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鸡盲肠球虫病

2024-05-18 08:20禹婷婷李志贤虞与理徐宇嘉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艾美耳养鸡场中西药

禹婷婷,李志贤,虞与理,徐宇嘉,黄 觉

贺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西贺州 542800

鸡盲球虫病属于寄生虫疾病,这种疾病的传染能力较强、传播渠道较多,当鸡感染盲球虫病后会出现非常明显的临床表现。该疫病主要治疗原则为消除病因、舒缓病痛,经过科学的治疗后大部分染病鸡均能够恢复健康。在日常养殖中各品种、日龄的病鸡均存在感染鸡盲球虫病的风险,患病鸡是该病主要传播渠道,主要致病原因为养殖环境阴暗潮湿、养殖密度较大等等,而单独采用一种治疗方式很难取得有效治疗效果,为此,目前多以中西结合方式治疗该病,能够快速帮助病鸡恢复健康状态。

1 鸡盲肠球虫病概述

1.1 病原学

鸡盲肠球虫病的病原致病力由强到弱依次包括柔嫩艾美耳球虫、毒害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布氏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耳球虫、早熟艾美耳球虫、哈氏艾美耳球虫、和缓艾美耳球虫等。柔嫩艾美耳球虫的卵囊大部分为宽卵圆形,少数为椭圆形,主要寄生于盲肠段,易导致盲肠高度肿胀,黏膜充血。柔嫩艾美耳球虫作为球虫病致病毒性最强的寄生虫,也是鸡盲肠球虫的主要病原。柔嫩艾美耳球虫其生活史分为内生性发育和外生性发育两个阶段。内生性发育主要指裂体生殖和配子生殖过程。外生性发育指卵囊的体外孢子化过程。大部分球虫从裂体生殖阶段到配子生殖,大致需要经历1周的时间。孢子化卵囊在第7天通过配子生殖形成孢子化有传染性卵囊后进入肠管,排出体外。球虫卵囊孢子生殖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27℃左右。在合适的外界环境条件下,卵囊内的盒子分裂为4个成孢子细胞,每个孢子细胞外周形成有抵抗力的膜壁,即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再分裂为2个子孢子,至此完成孢子生殖。新生成的卵囊具有感染性,球虫的卵囊在排出体外后,在适宜的环境下可存活约540d,存活周期长,增加了鸡盲肠球虫病交叉感染的风险。

1.2 流行病学

球虫病的病原球虫具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鸡是唯一的天然宿主。所有品种、所有日龄的鸡均具有易感性,其中以15~50日龄的雏鸡易感率最高。孢子化卵囊在排出宿主体外后污染土壤、饮水、饲料及鸡舍其他器具,在适宜的环境下分裂为子孢子。鸡在采食、饮水等过程中发生感染。鸡盲肠球虫病无季节性特点,四季均可发病,但与气温、降雨或环境温湿度有着紧密的关系。散养鸡在温暖多雨的季节流行率更高,而现代化养鸡场四季发病率无差异。

1.3 临床症状

鸡盲肠球虫病发病快,轻症临床表现为拉血痢、食欲不振、饮水增加、缩颈、呆立、喜卧、羽毛杂乱、嗉囊臌胀富含液体等症,严重时排出带有肠坏死黏膜的血便,鸡冠肉髯发白,泄殖腔周围羽毛脱落,后肢无力着地或发生痉挛,体温有下降趋势。一般的球虫病发病3~5d死亡,柔嫩艾美耳感染为主的盲肠球虫病主要发生在盲肠段,所有日龄的鸡均可能发生感染,以雏鸡感染为主,雏鸡感染后多在1~2d内发生死亡。死亡前病鸡食欲废绝、锁头闭眼、羽毛逆立、团成堆、站立,便血加重,或在发生自体中毒后表现出翅膀下垂、神经麻痹等。

1.4 病理剖检

剖检可见病鸡小肠肿胀充血、肠壁增厚,内含多量的血液、血凝块及脱落黏膜,仔细观察可见病灶区域分布有小红淤点或小白斑点。其中以盲肠段最为严重,表现出高度肿胀,黏膜充血或发生糜烂性脱落,体积达到健康鸡的两倍及以上。肠管内可见粪便与坏死黏膜碎片混合而成的血凝块。心、肺、肾、肝等并未呈现病变症状。

1.5 诊断

取病鸡粪便,加少量饱和盐水混合后采用双层纱布过滤,滤液静置30min,提取上清液放置在离心管内,以1500r/min离心3min,取表面液体涂于玻璃载片,使用10×40倍的显微镜观察。如果观察到清晰可见的球虫卵囊,囊壁呈淡黄绿色,有内外两层,内层壁薄,外层壁厚,且轮廓清晰,即可确诊。

2 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应用

2.1 发病情况

2019年5月,王某家蛋鸡养殖场的40日龄肉鸡出现异常,病鸡出现便血现象,精神委顿、食欲不振、闭眼头缩下垂、羽毛杂乱蓬松,鸡群采食量明显下降。在发病第2天出现雏鸡死亡,病鸡便血加重,粪便中带有鲜红色血液及血凝块,第3天雏鸡出现大量死亡,立即前来求诊。兽医人员就诊时雏鸡死亡率高达40%,其他鸡群也有相似拉痢、食欲降低等症,仅发生个别死亡。针对症状,初诊为球虫病。对病死雏鸡剖检后见盲肠高度肿胀,黏膜严重出血,确诊为鸡盲肠球虫病。实验室对雏鸡粪便做离心分离,观察为柔嫩艾美耳球虫,验证了兽医的确诊结果。

2.2 治疗方法

2.2.1 西药治疗

2.2.1.1 以百球清按照1mL/1000mL兑水稀释后饮服驱虫,连续给药3d。3d后换0.02%尼卡巴嗪拌料驱虫,连续给药3d。

2.2.1.2 以磺胺氯吡嗪按照0.03%的浓度饮水抗菌消炎,连续给药3d。3d后换0.1%磺胺喹噁啉拌料抗菌消炎,连续给药3d。

2.2.1.3 以5%阿莫西林可溶性粉剂与2000g水混合饮水预防继发性感染,连续给药3d。3d后换0.01%恩诺沙星可溶粉剂饮水,连续给药3d。

2.2.1.4 在饲料中添加3~7倍维生素K、维生素A和益生菌,连用3~8d。

2.2.1.5 对鸡场、鸡舍采用拜科特瑞BT50每日全面消毒杀虫一次。

2.2.2 中西药治疗

前3天用西药常规治疗的方法,从第3天开始改用中药。将百球清更换为中成药球虫散饮水服驱虫,或直接以青蒿、仙鹤草、何首乌、白头翁、肉桂、常山、白茅根、柴胡、地榆炭、苦参、黄柏、茵陈、白芍各40g,煎汤后替代球虫散,与饮水混合饮服,连续给药5~8d。同时,以护肝护肾口服液与饮水混入饮服,连续给药5~8d。第9天以麦冬、山楂、麦芽、淮山药、党参、茯苓、穿心莲各25g,煎汤后与饮水混合饮服,连续给药3~5d。

2.3 治疗结果

用药2d后病鸡便血症状减轻,死亡现象得到控制,其他症状也有明显改善。采用西药治疗雏鸡组第4天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但食欲没有显著变化。在继续用药的第5~6天病鸡食欲、精神状态无明显变化,饲料转化率相对较低。一个月后回访,部分雏鸡又出现轻度的腹泻症状,羽毛黯淡,鸡群饲料转化率与病前相比较低。西药用药3d后改换中药治疗的雏鸡,用药第5~6天采食量有所上升,用药第10天鸡群采食率整体提升,用药第12天采食量恢复到病前的状态。一个月后回访,雏鸡饲料转化率较病前有所提升,鸡群健康状态良好。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鸡盲肠球虫病的效果显著优于只采用西药治疗的效果。

2.4 讨论与分析

球虫病的病原易产生耐药性,西药用药需要每间隔3个月或1年间歇性的更换抗球虫药来预防耐药菌株和耐药虫株的产生。目前,兽医领域普遍认为磺胺类药物是治疗球虫病最有效的药物,特别是针对柔嫩艾美耳球、毒害艾美耳球虫等毒性和治病性较强的虫型时,长期不规范使用磺胺类药物反而不利于球虫病的防治。此外,磺胺类药物伤肾,一定程度上会对蛋鸡的产蛋性能造成影响。因此在蛋鸡养殖中禁止使用磺胺类特效药。鸡盲肠球虫病的交叉感染、混合性感染一般药物治疗效果差。中西药结合在鸡盲肠球虫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蛋鸡球虫病的防治提供了借鉴思路。蛋鸡养殖场可以在日常饲养管理中采用中药预防球虫病,并搭配非特效西药控制球虫病感染,也可以起到较好地治疗效果。由此可见,中西药结合治疗鸡盲肠球虫病对于解决蛋鸡养殖无法采用磺胺类特效药治疗球虫病问题意义重大。

现代养鸡场为了预防球虫病需要长期用药,中西药结合治疗盲肠球虫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中药治疗见效、西药治疗产生耐药性的问题,能够充分利用磺胺类药物、抗生素抗菌消炎见效快,西药驱虫快的优势,充分利用中药标本兼治、固本作用强的优势,发挥优势互补,提高治疗效果的同时又不会产生耐药性。对于现代化养鸡场而言,在发生鸡盲肠球虫病时采用中西医结合,高效完成球虫病治疗的同时,还利用中药调理改善肠胃功能,促进病鸡机体恢复,将鸡盲肠球虫病的不利影响控制到最小,来降低该病带来的损失。长期而言,中西药结合的临床应用有利于降低现代化养鸡场鸡盲肠球虫病的发生率,最大程度的预防交叉性感染、继发性感染、混合混合性等问题,给养鸡场长期防病和健康可持续养殖奠定了基础。

2.5 中西医结合在鸡盲肠球虫病临床应用的价值

2.5.1 预防抗药性和抗药虫株的产生

鸡盲肠球虫病的病原柔嫩艾美耳球虫在适宜的环境下可存活的时间长,在温湿度适宜的季节中极易发生交叉感染、反复感染、继发性感染,因此需要用药防治的时间相对较长。如果得不到有效根治,就需要长期用药。西药见效快,但长期用药就会产生抗药菌株和抗药虫株,导致病菌、寄生虫的抗药性增强,增加了鸡盲肠球虫病及其他鸡常见疾病的防治难度。中西医结合用药充分发挥了西药见效快、中药治本的优势,同时中西药相互补足,有利于药物疗效的最大程度发挥。先用西药快速抗炎抑菌,预防感染,再用中药延长用药时间,彻底驱虫,继续消炎,最后再以中药进行病后调理,达到病后固本的作用。中药用药时间的延长不仅提高了鸡盲肠球虫病的治疗效果,还有利于预防因长期使用抗生素而导致的抗药菌株、抗虫菌株的产生。因此,中西医结合在治疗鸡盲肠球虫病中的应用具有预防抗药性和抗药虫株生产的价值。

2.5.2 提高鸡盲肠球虫病的治疗效果

鸡盲肠球虫病是一种较为难治的鸡疾病,长期以来西药用药的治疗效果较低。许多的鸡盲肠球虫病案例及现代化养鸡场频繁的发生案例证明,西药治疗鸡盲肠球虫病的效果有限,不利于从根本上预防鸡盲肠球虫病。中西医结合在鸡盲肠球虫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治疗该病的效果突出,有利于提高鸡盲肠球虫病治疗效果的价值。对于养鸡场而言,中西药治疗鸡盲肠球虫病的效果不仅表现在短期之内,也表现在较长期时间内对于鸡盲肠球虫病的有效预防,对间接的降低养鸡场养殖成本和提高养鸡场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2.5.3 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

随着我国养鸡业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化养殖场养鸡防病、治病中西药用药占比较大,而中医用药仅占很小的一部分。这种背景下,不利于中兽医及中兽医药的发展,也不利于中兽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鸡盲肠球场病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药用药的比例,也对兽医的专业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过程中,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促进中兽医医技的提升,也有利于推动中医药在兽医领域的应用,推动中兽医及中兽医药的加快发展。

3 鸡盲肠球虫病综合防治的策略

3.1 疫苗接种

养殖场应该根据地区性球虫病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球虫疫苗进行接种。目前,市场上的球虫疫苗主要有以下几种:①商品肉鸡单价苗,含柔嫩艾美耳球虫;②商品肉鸡三价苗,含柔嫩艾美耳球虫、巨型艾美耳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③种鸡四价苗,含柔嫩艾美尔球虫、巨型艾美尔球虫、堆型艾美尔球虫、毒害艾美尔球虫;④种鸡八价苗,含八种不同种型的球虫。不同的球虫疫苗防治的病原不同,养殖场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雏鸡建议全部接种商品肉鸡单价苗。

3.2 预防措施

在预防措施方面,应重视对饲养管理的强化。在环境管理方面,应保持鸡舍合理的养殖密度,保持鸡舍干燥洁净,夏季做好辅助通风措施;在饲养管理方面应科学配比日粮,保证日粮的营养满足各日龄段鸡的生长需求,定期补充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定期添加中药材和益生菌,做好鸡机体健康的调节和改善,提高鸡群的抗病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鸡盲肠球虫病效果显著,且长期而言对于预防鸡盲肠球虫病和促进病鸡病后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基于中西药结合治疗鸡盲肠球虫病的研究中,以西药控制感染为主,以中药治疗本病和预防交叉感染、继发性感染为思路,采用了不同的驱虫药物和抗菌消炎药物,在用药治疗过程中还采用了维生素、益生菌,辅助了鸡场、鸡舍的消毒杀虫管理,实现了短时间控制病情和长期鸡场球虫病的有效防治,对于防治鸡盲肠球虫病的传播和降低经济损失意义重大。鉴于中西药结合治疗鸡盲肠球虫病的显著效果和效益,建议中兽医临床推广该方法。

猜你喜欢
艾美耳养鸡场中西药
肉牛痢疾的临床表现及中西药治疗方案
一家“智慧”养鸡场De节粮账
乙肝患者的中西药纠结
外婆家的养鸡场
球虫感染鸡群有哪三种表现
鸡和缓艾美耳球虫早熟虫株选育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中西药治疗奶牛乳房炎
规模化养鸡场蛋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断及防控措施
羊链球菌病的中西药疗法
浅谈养鸡场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