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病治疗难的原因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4-05-18 08:20刘志刚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牛病臌气病牛

刘志刚

周口市淮阳区农业农村局,河南周口 466700

牛规模化养殖背景下,受到饲养管理、不良应激、环境卫生、疫苗免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极大地增加了牛病发病率。然而,当前养牛业普遍存在牛病治疗难的问题,牛病治疗效果的好坏,不仅影响牛的健康,而且影响养殖经济效益乃至养牛业可持续发展。为有效提升牛病诊治效果,做好牛病治疗难原因的分析工作尤为关键。

1 牛病治疗难的原因

1.1 混合感染因素

当前,牛混合感染病例明显增多,如: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细菌和细菌混合感染、病毒和病毒混合感染等等。受到多种致病原的影响,使得病牛的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化,极大地增加了诊断难度,极易出现误诊的现象。一旦误诊,则用药出现错误,进而影响治疗效果,延误病情,增加病牛的致死率[1]。

1.2 药物质量因素

现阶段,市面上治疗牛各类疾病的药物种类繁多,但其质量却参差不齐。受到利益的诱惑,兽药生产厂家忽视对兽药生产环节质量的把关控制,使用一些劣质的原材料,违法添加违禁药物成分,进而影响药效,无法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同时,部分兽药经销商违法销售一些违禁的兽药,如:速尿、水杨酸钠、布他酮等,会对牛的健康产生极大的影响和威胁。

1.3 滥用药物因素

当前,养牛过程中滥用兽药的问题极为突出,尤其是抗生素类药物的滥用、盲目使用、超剂量使用,极易造成药物残留的问题及抗药性现象。例如,牛对青霉素、链霉素等出现抗体后,会危害自身健康,同时也会对牛常见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效果产生极大影响。此外,药物使用时疗程不够,用药方法不当,药物浓度过低,联合用药错误,亦会增加牛病治疗难度[2]。

1.4 疾病诊断因素

牛病诊断是否准确,会对治疗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当前,牛病发生时不再以单纯感染为主,而是出现了一系列的非典型性病例,牛病的临床症状不再典型化,而是更加的复杂化,若兽医人员缺乏经验,会极大增加误诊的可能性,错误的诊断必然会导致用药错误,进而影响牛病治疗效果,增加治疗难度[3]。

1.5 防治观念因素

牛养殖时,更多的养殖场户并未意识到疫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缺乏科学、正确的病害防治观念,因而没有制定健全完善的预防管控措施,大多是在发生疾病之后才进行治疗,增加了牛病发生率,而且牛病治疗难度和效果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阻碍养牛业稳定有序发展。

1.6 牛病变化因素

近年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牛病呈现出新的特点。首先,参与致病的应激因子越来越复杂,例如: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受到冷热应激因素、细菌因素以及病毒因素的影响,均可诱发该病;其次,牛病跨境、跨季感染更加普遍,例如:布氏杆菌病、口蹄疫、流行热等,均呈现出由北向南跨区传播的特点;最后,免疫抑制病危害加重。如:伪狂犬病、牛瘟等,会导致牛的免疫应答系统出现紊乱,增加患病概率,同时治疗难度也提升。

2 提升牛病治疗效果的对策分析

2.1 严管兽药质量

兽药质量是影响牛病治疗效果的一项重要因素。为提升兽药治疗效果,相关部门应当认真做好对兽药的监督管理工作,从生产、流通及销售等多个环节入手实施严格地监管,及时查处假冒伪劣兽药,禁止其在市面上流通销售。同时,养殖人员在购买兽药时,应当从正规的场所购买信誉度高、知名度高的兽药公司产品,并检查兽药保质期,防止购买使用过期的兽药或“三无”兽药,保证牛病治疗效果。

2.2 准确诊断疾病

疾病诊断出现错误,则导致用药错误,进而对牛病治疗效果产生直接性的影响。所以要想保证牛病用药治疗效果,应当认真做好疾病诊断工作。兽医人员应当不断积累、丰富临床诊断经验,在扎实掌握牛病传统诊断方法的基础之上,学习各类牛病的实验室诊断技术,尤其是快速检测技术,应当掌握其要点,提高牛病诊断效率及准确性,在正确诊断牛病的基础之上,合理选用兽药予以治疗,降低牛病治疗难度,提高牛病治疗效果。

2.3 科学合理用药

科学合理用药是提升牛病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养殖人员及兽医人员在使用兽药时,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同时要了解各类药物的特性、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进而做到科学合理地用药,严格控制药物使用疗程,科学配伍兽药,合理控制用药时间、方法以及浓度,保证用药效果。尤其是在治疗牛细菌性疾病时,应当进行药敏实验,选择高度敏感性兽药治疗,并交替循环使用,避免产生耐药性现象,同时也提升用药效果,降低牛病治疗难度[4]。

2.4 更新防治观念

新时期,养殖场户应当充分意识到牛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摒弃传统落后的防治技术模式,更新防治观念,结合新时期牛病流行特点及规律,制定完善地防治措施及方案。与此同时,每日要做好巡查工作,密切留意牛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有病态,要第一时间进行隔离、诊断和治疗,确保在发病初期就及时有效控制疫病,在提高牛病治疗效果的同时,防范疫病的传播扩散,降低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2.5 了解牛病形势

当前,牛疫病呈现出多种形式和特点,导致我国牛病防控工作形势异常险峻。为保障养牛业健康发展,养殖人员应当做好对当前牛病流行形势的分析工作,密切了解牛病发展动态,以此为基础建设完善的疫病防控体系,加强日常管理,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投入品及车辆、人员控制,防止疫病传入。此外,还要认真做好疫苗免疫、应激管理、平衡日粮、检测监测净化等各项工作,增强牛的体质,提高其抗病力,降低各类疫病的发生率,降低治疗成本及难度,保证牛健康生长。

3 牛常见病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方法探讨

3.1 瘤胃积食

瘤胃积食是牛养殖常见病,其主要是因饲喂大量精饲料后没有及时饮水,胃液分泌不足导致大量食物滞留在胃内所引发的。临床上,患病牛的腹部有明显的肿胀表现,左侧肷窝部凸出,停止进食和反刍,频繁嗳气,空嚼,嘴角流涎,出现呕吐症状,鼻镜干燥,腹部有明显的疼痛感,双目无神,卧立不安,频频回头望腹,后肢踢腹,后期病牛呼吸困难,发出呻吟,排干硬或稀软粪便,有的出现剧烈下痢症状,导致病牛脱水、酸中毒。牛瘤胃积食诊断时,结合病牛的过食病史、腹痛、腹部臌胀等临床症状即可确诊,按压病牛的瘤胃感觉非常坚硬,难以凹陷,叩诊发出鼓音,听诊时可听到病牛瘤胃内发出滋滋音[5]。

牛瘤胃积食治疗时,症状较轻的可采用按摩疗法,用手按摩病牛的瘤胃部10min,每间隔30min按摩1次,按摩的同时可灌服大量温水,以起到较好地治疗效果;症状较重的病牛,可采用腹泻疗法,用温水1000mL+硫酸镁0.5kg+植物油1000mL,混合后一次性灌服,帮助病牛排出积聚的食物。或采用促蠕动疗法,静脉注射10%高渗氯化钠500mL,刺激病牛瘤胃蠕动,缓解病情。或采用洗胃疗法,用3m长、直径5cm的中空塑料管,将其消毒后插入病牛的瘤胃内,然后缓慢抽插,刺激瘤胃收缩,同时反复灌服大量温水,利用塑料管排出瘤胃内的液状物,直至将内容物排空。针对病情较急症状较重的牛,建议做瘤胃切开术予以治疗。

3.2 瘤胃臌气

牛瘤胃臌气也被称为瘤胃膨胀,主要是因牛进食大量易发酵产气的饲料后气体积聚在瘤胃内无法及时排出所引发的。临床上,牛瘤胃臌气主要包括两种:其一是原发性瘤胃臌气,也被称之为泡沫性臌气,可见病牛腹部及左侧肷窝部快速膨胀,按压有弹性,叩诊发出鼓音,瘤胃蠕动先强后弱最终停止,但可听到有泡沫音,食欲差或丧失食欲,反刍次数减少或停止,异常惶恐,全身出虚汗,眼球凸出,可视黏膜充血,呼吸困难,嘴角流泡沫状的唾液,后期若治疗不及时极易呼吸困难窒息死亡或心脏停搏死亡;其二是继发性瘤胃臌气,也被称之为非泡沫性臌气。病牛左侧肷窝部臌胀明显,叩诊发出鼓音,无泡沫音,瘤胃蠕动先强后弛缓,病牛食欲时有时无,臌气症状时重时轻,被毛黯淡无光,日渐消瘦。牛瘤胃臌气诊断时,结合病牛症状及采食情况基本可做出诊断。必要时,可通过穿刺放气的方式确定是泡沫性瘤胃臌气还是非泡沫性瘤胃臌气。穿刺时若有大量气体并夹杂一些泡沫,可判定为泡沫性瘤胃臌气,若无泡沫,则判定为非泡沫性瘤胃臌气。

牛瘤胃臌气治疗时,症状较轻时可将病牛牵引至斜坡上,保持前高后低的姿势,然后用涂有松馏油的木棒让病牛横衔于口中,两端用绳固定在头后枕部,促使病牛嗳气,同时辅以瘤胃按摩,加快蠕动和嗳气,减轻症状;症状较重时可进行瘤胃穿刺放气,控制好排气速度,不可太快,气体放完之后利用套管针孔注入消气灵50mL,然后插入针芯拔出套管针,对局部进行消毒处理即可;瘤胃穿刺放气效果不佳时,应当立即进行瘤胃切开术,取出胃内容物后,注入制酵剂。

3.3 布氏杆菌病

牛布氏杆菌病属传染性人畜共患病,对人畜的危害性极大。妊娠母牛患病大多在6~8个月时流产,流产前出现阴唇肿大、乳房肿大、肋部凹陷、阴道黏膜发炎,阴道流脓性分泌物等症状,产下的多是死胎,即使产下活胎也很快死亡。流产的母牛极易胎衣不下,引发子宫内膜炎、乳腺炎等疾病,泌乳量及品质均下降。公牛患病后阴茎肿胀潮红,出现睾丸及附睾发炎,睾丸肿胀,触摸较硬且有明显的疼痛感。此外,病牛还可出现关节炎等症状,导致病牛跛行。牛布氏杆菌病诊断时结合其病情病症基本可做出诊断,为避免误诊,应当进行实验室诊断,推荐使用牛布氏杆菌病快速检测卡,其主要是在胶体金免疫层析试验原理的基础之上制成的,检测时若出现紫红色线条,则代表阳性,该法检测速度快且精准度高[6]。

目前,牛布氏杆菌病尚无特效治疗药物,因此一旦确诊为阳性的牛应当及时扑杀处理,病死牛的尸体要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规定进行处理,如:深埋、焚烧等。禁止随意丢弃到河流、荒野中,防止对环境及水源造成污染,避免布氏杆菌病流行。

3.4 结核病

牛结核病是因分枝杆菌所引发的一类消耗性人畜共患病,目前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是危害养牛业的重大疾病之一。结核分枝杆菌会对牛的多个部位形成危害,因此会产生不同的症状。肺结核的病牛,初期干咳后期变为湿咳,日渐消瘦,肺脏听诊有啰音,叩诊则有明显的疼痛感;乳房结核的病牛,其泌乳量减少或停止,乳汁稀薄,触摸乳房可发觉异常肿胀并有坚硬感,无热痛感;淋巴结核的病牛,其下颌、腹股沟等部位淋巴结肿胀明显,无热痛感;肠结核常见于犊牛,病牛会交替出现便秘、腹泻等症状,剧烈腹泻的病牛会逐渐脱水死亡;神经结核的病牛,其脑部、脑膜呈现干酪样结核病变,病牛有癫痫、运动障碍等表现。牛结核病临床诊断时,结合病牛的病症基本可做出相应地诊断。但为避免误诊,应当进行实验室诊断。目前,牛结核病诊断时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包括:细菌学诊断法、PCR检测法、DNA探针检测法、免疫学诊断等,均可达到较高的检验质量[7]。

牛结核病目前因该病传染性强、危害性大,所以确诊病牛建议进行扑杀、淘汰处理,净化牛群,防范结核病的传播扩散。针对病死牛,需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随意丢弃,防止造成污染以及结核病流行及传播[8]。

4 结语

综上所述,牛病治疗难,是目前养牛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广大养殖场户及行业工作者要高度重视起来,深入分析牛病治疗难的原因,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提升牛病治疗效果。同时,针对当前牛养殖时常见的疾病,要及时做好诊断及治疗工作,结合病牛病原、病情、病症,制定行之有效地治疗方案,帮助病牛及早恢复健康,降低病牛死亡率及经济损失,确保养牛业良性发展,促进畜牧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猜你喜欢
牛病臌气病牛
牛瓣胃阻塞的发病机理和治疗
秋季牛常见病的治疗方法探讨
牛呼吸道感染诊治
牛病细菌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探讨
羊瘤胃臌气的发生及防治
牛瘤胃臌气的治疗体会
春季牛病的预防和治疗对策分析
春季牛病的预防治疗
发热黄疸型牛病的临床鉴别及其治疗分析
慧眼识病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