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建+合作农场”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4-05-21 04:18:01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
江苏农村经济 2024年3期
关键词:集体经济农场农户

朱 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农业农村和社会事业局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星镇近年来大力发展新型合作农场,实现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走出了一条推动农业现代化、加快乡村振兴步伐的新路子。

做法成效

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增收。三星镇瑞祥村以土地流转为抓手,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农民增收。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变“小、碎、散”传统种植模式,尽快让农户的口袋鼓起来,瑞祥村领导班子深入一线,准确摸清村情民意,摸清农民种地意愿,摸清土地闲置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方案,将农户一家一块的“小田”通过流转打造成“大田”,为农业规模化发展、机械化耕作打下坚实基础。截至目前,瑞祥村共流转土地1000余亩。自2016年起,瑞祥村开始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同时成立海门旺瑞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基地+种植户”发展模式,实现规模化、规范化、高效化生产,带动全村稻麦轮种面积近700亩,亩产达千斤。瑞祥村积极探索“标准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生产方式,让粮食生产更安全、更高效,实现集体增收与群众致富双提升,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

延链补链探索增收新模式。2023年以来,三星镇贤高村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结合村内700多亩新型合作农场,大力推进土地集约化经营,以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贤高村合作农场以稻、麦种植为基础, 共计种植水稻669亩,其中50亩试验田种植“南粳46”。合作农场所产稻谷经过烘干、碾米等程序,改变以往只出售初级稻谷的做法,打造自主品牌“贤稷”,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经营模式。“贤稷”大米的优势在于全程施有机肥料、以人工除草取代喷洒除草剂、有专业技术人员管培。合作农场秉承规范化办社、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理念,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努力将“贤稷”大米推向市场。同时,拓展多渠道销售路径,为农业增效、村集体经济增收提供有力支撑。

引产业项目赋能融合发展。光荣村以新型产业铺路、干部群众示范带路,擦亮“绿”的生态底色。2019年,光荣村建成3000亩高标准农田,成立了“乐荣”农副产品合作社,建立了村集体经营新型合作农场。2021年,光荣村引进“麦金地”智慧农业项目,将现代农业与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等结合起来发展,延伸产业链条,推动农业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带动乡村旅游业优化升级,由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4 0 0 亩麦金地智慧农田项目,依靠科技力量,产出的稻米价更高。光荣村党总支注重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增收致富,通过基层党组织引路、新型产业铺路、党员干部示范带路,提供劳动岗位,优先解决本村部分低收入农户的就业问题,绘就业兴家富、人和村美新画卷。

经验启示

三星镇通过党建引领、土地流转、资源整合等方式,将土地变股权、资产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形成“三变”红色引擎模式,新型合作农场经营管理变成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实境课堂。以“党支部+新型合作农场+农户”发展模式,开展大规模土地流转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大力推进村集体规模经营,壮大村集体经济。

推进“支部+农场”的发展模式。三星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基层党建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各村党总支主动认领任务,建立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联系点制度,构建“支部+新型合作农场+农户”的新型发展模式,整合新型合作农场党建资源、产业资源、社会资源。抓实“书记项目”,村党组织书记作为新型合作农场发展的直接责任人,带领支部班子当先锋、打头阵,抓好新型合作农场的建设运营。同时,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夯实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努力实现新型农场自主运转、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让支部行动起来,让党员作用发挥出来。

党员示范推动土地高效利用。广大党员争当土地流转的“宣传员”,走家入户向群众宣传土地流转政策,努力取得群众支持;做好土地流转的“带头人”,以身作则带头把家里土地先行流转,形成了党员带头,群众积极参与的良好工作局面。党员干部到群众中召开大会、小会不下十余次,宣讲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表达发展集体经济的决心。村集体经济组织有序推动了土地规模流转,为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打下了基础。土地流转不仅让闲置的耕地高效利用起来,更是有效拉近了村干部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有力地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铺就了一条土地流转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的幸福路。

强化农事操作和管理二合一。各村党总支以农户全覆盖、土地全覆盖、服务全覆盖为基础,探索农事操作和管理二合一的发展模式。镇上农业部门提供农资采购、农机作业、粮食烘干、仓储物流、产品销售等综合性培训、指导服务。各村党总支派出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新型合作农场事务工作,从技术扶持、物资采购、耕种收割、用工管理、仓储销售等方面做到统一指导、统一组织、统一实施。推动旅游资源多元整合,积极探索“旅游+农业”的发展新模式,发展壮大增收产业,形成区域品牌特色。

发展建议

完善经营模式,切实提升合作农场能力。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多种形式、多种业态的新型合作农场。围绕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新装备的集成应用与展示示范,鼓励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新型合作示范农场建设,通过先进的现代农业集成技术,实现“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提升新型合作农场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财务管理、种养技术、农机操作、品牌创建等培训。高标准农田建成区优先兴办新型合作农场,发展“一村一品”特色农业、订单农业、功能农业,实现产业兴村。

开展联盟建设,大力激发乡村振兴动力。新型合作农场探索“组团发展”的发展模式,聚力建设以农产品深加工为龙头、以规模化种植基地为依托,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生产、加工、科技为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走向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支持新型合作农场牵头建设社会化服务联盟,为规模经营提供粮食烘干、农资供应、农产品销售、生产技术咨询、劳动力资源调配等服务。支持村集体入股投资组建公司,牵头开展新型合作农场联盟建设,探索企业服务村集体的合作新模式,实现“村集体、入股农户、企业”三方共赢。

紧扣联农惠农,积极打造强农惠农机制。在实干中解放思想、总结经验、形成机制,用好“人才富农”这把金钥匙,充分调动返乡大学生干事创业活力,依托专业合作社、农场支部等载体,进一步集聚人才、资金、土地、技术、平台等资源要素。着力培养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新农人”,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引领更多农民走上致富路,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猜你喜欢
集体经济农场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20
农场假期
英语文摘(2022年2期)2022-03-16 06:16:14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46
村集体经济是如何“无中生有”的?——杨陵区农村集体经济的成长之道
当代陕西(2020年14期)2021-01-08 09:30:34
壮大集体经济的武夷山市实践
红土地(2019年10期)2019-10-30 03:35:08
农场
小太阳画报(2019年8期)2019-09-11 07:01:50
新时代如何增加村集体经济组织收入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一号农场
美食(2017年2期)2017-02-17 06: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