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牛腹泻疾病的防治

2024-05-18 08:20赵全昌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牛舍寄生虫病牛

赵全昌

公主岭市怀德镇综合服务中心,吉林公主岭 136121

在牛养殖生产过程中,牛腹泻是较为常见的疾病,诱发牛腹泻的原因较多,例如,环境因素、病毒因素以及饲料因素等,如果没有采取科学措施及时防控,容易诱发牛死亡,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而想要有效预防,需要养殖户结合本地区的环境特点优化饲养措施,在保证牛健康的基础上,实现养殖收益最大化。

1 发病特点

牛腹泻疾病具有地域性流行特点,一旦在地域内蔓延会为养殖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牛腹泻可能发生于牛生长的各个阶段,任何品种、任何时期的牛都是患病群体,同时,牛腹泻作为高发病和常见病,其对牛的危害也存在差异性。例如,成年牛发病周期较短,经过适当治疗能够快速痊愈。但对于犊牛危害较大,发病周期较长,如果治疗不到位甚至可以导致犊牛死亡。

2 临床症状

第一,患腹泻病的牛粪便呈现出白色或者灰白色,粪便粥状,如果病牛腹泻严重,粪便呈现水样,粪便中夹杂没有消化的食物,并且散发腥臭气味;第二,在病牛出现明显的牛腹泻症状后,如果体温没有明显变化,则可能是由于消化不良或者应激反应而诱发的牛腹泻,如果体温在短时间内快速升高,则可能是由于病毒或者细菌感染而诱发的牛腹泻,需要及时针对性治疗;第三,病牛腹泻症状持续3d左右,则会出现粪便墨绿色以及精神不振等症状,体温快速升高到42℃左右,鼻子和眼睛中有分泌物,伴随精神萎靡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第四,牛腹泻分为急性牛腹泻和慢性牛腹泻2种,其中慢性牛腹泻的治疗周期较长,急性牛腹泻会出现鼻镜及口腔黏膜表面糜烂,舌面上皮坏死等症状。

3 病因分析

3.1 寄生虫性腹泻

寄生虫是诱发牛腹泻最为常见的原因,基于牛养殖的环境特点以及养殖习惯,在牛养殖中容易感染寄生虫,例如,蛔虫、线虫以及孢子虫等,其占牛腹泻发生率的20%左右。寄生虫在进入到牛体内后,会对牛的肠胃黏膜造成直接破坏,从而引发炎症而出现牛腹泻。尤其对于新出生的犊牛,感染寄生虫的概率较高,而导致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养殖场消毒工作不到位、卫生管理不及时。

3.2 细菌性牛腹泻

细菌性牛腹泻主要是指牛在感染病原菌或者肠道病毒后而诱发的牛腹泻症状,这一类型的牛腹泻会激活牛体内的腺普环化酶和鸟普环化酶,增加CAMP和CGMP和含量,对肠道功能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在牛感染细菌病毒后,其免疫能力和抗病能力会下降,容易出现并发症,为后续治疗带来较大难度。诱发细菌病牛腹泻的主要细菌包括大肠杆菌和巴氏杆菌,临床症状为体温升高至40℃,粪便呈水样或者粥状,在进入到发病后期,病牛出现腹痛以及肛门失禁。

3.3 应激性牛腹泻

应激性牛腹泻的诱发原因较多,例如,冬季昼夜温差较大,如果养殖户没有及时做好保温措施,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容易出现应激性牛腹泻;又比如在季节交替时期,气温忽高忽低,在大雨、大风等极端天气下,如果没有做好防潮、防雨、防寒等措施,也容易诱发牛出现应激性牛腹泻。同时,对于刚出生的犊牛,如果外来人员突然闯入养殖场也容易导致牛出现应激反应。

3.4 环境因素

牛养殖在我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并且随着人们对牛产品需求量的增加,带动了行业的发展,但是,在养殖生产中,部分养殖户对环境管理缺乏重视,而诱发牛群出现牛腹泻。比如,部分养殖场卫生环境较差,没有及时做好通风管理,牛舍内的污浊空气无法排出室外;又比如养殖户对消毒工作缺乏正确认知,在平时的养殖生产中也没有及时消毒,制定完善且具有可行性的消毒计划;再例如在犊牛饲养中,没有及时清理乳牛的乳头,如果乳牛患有乳房炎,则会诱发犊牛出现牛腹泻,甚至导致犊牛死亡。

3.5 饲料因素

在规模化养殖下,饲料是最为重要的养殖生产资源,而饲料质量与牛健康密切相关,需要养殖户结合养殖的环境特点进行科学饲料管理,如果管理不当,则容易导致牛出现牛腹泻,甚至诱发其死亡。例如,一些饲料在长期保管中出现了霉变,如果用于养殖中则会导致牛消化不良,严重情况会造成牛虚脱或者酸中毒。同时,一些饲料缺乏必要的营养成分,无法满足牛的营养需求,也不利于牛的健康生长。

4 预防措施

4.1 加强免疫接种

针对细菌性牛腹泻,最为重要而有效的预防措施为免疫接种,通过免疫接种可以提升牛的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降低感染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细菌的慨率,避免牛出现腹泻症状。首先,养殖户要秉承“自养自繁”的基本原则,尽量不从外界引进种牛。如果必须需要引进种牛,则要提前开展市场调研,选择带有病原体种牛,在引进之前,对种牛开展血清检测,将抗病能力不强的种牛剔除,保证牛群的质量;其次,有计划、有组织地对牛群进行免疫接种,尤其针对常见的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细菌,要定期接种疫苗,选择信誉好、效果好的疫苗,不能为了节约成本而选择无效或者过期疫苗,不仅无法起到免疫作用,还可能对牛健康带来危害;最后,在完成接种免疫工作后,要对牛的健康情况进行观察,如果发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同时,养殖场内要建立隔离区,对于新引进的种牛或者有牛腹泻症状的牛进行隔离饲养。

4.2 重视驱虫工作

寄生虫是诱发牛腹泻的主要原因,养殖户要定期加强驱虫管理,避免寄生虫在牛群中蔓延。通常情况下,养殖户可通过集中驱虫的方式预防寄生虫病,科学使用驱虫药物,合理控制环境中寄生虫数量。同时,养殖户可适当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消毒剂,不仅能够净化水源,还能够避免寄生虫通过饮水在养殖场内传播蔓延。

4.3 落实消毒措施

对于细菌性、寄生虫性牛腹泻疾病,需要通过消毒进行预防和切断传染渠道,尤其对于一些大型牛养殖场,往往饲养密度较大,如果疾病在养殖场内蔓延,会为综合防治带来较大难度,因此,养殖户需要给予消毒工作高度重视,将消毒作为日常管理的重要内容。首先,基于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养殖户要制定以及完善消毒方案,保证方案的合理性、科学性以及可行性,重点对养殖环境、牛舍、养殖人员、进出车辆进行消毒,例如养殖人员在进入养殖区之前需要进行衣物消毒,避免携带病毒或者细菌,又例如在养殖场门口设置消毒池,进出往来车辆都要经过消毒池消毒后才能进入养殖场内部;其次,牛养殖所需的器具较多,例如,食槽、饮水槽等器具,在长期使用中容易滋生细菌,从而诱发牛出现牛腹泻,养殖户需定期对养殖器具进行消毒处理,针对不同材质的器具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例如,针对金属器具,可采用高温消毒方式,针对塑料器具可采用红外线消毒方式;最后,牛舍作为牛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养殖户需定期组织人员对牛舍进行消毒,秉承“全面、细微”等基本原则,为牛创设良好的生长环境。

4.4 做好日常清洁卫生

通过相关调查统计显示,在干净、卫生、洁净的环境下,可以降低诱发牛腹泻疾病的概率,而多数养殖户受到固化养殖理念的影响,对卫生管理缺乏重视。基于牛腹泻疾病的发生特点,养殖户要提升对卫生管理的重视程度,把握管理关键点,优化养殖场的生产环境。第一,通风管理,通风能够将牛舍中的污浊空气及时排放到室外,避免由于空气环境而诱发牛出现牛腹泻,降低疫病传染的概率,牛舍每天都要通风,尤其在冬季需要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有条件的大型养殖场可配备通风设备和保暖设备;第二,地面管理,地面长期潮湿容易滋生细菌,牛感染细菌后会诱发牛腹泻,养殖人员要保证地面干燥整洁,牛舍不能放置与养殖无关的物品,地面可喷酒一层生石灰,具有消毒和吸潮作用,同时,养殖人员还要定期清洁地面;第三,保持养殖场内环境整洁,定期组织人员消灭蚊虫和老鼠,在角落使用灭鼠药,切断病毒细菌的传播路径;第四,保证牛身体清洁,3~7d对牛进行清洁管理,尤其对于母牛乳头要定期擦拭和消毒,避免诱发乳头炎而导致犊牛出现牛腹泻情况。

4.5 强化饲养管理

牛每天需要摄取足够的营养成分,养殖户要加强对饲养管理的重视程度,通过科学的饲养降低牛发生牛腹泻的概率。第一,养殖户要更新自身的养殖观念,摒弃以往的固化饲养模式和饲养习惯,全面掌握牛的进食情况,并且根据牛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合理搭配饲料营养成分,在采购饲料中要做到货比三家,选择质量有保障、信誉好以及供应及时的饲料供应商建立稳定合作关系;第二,在饲养中容易出现饲料量忽多忽少的情况,养殖户要合理控制饲料量,在饲养中对牛状态进行动态观察,包括身体状态、体温状态以及排泄状态,如果发现异常需要及时处理;第三,饲料应保存在干燥地方,避免饲料在保管期间发生霉变或者质变,霉变饲料不能用于养殖生产中;第四,在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矿物质、食盐以及骨粉,将其与饲料充分减半,不仅能够预防牛舔舐,还可以提升其抗病能力和免疫能力,降低发生牛腹泻现象的概率;第五,剩余饲料需要妥善处理,不能反复用于生产,防止由于细菌性疾病而诱发牛腹泻。

4.6 控制养殖密度

一些养殖户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随意增加养殖密度,给牛腹泻疾病预防带来难度,因此,养殖户要结合自身养殖场实际,科学控制养殖密度。首先,在兴建养殖场中,要对总体面积和各个功能区域面积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在保证功能区域齐全的基础上,尽量扩大牛舍面积,不仅能够增强通风效果,还可以避免疫病在养殖场内快速传播;其次,如果养殖密度较大,需要对牛群进行分群管理,严禁在狭小牛舍空间内饲养多头牛,尽量做到“一舍一牛”;最后,牛饲养周期较长,对养殖密度控制带来一定难度,养殖户需合理规划养殖空间,在满足饲养生产的基础上,适当降低养殖密度,能够起到一定预防牛腹泻疾病的作用。

4.7 避免应激反应

诱发应激反应的原因较多,例如环境因素、饲料因素以及人为因素等,在预防牛腹泻疾病中,养殖户要给予应激反应控制以重视,采取科学措施规避牛应激反应。首先,基于养殖环境气候特点,养殖户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尤其在夏季、冬季或者季节交替时节,要根据环境变化而采取科学措施预防应激反应,例如在温差较大的季节需要做好保温保暖工作;其次,饲料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源,如果随意更换饲料则会导致牛出现应激反应,养殖户要尽量与当地饲料供应商保持稳定关系,确保饲料质量以及供应及时,不能随意更换饲料,如果必须更换需要秉承“循序渐进”的基本原则;最后,养殖场需兴建在人烟稀少的地区,附近不能存在化工厂等重工企业,夜晚和白天保持环境安静,与养殖无关的人员和车辆不能随意进出养殖场,养殖人员要规范自身的饲养行为,避免由于人为因素而导致牛出现应激反应。

4.8 及时治疗疾病

牛腹泻是牛养殖的常见疾病,通常情况下,牛腹泻对牛健康的影响较小,但是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容易诱发严重后果,尤其对于刚出生不久的犊牛,牛腹泻严重会导致其死亡,让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基于牛腹泻疾病的症状以及特点,养殖户需要及时采取科学治疗,将损失控制在可承受范围内。当前治疗牛腹泻疾病的主要方式为:第一,抗生素疗法,该治疗方法主要应用于牛腹泻较为严重的病牛,使用恩诺沙星、氟哌酸、庆大霉素等抗生素进行治疗,静脉注射或者口服效果良好,但是养殖户需要控制药量,根据说明书科学使用,不能为了追求治疗效果而盲目增加药量,在服药期间,养殖户还要配合补液,使用葡萄糖、生理盐水等溶液进行静脉注射,可以起到平衡病牛体内酸碱的作用,避免其出现酸中毒或者虚脱情况;第二,中药治疗,与抗生素治疗相比较,中药治疗具有无残留、无毒害等优势,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针对病牛腹泻症状可使用白头翁50g、红皮蒜50g、百草霜30g进行煎熬取汁灌服,根据病牛的恢复情况制定疗程,针对轻微牛腹泻的病牛,服用3d即可达到康复效果。

5 结语

总而言之,牛腹泻是牛养殖常见疾病,需要引起养殖户的高度重视,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措施预防牛腹泻,为牛创设优质的生长环境,满足市场对牛产品的需求,推动行业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牛舍寄生虫病牛
寄生虫与狼的行为
海洋中“最难缠”的寄生虫:藤壶
牛红眼病如何预防
白话寄生虫
发酵床牛舍与散放式牛舍对荷斯坦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基于低屋面横向通风牛舍空气交换率优选模拟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