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小利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展开,一是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进行歌唱加工的可行性;二是解释了歌唱加工法之一的节奏加工法的含义;三是结合具体的歌唱教学曲目案例,阐述了在实际教学中运用节奏加工法的方法。
小学高年级进行歌唱加工的可行性
生活中,无论是物理加工还是化学加工,都是以具备完整的原材料、丰富的加工工具和一定的加工能力为前提而进行的。其中,原材料为加工提供了物质基础,后两者为加工提高效率和提供正确的路径,进而保障其成功率。在学习上也是如此,歌唱深度加工同样要求学习者具备“原材料”“加工工具”和加工能力,三者缺一不可。此处的“原材料”指学习者在课堂上已经初步学会的完整歌曲;“加工工具”是指学习者所积累的相关音乐知识经验和歌唱技能,这些原始积累越丰富,加工后的“成品”则越具创新意义,二者呈现正相关的特点;加工能力是指学生的头脑中的思维层次。
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高年级学生最能适应歌唱加工环节。首先,相较于中低年级段,高年级的学生积累了相对较多的音乐知识、技能和经验,其音乐认知结构也不断丰富和復杂起来,这为加工活动提供了各种创新和迁移路径的可能性。例如,关于歌曲《大中国》,教材对学生的要求之一是为这首歌设计一段RAP并邀请几个同学演唱。这属于创造性加工活动,往往需要学习者具备一定的节奏知识,而高年级学生所学习的相关音乐知识已基本达到这一条件。在生活上,他们也已具备相对丰富的生活经验,这有利于其对各种各样的学习加工活动产生广泛的兴趣。
其次,小学高年级的思维特性能够满足歌唱加工的要求。高年级的学生恰好处于形式逻辑思维阶段。这种思维特性有利于学生透过现象深入事物的本质,不断认识到加工对象的作用、意义和价值,且加工、创造意识日益浓厚。在这种思维层次下,学习者已能初步在脑海中对加工对象进行合乎逻辑的想象与联想,进而以已有的认知结构为“加工工具”,并根据联想和想象的画面将其进行“再生产”。
此外,经过深度学习的歌曲联结和新授过程后,学习者已基本能够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情感特征,这为进一步的加工环节提供了加工“材料”。因此,无论是从学习者的音乐认知结构还是思维层次上来说,小学高年级学生都更易于开展歌唱加工的活动。
节奏加工法概述
“加工”原属于制造业的一个名词,是指对物品进行再生产。在教育领域内,“加工”主要是指学习者巩固、转化和内化信息。在歌唱学习中,加工往往是在学生经历过歌曲新授的环节,并初步习得所学歌曲的基础上发生的。
歌唱教学中的节奏加工法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导向,对新授歌曲进行创编来改变其原本的形态并进行展示。“创编”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具有创作、改编、应用等多层含义,但在歌曲创作过程中这些含义是融合在一起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创编”是指教师引导学习者对教材上的音乐作品进行改编,主要是让学习者充分运用所学知识对歌曲进行某一方面的改编,如对歌曲的旋律、歌词、节奏等进行改编,目的是激发学习者创造性思维。正如《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发挥学习者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一个学习领域,是学生进行音乐创作实践和发掘创造性思维能力的过程及手段。
顾名思义,节奏加工法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带领学生改编原有歌曲的节奏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目的的教学方法。总之,在歌曲中进行的节奏创编性加工活动所培养的创新思维不仅能够在学习上为学生助力,更能与现实生活接轨解决实际问题。
歌唱教学中节奏加工法的运用
节奏表示长短不一的音符组合,是音乐作品的骨骼构架。歌曲中的节奏创编就是在不改变拍号、歌词的前提下,让学生将节奏进行设计和组合,创作属于自己的节奏作品,并能将创编的节奏运用到演唱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关注学生主体,激发学生创作兴趣的同时,要以一个“参与者”的角色进行平等对话,在旁加以点拨和协助。
在为歌曲重新创编节奏之前,教师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要以歌词本身的自然节奏为基础,否则会打破歌词本身的原有逻辑,以至于出现“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况。但是又不能过度依赖歌词本身的自然节奏形态,这会导致创编成果变得枯燥乏味、平平无奇。基于此,我们一方面要充分考虑歌词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行充分的“音乐化”设计。为此,在新授歌曲进行节奏加工之前,或在日常教学之时执教者可设计相关的简单、有趣的节奏创编小游戏来培养学生对语言和节奏结合的灵敏性。例如笔者曾在代课时便设计了一个这样的节奏创编小游戏,深受学生的喜爱,课堂氛围也较为活跃(教学基本信息如表1所示)。教学案例(片段)一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语言—节奏游戏,这个游戏涉及了语文和音乐两个学科。
生:还有这种游戏吗?
师:是的,这个游戏的语言素材大家一定不陌生,因为你们一定在语文课上尤其是在写语文作业的时候接触过,就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这句话。
生:写过!
师:其实今天我们的游戏初步任务和大家的语文作业差不多,就是为这句话断句,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准备,一会儿我请几位同学念出你们的答案,每位同学只能念一个答案,后面的同学的答案注意不能与前面同学的相同(2分钟后请学生展示断句答案,筛选后的断句答案如图1所示)。
图1 学生断句答案
师:看来大家的语文功底都很不错呢,还没有展示的同学请不要灰心,接下来还有第二个任务。任务就是请你运用所学过的音乐节奏型为断句设计节奏,要求是以“/”为标准划分小节,也就是说“/”的地方就是你设计节奏时的小节线。
生:用几拍子呢?
师:拍子不限,如4拍子8拍子都可以。你可以只设计一个断句,也可以每个都设计,或者一个断句多种节奏都行(教师先示范一个),3分钟后我请一个小组来进行接龙,一个个地念出你们的设计成果(3分钟后请学生展示成果)。
以下是部分学生的创编成果(有改动):
师:同学们都非常棒,大家的音乐节奏型的储备量也非常丰富,那么现在我们来进行第三个游戏任务,那就是运用气息以朗读的形式把你所设计的节奏配上句子进行呈现。老师先来示范一遍,一会儿我请几位同学上台来朗读一下你的作品(教师示范,同时使用手势让学生注意观察吸气时的动作、换气时的地方,以及双肋扩张的情形,在此可让学生回忆前文所述的“闻花香”“点炸药”等练习气息的小游戏)。
从以上活动中我们可以发现,像这种节奏创编游戏存在着多种益处。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全情投入课堂当中,因为它是一种开放式的活动,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也几乎不用担心会出现答案重复的情况;二是可以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懂得语文学科的断句知识在音乐课堂中可以进行迁移运用,音乐课中的技能技巧同样也可以运用到语文的朗诵活动中去,同时音乐学科内也存在着迁移性,如控制气息的能力还能运用到节奏创编活动中,从而加强内在学习动机;三是学生在创编的过程中势必会在脑海中搜索有关节奏型和节拍的知识以及运用气息的技能,巩固了旧知识;四是可以为后面对歌曲进行节奏加工做铺垫,这是这一游戏活动的主要目的。在活动中,第一步是为句子断句并规定“/”处为第二步创编节奏时的小节线,无形之间让学生明白节奏加工并非主观随意的,而是在遵循歌词自然节奏的基础上再去进行节奏改编。
像诸如此类的节奏游戏素材还有如“上山路人挤人人挤我不挤”“滑旱冰大家滑你滑我不滑”等,教师可以多方面搜集类似的词句,设计节奏加工活动为音乐课增光添彩。接下来的片段二是笔者在代课时引导学生对新授歌曲进行节奏加工的案例。此案例出自湘藝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第一课《大中国》(乐谱片段如图2所示)。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对《大中国》这首歌曲已经比较熟练了,接下来我们玩一个节奏创编的小游戏,让我们一起改编一下这首歌的第一段节奏,将它设计为一段RAP。
生:怎么设计呢?
师:你们可以看到最底下,课本已经给我们提示了三种RAP开端的节奏模式,可以前后四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创编。创编要求和我们那个“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的游戏较为相似。就是我们不能改动小节线,只能按照歌曲原本的断句进行创编。5分钟后我将请两组同学上台以说唱的形式表演你们的创编成果,一共八小节,组内每位同学按顺序说唱两个小节(图3是其中一组学生的节奏创编成果,有改动)。
在这一加工过程中,一方面学生不仅运用了先前学过的节奏型知识,如附点、切分、休止符等,在强化知识技能的同时,还增加了表演经验,体验到了“玩”音乐的乐趣。另一方面,学习者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创编任务更具成就感,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
综上所述,我们结合具体的案例提出了可供操作的歌唱节奏加工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并非每堂课都需要用到节奏加工法,应根据具体情况如教学时间的分配、教唱歌曲节奏的复杂程度等进行具体分析。
(作者单位:湖南交通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