民族危亡的革命道路。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少年毛泽东成长经历对当下青少年成长成才的最大启示。青少年时期树立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今后的人生道路。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就像盖房子一样,只有打好地基才能够让房子更加稳固。

(作者分别系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副研究馆员、韶山市芙蓉学校教师)

(责编 王燕萍)

猜你喜欢
韶山私塾读书
满江红·七月半到韶山
名垂千古的“韶山五杰”是哪五人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沁园春·韶山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斯诗私塾
我们一起读书吧
斯诗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