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平
1948年3月23日,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东渡黄河,向西柏坡转移,到1949年3月23日赴北平建立新中国,这一年时间,周恩来作为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兼代总参谋长,在战略决战的岁月里工作极其繁忙,他仍于1948年4月、6月、12月三次參加群众文艺活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给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巨大鼓舞。
1948年春,中共中央向西柏坡转移时,在路经河北阜平城南庄时暂住几天。一天晚上,晋察冀边区群众剧社前去城南庄为党中央汇报演出。演出地点设在村边一个小学校的大院子里,演出的节目是歌剧《宝山参军》《全家忙》和《农民当家》。开演之后,有人发现周恩来和任弼时就坐在台下第三排普通小板凳上,和干部、群众一起看戏。周恩来兴致勃勃,不时指点着演员,同任弼时低声交谈。每场闭幕后,他们都欢快地鼓掌。
演出结束后,周恩来在一间陈设简朴的教室接见了剧社同志们。屋内用几张木桌并成一条长案,上边铺着白桌布,旁边摆着十几条长凳,屋顶挂着一盏玻璃罩子煤油灯。当周恩来迈着矫健的步伐走进屋时,大家热烈鼓掌、一齐围了上去。周恩来微笑着同大家一一握手,连声说:“同志们,辛苦了!”接着招手叫大家坐下。有的同志怕板凳不够用,坐在地上,周恩来拉过一条长凳,亲切地说:“坐,坐,坐在这里,你们是客人。”
周恩来首先问身边几个小同志多大岁数,接着说:“去年邓颖超同志就看了你们的《宝山参军》,写信告诉我,说是一出好戏,还给我寄了剧本。今天看了戏,果然是个好戏。你们大概都是农村出身吧?”当得知扮演宝山妻的演员齐玉珍的哥哥是齐馥华时,周恩来爽朗地大笑起来,指着齐玉珍说:“今天你不但可以演《宝山参军》,还可以演‘兄妹相会喽!”又向大家介绍:“她哥哥就在我们中央电台工作,这次都回到老家来了。”周恩来对他身边的每一个干部、战士是那样熟悉和关怀,使大家感到无比亲切和温暖。
周恩来、邓颖超在西柏坡
接着,周恩来提到解放区人民具有高度政治觉悟,踊跃参军参战,而我党的政策是“要照顾家庭困难,独男不当兵”时,联系到演出的具体剧本,说:“你们戏里,王宝山除了妻子,只有一个妹妹,是否还可以增加一个弟弟,或者把妹妹变成弟弟呢?”周恩来又说:“我们是党的文艺工作者,文艺宣传一定要符合实际生活,注意党的政策。”
谈到《农民当家》这出戏,周恩来赞扬戏里的几个人物演得不错,又问:“你们说,为什么过去农民受地主的剥削、压迫,今天能够翻身作主人?”大家回答:“因为有了共产党,有了毛主席。”周恩来满意地点点头,说:“两千多年来,中国农民不甘心忍受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从陈胜、吴广到太平天国,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农民暴动、农民战争,但是都失败了。为什么?因为没有一个革命政党的领导。我们解放区的农民为什么能够翻身得解放,当家作主人?因为有了毛主席,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接着,他亲切地问大家:“那么,为什么你们的戏里只表现农民的自发性,看不到党的坚强领导呢?”的确,当时创作这个剧本只写了贫雇农自发地组织贫农团,搬“石头”、斗地主,强调农民自发斗争,没有鲜明地表现出党的领导作用。周恩来一针见血指出剧本存在的问题,使大家心悦诚服。
周恩来继续跟大家说:“十年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土地改革,中国革命的每一个胜利都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没有毛主席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我们今天的一切。”“你们的戏不要只提贫雇农打天下、坐天下,还要注意团结中农。对犯错误的干部也不要搬开不管,还要教育帮助他们啊!”后来,当大家学习了毛主席《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和《纠正土地改革宣传中的“左”倾错误》,更感到周恩来指示的深刻和中肯。
谈话不知不觉已经一个多小时,秘书来催周恩来休息,他小声说:“还早呢,没关系。”接着站起来,给大家讲述全国解放战争的大好形势。他坚定地说:“天津、北平、上海、南京这些大城市,有很多电影、戏剧、文化事业,你们说,进城之后,是我们领导他们,还是他们领导我们?”大家怔住了,说实在话,当时很多人都没有这个思想准备,有的同志悄声说了一句:“我们都是‘土包子啊!”周恩来微微一笑,左手轻轻敲了一下桌子,说:“不要瞧不起‘土包子。我们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帝、蒋介石的飞机大炮,‘土包子可以打败‘洋包子嘛!”大家笑了。接着他又说:“大城市有很多文化事业,但大多是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文艺,它们是腐朽的、没落的、没有生命力的。我们解放区的文艺虽然粗糙,但它是无产阶级的新文艺,是革命的,最有生命力。我在重庆时,就对那里的文艺工作者讲,你们要向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学习,大家应该做好准备,进城以后,是我们领导他们,而不是他们领导我们;是我们改造他们,而不是他们改造我们。”最后他又指示大家:要认真学习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认真改造世界观,不断提高艺术水平。在进城之后,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坚定不移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就一定能够改造那些旧文艺,创造出崭新的社会主义文艺。
周恩来教导剧社同志们坚持党的革命文艺路线,为大家描绘了文艺工作光辉灿烂的远景,人人精神振奋。直到深夜一点多了,秘书又来催周恩来休息,他最后说:“这些意见供你们参考。希望将来在北平、天津还能看到你们的演出。”
1948年5月,中央书记处五位书记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相聚于西柏坡这个太行山区的小村庄。各机关安顿好后,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决定派出抗敌剧社到西柏坡给中央汇报演出,一洗转战的风尘。
成立于1937年12月的晋察冀抗敌剧社,是党领导下建社最早、历史最长、力量最强、活动范围最广、创作成果最为丰硕的一支部队文艺团体。这次到西柏坡给中央汇报演出,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十分重视,剧社精选影响力较大的多幕歌剧《不要杀他》、独幕话剧《喜相逢》和秧歌剧《大庆功》。《不要杀他》以纪律教育为主题,描写某战士违反群众纪律,要被依法处决,受到人民群众保护的故事,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母亲的形象,表现了抗战时期解放区军民的深厚情谊和人民群众的觉悟。《喜相逢》是胡可创作的独幕话剧,是一部宣传俘虏政策的艺术作品,描写了爱占便宜的老兵刘喜搜了俘虏王相腰包,拿了人家五万元,后来又见到参加八路军且与自己在一个班的王相的心理变化。该剧许多心理表现让人深受触动,堪称经典。秧歌剧《大庆功》以兵民喜欢的秧歌形式,载歌载舞,表现了抗日战争胜利后欢乐喜庆的场面。
周恩来本人熟悉文艺,青年时代有过话剧表演的经历,对文艺的影响力和教育作用一向高度重视,有着独到的认识。早在1948年1月份,周恩来观看晋绥军区平剧院演出的《连环套》后,对演职人员说:“你们演戏,应该知道这是为教育人的,要在不知不觉中感化人,不要光为娱乐而已。”
1948年6月3日,抗敌剧社经过精心准备,怀着激动又喜悦的心情来到西柏坡给中央领导汇报演出。演出结束后,周恩来接见了全体演员,并在谈话中讲到了关于部队的文化工作和任务。他首先谈了自己观剧的感受,对剧中精彩片段给予高度评价,说:“像《不要杀他》这部剧里,戏里死者的父亲说,十年了,八路军给我挣了这个家,这句话非常有力量……很有预见性,有预见性的艺术是创造性的。”
针对文艺工作者应该创作出什么样的作品,具有什么样的风格,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时,周恩来说:“文艺要有中国的传统、情调和气派,成功的文艺要能激动人的思想、情感,引起共鸣。”因为抗敌剧社主要是为部队服务的,周恩来特别指出,“你们要深入群众,用文艺把部队活跃起来。”因为在战争的环境下,尤其是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部队需要战斗的文化”来活跃生活。文化工作者就担当着提高部队文化生活的任务,尤其在一场场恶战之后,更需要文化活跃。所以,剧社要适应形势的发展,有一些“把戏剧工作视为终身事业的人,以奋斗终身的决心,为部队创造出好的作品来”。他还强调,“要写反映胜利情绪的戏、鼓励生产的戏。不要老演苦戏,太沉重,马上就要胜利嘛!写喜剧难,写快乐的戏还要演得成功。快乐场面这么多,写不出快乐的戏那才奇怪呢!”
剧作家和演职人员们频频点头,周恩来语重心长地说:“20年的部队文化工作,经过了革命的4个时期,从萌芽到发展,到现在该是收获的时候了。总政要总结这一工作。今天请傅钟同志来,也是这个意思。给你们三个任务:一、努力创造出部队能唱、能演的各种群众性的艺术形式。二、推荐十部上下的好剧本流传下去、推广出去。三、写出些经验,互相交流。”由此可见,周恩来对部队文艺工作者的期望和要求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自此之后,伴随着解放战争的胜利进程,各剧团不断总结经验,为部队和群众创作出大量能唱、能演、能舞的各种题材,并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把好的剧本流传下去,推广出去。
1948年9月,中央团校在河北省平山县创办后不久,就从岗上村搬到了两河村,距西柏坡40公里左右。全国各地的青年人来到解放区后,都想见见中央领导,于是团校领导发出邀请,请周恩来看望大家,给大家上上课,讲讲话。
此时,正处于谋划部署战略大决战之时,周恩来工作非常繁忙,但他还是在百忙之中向接洽的团校负责人提出:“你们是青年的学校,就要有青年人的特点和作风,要青年化,要活跃。越是紧张,越要青年化,要学会做青年工作的方法,将来才能做好青年工作。你们排点文艺节目,搞个联欢晚会,我就一定去。”
消息传回团校时,同学们情绪一下子就活跃起来,学习和生活呈现出崭新的活跃局面—军事操练、体育锻炼、运动会、秧歌、歌咏、戏剧活动,同农村青年联欢等等,学校驻地一带顿时人声鼎沸,热闹异常。为了能够让敬爱的周恩来副主席早日参加晚会并聆听他的教诲,在上课之余,全校师生积极投入到秧歌、歌咏、戏剧节目的紧张排练活动中。校文工队更是忙得不可开交,赶排大型歌剧《周子山》,还有《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
1948年12月9日下午4点左右,繁忙一天的周恩来和邓颖超一行,乘坐吉普车来到中央团校驻地两河村。周恩来身穿旧色灰军装,神采奕奕地从车里走出来,热情地和大家握手、交谈。同学们簇拥上去,大声问好。此时虽已入冬,天气很冷,但整个校区都被热情点燃了,热闹非凡。
周恩来一行首先到校部了解办学情况,在晚饭前又回到学员当中,和大伙亲切交谈,了解大家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晚饭时,周恩来拒绝了校部为他们准备的晚餐,坚持要和同学们一起吃大灶。小米饭、大盆萝卜菜汤,周恩来吃得又香又利索。他两碗都吃完了,见有个南方女同学不习惯吃这样的饭,吃得很慢,他笑着说:“南方人不会吃小米,这可不行啊!吃饭也要学习,吃小米也要学习,吃小米也要训练,不然行起军,打起仗,就会吃不饱肚子,那怎么行呢?”
晚餐后,在校部重新翻修成的大礼堂里举办晚会。会场上早已坐得满满的,学员们坐在草团子、布垫子、石块、木墩子上,急切地等着周恩来一行的到来。当他们从后边进来走到台前边时,大家起身热烈鼓掌,高呼着口号,有的高兴得跳了起来。演员从后台跑到台当中,鼓掌欢呼,举手致意。周恩来和邓颖超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一直站着向大家挥手,并和学员们一起唱《解放军进行曲》《南泥湾》,唱《解放区的天》《团结就是力量》……一个接一个,整整唱了半个多小时。
1949年3月,周恩来在七届二中全会上作报告
演出要开始了。开始前,一个女学员代表大家上台致献词,她激动地一遍遍地说:“我们真高兴得不知说什么,我们真高兴得不知说什么……”这天晚会,节目丰富多彩,既有强烈的革命气息,也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周恩来和邓颖超等看得十分专注,不时鼓掌,有时哈哈大笑,并与旁边同志进行交流,给予鼓励。
晚会结束后,周恩来和邓颖超来到后台,与演员握手、交谈。周恩来对几个女演员说,“五四”时期,我们在南开,当时的校长不要女同学上台演戏,今天,你们女的上台了,这也是革命。你们唱陕北民歌,要用纯朴的嗓子,不要用洋嗓子。又对乐队一个打铜锣的女同志说,后台的工作也很重要,要做无名英雄,后台工作要保证前台工作。并鼓励演《周子山》和《兄妹开荒》的演员们:“你们演得不错嘛,学生演农民不容易啊,你们要好好向农民学习。”
回到前台,同学们都热情地站起来,欢迎周恩来给大家讲话。周恩来风趣地说:刚才你们唱了《解放军进行曲》,唱到向前、向前,過去南方人到北方来,和北方人一起把北方解放了,现在我们北方也应该去帮助解放南方。我们是要解放全中国,因此,我们今天就要向南、向南、再向南。
当时,有个别北方同学,愿意毕业后仍回自己的地区,南下解放全中国的思想准备很不够。周恩来的讲话亲切深刻,加深了大家对当时形势发展的认识,帮大家树立了随时准备“向南,再向南”的决心,提高了大家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觉悟。接着,周恩来说:“你们唱歌时唱到‘旧枪换新枪,这不对,新枪我们要,但旧枪也不能丢啊!”学员们频频点头。
在解放战争的胜利形势下,中央团校的学员从平山徒步出发,踏上北上参加解放平津接管工作的征途。之后,不少同志又随大军南下,向南、向南、再向南,肩负起解放全中国的责任,践行了周恩来的谆谆教诲和殷切期望。
(责任编辑 杨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