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妮,张安琪
(信阳农林学院 规划与设计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我国传统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一种饮食文化,也是一种精神文化,同时囊括了种茶、制茶、品茶、茶德、茶道等多方面内容,以此构筑了别具一格的茶文化。历经数千年的发展积淀,茶文化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对自然、社会、生活的态度及价值观。随着社会大众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的审美要求逐步提升,园林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十分密切的一大场所,人们对其景观设计也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1]。新时期,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理念不断发展创新,新型生态景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该种生态景观更为追求园林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和谐统一,与我国茶文化蕴含“天人合一”思想精髓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将茶文化融入进园林景观设计中,推动两者的有机融合,除去可显著提升园林景观的美学价值,还可让城市居民在观赏景观期间,感受到茶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在无形中助力传统茶文化的传承弘扬。
通过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可了解到,我国饮茶历史可追溯至“神农尝百草”时期。另外,我国先秦时期诸多著作中也有关于茶的记载。千百年来,“茶”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对人们生产生活、价值理念等形成了凌驾于物质之上的影响。广义上而言,茶文化是一种囊括了与茶相关的种种物质、精神文化的人文文化,因此,总体上而言,可将茶文化分成两大类,一是在物质层面与茶树、茶叶等相关物件,二是在精神层面与茶相关的精神文化产物。具体来说,茶文化不仅包含采茶工具、制茶工艺、饮茶茶具等实用物质,还包含茶道、茶德、茶艺、茶诗、茶画等文化产物。茶文化最初仅仅是一种饮食文化,与其他饮食文化根本上没有明显不同,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茶文化不断与我国各地区的文化、特色进行融合发展,进而实现了深层次的升华。
将茶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可依托茶文化蕴含的精神意蕴、文化内涵,实现茶文化的经济功能、文化功能以及生态功能。
首先,茶文化景观的经济功能。茶文化景观除去可依托茶文化生态优势,聚合多样丰富的旅游资源,帮助城市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可依托茶文化特有魅力,展现茶文化在市场中的经济价值,提升茶产品市场竞争力。比如,可借助茶品牌助力茶文化景观旅游事业的发展,为游客提供基于茶文化的体闲、观光、体验等旅游服务,壮大茶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提升茶文化附加经济效益[2]。还有可依托建设茶文化景观,使地方产业结构得到有效丰富完善,并吸引来更多资本资源,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其次,茶文化景观的文化功能。茶文化景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茶文化的有力载体。每座城市都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特色,在茶文化上,不同城市也有着各不相同的地域风格,在文化呈现上也各具特色。将各式各样的茶文化融入进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便于人们全方位、直观立体地了解茶文化的历史沿革,领略地方茶文化特有的文化魅力。特别是对于身处喧嚣繁闹都市的现代人而言,茶文化景观的构建,能够为人们提供理想的游憩场所,并可依托体验种茶、采茶、制茶等传统工艺,让人们深度体验茶文化魅力,提高人们对茶文化的关注度、认知度,助力茶文化的传承弘扬。
再次,茶文化景观的生态功能。随着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生态问题不断凸显,城市居民对绿色、低碳、自然的生活环境提供了越来越强烈的需求,生态环保的园林景观设计备受追捧。茶文化景观凭借其生态功能,可为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茶文化景观中的茶园、茶田、茶树等,除去可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生物多样性,维护城市生态,还可为城市居民打造沁人心脾的自然景观。茶文化景观还可依托建设发展体闲农业、生态公园等,推进茶文化与生态旅游的有机融合,让城市居民精神生活得到极大满足。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之间有着各不相同的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然而在众多地区的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并没有切实展现地域特色优势,设计的园林景观缺乏鲜明的地域特色,由于设计人员缺乏对地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等的有效认识,使得一些地区园林景观设计趋于单一化,很难赢得人们的关注与认同。除此之外,随着近年来园林景观的飞速发展,一些城市盲目对城市园林进行扩张扩建,而没有在提升园林景观设计水平上下功夫,使得一些园林景观毫无特色,空间布局流于形式,甚至缺乏对人的理性因素的有效考虑,不足以满足人们对园林景观设计提出的高要求。
园林景观尤为倡导“天人合一”,即为追求景观自然属性与人为干预属性的协调发展,实现一种浑然一体的融合统一状态。就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现状而言,仍有不少园林景观设计偏向于“拿来主义”,对优秀园林景观设计进行生搬硬套,亦或刻意引入一些传统文化元素,表面上看似乎赋予了园林以一定的特色,实则园林景观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使得从整体上难以判断景观所期望传达的效果,造成布局与整体不相协调的状况。
在全球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入背景下,受西方园林设计理论、风格的影响,使得我国园林景观设计发生了相应转变,以往追求人文情怀的精美艺术不断向与西方景观相接近的现代设计靠拢,并依托工业化大规模复制,使得众多城市景观设计都是千篇一律,缺乏对传统文化元素、文化内涵的融合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多样丰富、底蕴深厚,诸如儒家的“修身养性”思想,道家的“天然合一、道法自然”思想,佛家的“有音更觉静”思想,等等,无不可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丰富的素材和有力的启示。依托推进传统文化元素与园林景观设计的有机融合,赋予园林景观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可切实满足城市居民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在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秉承自然利导原则,应当对园林建设现场周围的温湿度、土壤类型、土壤PH值等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这些环境因素是影响茶树栽种的重要影响因素,适宜的温湿度、良好的土壤可促进植物生长,因此,对于园林植物的栽种,应当尽量就地取材,选择当地树种。基于园林景观设计视角,有的地理因素也会对景观设计中的建筑物、植物及其他景观元素的规划布局产生一定影响,比如,现场的地形、水的分布等。鉴于此,设计人员应当充分把握现场状况,在对其地区特征、功能分布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依照不同分区功能开展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大部分茶文化园林均规划在山区、丘陵地区,对园林建筑物设计、道路交通设计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人员务必要做到对当地地形的科学分析、合理利用。自然利导原则下,除去要考虑茶文化园林内部,还要考虑与园林周围环境的协调协调,即为不仅要与周围自然环境进行有机融合,还应关注对地方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唯有推进园林景观要素设计与周围要素的优化整合,方可赋予茶文化园林以更鲜明的地方特色。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之间有着各不相同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尤其是伴随时代的发展演变,各地区在生产生活方方面面都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地域文化,诸如饮食文化、民间传统艺术、建筑文化等[3]。千百年来,人们为实现生存发展,不断追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多样丰富的历史景观、文化遗产。在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积极弘扬传播这些源远流长的地域文化,使整个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与地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相契合。
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应当切实构建在传承保护传统文化、优化改善生态环境基础之上。在设计实践中,设计人员应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尽可能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可从生态农业视角切入,秉承基本理念及设计原则,对土地等自然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利用,尽可能控制对农药化肥的使用,强化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强调生态循环与经济效益并重,推动茶文化园林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任何园林景观设计中,均有赖于主题文化的有力支撑,倘若景观设计表现出文化内涵缺失的问题,则势必难以赢得观者的情感共鸣。因此,在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充分把握茶文化主题,结合地域文化特征,借助茶文化元素以凸显园林景观地域特色。
首先,结合地方生存环境,培育地方特色茶品种。不同茶树对气候环境、土壤环境等提出了不同的严格要求,在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为凸显地方茶文化,应当为茶树创设理想的生长环境。同时,结合不同环境因素,选种培育适宜地方生长的茶树品种。
其次,加强对地域文化开发利用。在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推进地域文化与茶文化的有机融合,设计特色鲜明的园林景观。比如,在茶文化展现中融入地方民间舞蹈、音乐等元素,展现地方特色文化。
茶文化尤为追求茶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并且在此期间会涉及到自然、生活、人文等各方面元素,对此,在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可依托茶文化元素,创设自然与人文充分融合的交流互动场景。
首先,深度提炼茶文化与历史名人之间的联系。在茶文化漫长历史发展进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与茶文化关联的历史名人,可依托历史名人与茶文化之间的联系,为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提供有力依据。比如,湖北省天门市作为茶圣陆羽的故里,其积极宣扬茶文化,并将陆羽作为当地的宝贵茶文化品牌资源,基于此设计打造了大量的景观,包括陆羽像、陆羽故园等茶文化景观。还有众多其他地区也设计打造有陆羽茶室、陆羽故道等景观,通过茶圣陆羽实现了良好的名人效应。
其次,将茶文化人文元素融入进园林景观设计中。在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可将与茶文化关联的诗词歌赋等元素融入其中,提升园林景观文化内涵,满足游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还可将描绘茶的文学作品与园林景观建筑、道路交通等景观要素相结合,提升游览者文化体验的同时,将园林景观打造成茶文化交流传播的平台[4]。
最后,将茶叶种植基地作为园林景观,打造结合茶叶景观、茶文化为一体的旅游景点。茶叶种植基地大多依附于地形地貌,如河南信阳的南湖湾景区就打造了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岛。在茶岛上游客可以了解全国十大名茶之一——信阳毛尖的种植、生长、销售过程,并了解与茶叶的相关历史,观看典雅精彩的茶艺表演。
对于茶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可基于不同景观要素,引入不同的茶文化精神内涵,实现茶文化与园林景观的有机融合。
首先,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与茶文化的融合。古人有云,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水十分,由此表明水与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茶文化园林景观中水体景观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基于茶文化的园林水体景观设计,可利用人工手段打造水体景观,如打造井台、茶壶等,营造浓厚茶文化氛围的同时,创设出一种茶水融合的绝美意境。另外,还可结合园林实际情况,将水体流线打造成一种独特的形态,将水流牵引至高处,利用高度差打造动态的瀑布、跌水等园林水体景观。以武汉龙灵湿地公园为例,作为一个郊野型湿地公园,其有别于城市型湿地公园,距离城市中心较为偏远,交通并不便利,为能够实现对游客的有效吸引,要求其必须要具备相应的趣味性,基于此,湿地公园在功能分区上划分成郊野露营区、湿地探索区、杉林游赏区等功能区域。在此基础上,可通过将茶园观光与郊野露营进行充分集合,帮助湿地公园吸引来更多的游客,并助力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发扬。因此,龙灵湿地公园在整体设计上秉承开放性原则,凭借其独特的野趣性让游客慕名而来,游客在湿地公园除去可观光游览之外,还可领略采茶乐趣,进而切实满足游客游憩体闲需求。
其次,园林景观建筑设计与茶文化的融合。在基于茶文化的园林景观设计中,景观建筑设计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在其设计实践中,应推进园林建筑物与茶文化的有机融合,创设具有鲜明茶文化特色的建筑形象,诸如传统茶舍、茶棚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当有意识将颇具地方特色的建筑样式、文化符号等融入进建筑设计中。如,在门窗设计中,可将诸如茶诗、茶画等元素融入其中,就如同福建天福茶博物院的牌坊大门,即借鉴了楹联的形式,并依托历史名人介绍了茶的发展历程,以此赋予了景观建筑以深厚的文化内涵[5]。又如,日本的茶室“数寄屋”,茶室与外部庭院的露地之间的空间关系独特巧妙,可让游人产生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再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茶文化的融合。在基于茶文化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中,一方面可从茶田种植区规划入手,应当科学针对地选择茶树品种,如果条件允许可打造茶品种资源圃,推进对茶树新品种的培育。基于树形标准,可将茶树品种分成灌木、小乔木、乔木等类型,针对不同树形应采用不同的栽种方式。比如,针对高度有别的茶树,可采用互补种植方式,依据合理的间距引入茶树与林木相结合的套种方式,打造复合生态性茶田。另一方面,还可从植物要素设计切入,切实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充分把握园林主题风格合理配置植物,尽量引入与茶文化相关的植物,并科学搭配松树、柏树、竹子等植物,并且各处景观的植物配置均应当与局部的生态环境保持协调统一,进而打造出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茶文化植物景观[6]。
然后,园林道路交通设计与茶文化的融合。基于茶文化的园林道路交通设计应当与园林总体规划相协调,同时契合相关规范标准。因而,可将道路交通划分成主干道、次干道以及游步道。道路建设应当采用自然、朴素的建材,诸如木材、砖瓦、石子等,亦可引入现代工艺仿制的传统铺装。另外,对于游步道的建设可就地选材,将木材、石子用作材料,依托堆砌拼铺的方式生成茶香古道景观,结合道路两侧的风光,让人们产生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综上所述,茶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内涵丰富,将茶文化融入进园林景观设计中,既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审美趣味,还可助力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鉴于此,茶文化园林景观设计中,设计人员应当充分把握茶文化的精神内涵,深度挖掘茶文化的美学价值,推进茶文化与园林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及人工景观的有机融合,追求一种“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进而提升园林景观的设计质量、价值,推动我国园林景观设计行业的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