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锡晋:晚清民间赈灾第一人

2024-05-19 10:15侯杰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钱款赈灾安东

晚清和民国初年,政体更迭,社会动荡,官场腐败,政府赈灾很难奏效,一种赈灾的新形势——义赈兴起。

义赈是以往民间捐赈救灾活动的延续,其特点由传统意义的“捐赈”,发展为自己管理,自我约束,独立于政府管理体系,大规模跨区域全过程“放赈”。唐锡晋便是当时著名的一位,他投身义赈37年,足迹遍及8省51州县,运作赈款过百万,有“晚清民间赈灾第一人”之誉,《清史稿》称他“义赈之远且久,无过锡晋”,民国首任大总统黎元洪曾给他颁发匾额,上刻“民不能忘”四字。

唐锡晋(见图),字桐卿,江苏无锡人,早年在家乡设帐授经,教育门徒20余年,先后任安东县(今江苏涟水)、长州(今苏州吴中和相城区)教谕。在此之前,唐锡晋就跟随义赈领袖、同为无锡人的李金镛(漠河金矿创办人)参与过数次义赈活动。在安东任职时,他带人将数百亩的盐碱地改造成良田,用收获的粮食购置药品,免费赠送给贫困患者。那个时期,山西、河南发生旱灾,唐锡晋热心参与赈灾,为灾区募集钱款,“凡办义赈者历十余年,蒙存活者有数万户”。

戊戌政变那年(1898),苏北多地遭受洪灾,很多饥民向南方逃荒,路經安东时官员禁止入境,严令返回原籍,不少难民因而饿毙。唐锡晋闻讯,将家中积存的400缗俸禄钱倾囊而出救济饥民,又让长子唐宗愈赶回老家无锡向兴办实业的唐氏族人募捐,他自己则到上海、苏州、常州、镇江等地绅商募得白银4万两。之后,唐锡晋和唐宗愈分头查赈转运,粮食运到时,灾民的详细情况也正好摸清。

作为办赈救灾的组织者,唐锡晋有一整套程序和办法。他先后制定了《查赈条章六则》《查户须知十则》《煮赈条章六则》等,对办赈人员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参加赈灾前要在象征忠义的关帝庙宣誓。

庚子年(1900),陕西关中遭遇严重饥荒,正遇八国联军侵华,官府自顾不暇,无力救助灾民。唐锡晋与另一位义赈领袖严作霖各带20人的队伍,携带募集的钱款,冒雪进入陕西赈灾。陕西多山地,地形复杂,入户调查难度很大,他赋诗勉励赈灾同仁:“诸君莫怨风霜苦,百万灾黎待此行。”

丙午年(1906)秋,长江、淮河流域暴雨成灾,百姓生活困顿,安东8万饥民啸聚,声称官府赈济贪腐不公,要求唐锡晋亲自督办。唐锡晋当时正卧病在床,只好强撑病体和灾民见面,答应众人诉求,一场危机才及时化解。

唐锡晋65岁病逝于上海。7年后,故乡无锡惠山唐锡晋专祠落成,蔡元培赠挽联:“存心似禹溺稷饥,乃能为所难为,拯八九省生灵于水旱频仍之际;报德以乡祠巷祭,直觉死犹未死,视数十年富贵而瞬息即逝何如?”

(摘自《现代家庭报》 侯杰/文)

猜你喜欢
钱款赈灾安东
是的,但是……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恋爱分手,费用咋算
登录第三方支付平台非法获取他人钱款行为的定性
滑雪初体验
图书选荐师安东
抢劫罪
清末民初直隶商会的乡村赈灾活动述略(1903-1928年)
硅宝科技:举行雅安地震赈灾募捐仪式
银行赈灾损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