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灿
洛阳市政府日前发布《洛阳市大运河洛河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细则》(以下简称《细则》),推进大运河洛河段文化保护和生态环境修复。
“《细则》实施后,有助于展示大运河历史风貌和体现时代精神,形成‘一河揽千年的历史文化空间。”负责《细则》编制工作的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有限公司總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冯跃封介绍。
集思广益献计策
2021年4月,该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人才优势,承担起《细则》的编制工作。承担项目后,该公司勘测与规划分院作为实施单位,立即成立由副院长赵迎春担任组长的项目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组建编制团队。
项目实施前,赵迎春专门拿出几天时间,让项目组成员深入研读领会相关文件精神,思考项目逻辑框架和技术线路,并在随后的“诸葛会”上,鼓励项目组成员集思广益、建言献策。
最终,项目组确定了“将大运河洛河段两岸各2千米范围划定为核心监控区,严禁大规模新建、扩建房地产等项目,两岸划分四个风貌段”的思路和方向。并依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大运河河南段核心监控区国土空间管控办法(试行)的通知》,详细将项目涉及的洛阳市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洛龙区、孟津区、偃师区,分为文化遗产保护区、永久基本农田区、城镇发展区、生态控制区、村庄建设区和一般农业区。通过针对不同分区确定相应的管控措施,有效对建设项目进行针对性管控,对沿岸风貌进行全面指引。
攻坚克难搞调查
2021年6月,是洛阳市新冠肺炎疫情较为严重的时候,因此影响了项目的推进。
“我们在洛阳隋唐大运河沿岸考察时,许多历史遗迹和历史建筑不开放,大伙儿只能从门缝里看,用手机顺着门缝拍摄。”项目组技术员符越洋说。
除了考察难,疫情对项目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到了吃饭时间点,由于没有开门的饭店,只能吃随身携带的方便面充饥;由于在外奔波,时常错过核酸检测,难以回到居住的小区,又不得不临时住到项目办公室……
为确保完美呈现大运河的千年底蕴,项目组成员一路调查,一路记录。洛阳市区内的建筑多为隋唐建筑风格,特别是历史文化街区的建筑风格基本统一。通过仔细分辨洛河沿岸的城镇、村庄和建设项目的建筑风貌、建筑布局,为日后的风貌引导收集了素材。
别出心裁编细则
如何突出大运河文化遗产核心地位,保证完整性,展示大运河历史风貌和时代精神,建构璀璨文化带,成为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
项目组技术员郭辉说:“根据实地勘察的山川地貌、建筑风格,我们按照每一个章节要求,引导洛阳市重点打造隋唐东都京畿历史风貌,新建改建的仿古建筑均采用隋唐建筑特征。”
经过分析和商讨研究,项目组成员在洛河两岸规划出四个风貌,即洛河以北建设以现代唐风为主;洛河以南展现隋唐里坊格局;规划汉魏大道以东计划融入汉风元素,与汉魏洛阳城相协调;三川大道以东展现生态郊野风貌,体现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
经过项目组700多天努力,全长50.73千米的详细管控《细则》编制完成,一条依托文化遗产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多元文旅业态的洛阳城中的大运河,即将焕发新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