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善途径

2024-05-18 01:48段夏伟
大科技 2024年16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段夏伟

(大理市水利服务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0)

0 引言

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防洪排涝、安全供水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各种问题和挑战。本文将探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途径,以期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改进提供思路和方法。

1 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4 个方面:①管理体制不完善、责任不明确。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管理体制不完善、责任划分不清晰的情况。缺乏明确的管理机构和责任人,导致管理效率低下,难以及时解决问题。②缺乏高效的监测和维护手段。水利工程需要进行定期的监测和维护,以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然而,目前仍存在监测手段不够先进、维护手段不够高效的问题。缺乏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和维护技术,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和成本。③信息化水平较低。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等环节存在着一定的薄弱环节。缺乏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共享机制,导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难以进行科学决策和精细化管理。④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部分地区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存在着管理经验不足、管理手段单一等问题。缺乏系统性、综合性的管理思路和方法,使得管理效果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管理需求。

2 改善管理体制的途径

2.1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责任体系

为了解决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责任体系。首先,应该着手成立专门的水利工程管理机构,并确保管理人员具备相关专业技能和知识。这个机构负责制定细化的管理制度和规章制度,并对工程建设、运行、维护、管理等方面进行全程管理和监督,以确保整个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其次,针对这个管理机构内部,需要建立健全的责任体系,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这个责任体系应当包括工程建设、运行、维护、安全等各个方面,确保每个人都有清晰的职责,落实责任到位[1]。例如,工程建设阶段需要落实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等职责,运行维护阶段需要落实日常巡检、设备保养等职责。

2.2 加强协调与合作

为了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协调与合作,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机制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应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各级管理部门能够及时获取到相关工程的基本情况、进展进度、质量状况等信息,以便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协调。其次,应积极推动资源整合和协同作战。不同管理部门之间往往涉及人力、物资、技术等资源的调配和共享。建立资源共享机制,通过合理安排和利用资源,提高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在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中,应建立联合指挥机制,由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参与,并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密切协作,形成合力,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运行的安全可靠。此外,要强化跨地区的合作机制。水利工程往往涉及多个地区的资源调配和管理,需要建立起跨地区的合作和协调机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建立联络机构等方式,加强各地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解决因地域间差异带来的问题,推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在不同区域范围内的协同推进[2]。

3 引入先进监测技术的途径

3.1 采用遥感技术进行实时监测

为了实现水利工程的实时监测,引入遥感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手段。通过卫星、无人机等设备,可以获取到工程区域的高质量、高分辨率的影像数据,并结合相关传感器,实时监测并获取水位、水质、泥沙等关键信息。利用遥感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它可以实现对大范围、广域的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监测。通过卫星遥感,可以获取到大面积的影像数据,实现对工程区域的整体把握。同时,无人机遥感技术可以对特定区域进行精细化监测,获取更为详细的信息。其次,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响应和即时更新。传统的监测方法需要人力巡查或安装传感器等设备,对时间要求较高。而遥感技术可以实现远程、自动化的监测,实时获取并更新数据,能够快速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此外,遥感技术还能提供多元化的监测指标。除了水位、水质、泥沙等基本信息外,还可以利用多光谱遥感影像进行植被监测、土壤湿度监测等,全面了解工程周边环境的状况,为工程管理提供更多的参考。

3.2 运用大数据分析提高预警与应急能力

通过对水利工程监测数据的全面采集和整合,结合大数据分析算法和模型构建,可以实现对工程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异常预警。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和趋势预测,可以建立水利工程的预警模型。首先,对历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找出各项指标之间的关联规律和变化趋势。通过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预警模型,准确判断工程健康状态并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问题。在预警模型建立后,通过实时监测数据与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当监测数据与预警模型的差异超过设定的阈值时,系统将自动发出预警信息,通知相关人员进行应急处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对水利工程问题的敏感性和响应速度,降低事故风险和损失[3]。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还可以进行风险评估和决策支持。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分析水利工程的潜在风险,提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应急预案。同时,结合实时数据和大数据分析结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优化工程管理策略和资源配置,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3.3 推广智能化监测设备与传感器

为了提升水利工程的监测能力,推广智能化监测设备和传感器是一项关键举措。通过引入先进的传感器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关键参数,如水位、温度、流速等,从而及时获得工程状态的详细信息。通过安装传感器设备,工程监测数据可以被准确采集并传输到中心控制系统。这些数据将经过处理和分析,形成实时监测报告,为工程管理者和决策者提供重要参考。当监测数据超出预设范围时,智能监测设备将立即发出警报,提示存在潜在问题,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智能化监测设备还具备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功能。通过与中心控制系统的联动,工程操作和控制可以实现无人值守或远程操作。当监测数据异常时,系统可自动触发预设的应急措施,如启动泵站、开启泄洪闸门等,从而快速应对问题,减少灾害风险。此外,智能化监测设备可以通过云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联动分析。多个水利工程的监测数据可以集中存储和管理,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趋势预测。这样的数据共享和联动分析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为决策者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4 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途径

4.1 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库

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和数据库,该平台可以集成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的各个方面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基础数据、监测数据、维修记录等。通过统一平台的建立,可以实现以下好处:首先,统一的信息平台可以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采集。目前,许多水利工程的数据和信息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系统中,造成了信息隔离和重复采集的问题。建立统一的信息平台后,各个部门和系统可以通过数据接口与平台进行对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互通。这样可以节省数据采集的时间和成本,避免数据冗余和错误。其次,统一的信息平台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质量。通过集成和分析各种数据和信息,管理人员可以更加全面和及时地了解水利工程的运行状况和问题。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4]。另外,通过数据的分析和挖掘,管理人员还可以获得更深入的洞察和决策支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此外,统一的信息平台还可以为水利工程的监管和服务提供支持。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平台对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同时,平台也可以为用户提供各类服务和查询功能,方便他们获取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提高用户满意度和信任度。

4.2 利用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提高数据共享与管理效率

通过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交换和共享平台,实现不同级别水利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首先,可以利用云计算技术,将水利工程的数据存储在云端,使得各个管理单位都能够远程访问和共享这些数据。不再需要传统的局域网或专用服务器来存储和共享数据,极大地方便了数据的获取和使用。同时,云计算还可以通过弹性扩展的方式,根据需要自动调整存储空间和计算资源,提高数据存储和处理的效率[5]。其次,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的实时监测和管理。通过在水利工程中安装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采集工程的各项指标,如水位、流量、温度等,并将这些数据通过物联网连接到云平台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云平台远程监控和分析这些数据,及时了解工程的运行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和处理。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维护,提高管理的效率和灵活性。另外,借助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数据的智能分析和挖掘。通过对大量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发现潜在的关联性和规律性,并提供准确的决策支持和预测能力。例如,可以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水利工程未来的运行状况和风险,并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这将有助于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减少人为的误判和主观因素的影响。

4.3 开展水利信息化培训与技术推广

开展针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信息化培训,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数据分析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信息系统操作、数据分析方法、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积极推广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和解决方案,引导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逐步实现信息化管理。通过培训和技术推广,可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促进信息化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广泛应用。

5 加强管理培训的途径

5.1 设立专业化培训机构或课程

为解决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短板,可以考虑设立专业化培训机构或开设相关课程,以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针对不同层级和专业领域的管理人员,可以设计一系列系统、全面、深入的培训内容,包括水利工程设计、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该培训机构或课程应注重实践教学,结合实际工作案例进行教学,帮助参训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通过实地考察和实操训练,使参训人员亲身体验水利工程管理的实际操作和挑战,培养解决问题和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

5.2 培养水利管理人才队伍

通过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养具备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的水利管理人才。首先,可以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评价机制来激励管理人员的进步。这可以包括对管理人员进行能力测试、绩效评估和知识考核等。通过考核和评价的结果,可以识别出业绩突出和有潜力的管理人才,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晋升机会,同时也能够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改进的指导。其次,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为管理人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可以组织各类专业培训、研讨会、讲座等形式的学习活动,旨在增强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此外,还可以鼓励管理人员积极参与行业交流和学术研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另外,设立奖励制度是激励管理人员自我提升的有效手段。可以设立表彰制度,对在水利工程管理中取得卓越成绩的管理人员给予嘉奖和荣誉称号。这样的奖励制度将激发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此外,可以与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建立实践基地和实施实习计划,为学生提供与实际工程管理相结合的培养环境。

6 结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运行管理工作是一个持续、复杂的过程,需要多方面的协调和努力。通过改善管理体制、引入先进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等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水利工程的运行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的安全、高效运行,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应该坚持不懈地改进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管理机制,为水利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水利工程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重大水利工程复工风采
营改增对水利工程造价的影响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欢迎订阅《ANSYS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
安徽小型水利工程改造提升创新实践与思考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