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的常见问题

2024-05-21 10:18:46秦岩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7期
关键词:风景园林技术人员苗木

秦岩

(北京市新海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1 引言

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与生态战略日渐完善,风景园林工程的重要系数伴随着城镇居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而逐渐升高;一方面,风景园林工程中的花草苗木、水体山石等有效减轻了城市建设对自然生态的挤占,强调了生产生活环境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风景园林工程在调节局部气候、减轻热岛效应上的作用也不容忽视。我国现阶段风景园林工程因发展环境与产业条件的相关制约,在施工技术的应用上仍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不仅导致相关工程项目的实际质量无法满足需求,更导致企业的发展停滞、产业的环境恶化。因此,针对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常见问题进行研究刻不容缓。

2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原则

风景园林工程作为城市建设的一环,为实现符合建设要求的工程目标,必须关注工程施工各个环节的细节处设计。因此,本文基于相关规范要求与工程经验针对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原则展开分析,具体包括如下3 点。

1)原则一:施工材料的管理控制。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活动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施工材料的规格不同、种类繁多,相互之间存在极大的差异性。因此,为提升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必须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控制、存储运送、废料管理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因风景园林工程的自然属性,在施工过程中部分对生态环境有污染的材料更要进行严格控制,这样才能充分保证工程的质量[1]。

2)原则二:施工流程的质量控制。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活动具有施工环节交叉化、施工流程周期化的特点,工程整体涉及的技术应用范围较广,既包括水体的导引、控制,也包括山石的建设、堆砌,各个环节相互嵌套、相互影响,一旦某一个环节的质量出现重大问题势必会导致整体的施工进度延误。因此,应关注对施工流程的质量控制,避免施工建设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对工程整体质量、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恶劣影响。

3)原则三:苗木植物的养护控制。绿植的选育、移栽是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活动中的核心,也是技术应用的主要难点。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植物自身生长发育条件进行种植环境的设计,确保湿度、温度、土壤酸碱度等条件符合植物的生长特性,并根据植物生长的季节特性调整保养与维护手段,从而提高植物的综合存活率,保证风景园林工程的实际质量符合要求。

3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园林工程的施工活动是一项涉及多学科、涵盖多角度的长周期、大体量的复杂工程。其根本目的是将建筑结构与园林景观进行有机结合,赋予建筑结构以自然的生态属性,从而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调节地区环境因素的最终目的。因此,根据园林工程施工活动的具体目标,可将其技术要点划分为以下两点。

1)通过技术应用,规范施工过程。良好的技术应用模式能有效强化各个施工环节的实际效率,从而帮助技术人员更加精准地把握各个环节的物料与时间投入,规范施工过程[2]。

2)通过技术应用,缩短施工周期。施工工程中通过关注细节问题能有效避免因准备不足、物料损坏、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导致的延误,因此,技术应用的要点在于通过协调职能部门的工作模式,实现稳定而高效的工程建设。

4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常见问题

4.1 工程初期设计不具体,忽视细节问题

风景园林工程初期的方案设计常常涉及工程建设活动中技术的实际应用范围与具体应用效果,并以此为基础向施工的各个环节辐射相当量的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基于设计,而我国现阶段风景园林工程的方案设计仍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施工方案的设计并未充分考虑技术应用环境的具体差异,方案之间存在趋同性,直接导致施工项目的环境差异与细节问题无法在方案内部得到体现,为技术应用的调整与修正增加了障碍;另一方面,部分施工方案无法满足施工环境的实际要求,导致施工方案频繁出现改动,技术应用的环境得到影响。

4.2 工程施工准备不充分

施工准备阶段是风景园林工程实际施工开展前的重要环节,因施工技术涉及施工环节规划、施工人员管理、施工物料采买与技术应用模式等多个角度,这一环节常存在以下问题。

1)施工规划模糊化。技术的应用需建立在明晰的施工规划上,在开展规划活动时,部分人员过度依赖经验,并未按照具体规章制度的要求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导致部分需要严密配合的技术无法应用,严重干扰了施工的正常进行。

2)物料采买不合理。风景园林施工过程中应用的各类型物料均具有明确而严格的标准,材质、规格、样式与价格等信息若未经过妥善控制,不仅会导致工期延误,更会导致施工质量无法满足要求,导致潜在的安全危险。

3)技术应用不正确。风景园林工程施工准备的过程中,若技术人员不根据施工地区的具体环境进行相应的调整,势必会影响施工活动的规范性与安全性[3]。

4.3 施工人员能力不达标

风景园林工程不同于传统的工程项目,其在施工过程中涉及多学科领域、应用多施工技术,其中包含的绿化植物移栽、水体结构导引、山石造景架构等项目对施工人员的技术能力有较高要求。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人员普遍存在施工队伍资质不达标、忽视施工前技术学习、沟通交流渠道滞涩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相关技术的具体应用,导致施工项目无法符合技术规范与设计标准;同时机械性的施工活动导致大量物料浪费,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对工程整体造成恶劣影响。

4.4 苗木规格选择不合理

苗木的选育、移栽是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技术应用的集中体现。科学、正确的苗木品种与规格选择能极大地提升其存活比率,提升园林的生态质量,优化工程景观;而错误、不适的苗木品种与规格选择则会导致其在移栽过程中大面积死亡,园林整体质量受损。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工程在进行苗木品种规格的选择时常常忽视具体环境的影响,从而对后续的移栽活动造成消极影响,使得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大打折扣。

4.5 后续养护工作不到位

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常常忽视技术应用对后续保养维护工作的重要影响,专业知识应用的缺失与养护方案的趋同导致工程整体质量的下滑与景观寿命缩短等问题不容忽视。

5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问题的对策

5.1 优化工程初期设计,重视细节技术设计

为从整体上减少技术应用方面的相关阻碍,提升风景园林工程的整体质量,基于现阶段我国风景园林工程建设方案中设计层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以下优化对策。

1)重视差异化设计,强调技术应用。为节约技术成本与时间成本,企业内部应根据自身发展水平制定完整、科学、可靠的施工方案设计框架,并安排技术人员对施工环境开展实地勘察后再针对施工技术的选择进行针对性的差异化设计,确保技术应用与施工目标相适应。

2)与具体环境一致,控制技术标准。进行施工技术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到水体环境、地质属性、苗木资源等问题对技术标准的影响,技术人员应在调查分析后选择合适的技术设置模式,做到技术应用与具体环境的和谐一致。

5.2 关注工程施工准备,强化施工技术管理

施工前的准备活动是风景园林工程施工的重要环节,针对其开展的对策设计如下。

1)强化规划,为技术应用提供条件。施工环节的规划设计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得具体设计开展,从而为技术应用提供良好条件。一方面,细化施工环节的规划能够创造更多技术应用的机会,减少资源损耗;另一方面,深化施工环节的规划也能促进各类型施工技术的互联互通,缩短施工周期。

2)重视物料,避免对技术应用产生影响。施工物料的采购、储备与管理是施工准备环节的重点,也是影响整个施工活动的关键。物料的规格、材质与数目应完全按照施工方案的相关需求进行确认,并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进行质量抽查,避免因质量不佳、规格不符对技术应用造成影响。

3)重视环境,强调因地制宜的积极作用。在施工前,风景园林工程的技术人员应前往施工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并基于调查结果对技术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确保施工活动的规范与技术应用的标准,从而提高工程质量,规避安全风险。

5.3 提升施工人员素质,确保工程质量达标

施工人员的技术素养是技术应用的基石,也是工程质量达标的重要因素。为强化工程人员的技术素养,特提出以下策略。

1)强化资格审查,确保资质达标。在进行施工队伍的招标时,企业需要在资金问题的基础上严格开展资格审查活动,确保其与相关法律法规与技术应用需求一致。一方面,企业可根据自身历史施工记录选择技术能力与技术素养过硬,且施工能力有保证的相熟队伍;另一方面,企业应通过对施工队伍历史工程记录进行考查,以确保其符合自身需求。

2)开展学习活动,培养技术能力。在完成施工方案设计与施工前准备后,技术人员应集中安排施工人员参与施工前学习活动,重点学习内容为施工过程中技术应用的相关规范与实操经验,从而做到在提升施工队伍综合素养的同时深化技术应用在施工全过程的影响力,为后续施工活动的稳步推进奠定牢固根基。

3)强调交流沟通,减少技术失误。在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施工人员与技术人员的交流渠道畅通无阻,从而帮助技术人员及时利用相关知识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型工程问题,避免因机械性施工导致的工程质量恶化、安全风险增加。通过调整技术模式、技术手段能有效修正施工环节的问题,减少非必要的资源损耗。

5.4 重视苗木规格选择,规范实际选育流程

树种、花种的品种选择与规格控制是风景园林工程中的必要环节,在实际开展选育活动时,技术人员一方面应确保其与施工地区的实际环境相适宜,充分发挥绿色植物的生态属性,实现其生态目标;另一方面则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与技术规章进行选育流程的设计。在苗木选育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应对高度、根系发达度、树冠茂密度等指标进行全面的考查,确保无病虫害的影响。

5.5 强化后续养护工作,避免额外资源损耗

在基本完成风景园林工程的建设工作后,技术人员应着眼于后续的养护管理工作。一方面,技术人员应根据山石结构、水体资源与绿植种类进行针对性的水体更新计划、病虫害防治方案的设计,通过专业知识确保风景园林工程的实际效用;另一方面则应根据地区环境的变动与发展政策的更新及时调整绿植种类的选取,从而避免额外的资源浪费。

6 结语

综上所述,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的相关问题,不仅切实影响着相关工程项目的实际质量,更从市场影响力与核心竞争力两个角度影响着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施工管理人员应关注风景园林工程施工中的细节问题,并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地位,优化工程设计、细化施工准备,并关注技术能力的培养与技术实践的应用,从而达到缩短工程周期、减少物料损耗的目的,为企业的整体硬实力的提升积累经验与能力,为我国园林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猜你喜欢
风景园林技术人员苗木
欢迎订阅2023年《风景园林》
住区(2022年6期)2022-02-15 08:48:02
越南农业管理和技术人员线上培训
云南农业(2021年11期)2021-11-12 02:23:58
我国首批正高级船舶专业技术人员评出
水上消防(2021年4期)2021-11-05 08:51:52
企业技术人员能力评价的探索
苗木供求信息
林业与生态(2020年1期)2020-04-16 12:48:22
风景园林工程施工技术中常见问题思考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0:55
GIS相关软件在风景园林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31
探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构成艺术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7年13期)2018-01-19 02:28:33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农村百事通(2017年5期)2017-03-27 19: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