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霞
八旗制度是满洲早期的兵民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建于努尔哈赤时期。其户口编制大致是这样的:每三百人编为一牛录(满语“大箭”,汉语译为佐领),五牛录编为一甲喇(满语“队”,汉语译为参领),五甲喇编为一固山,每个固山各有黄、白、红、蓝颜色作旗帜,因此汉语把固山译为旗。原先人少,只分四固山(旗),以后人口增多,又增加四固山,在原来旗帜周围镶一道边,即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合起来称为八固山,即八旗,约六万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无事耕猎,有事征调”,每旗由一个满洲贵族管理。满洲入关时,满洲、蒙古、汉军各有八旗,实际已有二十四旗,习惯上仍称为八旗。编入八旗的人称为旗人或旗下人。顺治以后,八旗中的镶黄、正黄、正白三旗成为上三旗,因为皇帝原是这三旗的旗主,所以這三旗后来号称“天子自将”,皇帝的警卫也由这三旗的子弟担任。其他五旗成为下五旗,不担任皇帝的警卫,只管贵族王公的事。
八旗入关时,人数不到十万,战斗力很强,统一全国,所向披靡。入关后增至二十二万多人。然承平日久,享乐腐化,八旗子弟们游手好闲,不习武艺。到了康熙十二年(1673年)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已毫无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