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菊
主题阐释
体育精神是指以积极向上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意志,追求体育竞技中的优异表现,并在这个过程中体现出的一种品质和风度。通过体育竞技,人们可以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培养良好的协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郭金城:游泳让我变得乐观、自信
2023年10月23日,在杭州亚残运会S5级男子50米自由泳比赛中,郭金城两次打破亚残运会纪录。他全程高频摆腿,50米只换气一口,抵达终点时用头高速撞击泳池壁,这让他在网络上火速出圈,被网友们称为“无臂飞鱼”。戴着沉甸甸的金牌站在领奖台上,看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他幸福洋溢,满脸灿烂。
6岁那年的一场意外让郭金城失去了双臂,遭遇重大的身体灾难之后是极度的心理自卑。他不敢出门,不愿见人。但游泳让他看见了一道光。在父亲和教练的帮助下,他开始学习游泳,12岁那年被选拔进省队。由于训练刻苦、水平过人,此后他又入选了国家队。2023年在英国举行的残疾人游泳世锦赛上,郭金城一鸣惊人,收获50米自由泳、200米混合泳、4×50米男女混合泳接力等多枚金牌,且多次打破世界纪录。
游泳让他变得强大,让他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和充实。收获金牌和荣誉后,他更加深深地懂得了,只要努力就会有回报;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跨过去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解读
失去双臂的他克服重重困难,用游泳赢得了属于自己的辉煌人生。郭金城经过苦难的洗礼、意志的淬炼,在坚持不懈与自强不息中诠释着奋斗改变命运的真谛。郭金城的故事鼓舞和激励着所有人。体育,让人健康、乐观、自信。
辜海燕:在击剑运动中感受自信
2023年10月24日,在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体育馆,轮椅花剑运动员辜海燕与队友团结协作,以45:17大比分战胜韩国队闯入决赛;决赛又以45:28战胜中国香港队,夺得冠军。看到斗志昂扬的辜海燕犀利地刺中对手的有效部位,观众大声欢呼,为她鼓掌助威。在长方形的金属击剑台上,轮椅虽然被牢牢地固定在轨道上,辜海燕仍可以灵活地躲闪,击剑的速度、力量与精度不可小觑,尽管没有了步法和进退,她依然英姿勃发。
夺金背后,是超出常人想象的付出。辜海燕曾因车祸导致左腿高位截肢。虽遭遇不幸,但这位乐观的姑娘并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2014年,个子高、手臂长的她被轮椅击剑队教练选中,成为一名轮椅击剑运动员。残疾人练击剑要比正常人付出更多的艰辛。辜海燕介绍,体能训练主要以跳楼梯和举重为主。单腿在楼梯上持续跳上跳下两个多小时后,大腿就像灌了铅,脚掌、腿关节钻心地痛。专业训练中,有几十套技术,每一个动作都要练成百上千次。布满双手的老茧、浑身的瘀青、假肢摩擦带来的疼痛……这些都是她努力的印记。“训练和比赛让我开朗起来,我在击剑中感受到了快乐和自信。”辜海燕说。
●解读
从一名遭遇不幸高位截肢的花季女孩,到斗志昂扬勇夺桂冠的奥运健儿,辜海燕用了整整10年的时间。这10年,面对跳楼梯、举重等体能训练,她忍受疼痛、自强不息;面对高难度、高强度的专业训练,她刻苦努力、千锤百炼。“听到观众为我欢呼加油,我很自豪。不管是灯光还是音乐,这个赛场给人的感觉就是热血沸腾。”振奋人心的话语,充分展现了她自信、乐观的品质。
施秀英:抗癌寿星的运动轨迹
江苏省如皋市是全国“六大长寿地区”之一,全市145万人口中,百岁老人有265人。其中,有一位曾身患绝症的“长跑明星”——施秀英,她已走过了35年的抗癌之路,用运动创造了生命奇迹。
1976年,一场灾难无情地降临到施秀英的头上,她被确诊为肺癌晚期。手术后,她被切去一部分肺叶,拿掉两根肋骨。医生对她的家人说,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为她延续一至两年的生命。
从医院回家后,施秀英开始了长跑运动。每天清晨,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冰天雪地,她雷打不动地准时4点起床,绕着护城河畔跑步15公里。长跑结束后,她再完成自己规定的锻炼目标:连做15个俯卧撑,翻单杠做10次人体倒立,再做20个引体向上……持之以恒的体育锻炼,使施秀英的体质日益增强,性格更加开朗。她“豁出去”的劲头让身体逐渐恢复了健康,癌症再也没有复发过。近年来,施秀英成了长寿之乡的“健身大使”。她说:“我是个癌症患者,我又是个国家运动会上两块金牌、六块银牌和两块铜牌的获得者。癌症与金银铜牌,风马牛不相及,我把它们连在了一起,这靠的是信心与勇气。疾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战胜病魔的信心和勇气。我的抗癌绝招是:生命在于运动!”
●解读
面对癌症,施秀英无所畏惧,用坚持不懈的体育运动,为自己的生命增添了靓丽的色彩。正如她所言,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体育运动是健康的坚强后盾。
钟南山、吴孟超——经常运动,延缓衰老
84岁的钟南山院士说:“什么时候你把体质锻炼和功能锻炼看成跟吃饭、工作、睡觉一样,那么,你的境界将会达到一个新高度。健康是一所学校,人人都应该学会关爱自己”。正因为如此,这位84岁老人的肌肉照刷爆朋友圈,让许多20多岁的小伙子都自愧不如。为了方便锻炼,他在家里安装了健身器材,真正做到了把锻炼当作像吃饭一样。
吴孟超院士的锻炼则是将运动与平时的工作和生活结合在一起。他工作比较忙,还要带学生,很少有专门的锻炼时间。于是,他上班走路不坐車,工作时能站着就不坐着,自己还创建了一套健身操,时不时锻炼一下,活动筋骨。他说:“人要经常动,才能延缓衰老。”
●解读
运动就像吃饭、睡觉,运动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我们须更新我们的运动观,了解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特点,探寻适合自己的体育运动,这样才能享受更加健康的生活。
享受体育快乐,培养国之栋梁
“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这是教育家马约翰的名言。他长期在清华大学从事体育教育工作,从1914年进入清华大学开始,直到1966年去世,他整整工作了52年,为体育事业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是清华大学的体育精神。清华的历史上有一条“铁”的规定:体育课不及格不能毕业。其目的是希望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有较好的身体素质,能更好地为祖国服务。“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无体育,不清华”“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等时代口号,也总被师生们津津乐道。
2023年9月,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开幕。诸多年轻小将渴望在亚运会上让世界记住自己的名字,健儿们在赛场上的运动热情感动了许多观众。这份热情,更需要传递到校园里。让基础教育中的体育教育成为培养运动后备人才的主阵地,带领中小学生跑起来、跳起来。
●解读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野蛮其体魄”的口号呼声渐高。少年强则中国强,对于中小学生来说,积极参与体育健身运动,从小培养体育技能和兴趣,才能强健体魄、砥砺意志,凝聚和焕发青春力量,响应“强国有我”的号召,担当“国之栋梁”的使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