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种公猪繁殖性能下降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2024-05-18 08:20姚丽娟宋晓贵
吉林畜牧兽医 2024年3期
关键词:公猪精子光照

姚丽娟,宋晓贵

1.双辽市畜牧工作总站,吉林双辽 136400;2.双辽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吉林双辽 136400

夏季高温、高湿,对于养殖业来说负面影响非常大,特别是对于种公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更为严重,需要在生产过程中找出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加以应对,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种公猪繁殖性能下降,提高种用价值。

1 夏季种公猪繁殖性能下降原因分析

1.1 光照条件

光照时间长短和强度是影响种公猪繁殖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在一定范围内,适当增强光照强度,延长光照时间,可在保障精子质量的同时,促使种公猪提高性欲,进而提高种公猪的繁殖能力。但夏季日照时间长,且光照强度较大,种公猪过长时间处于强光照环境中,不仅会导致种公猪性欲下降,精子数量减少,还会影响精子质量。

有研究表明,光照条件会影响种公猪的视觉系统,视神经作用于松果体会致使褪黑激素分泌减少,同时视觉中枢会影响种公猪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褪黑激素的减少和促性腺释放激素的分泌共同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黄体素和促乳素等激素,而这些激素则会促使种公猪的睾丸合成和分泌雄性激素,致使种公猪保持性欲和优良的精子质量。但过长时间的光照条件,则会导致种公猪长期处于激素分泌旺盛的状态,这会严重影响种公猪的机体运行,造成种公猪生殖系统受损,最终使得繁殖能力下降。

1.2 高温热应激

夏季气温较高,当猪舍室温连续一周以上超过37℃时,种公猪会出现一些热应激反应,轻度表现为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失衡、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和生殖系统功能紊乱等,而过度热应激反应则可能导致机体功能受损或丧失。种公猪具有汗腺不发达、耐热性能差等特点,长时间处于热应激环境中,种公猪会明显出现性欲下降、精子质量降低等热应激反应,严重者甚至还会造成种公猪生殖功能受损,并影响种公猪的寿命。

高温热应激主要通过三条途径影响种公猪的正常繁殖性能:第一条途径是影响睾丸组织的紧密结构。睾丸组织是促使种公猪产生精子的重要组织,一方面可为精子的生长提供营养和物理支持,另一方面,睾丸支持细胞和生精细胞形成的血睾屏障可为精子的形成和生长发育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可有效阻止机体免疫反应影响精子的形成和发育。热应激会影响睾丸和血睾屏障紧密结构中蛋白质的表达,从而破坏睾丸支持细胞紧密结构,影响精子的形成和质量。此外,热应激效应导致睾丸支持细胞紧密结构的破坏会间接导致AMPK通路受损,影响葡萄糖的摄取和转运过程,进而导致机体糖代谢失衡,无法为精子的形成和发育提供足够的能量;第二条途径是高温热应激会促使睾丸组织凋亡蛋白高度表达,造成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超出正常水平,影响细胞凋亡过程,从而导致种公猪繁殖性能受损,无法产生正常的精子;第三条途径是高温热应激会引起睾丸组织激素分泌紊乱。种公猪产生精子受下丘脑-垂体-睾丸功能调节的影响,下丘脑负责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黄体生成素等,睾丸负责分泌雄性激素和合成睾酮,高温热应激会造成激素分泌减少,影响睾酮的合成,雄激素和睾酮分泌合成不足会直接影响精细胞分裂不成熟,导致精子无法正常生成。

1.3 环境不适

夏季高温天气,阳光直射,猪舍环境高热高湿,通风不良,缺少风扇、喷水装置等设施,容易造成猪舍蚊虫增加、饲料霉变、水资源不净等现象。长期处于高湿高热的环境,缺乏运动,蚊虫肆意,食入饲料和水资源不净,种公猪容易出现情绪浮躁、食欲下降和一系列热应激反应。长时间进食不足会导致种公猪营养不良,营养能量提供无法满足种公猪的日常运动所需,会直接造成种公猪生殖系统紊乱,激素分泌不足,精子无法形成,且精子质量无法保障。总之,光照、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极端变化,会改变猪舍环境的整体体验感,种公猪长期生活在光照过强、温湿度过高的环境,会从心理和生理两方面直接影响种公猪的日常生活质量,进而导致繁殖能力下降。

1.4 管理不当

夏季猪舍高湿高热,猪舍管理不当直接影响种公猪的繁殖能力。猪舍的管理包括环境清洁管理、通风管理、饲料管理、水源管理和光照管理等。夏季气候条件特殊,猪舍各项管理都需要给予高度重视。每个岗位都设有相应的饲养管理人员或清洁人员,工作日程和人员调动都有明确的安排和规定,但是由于管理系统的不完善,饲养人员很容易出现工作失误或设施设备运行混乱等问题。夏季里,猪舍粪便、剩余的饲料不及时处理和清洁,会因此产生大量的蚊虫和细菌病毒,不及时进行清洁处理,种公猪长期生活在充满蚊虫和细菌病毒的环境中,不仅会影响繁殖能力,还会影响种公猪机体健康。夏季猪舍湿热严重,猪舍缺少通风装置,未定时通风,将无法及时散出猪舍的热气,调节猪舍温度,猪舍将持续处于高温状态,种公猪将无法正常繁殖和生活。此外,夏季湿热的环境容易造成饲料和水资源被污染不净,饲料和水是种公猪的直接营养能量来源,种公猪无法及时补充干净的饲料和水,会直接影响日常生活。总之,在养殖种公猪时,要对猪舍环境清洁、通风、饲料、水资源和光照设置相应的管理饲养人员,并设置轮班岗位,饲养人员要根据气温变化及时作出相应操作。如定时通风、光照、杀菌、灭虫和打扫卫生等。猪舍是种公猪直接生活的地方,适宜的温度、均匀的光照条件、干净的饲料和水资源等都将直接影响种公猪的生活状态和繁殖能力。

1.5 品种差异

除了光照、湿热环境和管理不当等外在因素,种公猪自身品种因素也是造成种公猪夏季出现繁殖性能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种公猪品种不同,对温度感知能力和高温耐受能力不同,在高温条件下的繁殖能力也有所不同。有研究显示,杜洛克、皮特兰品种的种公猪的在夏季高温天气的热应激效应较大,精子的形成和质量在夏季容易出现降低的风险。因此在挑选种公猪品种时,需根据猪舍地理位置和自然气候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2 夏季种公猪繁殖性能下降的综合防治措施

2.1 改善光照条件

种公猪养殖猪舍的光照分自然光照和人工光照。自然光照主要通过门窗射入,门窗的位置、形状和大小会直接影响猪舍接受自然光照的时间、强度和均匀程度。不同季节,自然光照时间长短和强度不同,我国夏季大多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窗户透光容易造成光照不均匀和光照时间过长等情况。为了方便控制种公猪接受自然光照的时间和强度,以及光照的均匀程度,门窗的选材和设计需要综合考量。特别是窗户的设计,可采用滑动式窗户,以便于控制光照的范围,保障采光均匀,避免光照过长。此外,受猪舍地理位置和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一些猪舍存在光照不足和不均匀的情况。为了促使种公猪接受一定光照,保持良好的繁殖性能,猪舍内可适当安装一些日光灯或白炽灯等,电灯以白光和黄光为主,功率保持在60W以内。

2.2 调整饲养方式

受夏季气候条件的约束,猪舍湿热,种公猪自身为了减少机体散发的热量,出现食欲下降的现象不可避免,种公猪机体能量和蛋白质流失和营养供应不足的问题由此产生。因此,为了保障种公猪良好的饲养条件,需要对种公猪的饲养方式和日粮配方进行适当调整。首先,是调整种公猪的日粮配方,适当增加饲料蛋白质的含量,同时减少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帮助提高种公猪对饲料的利用率,减少种公猪的散热负担。而减少碳水化合物含量可相对降低种公猪的代谢负担,降低热量的产生。饲料增加蛋白含量和降低碳水化合物含量的方式有投喂鸡蛋、鱼汤和添加植物油等;其次,为了提高种公猪的采食量和食欲,可在饲料中添加锌、维生素等添加剂,同时添加一些具有开胃健脾和清热消暑的中草药。在饲料中添加锌和维生素等添加剂,可有效降低种公猪因夏季气候炎热而出现繁殖性能下降的可能性。在饲料中添加山楂、苍术和黄芩等中草药可帮助缓解种公猪的高危热应激反应,提高种公猪的采食量,降低种公猪患病的风险。此外,为了避免饲料因湿热天气出现霉变和变质,保障饲料供应的质量,饲养人员需及时对饲料储存进行检查,做好通风处理,定期清扫猪舍,消毒杀菌。一旦发现饲料出现霉变,要及时处理,避免引起更大的损失。除了调整饲料结构,还需要及时补充种公猪的饮水量,通过尿液排放散发种公猪体内过多的热气。

2.3 积极采取降温措施

种公猪因高温引起的热应激不可忽视,采取合理的降温措施必不可少。常规的降温措施包括在猪舍上方搭建遮阴棚、淋水和安装通风装置等,搭建遮阴棚可减少阳光对种公猪和猪舍的直接照射,可有效降低种公猪因长时间强阳光照射出现热应激和繁殖性能受损的风险,同时降低猪舍因阳光直射出现温度过高的情况。淋水设施主要用于夏季午间温度较高的时候,通过对猪舍进行大面积喷水可对猪舍环境进行集中降温。虽然淋水可以快速达到降温的目的,但猪舍长期处于湿润的环境容易滋生病毒细菌,因此淋水降温处理后,需及时查看种公猪的状态,避免种公猪生病或感染。猪舍安装通风设置必不可少,通风设施包括电风扇和换气装置,在降低猪舍温度的同时可帮助猪舍通风换气,保持猪舍温度适宜,干燥清爽。安装水冷空调是降低猪舍温度,维持恒温的有效装置。但使用空调必须保持猪舍处于封闭状态,且天花板需要进行吊顶隔热处理,这对电能和资金消耗都具有一定要求。因此是否安装空调需要综合考虑猪舍环境和资金成本等情况,空调是否开启、温度设置过高,需根据季节变化和气温变化进行考量。当外界温度超过30℃时,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5℃左右。

2.4 合理调整种公猪饲养、运动和配种等作息时间

合理的运动有助于保障种公猪的健康状况,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即使在夏季高温天气也不可懈怠。夏季午间温度高,种公猪驱赶运动最好安排在早饲和晚饲前,每次驱赶运动保持在0.5~1h,而中午尽量安排种公猪午休,并适当延长午休的时间。种公猪配种时间尽量选择气温凉爽、种公猪精力旺盛的时间段,如早晨驱赶运动0.5h左右。种公猪配种的频率保持在3d进行1次,最多2d进行1次。种公猪饲养1~2h后出现产热高峰期,如果中午12:00进食,午后14:00将出现产热高峰期,而夏季午间高温遇上高散热量,种公猪很容易出现热应激效应。因此夏季的进食时间尽量安排在早上和傍晚,午间喂养尽量错开高温时间段。并且给种公猪喂食时,最好以青绿饲料为主,并适当掺水,保持饲料湿度,以提高种公猪的进食量。

2.5 做好免疫防治工作

夏季湿热天气,种公猪很容易出现中暑、病毒感染等情况,做好免疫防治工作不可避免。造成夏季种公猪免疫中暑的原因主要是气温过高,环境湿度过大,当种公猪出现中暑症状后,要对猪舍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并用凉水冲洗种公猪的头部和颈部等部位,冷水灌肠等。症状严重还需要专业兽医人员进行药物干预,如肌肉注射复方氯丙嗪、安乃近等,以缓解种公猪暴躁情绪,加速病症好转。饲料变质、细菌污染也是造成种公猪免疫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饲养员要注重保持猪舍环境整洁干净,干燥通风,定期灭虫杀菌,及时对饲养工具进行消毒杀菌,避免交叉感染。除了采取措施降低种公猪感染生病的风险,还需要采取科学管理措施,做好疫苗接种工作,如猪链球菌、猪瘟和口蹄疫等疫苗的接种。为了确保疫苗接种的质量,发挥最好的免疫作用,疫苗的接种不可盲目,需要选择合适的时间段,最好安排在夏季到来之前。同时为了减少种公猪感染病菌的传播,需要定期监测种公猪的健康状况,以便于及时排出健康异常或病菌感染的种公猪,避免病菌进一步的大面积传播。

2.6 完善管理系统

针对猪舍的饲养管理、清洁管理和设施设备管理不当等问题,除了提高饲养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对消毒杀菌,猪舍清洁,种公猪喂养时间、次数和数量,以及驱赶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都需要进行合理地安排和规定。饲养人员需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定时定点对猪舍进行清扫清洁,消毒杀菌。在规定时间内按时驱赶猪群运动,按时喂养饲料、饮水。饲养管理人员对于种公猪的喂养条件都需要严格把控,并随时监看种公猪的状态,一旦发现异常,需要及时采取适当地处理措施。同时还需要针对饲养人员的执行力度制定相应地管理和奖惩制度,以提高饲养管理的警惕和重视。对于监管力度不足,工作松散的饲养人员,需要给予警告和惩罚。对于管理不熟悉的工作人员,要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此外,为了能快速判断监测种公猪的机体状况,在培训饲养管理人员时,可适当添加一些专业饲养知识的培训。培训完成后可适当给予实践考核,以促进饲养管理人员对饲养专业知识的掌握。猪舍除了安排饲养管理人员,还需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兽医人员,兽医人员不仅可以参与指导饲养人员的专业饲养知识的培训,还可参加种公猪健康状况的定期检测。

3 结语

综上所述,夏季气候潮湿炎热,特别是高温天气会对种用公猪产生性欲降低,不愿爬跨,精液品质降低或无精的影响。甚至可以引起公猪出现喘气、发热等热应激状况的发生,导致死亡现象的出现。因此,必须加强夏季对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措施,做好防暑降温等工作,这也是该季节保证种猪正常生产能力的首要工作之一。

猜你喜欢
公猪精子光照
节能环保 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2022 版征集
节能环保光照万家(公益宣传)
《全国优秀公猪站》手册(二)
春光照瑶乡
精子求偶记
PIC-408系列采用育种技术控制公猪异味
精子DNA完整性损伤的发生机制及诊断治疗
服装CAD系统中的光照面向对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