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和导师双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2024-05-19 19:30:26高杨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10期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提升路径导师

高杨

摘 要:本文从教师和导师的双视角出发,探讨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教师和导师应从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和伦理、提高科研水平和能力、加强科研指导和管理、培养科研氛围和文化等方面着手,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教师与导师应该建立有效的协同机制,实现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参考价值。

关键词:研究生培养;提升路径;教师;导师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10.039

0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加快建设高水平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了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

研究生培养质量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因素的复杂问题,涉及到政策制度、管理体制、资源配置、评价机制等多个方面。其中,教师和导师是研究生教育的主要執行者和参与者,他们的角色定位、职责担当、能力水平等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教师和导师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区别之处。从共同之处来看,教师和导师都是研究生学习和成长的引领者、指导者、促进者,都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学精神等基本素质。从区别之处来看,教师主要从事课堂教学工作,注重传授知识、理论和方法,面向全体学生;导师主要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注重指导实践、创新和论文,面向个别学生。因此,从教师和导师的双视角出发,分析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本文从教师和导师的双视角出发,分析了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主要因素,探讨了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有效路径,为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些启示和建议。

1 研究生培养目标

研究生培养目标是指研究生在学习和研究过程中应达到的预期效果,包括知识、能力、素质和价值等方面。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培养目标有不同的侧重点,但都应体现研究生教育的基本特征和要求,即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研究生培养目标是研究生教育的灵魂和指南,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和目的,是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标准和尺度。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建设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科技创新、社会发展、国家治理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的高层次人才。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

1.1 学术目标

研究生应掌握本学科或专业的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或专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问题,具备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学术探索和创新的能力,能够撰写符合学术规范和要求的论文或设计作品,为本学科或专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1.2 创新目标

研究生应具备开拓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够在本学科或专业领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设计并实施有效的解决方案,取得有意义的研究成果,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1.3 实践目标

研究生应具备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能够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中展现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能够与他人有效沟通和协作,能够承担社会责任和使命感,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1.4 素质目标

研究生应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尊重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创新、严谨求实,具备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备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2 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挑战

2.1 研究生招生规模与教育资源不相匹配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从2010年的51.8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103.5万人,增长了近一倍。这一方面反映了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研究生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利用,以及研究生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高校和学科为了追求规模扩张,降低了招生标准和质量控制,导致了研究生的入学质量下降和结业质量不稳定。同时,由于研究生教育资源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学科之间在研究生教育投入、支持、管理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影响了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均衡性和公平性。

2.2 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不完善和规范

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是指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监测、评估和反馈的制度和机制,包括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方法、评价主体、评价结果等方面。目前我国对研究生培养评价体系还存在一些不完善和不规范的问题,过分依赖于论文发表和学位授予,忽视了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导致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不高。一些高校和学科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评价缺乏客观性、公正性和科学性,只重视论文的数量和影响因子,忽视论文的质量和创新性。同时,也没有建立起全面、多维、动态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没有涵盖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价值等方面的表现,也没有考虑到研究生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不同角色下的表现。这些问题影响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真实反映和有效改进。

2.3 研究生培养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

目前我国的研究生培养还主要遵循一种统一化和标准化的模式,忽视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特长和职业规划,导致研究生的学习动力不足和创新能力低下。一些高校和学科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研究生采用相同或类似的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没有根据研究生的具体需求和特点进行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设计。也没有充分考虑研究生在未来就业或升学中所面临的不同挑战和机遇,没有为研究生提供多样化和灵活化的培养路径和选择。这些问题影响了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科研训练、实践锻炼等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4 教师与导师的作用和责任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教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和核心力量,对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创新和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然而,当前教师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指导不够有效和及时,不能根据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提供适合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评价方式,导致研究生的课程学习效果不佳,影响了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导师是研究生培养中最重要的指导者和推动者,其水平、态度、行为等对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直接和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的作用和责任也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和指导不够有效和及时,导致研究生的学习进展和科研成果不理想。一些导师由于工作繁忙、能力不足、态度不端等原因,不能给予研究生足够的关注和支持,甚至出现忽视、压榨、剥夺等不良现象。也没有建立起有效的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情况了解不够,也不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这些问题影响了导师与研究生之间的信任和合作,也影响了研究生的学习效果和科研水平。

3 教师和导师双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

教师和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主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他们的作用和责任直接关系到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因此,从教师和导师双视角出发,探讨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3.1 教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路径

教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是研究生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的传授者和引导者。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教师应该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掌握学科前沿动态,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影响力。教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注重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培养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专题教育、主题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主义情怀,培养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关注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规划。教师应该尊重研究生的个性差异和选择权利,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特点、专业方向、职业目标等因素,提供差异化和个性化的课程指导、学业辅导、职业规划等服务,帮助研究生实现自我价值。

3.2 导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路径

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科研训练和学术规范教育,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者和监督者。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导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做到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学风。导师应该以自身为榜样,秉持科学精神,坚持严谨治学,遵守学术规范,维护学术尊严和科研诚信。导师应该以身作则,强化研究生的学术规范训练,教育研究生尊重他人劳动成果,杜绝学术不端行为,如抄袭、剽窃、造假等。

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支持。导师应该与研究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情况,发现和解决研究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导师应该根据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和进展,提供合理的指导方案和建议,给予研究生必要的科研资源和平台支持,鼓励研究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促进研究生的科研成果和学术水平的提升。

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和发展,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导师应该关注研究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文素养,关心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情感需求,给予研究生温暖和鼓励。导师应该培养研究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帮助研究生拓宽视野,增强自信,为研究生的未来就业或升学提供指导和帮助。

3.3 教师与导师共同培养视角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

教师与导师是相互补充、相互协作、相互促进的双重角色,他们共同构成了研究生培养的主体力量。要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教师与导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建立教师与导师的协同机制。教师与导师应该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平台,定期交流研究生的学习和科研情况,共同制定和调整研究生的培养计划,协调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的安排和进度,解决研究生在学习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与导师应该形成互补互助、互相促进的关系,共同提高研究生培養质量。

实现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教师与导师应该根据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需求,设计符合研究生特点和水平的课程体系,注重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实用性和创新性,激发研究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教师与导师应该将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紧密结合,以课程为载体,引导研究生掌握科研方法、开展科研实践、提高科研能力。教师与导师应该将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相互渗透,以科研为支撑,促进研究生拓展知识面、深化理论基础、提升学术水平。

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教师与导师应该关注研究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研究生的思想品德、道德修养、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等方面。教师与导师应该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志愿活动等,增强研究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服务能力。教师与导师应该支持研究生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活动,如学术会议、论坛、访问、交流等,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4 结语

本文从教师和导师双视角出发,探讨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路径。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内涵和要求,并分析了研究生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如招生规模与教育资源的不匹配、评价体系的不完善和规范、培养的针对性和个性化的缺乏、教师和导师的作用和责任的不充分发挥等。然后,从教师和导师的双视角出发,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路径: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加强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关注研究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规划;导师需要做到言传身教,树立良好的学风,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提供及时的指导和支持,关心研究生的成长和发展,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教师与导师需要建立协同机制,实现课程教学与科研训练的有机结合,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些路径对于解决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世昇,吴海江,楼世洲,等.从客体到主体:研究生学术管理制度下的学生地位与权益维护[J].中国高教研究,2021,(11):4248.

[2]肖建国,李雨豪.地方高校研究生“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路径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4):104113.

[3]唐剑锋,王放,李冠男,等.产出导向的课程设计助力研究生综合能力培养——以材料物理学课程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47(08):117124.

[4]蓝文婷,彭林,熊建辉,等.高等教育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路径研究——以美国密歇根大学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22,(09):1825.

[5]苏俊宏,徐均琪,吴慎将,等.科研赋能教学模式下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02):3639.

[6]黄河,钱丽萍.一流学科指引下的研究生课程体系优化[J].中国高等教育,2021,(19):4446.

猜你喜欢
研究生培养提升路径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研究生培养中导师与辅导员联动机制的构建
基于非形式教育理论的研究生素质培养的研究
青年时代(2016年19期)2016-12-30 17:53:25
对当前研究生教育的一些思考
科教导刊(2016年20期)2016-12-27 16:39:59
研究生创新培养的“步态追踪”模式
计算机教育(2016年9期)2016-12-21 00:36:20
中小学班主任情感素质结构与提升路径
大学生就业质量的现状及提升路径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54:20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