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诊断与治疗猪弓形虫病

2024-05-18 08:20:30任丽杰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弓形虫驱虫病症

任丽杰

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

养殖行业在经营过程中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畜禽是否会因为环境因素、人为因素或其他问题而感染疾病。这是由于疾病暴发容易导致畜禽死亡,会增加养殖行业的经济成本支出。而且,病死的畜禽不能加工成肉制品销售到市场中,容易造成入不敷出的情况。所以,养殖人员应重点加大对各类疾病的防控管理工作。

1 诊断猪弓形虫病的具体思路

1.1 辨别疾病的流行特点

以生猪饲养工作为例,生猪在成长过程中容易感染的疾病类型有很多,不同疾病有不同的流行特点。要求养殖人员学习相关知识,诊断疾病类型,确定疾病的治疗方向。比如,在针对猪弓形虫病展开诊断工作时,要从疾病传播途径、易感染群体、发病季节性特征等角度综合分析问题。首先,弓形虫是一种寄生虫,主要寄生的对象有人体、猪、牛、羊等哺乳动物,会通过接触传播、呼吸道传播。弓形虫进入生猪的身体后,会在肠道寄生,容易诱发肠道疾病。同时,患病动物的分泌物、排泄物中也会含有大量的弓形虫;其次,针对猪群而言,一般刚出生的仔猪由于免疫能力低,感染该病的概率较大。而且,患病初期症状不明显,容易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最后,该疾病没有特定的发病时间,任何季节都有可能大规模的暴发该疾病。但如果环境温度较高、空气闷热潮湿,则生猪患病的概率会大幅提升。

1.2 辨别疾病的临床症状

新时期,人们通常会按照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病对猪弓形虫病的临床特征展开分析。

1.2.1 急性病症的临床特点

急性病症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发病速度快,一般在3d左右就会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以作为判断疾病种类的依据。比如,生猪最先出现的症状是体温显著增加。伴随该症状的出现,病猪的食欲下降、精神状态不佳、运动量减少。同时,从排泄物上判断,患病猪的尿液发黄、粪便干燥,有便秘的情况。而且,部分病猪会有肺水肿的问题,呼吸速度加快、呼吸困难,严重时会因为无法呼吸而死亡。如果怀孕的母猪感染该疾病,会出现流产或产死胎的问题。即便顺利产下仔猪,也会造成仔猪体弱多病、身体畸形等方面的问题。这类生猪的猪肉通常无法销售到市场中,不能带动养殖场的经济发展。另外,仔猪患有这种病症死亡的概率在30%~40%之间。患病猪日龄越大,因病死亡的概率就越小,但康复后的身体健康状况会受到影响。如果养殖场采用自繁自养的方式,则这些患过病的生猪不能成为种猪。

1.2.2 亚急性病症的临床特点

出现亚急性猪弓形虫病主要是因为生猪自身具有一定地抵抗能力,在感染病症后临床症状不明显,有时可以自愈,所以很容易被养殖人员忽视。一般来说,弓形虫进入病猪身体后2周左右的时间,病猪的机体免疫能力就可以产生相应的抗体。但有时候由于病症严重,没有给机体足够的反应时间,就会诱发病猪死亡的问题。与急性病症相比,感染亚急性病的病猪大多也会出现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的症状。而且自愈后容易感染呼吸道方面的疾病,发生持续性咳嗽的问题。因此,虽然亚急性病症的死亡率低,但仍然会对病猪身体健康状态造成不良影响,需要养殖人员准确识别病症,给出对症的防治方案。

1.2.3 慢性病症的临床特点

确诊病猪是否感染弓形虫病时,要重点关注慢性型病症的特征,避免与其他疾病混淆。通常情况下,慢性病症不会有明显的体温升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但患病的生猪生长速度要明显比健康生猪更慢,这说明养殖人员可以根据生猪生长的停滞状态,初步判断其是否患有慢性弓形虫病。要注意的一点是: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病猪可能会发展成僵猪。另外,慢性病症也可能导致生猪出现阶段性的腹泻,即便用止泻药调理,下一阶段仍然会出现腹泻症状。还有部分病猪身体局部麻痹,需要养殖人员着重做好疾病排查和治疗工作,否则将直接影响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

1.3 开展实验室诊断工作

完成临床症状辨别工作之后,可以对因该疾病而死亡的病猪进行病理解剖,依托实验室精密仪器和相关技术手段来进一步确诊病症类型、严重程度和主要侵害的内脏器官,方便从中找出防治该疾病的最佳方法。

解剖结果显示:病死猪全身器官多处病变,其中心、肝、脾、肺都有明显的肿胀,淋巴结也有坏死的情况,多处器官都有出血点。特别是肠道部分会有一些红黑色的内容物,气管中还有大量泡沫状的物质,是典型的弓形虫病的病理变化特点。

目前,部分实验室工作人员还会选择采用血液检测的方式,对没有死亡的病猪直接进行抽血化验。核心思路是制作涂片,在干燥处理后用染色剂进行染色观察,如果血细胞呈现出蓝色,形状为半月牙形,并通过显微镜能直接观察到紫红色的虫体,就可以直接确诊为弓形虫病。除此之外,在实验室诊断阶段,也可以选择进行细菌培养的方式,从病变器官中提取内容物,分离细菌后使用培养基开展细菌培养工作,目标是根据细菌生长情况判断适宜的温度、湿度、营养条件,为寻找疾病传播特点、加大防控力度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2 猪弓形虫病与猪副伤寒的鉴别

猪弓形虫病与猪副伤寒的相似点,患有猪副伤寒的病猪,剖检可见肝有副伤寒结节和坏死灶,盲肠、结肠溃疡,坏死,病猪生前高烧。

猪副伤寒与猪弓形虫病的区别,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皮肤表面未见有紫红色斑,淋巴结呈髓样变,没有猪弓形虫病那样的非出血性坏死性淋巴结节,肝有明显的副伤寒结节和坏死灶,比弓形虫病的小,并常有化脓性支气管肺炎和纤维素性胸膜炎和心包炎。镜检无原虫,局灶性或弥漫性结膜性炎盲肠炎或结肠炎,肠系膜水肿,胃和小肠无溃疡,多有慢性卡他性病变。1~6月龄患病仔猪体温升高并伴有腹泻情况。

3 预防猪弓形虫病的具体思路

养殖场决定开展生猪疾病管理工作时,应主动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找到综合降低疾病感染率的方法。

3.1 饲喂管理方案

处理猪弓形虫病的方法就是: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落实日常饲养管理工作,这需要养殖场能规范饲养人员的工作行为。比如,大部分病菌都是经过食道进入消化道。因此,饲养人员应端正喂养管理态度,着重检查饲料的卫生程度,严禁使用被污染的饲料喂食生猪。尤其是泔水、霉变饲料等,这类饲料的采购成本低,可以节省资金,但会导致生猪感染各种疾病,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猪弓形虫病。另外,为了提高生猪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饲养人员还要钻研饲料的搭配方案。首先,应优选容易吸收、适口性良好的饲料;其次,应采用粗饲料搭配精饲料的方式,丰富饲料种类;最后,应重点关注饲料中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如果饲料本身营养含量不足,可以在饲料中添加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旨在通过饮食调理的方式,有效改善生猪体质,达到良好的疾病预防效果。应注意要为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猪搭配不同的饲料,以妊娠期的母猪为例,应控制好蛋白质在饲料中的添加比例。

3.2 卫生管理方案

环境闷热、潮湿是滋生细菌的主要原因,会给寄生虫繁殖提供必要的条件。基于此,饲养人员在全面防控猪弓形虫病时,应重点加大卫生管理力度。具体要求是:每日应定时清理生猪的排泄物、每周进行1~2次大规模的除尘、消毒工作,消毒时应按照消毒剂的使用说明做好药液稀释工作。同时,应按时更换清扫环境所使用的工具,并应采用专人专管的方式,为饲养人员划分工作区域。而且,所有工作人员都要在衣物消毒后进入猪舍,不得在养殖场内部饲养其他动物,尤其是猫或者狗。还要合理控制好每个猪舍内部的饲养密度,避免生猪数量过多而导致空气不流通。开窗通风时要关注自然天气变化情况,降低各类疾病的发生率。另外,要科学选择处理粪便的方式,一般应以堆积发酵为主,可以避免寄生虫大量滋生。

3.3 自繁自养方案

疾病的传播渠道比较多,为了避免外来生猪携带病菌,造成当地养殖场大规模暴发弓形虫病的情况,养殖人员在编制具体的饲养计划时,可以考虑推广自繁自养的方式,在猪舍内部挑选身体健康、体型匀称的生猪作为种猪,集中繁殖仔猪。并采用封闭式饲养管理的方式,禁止外来车辆、外来人员随意进入养殖场内部,特别是其他养殖场的人员身上可能携带某些容易导致生猪患病的细菌,应禁止这类人员靠近猪舍。这需要加大进出管理力度,落实责任监督机制。如果养殖场为了经济发展,必须引进新品种的生猪,应按照当地检疫管理规定,严格有序的做好疾病筛查工作,还要单独隔离这些生猪,直到确定生猪身体健康状态达标后,才能让外来生猪进入养殖场。

3.4 定期驱虫方案

实际进行生猪饲养工作时,要着重针对弓形虫病开展驱虫工作。一般分为环境驱虫和体内驱虫,环境驱虫就是指对猪舍环境进行全面、彻底地消毒杀菌。体内驱虫则是通过喂口服药、注射针剂的方式,阻断寄生虫的繁殖渠道,帮助生猪从肠道将寄生虫排出体外。常用驱虫药大多为广谱类的药物,通常初次为生猪驱虫应在仔猪出生后的2个月左右,间隔3个月后再次驱虫,检查驱虫效果,后续只需要每年定期驱虫2次。除此之外,在母猪配种前,养殖人员要单独开展1次驱虫工作,由此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标。

4 治疗猪弓形虫病的具体思路

如果生猪已经表现出了明显的临床症状,经过实验室诊断也已经确诊病猪感染了弓形虫,此时就要针对病症的严重程度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

4.1 中医治疗思路

临床上可用于治疗猪弓形虫病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最常见的就是采用中医治疗方案。这种方法的核心是:使用中草药来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从根本上祛除致病因素。而且,中草药的毒害作用小,在保证用药量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病猪在治疗期间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比较低。因此,很多养殖场都会首选中医治疗方案。而实际上,从中医理论学说上看,导致病猪出现弓形虫疾病的原因是病猪自身血液中渗透了瘟毒湿气。一般对症处理疾病时,应首选具有降温、抗菌能力的中草药。比如,选取同等克重的大青叶、槟榔、射干、大黄、菊花、桔梗、甘草以及连翘,配合3倍剂量的蒲公英和2/3倍的山豆根、苦参,混合熬煮成汤药,采用灌服的方式喂病猪服药。注意熬药产生的药渣不用丢弃,可以直接将药物捣碎,拌入日常的饲料中。另外,中药用药量需要结合生猪体重、日龄大小及病症程度进行适当地调整。通常连续用药5d后,就能有效治愈该病症。

4.2 西医治疗思路

除了中医疗法之外,也可以推广西医疗法。西医治疗方案的优势就是见效速度快,可以大大降低由于感染急性猪弓形虫病而导致病猪死亡的概率。但是,如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可能会导致寄生虫产生抗药性,出现药物疗效下降的情况,需要合理挑选药物种类,规划用药方案。具体治疗思路是:发现病症后及时对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并将病猪单独隔离。针对病症相对较轻、处于疾病发病初期的病猪来说,可以选择使用磺胺类药物让病猪口服,如果超过7d病症仍未好转,表示该方案治疗无效。而且,由于这类药物的溶解效果相对较差,在开展治疗工作时,还要配套使用碳酸氢钠。如果病猪病情比较严重,基本已经废绝饮食,口服药物的方式操作难度较大,就可以选择为病猪注射药液,一般以肌肉注射的方式为主,通常在3~5d就能有明显好转。对药物剂量的把控应参照药物说明书,禁止随意增减用药量。此外,注意及时在治疗期间为病猪补充身体所需营养。据了解,猪弓形虫病属于一种人畜共患病症,需要养殖人员意识到该疾病的危害,规范有序地落实疾病防治任务。

5 结语

各种病症在发病初期会有一些相似的症状,为了避免误诊,真正达到对症下药的目标,养殖人员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了解猪弓形虫疾病的各种临床症状,并将病死猪送往专业实验室进行解剖化验,确定疾病的感染源、传播渠道和可能造成的影响,由此来落实对生猪的饲喂管理计划,并加大环境卫生管理力度,才能降低疾病发生率。目前,还有很多养殖场在尝试使用自繁自养的方式,还会为生猪定期驱虫,旨在最大化的提升疾病防治效果。注意在发现病猪后及时给予隔离治疗的措施,最终合理运用能降温、灭菌的药物有效治愈病猪。

猜你喜欢
弓形虫驱虫病症
腰痛这个仅次于感冒的第二大常见病症怎么处理
祝您健康(2022年6期)2022-06-10 01:37:18
炙甘草汤,适用于哪些病症
中老年保健(2021年9期)2021-08-24 03:51:00
猪弓形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检疫及防治
青春期病症
学生天地(2020年3期)2020-08-25 09:04:06
GABARAPL2 在IFN-γ诱导的HeLa 细胞抑制弓形虫生长中发挥重要功能
给猪驱虫的小经验
黄瓜中有大量弓形虫吗
香榧驱虫述古今
基层中医药(2018年8期)2018-11-10 05:32:08
猪场防暑与驱虫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41
一例猪弓形虫病的诊断与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