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双碳“工作 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4-05-21 12:32:05
公民与法治 2024年5期
关键词:辛集市信访工作法治化

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辛集市生态环境局认真落实河北省委、省政府和辛集市委、市政府“三统筹三扩大四创建”决策部署以及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三提升三促进”活动安排,动员全局党员干部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奋发作为、拼搏竞进,进一步巩固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成果,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生态优美现代化河北贡献力量。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持续深化降碳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改革,努力在降碳产品开发领域实现新突破,组织编制并由省生态环境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实施《河北省中深层地热能替代化石燃料集中供热项目降碳产品方法学》,填补了河北省降碳产品方法学体系在地热能领域的空白,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动力。

切实提高环境风险防范意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历时5年分期分批完成4个总投资4.6亿元的历史遗留制革污泥暂存场整治项目,累计治理11个暂存场的历史遗留污泥约130万立方米,周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安全隐患得到彻底消除,成功消除20余年制革污泥暂存环境隐患,群众环境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共计新增农田280亩,粮食安全根基和乡村振兴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以调研形式帮扶澳森特钢完成“一企一策”创A方案编制,先后多次在企业现场组织创A专题调度会进行“管家式”跟踪帮扶,指导对照钢铁行业8项创A标准投资10.5亿元完成升级改造,通过了河北省生态环境厅2023年第51次党组(扩大)会议研究审定,并在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网站完成公示,环保绩效等级成功实现创A,切实有力推动辛集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深化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瞄准综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经过层层筛选,将冀清环保能源有限公司确定为辛集市生态环境执法实战实训基地,为执法大练兵提供理论培训、实操演练和实战教學为一体的“练兵场”,进一步提升辛集市生态环境执法队伍现场执法能力和执法规范性,工作经验在国家级行业媒体中国环境APP上刊发。

不断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夯实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以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的意见和河北省生态环境厅等17部门的实施意见为指导,进一步强化权责明晰、协调联动、齐抓共管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推动职能部门更好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形成工作合力。着力打造高水平生态环境支撑区,落实党的二十大安排部署,确定制度、技术、市场、监管等4个体系建设任务清单和进度安排。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围绕《河北省建设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十四五”规划》细化实化辛集市有关部门职责分工,完成规划中期评估。深入落实省委十届三次全会工作要求,开展以8个行动为标识的美丽辛集建设,全速融入天蓝、地绿、水秀美丽河北建设。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更好地处理发展与保护、发展与减排的关系,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工作体系,在加强源头防控、突出重点领域、优化环境治理等6个主要方面制定28项任务举措,推动环境污染治理从末端治理向源头防治有效转变,为高质量发展腾挪环境容量和排放空间。

立足新发展阶段,辛集市生态环境局把生态环境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去谋划、去落实。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主力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上大胆探索、锐意创新,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作出贡献。

河北省沧州市肃宁县持续深化思想认识,系统构建“5341”工作路径,为群众“疗伤”,为干部“治病”,不断优化信访生态,以信访“小切口”做好发展“大文章”,为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规范高效,以“五个法治化”强化引领

预防法治化。全面落实落细各项民生政策,统筹用好预算资金、政府债券资金。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制度,防止在决策、审批等前端环节因工作不当产生社会矛盾。

受理法治化。将研发的“指尖上的幸福”APP和“8937201”服务热线合并整合至万事通办“网上枫桥”平台,将社会治理“大事小情”全部纳入其中,全面畅通群众诉求表达通道。

办理法治化。结合实际制定《肃宁县信访事项工作规范》《“三级诊疗”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工作流程图》等制度机制,详细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类信访案件及时有效办理。

监督追责法治化。依托“指尖上的幸福”APP,将查询、跟踪、评价等功能进行整合,信访人随时可查,做到案件进展情况公开透明,同时建立质询机制,让信访人在案件办理过程中有话能说、有疑能解、有事能办。

维护秩序法治化。针对“事结案不了”问题,强化听证制度,建立“特别终结制”,确保办成“铁案”,遏制“以访施压”。建立服务保障制度,对办结案件继续做好职能、责任、情感“三个延伸”,让信访人“事心双解”,有效做到保护合法、杜绝非法。

上下贯通,以“三级诊疗”夯实承载

村级“上门”巡诊,用好“土方药”。以红白理事会成员、农村致富能手等“农村乡贤”为基础组建村网格员队伍,利用乡亲乡情、人熟地熟优势及时有效化解各类纠纷。运用“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规章制度,约束党员干部履职尽责、群众遵法守法。

乡级“开门”接诊,备好“处方药”。对于较复杂案件,乡镇负责进行更为精准的研判,协调各方资源对信访问题开具更有针对性的“处方药”,让信访人充分预判不同处理方式的成本后果,主动息诉罢访。

县级“专门”会诊,开好“复方药”。成立由县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县委办公室主任、统战部部长和公安局局长组成的信访工作“五人小组”,对全县信访案件负总责,每周召开信访稳定集中办公会议研究解决“疑难杂症”。

刀刃向内,以“自我革命”做优保障

深入开展组织革命。村级整合精简网格员队伍,提高工作积极性。乡级整合分管信访、调解、政法工作领导实现“一肩挑”,推动乡镇综治中心、诉前调解中心、群众工作站等基层治理力量集中办公,凝聚工作合力。

深入开展作风革命。将信访工作纳入对乡镇党委书记、部门一把手和村支部书记考核的重要内容。以评查、监督、质询等各项监督机制为抓手,发现问题坚决查处整改到位,全力纠治各类不正之风。

深入开展能力革命。将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作为“时代动车”培训工程的重要内容,把信访案件办理、矛盾纠纷调解等各项工作纳入教育培训计划。组织开展乡镇综合执法队伍100余人参加培训,推动各乡镇执法队伍转作风、提能力。

深入开展制度革命。系统梳理现行信访法治化相关规章制度,共梳理汇总制度82项,完善制度32项,形成一套对干部群众“双向规范”完善制度体系,通过信息化、智慧化管理实现全县范围内共享共用。

群众满意,以“信访生态”优化目标

把构建让群众满意的信访生态作为信访工作追求的目标,把发展好、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文明程度,全面优化信访生态。

未来,肃宁县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的部署要求,全力加快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进程,保驾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构建“5341”工作路径推动信访工作法治化建设

猜你喜欢
辛集市信访工作法治化
提升人大信访工作效能的若干思考
公民与法治(2023年1期)2023-03-31 06:03:00
辛集市前营乡前营村
九图带您读懂《信访工作条例》
工会博览(2022年17期)2022-07-15 07:26:08
辛集市人大常委会广泛动员各级人大代表全力参与疫情防控工作
公民与法治(2020年5期)2020-03-12 00:00:02
浅谈人大信访工作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
人大建设(2017年7期)2017-10-16 01:42:50
家庭教育法治化的几点思考
女子世界(2017年12期)2017-05-22 02:53:45
信访法治化中的权利义务配置
行政法论丛(2016年0期)2016-07-21 14:52:23
国企改革法治化的“知”与“行”
提升司法公信关键在基层——访辛集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李延生
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