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晓扬 宁耀贵 孙杰
【摘要】 目的:比较给予脓毒症休克(SS)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与中心静脉压(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SS合并重度ARDS患者共计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研究组给予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比较两组复苏目标达标率、生命体征、代谢指标、转归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6 h后的复苏目标达标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 h后尿量(UO)、平均动脉压(MAP)均提高,心率(HR)均降低,研究组UO、MAP均较对照组更高,HR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24 h后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均升高,乳酸(Lac)水平均降低,研究组ScvO2较对照组更高,Lac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CVP监测,给予SS合并重度ARDS患者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提高复苏目标达标率,维持生命体征,改善代谢指标,促进患者恢复。
【关键词】 脓毒症休克 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 中心静脉压 液体复苏
脓毒症休克(SS)由病原体感染引起,机体对感染的抵御能力不足,影响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继而出现休克症状,该病可累及多个器官、组织,部分患者并发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死亡风险进一步增加,需要及时采取液体复苏治疗[1]。临床上多通过中心静脉压(CVP)监测指导液体复苏治疗,其具有操作简便、可行性强等优势,但无法特异性地反映心脏负荷、心排出量[2]。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PiCCO)监测将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进行有效结合,能够实时了解患者心排出量,且干扰因素较少,目前已应用于SS患者中[3]。基于此,本研究对100例SS合并重度ARDS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比较PiCCO与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00例SS合并重度ARDS患者,选取时间为2018年1月—2022年12月。(1)纳入标准:①符合文献[4]《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中SS及文献[5]《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中ARDS相关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2)排除标准:①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②合并动脉阻塞性疾病、活动性大出血;③合并大面积肺不张;④由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引发的休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本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家属知情同意。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机械通气、抗生素治疗、血管活性药物治疗等常规治疗措施。
对照组给予CVP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于患者右侧颈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连接监护仪,监测患者CVP。当CVP<10 mmHg、尿量(UO)<0.5 mL/(kg·h)时,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四川太平洋药业有限责任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51023960,规格:250 mL)3 mL/kg,直至CVP为10~12 mmHg;当CVP>12 mmHg、平均动脉压(MAP)<65 mmHg时,给予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生产厂家:上海禾丰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1021177,规格:1 mL︰2 mg)2 mg,用0.9%的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厂家: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6758,规格:50 mL︰0.45 g)配成50 mL,单独深静脉导管泵入,直至MAP≥65 mmHg、收缩压(SBP)≥90 mmHg。
研究组给予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于患者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术,向股动脉插入穿刺针,将温度控制连接器与导体前端相连,再将PiCCO监测仪的压力传感器与后端相连,调整压力传感器的高度,使其与患者心脏处于同一水平位置。监测患者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心脏指数等指标;当ITBVI>850 mL/m2、EVLWI≥10 kg/mL时,提示患者血容量不足,滴注复方氯化钠注射液3 mL/kg,直至EVLWI<10 kg/mL;当ITBVI≤850 mL/m2时,提示患者血容量超负荷,给予利尿剂或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以控制血容量;当ITBVI≤850 mL/m2、心脏指数<3 L/(min·m2)时,提示患者存在心源性休克风险,给予正性肌力药物以改善心肌收缩力。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复苏目标达标率:治疗6 h后,比较两组的复苏目标达标率,复苏目标为UO>0.5 mL/(kg·h),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70%,MAP≥65 mmHg,CVP为10~12 mmHg。(2)生命體征: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4 h后的UO、心率(HR)、MAP。(3)代谢指标:治疗前、治疗24 h后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测定ScvO2,并抽取患者肘静脉血3 mL,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乳酸(Lac)水平。(4)转归情况:比较两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x±s)描述,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描述,组间比较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
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3~76岁,平均(51.05±6.43)岁;原发疾病:腹腔感染11例、肺部感染13例、血液系统感染3例、神经系统感染5例、泌尿系统感染18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24~79岁,平均(51.38±6.51)岁;原发疾病:腹腔感染10例、肺部感染14例、血液系统感染4例、神经系统感染6例、泌尿系统感染16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复苏目标达标率比较
治疗6 h后,对照组的复苏目标达标率为52.00%(26/50),研究组为82.00%(41/50),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0.176,P<0.05)。
2.3 两组生命体征比较
治疗前,两组UO、HR、M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UO、MAP均较治疗前提高,HR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UO、MAP均更高,HR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4 两组代谢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ScvO2、La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 h后,两组ScvO2均较治療前升高,Lac水平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ScvO2更高,Lac水平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5 两组转归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SS合并重度ARDS具有病情复杂、病死率高等特点,患者受到感染性疾病影响,体内有效循环血量大幅减少,致使组织器官血流灌注异常,可表现出面色苍白、意识不清、呼吸急促等症状,并伴有持续性低血压[6-7]。临床上常采用液体复苏治疗该病,强调在短时间内大量补液,以纠正患者体内低灌注状态,改善组织和器官血供[8]。
CVP作为一种重要的体循环血流动力学参数,可反映心脏前负荷,为液体复苏治疗提供指导,但胸腔、心脏压力变化会对CVP监测造成干扰,影响液体复苏效果[9-10]。PiCCO的实时性较强,且操作简便、干扰因素少,能够直观显示患者心脏前、后负荷变化,帮助医师了解ITBVI、EVLWI、心功能等指标[11]。通过PiCCO监测结果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能够帮助医师合理制订补液方案,维持患者体内液体正平衡,使组织器官得到良好灌注,同时避免补液过度加重肺水肿[12-13]。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能够调节患者循环血容量,减轻心脏负担过重引发的心肌损伤,还可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促进代谢功能恢复[14]。
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治疗6 h后复苏目标达标率较对照组更高。分析其原因,PiCCO监测可准确反映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在其指导下实施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更为精准地维持循环血容量,帮助患者尽快达成复苏目标[15]。本研究中,研究组UO、MAP均较对照组更高,HR更低。考虑其原因,PiCCO监测能够实时反映心脏容量负荷,为液体复苏治疗提供客观、准确地指导,迅速纠正患者体内液体失衡状态,并提醒医师在适当的时机用药,改善患者生命体征[16-17]。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ScvO2较对照组更高,Lac水平更低。推测其原因,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能够纠正患者全身低灌注状态,调节机体氧合情况,从而促进患者代谢恢复,改善相关代谢指标[18]。此外,研究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分析其原因,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能够更为准确地控制补液量、补液速度,避免容量不足或超负荷影响组织器官灌注,有效改善各脏器功能,从而缩短患者康复时间[19-20]。
综上所述,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SS合并重度ARDS患者,可提升复苏目标达标率,对患者生命体征、代谢指标、转归情况有显著改善作用,效果优于CVP监测下液体复苏。
参考文献
[1]王雪婷,高雪花,曹雯,等.血乳酸联合Pcv-aCO2/Ca-cvO2及下腔静脉直径扩张指数指导脓毒症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价值[J].中国急救医学,2020,40(8):703-708.
[2]刘军,张丹红,陈荍,等.脓毒症患者应用PiCCO与CVP指导早期液体复苏治疗的临床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23):142-144.
[3]黄海平,刘勇,何晓燕,等.脉搏指示连续心输出量监测仪在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1,11(9):221-223,232.
[4]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中国严重脓毒症/脓毒性休克治疗指南(2014)[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6):557-581.
[5]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和治疗指南(2006)[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07,16(4):343-349.
[6]杨云,林森,宫保强,等.亚胺培南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脓毒症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1):31-34.
[7]刘源,梅建强,施保柱,等.血必净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脓毒症合并ARDS患者肺血管通透性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4):385-389.
[8]韦茵,熊敏君,罗建宇.不同血流动力学参数联合指导脓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目标导向性补液治疗对临床预后的影响[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22,28(1):50-53.
[9]赵波,李鹏,郭启芬,等.中心静脉压联合被动抬腿试验在感染性休克病人容量反应评估中的作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2,47(12):1659-1663.
[10]劉冬辉,刘超,文海燕,等.中心静脉压联合下腔静脉呼吸变异度在脓毒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预测价值[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1,36(11):1441-1444.
[11]蒲昆鹏,刘辉,张贺,等.PiCCO监测下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合并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3,33(1):71-75.
[12]陶琳,易银萍,李倩,等.PICCO监测联合重症超声应用于感染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1(18):2957-2958.
[13]刘冠雄.PICCO指导下导管留置在多发伤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22,19(11):141-145.
[14]杨阳,彭前玉.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液体复苏对脓毒性休克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20):1-7.
[15]张功伟,王伟,张诗渊,等.床旁超声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在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22,32(20):8-13.
[16]刘健,崔文娟,樊晓光,等.PiCCO监测技术联合NT-proBNP检测在老年脓毒性心肌功能障碍患者液体复苏中的应用及其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4):817-820.
[17]何云.PiCCO监测与重症超声指导液体复苏治疗脓毒症休克的临床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4):132-136.
[18]吕文,王进,蒋熙攘,等.PiCCO指导重症腹腔感染患者液体复苏及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2,29(5):554-559.
[19]周丙梅,王银娥,徐亚运,等.基于早期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的PICCO监测在严重多发伤病人容量管理中的应用[J].蚌埠医学院学报,2021,46(10):1470-1474.
[20]聂有和,魏美霞.脉波指示剂连续性心排血量监测在脓毒性休克早期液体复苏治疗中的应用对改善患者氧代谢异常的意义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21,18(3):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