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旭芳
一个没有故事的时代是苍白的。具备故事思维的人,往往能够从全新的角度去思考与看待生活。到底什么是讲故事的能力?如何从技能层面、心理层面、未来职业发展层面等培养孩子讲故事的能力?怎样更好地传授家长、教师培养孩子讲故事能力的方法与步骤?我们希望在多元化的游戏与阅读中,更好地培养孩子的故事思维,让孩子实现快乐成长。
儿童的成长,是一段寻找生命意义的历程。故事是一种成长的力量,对于儿童、家长和教师,都是生命展开的自然方式。如果能通过一种方式,把孩子经历的人、事、场景等与外界连接起来的故事用心记录下来,就能形成孩子的“闪光故事”,再将其不断地发现、感受、逻辑加工、表达出来,就建立起成人陪伴下的孩子的“故事银行”。
讲故事的能力是孩子成长中必不可少的能力,我们通过建立一个故事银行,为教师与家长培养孩子的故事思维提供支架式引领。故事对儿童成长的影响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第一,运用故事增长儿童演讲等技能,这是故事在技能层面的应用。第二,运用故事促进孩子的社交、疗愈孩子的内心,让孩子保持良好的心态,这是故事在积极心理层面的应用。第三,孩子通过了解故事的秘密,从小就为未来从事创意性等工作奠定基础,这已经上升到故事在职业发展中的应用。
巧用故事进阶,让孩子的成长看得见
儿童讲故事的能力是一项极其重要且复杂的能力。一些研究表明,讲故事的能力与社交力、表达力等能力息息相关。同时,讲故事能力的提升会带动逻辑、联想、思辨等多元思维的提升。但很多孩子讲故事的能力并不强,一是缺乏对故事的积累,这就需要家长帮助孩子建立“故事银行”,收集故事素材;二是缺乏锻炼的机会,教师及家长应给予孩子舞台,比如举办“讲故事大赛”等。
观察到演讲: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有调查显示,故事类信息依然占我们日常沟通内容的65%,具有良好讲故事能力的孩子和成人,往往具有良好的社交关系和影响力。很多家长觉得讲故事不是一种技能,其实不然,讲好故事需要素材积累、图式积累和技巧积累三方面。仅仅是故事素材一项,就需要长时间的储备。如果父母陪伴孩子每天坚持收集2至3个故事,一年就能积累近千个故事,这是其他孩子在短时间内难以超越的。
积累故事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观察生活中的故事,二是从阅读中去收集故事。不会观察的孩子永远成不了“小小故事家”。孩子应该学会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寻找故事素材,同时举一反三,寻找生活故事与阅读故事之間的联系,将同一类型的故事记录在故事银行。在收集完故事之后,要打通书本故事和生活故事间的联系。孩子在看完一个故事之后,可以去寻找同类型的故事,并且用自己的语言分享出来,以增强表达能力。
对生活中故事素材的提取和运用,是增强儿童讲故事能力的重要方法。对故事思考越多,孩子记住的就越多,将来在生活中活学活用这个故事的概率就越大。
正念与坚持:豁达与阳光始于点滴。积极的心理是成长的原动力。有些孩子遇到挫折就容易失去信心,他们不了解成功需要用积极的心不断尝试。积极的心包括一些“正面”特质,比如自信、乐观、勇气、机智等。态度积极的人,有远大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不懈。
故事对改变孩子心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促发式改变,某一个单独的故事引起了孩子所遇处境的深刻共鸣,进而心理状态发生较大改变;另一种是浸润式改变,用故事把温暖、坚强等美好品质注入孩子的灵魂,可以改变孩子的内心状态。这两种改变都需要积累大量的故事。因此,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把听到的好故事收集起来,用好故事影响孩子的行为和心态,同时记录孩子在日常表现中的“闪光时刻”故事。这些闪光故事对于孩子的心理塑造以及认知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
当用这些积累的“闪光故事”去引领成长,会让孩子拥有更为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更为自信、有生命力地实现自我成长。教师及家长要专门记录孩子生活中那些好的行为故事,并用这些故事去强化孩子的认知、归正孩子的行为。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成人要及时表扬孩子,并且把这件事记录在本子上,不断积累,形成孩子的“闪光故事集”。故事可以塑造孩子的内心世界,每一次记录故事,都会强化孩子对自己行为的正向标签。
仿写到人生:条理在锤炼中笃定。同样一个故事素材,如何编排才能吸引人、打动人,这考验的是讲故事的水平。早期儿童编故事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仿写故事的方式进行启蒙。儿童早期的作品是杂乱的体验记录,但成人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使用“三色笔标注法”“三故事结构法”,让孩子把杂乱、不成条理的记录转换为结构清晰的故事。
“三色笔标注法”是成人陪孩子找出故事银行中孩子喜欢的故事,同时用三种颜色的彩笔来标注。以红色、蓝色、黄色为例,第一步,带领孩子挑出故事中描写场景细节的文字,用红色彩笔标注;第二步,挑出故事中描写人物心理活动或对话的文字,用蓝色彩笔标注;第三步,挑出故事中的客观事实,可以用黄色彩笔标注。通过“三色笔标注法”,可以看到整个故事中事实的描述和对话、情绪描写一直是穿插进行的,并且故事开头的场景描写也为故事渲染了氛围,这都是值得孩子在编故事时学习的。教师及家长要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记录自己的观察、情绪和思考,通过不断地仿写,孩子了解故事的基本规律,创编故事的能力也大幅提升,这对未来从事编剧、策划师等行业都有很大帮助,因为这些行业的本质都是运用故事原理设计产品,让用户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
除了“三色笔标注法”,“三故事结构法”也是锻炼儿童表达力的法宝,即“开头+三个故事+结尾”,乔布斯曾用它打造了在斯坦福大学的精彩演讲,布莱恩·史蒂文森用它打造了TED历史上鼓掌时间最长的演讲。以一张三故事结构的卡通图为例,如果把每个故事比作一支箭,明确的观点就是“靶心”。观点不明确,箭就容易射偏。采用三故事结构设计故事型演讲,故事的质量是特别重要的一个环节。对于很多孩子来说,找故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找到契合主题的故事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建立故事银行是帮助孩子快速高效、保质保量完成故事型演讲的关键。
建立故事银行,故事启蒙的必经之路
从故事在技能层面的应用来看,故事银行是培养孩子演讲表达的关键;从故事在心态层面的应用来看,故事银行是改善孩子自我认知的关键;从故事在职业启蒙层面的应用来看,故事银行的素材是孩子进行仿写创造的关键。那么,如何带领孩子建立故事银行呢?
故事银行就是把孩子生活中遇到的故事分类存储记录起来,成人可以协助其开展工作。儿童的故事银行通常可以分成五类“账户”,分别是解决问题类、人际交往类、自我发展类、日常情绪类和兴趣爱好类。
当孩子故事积累得丰富了,通过对故事的比较和分析,就能发现故事的秘密,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对故事图式进行了解。故事图式就是对故事中相似部分的认知,即个体对事物、人或环境等知识的认知结构。比如,我们常提到故事都有“开头、经过和结尾”,这是基本的故事图式之一,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要积累类似于“起承转合”、神话学者约瑟夫·坎贝尔提出的“英雄之旅”这样复杂的故事图式。同时,故事银行中丰富的故事还会让孩子了解到道理是基于场景存在的,不可生搬硬套。比如,《狼来了》故事告诉孩子不能说谎,但在一些特殊场景,孩子是可以说谎的,就像在动画故事中喜羊羊为了自保欺骗灰太狼的情节。故事能把对立的两种观点融合在一起,让孩子辩证地看待问题。针对同一个故事,1000个人可能得出1000个观点,这种基于场景的多交流分析问题的方式是我们学习讲故事能力过程中的重要收获。
当孩子具有思辨能力,可以灵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就可以从容面对生活中的困苦和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