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图县头道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韩晓丽
而经济合作组织在联合农户、实施规模化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直以来,笔者结合工作实际长期观察调研着农村社会经济变迁, 亲身参与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 深切感受到了合作事业推动农村发展的力量。 但部分合作社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严重制约了其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开展这一课题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及面的发展过程。 可以分为萌芽期、起步发展期、高速发展期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之初, 一些敢想敢干的农民开始尝试合作化生产。他们结合家乡资源优势,发起蔬菜种植合作小组、养殖合作队等自发性质的基层合作组织。这一时期组织规模普遍很小,生产经营也相对简单,多是试水性质。但这种小范围联合生产的创新实践,打开了农民产业合作的新思路,埋下了合作事业发展的种子。当时农村合作经济仍处在萌芽探索期,影响范围有限。
20 世纪80 年代中期,国家出台政策大力支持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 在此鼓励下,各地农民积极建立专业合作社,实现农副产品规模化生产。 例如,安徽凤阳的蔬菜、茶叶、林产品合作社成规模,产值实现快速上涨。 合作社从最初的单一业态,逐步拓展到农机操作、土地流转等多领域。 这一时期, 各类合作组织数量猛增,合作经济蓬勃开展,步入轨道。
进入90 年代,我国形成了长期稳定的农村政策体系, 各地农民信心大增, 积极创办加入农业专业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的成熟应用,带动了一大批千亿级合作社的成长,如恒都农牧、正邦科技等。 发展至今, 农村合作组织在农产品供应链全过程中发挥着关键性作用,是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促进农业生产方式改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些组织通过引入现代化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帮助农民改善种植、养殖等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2]。从引入高效的耕作技术到推广现代化农业设备的使用, 合作组织的介入使得农业生产更为科学、规范,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收入和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集体经营、共享资源和市场, 这些组织为农民提供更好的生产条件和更有利的销售渠道, 使他们能够获得更为稳定和可观的收入。 同时,合作组织在乡村经济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多元化发展,推动了乡村产业的繁荣。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通过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这些组织能够协调农户间的资源共享,整合土地、资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同时, 他们也推动了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财务管理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这些组织普遍存在着记录不清晰、记账不规范的情况。 管理者在处理日常收支时常常只进行简单的收付对账,而没有建立规范的账目结构或进行汇总分析。此外,对资金的使用监督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审批与付款依据。 这种现象可能导致资金被违规使用甚至挪用的风险,同时也无法有效地控制经营成本,进而损害了合作社的利益。
当前农村合作组织的内部监督机制存在一些薄弱之处,监督不足的问题相对突出。组织领导对于基层管理和业务运营缺乏必要的约束和监督, 内部审计或监督人员的配备也不足,其工作往往流于形式。员工在业务操作中的违规行为往往得不到有效制止, 基层管理监督的失灵情况时有发生。 这种状况不仅加重了道德风险和管理风险,还可能带来更为严重的内部问题,损害了组织的正常运营与发展。
农业生产经营中, 基层农民工人与种植基地负责人或采购人员之间的沟通不畅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基层农民工在处理日常种植、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常无法及时向基地负责人进行汇报。同时,基地负责人关于调整种植计划或采取病虫害防治措施等重要工作指示, 也无法迅速地传达给基层农民工人。这种信息沟通的堵塞,导致问题不能得到基地负责人的及时重视, 相关风险也无法被及时评估和防范。 信息传递不畅给农业生产经营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隐患。
许多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缺乏科学系统的风险管理框架,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以及制度风险的防范控制相对薄弱。 风险评估不够全面,缺乏完善的应急预案。这种现象与现代企业风险管理的理念和实践存在差距,需要及时更新和改进。
部分农村合作组织的网络基础设施和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整体上数据安全防护能力较弱。对客户隐私和交易数据的保密机制不够健全, 易受内外部攻击和泄露风险。 员工对信息系统使用过程中的风险和责任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客户利益和组织声誉受损。
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内部, 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至关重要。这一体系应该是系统化且科学化的,涵盖各个管理环节,包括但不限于检查制度、预算制度以及考核制度等。 其目的在于确立权责清晰的全员全面管理模式,使管理层能够明确各自职责,形成高效运作的管理机制。 此外,这些制度应具备灵活性和适应性,需要定期评估和修订,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推行“管党治党”理念也显得尤为重要。这意味着强化党员干部的管理,发挥党组织在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中的核心领导作用。 党组织应成为执行各项制度的引领者,负责牵头落实管理工作,并以身作则,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以示责任担当和示范作用。此举不仅能够营造一个规范、有序的管理环境,更能够促进组织内部各项工作的高效运作,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内部管理基础。这种内控制度体系不仅限于规范管理,更是为了确保合作组织能够依法合规、高效运营,更好地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利益。
采用数字化手段是确保财务运作有效性和透明度的重要方法。 建立自动化的财务处理系统能够大大提高财务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全程电子化的收支交易记录也能及时反⒊资金流向和账务变动。 这种数字化管理方式有助于有效监督和管理财务, 杜绝人为错误和潜在的违规操作。 通过制定合理的业务支出范围和经费使用权限,确保经费使用符合规定,并避免超支情况的发生。这种预算管理能够规范支出,防止出现资源浪费和财务风险。为了更好地预防潜在的财务风险,应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机制。 利用大数据技术监测资金流向,及时发现异常交易行为或资金流动,将有助于迅速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 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控制和解决。审计检查有助于全面了解财务状况,快速发现潜在问题,并能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维护财务秩序和规范运作的环境。 这种严格的内部审计制度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促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规范管理行为。
规范业务操作流程对于防范潜在的风险和损失至关重要。在发现业务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环节时,对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设计。这意味着要删除冗余的环节、规范操作流程,以降低操作风险,同时控制潜在的漏洞[4]。联合信息技术部门, 利用流程再造和数据分析等工具手段,建立起业务全流程监控体系。这个系统将有助于实时评估业务运行中的风险, 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问题。通过这种监控机制,可以更好地了解业务操作的全貌,对潜在的风险和异常情况有更快速地响应能力。另外,开展定期的业务培训也是关键措施之一。这样的培训不仅限于技术层面, 还需强调流程规范和操作标准。培训能够帮助员工更深入地了解规范操作流程,提高工作规范性和操作能力,从而降低出错风险。建立异常情况反馈机制同样至关重要。 这个机制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避免损失扩大化。当出现异常情况时,可以及时介入并调整操作流程,从而更有效地防范风险,保障业务操作的正常进行。
应该聘请专业的内控和审计人员, 这些人员应具备丰富的内部控制和审计经验, 以使在定期的业务流程评价、制度执行评价、风险点检查等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应客观、全面地评估业务运作,若发现潜在问题,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同时,应建立重大审计事项报告制度,确保重大问题直接向高层汇报,促使高层重视问题并及时解决。 内审部门在工作过程中应该避免受到其他部门或个人的干扰和影响, 以确保审计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有助于审计人员更加公正地开展工作,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另外,利用新媒体建立内部举报渠道也是建立内部审计机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建立这样的渠道可以使员工有一个安全、便捷的途径,能够匿名或实名举报存在的问题,确保问题能够及时上报和处理。 这种机制有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内部问题,维护组织内部的稳定和秩序。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在处理内部控制问题时可以充分利用信息系统来实施全过程监控。首先,利用高新技术手段如云计算、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对经营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和实时反馈异常情况[5]。这有助于管理人员及时了解经营状况,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异常情况进一步扩大。其次,建立数据安全存储和使用制度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农业方面。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处理的数据往往包括农业生产、物流、销售等多个环节的信息。 因此,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制度,防止敏感农业信息的泄露和不当使用非常必要。利用视频监控、传感器和移动检查终端等技术对农业物流环节进行全方位监测也是至关重要的。通过这些监控手段,可以全面了解农产品的运输情况、储存条件等信息,杜绝可能存在的运输或储存环节的问题。 依托系统科学预警和智能分析功能可以帮助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有效降低防控操作的成本。通过数据的科学预警和智能分析,能够快速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 并提供解决方案, 有助于降低防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控制问题与内部培训密切相关,加强内部培训对培育规范意识、提升员工素质和业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农业方面,加强内部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针对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具体业务,培训员工掌握农业生产、管理和营销等方面的实际技能。这包括对农业生产、种植技术、养殖管理、农产品质量控制等内容的培训, 帮助员工熟悉农业业务流程,提升其专业素养。职业道德培训有助于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促进他们更加规范地履行职责。风险防范培训则有助于员工了解潜在的风险,并学会如何应对和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 以确保农业生产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此外,针对新入职员工的培养尤为重要。为新员工提供系统的培训和指导,帮助他们迅速适应组织的文化、业务和规范,提升他们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先进典型表彰机制,对表现良好的员工进行激励和表彰,有利于树立榜样,激励其他员工积极向上。 同时,营造团队正能量和积极的工作氛围,有助于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工作合作性。最后,建立约谈问责、通报惩戒等机制。这种机制有助于员工进行约束和监督,对违规行为及时进行约谈、问责和通报处理,强化内部管理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这有助于维护组织的规范运作,确保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
在未来的研究和实践中, 笔者将进一步深入挖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控制问题, 并致力于提出更加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国家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同时, 希望能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一些参考, 为完善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内部管理机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共同努力,必能为中国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发展和乡村振兴贡献更多有益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