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强化策略

2024-05-18 06:23淮滨县融媒体中心王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4年7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受众信息

■淮滨县融媒体中心:王兰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节目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如果传统的新闻生产模式不随之变化,必然会被市场和观众无情地淘汰。借由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媒体深度融合的契机,新闻记者要着力提升自身的新闻采编能力,学会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优势,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优化新闻生产和传播流程,从而更好地为广大受众群体服务,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本文从新媒体时代记者的采编能力构成入手,探究了记者提升采编能力的具体策略,旨在推动电视新闻节目的创新和优化。

1.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构成

1.1 文字驾驭能力

文字驾驭能力是电视新闻记者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只有具备良好的文字表达和阐述能力,才能将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和内涵更加清楚地讲述给观众。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新闻记者的文字驾驭能力有了更加广泛的含义。

第一,新闻记者的文字应当更加适应不同媒介渠道的需求。在过去,新闻记者的采编内容主要服务于电视端,其文字和表达是电视语言,相对更加严谨、规范。而在新媒体时代,广播电视媒体不仅要继续运营传统媒体端,还需要进一步打开新媒体端的市场,向新媒体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新闻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在采编时就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渠道自身的特征,用户的使用习惯,有目的地调整新闻表达方式,满足不同端口的实际要求[1]。第二,新闻记者的文字内容应当更加丰富立体。随着时代的发展,公众的媒介素养和信息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受众对于同一新闻话题可能具有个性化的需求,而不同的新闻渠道在内容呈现上也必然有所差异。因此,新闻记者要借助媒介融合的优势,对重大新闻事件进行全局化、多角度的报道,力求让大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事件全貌,并借助深入本质的新闻剖析阐述新闻价值、传递主流观念,践行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作用。

1.2 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新媒体时代,信息技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利用,不仅给新闻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工作方式。可以说,信息技术已然深深地渗透到了记者采编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例如,在新闻素材采集时,记者可以利用互联网和搜索引擎,迅速获取大量新闻素材和背景资料,并通过各类信息了解相关新闻内容,通过筛选和加工,确定选题和采编方向[2]。在新闻调查过程中,记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等先进设备,对调查和采访流程进行全面记录,进一步收集重要的新闻素材。开展新闻现场直播时,记者可以一边通过摄像机进行采访和报道,一边利用互联网和移动直播技术进行网上实时直播,以满足不同平台受众的需求。

总之,信息技术、新媒体技术有力创新和变革了广播电视媒体的工作机制,大幅提升了工作效率,让记者能够快速全面地采集所需的新闻素材,并根据新闻采编视角和不同平台的运营特征,灵活运用各类媒介形式,形成视听、图文、短视频、直播等丰富的新闻报道,有力拓展新闻覆盖面积,强化传播力和影响力。

1.3 快速反应能力

新闻时效性是新闻属性中十分重要的一项特征,但传统媒体受限于自身的新闻生产机制,新闻在三审三校后时效性明显减弱。但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于时效性的要求大幅提高。对此,新闻记者既要借助新媒体渠道的优势提升新闻报道和传播的效率,也要具备快速的反应能力,从而更高质量地完成采编工作。

具体而言,快速反应能力主要包括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和快速的新闻处理能力。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需要新闻记者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信息的快速获取和整合,既要善于借助网络力量搜索和采集相关信息,也要迅速联系新闻当事人和相关人,开展采访和调查工作,获得第一手优质信息。快速的新闻处理能力要求记者必须善于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结合手头上获取的新闻素材,迅速构思新闻策划方案,并且快速完成新闻报道的撰写,将其整理并制作成优质新闻内容,通过多个渠道进行传播[3]。

1.4 受众思维和服务意识

在传统媒体时代,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采编时,主要的判断依据是自身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通过自身对信息的分析和判断决定新闻选题和策划方式,以及新闻采写和报道形式。在这个过程中,受众并不会对新闻采编产生明显影响,主要扮演着信息接收者的角色。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受众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网络的广泛普及和新媒体的技术支撑使得受众不仅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新闻记者的工作方式,如果记者所生产的新闻内容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的话,新闻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就会显著下降。

因此,记者的采编能力中还需要融入受众思维和服务意识,一方面,要站在受众的角度选择新闻选题策划和采编报道的方式,让新闻内容更加贴合受众的需求;另一方面,要增强互动能力,善于通过多种途径与受众展开实时互动,为受众提供更加具有吸引力的交互形式,满足受众的表达欲和参与欲。

2.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记者新闻采编能力的强化策略

2.1 重塑认知思维理念,转变传统工作模式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广播电视媒体造成了强烈的冲击,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广播电视媒体借助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强化了媒介技术能力,还实现了与观众的深度交流。在这一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要提升自身的新闻采编能力,就必须深刻认识新媒体时代的信息特征和媒介特点,了解所处的环境和行业发展要求,从而针对性地提升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首先,记者要积极改变自身的思维理念和工作观念。记者要深入分析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特征,了解当前广播电视新闻工作模式中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将广播电视媒体的优势与新媒体的优势结合起来,实现新媒体模块在新闻工作中的深度融合,将融媒体思想渗透至新闻选题策划、采编以及分发传播等多个环节之中,挖掘网络资源和新媒体资源,主动推进工作模式改革[4]。

其次,记者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记者要对新闻采编能力进行优化,就必须了解自身的角色定位,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改变。例如过去记者大多从事幕后工作,并不会直接与观众进行交流互动。而随着社交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记者开通了微博账号,运用自身的专业性和影响力成为“意见领袖”,深刻地影响着受众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导向。在这种情况下,记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微博运营能力和表达能力,实时关注新闻热点,快速而独到地进行观点输出,为舆论导向提供支撑。

最后,记者要结合新媒体特征开展新闻采编流程创新。在新媒体背景下,新闻采编工作发生了鲜明的变化,记者必须探索传统电视新闻与新媒体新闻的交汇点,构建符合当前媒介生态和传播规律的内容生产和分发体系[5]。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新闻生产一体化,构建全面融合的新闻资源共享平台;另一方面,要加快流程重塑,依托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取代传统的人力生产模式,实现智能引领内容生产。

2.2 提升记者职业素养,激活新闻信息价值

新媒体的诞生和发展不仅冲击着传统媒体,也影响着记者等新闻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路径。对此,记者要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积极总结经验,从而为职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竞争力。

第一,新闻记者应当具备灵活的策划能力。新闻策划能力直接决定了新闻报道的形式和走向,是所有采编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大众对于新闻形式越来越挑剔,只有独具新意和创意的优秀新闻作品,才能吸引观众的眼光。因此,新闻记者要从策划角度入手,独辟蹊径地选择新闻采编要素,明确新闻报道形式,充分利用新技术,在精减新闻采编流程的同时,有效提升新闻采编质量,创作出新颖的、有影响力的新闻作品[6]。例如在进行专题报道时,记者可以根据新闻特征,选择故事型报道模式,用丰富的细节和生动的描绘呈现出引人入胜的新闻故事,展现新闻亮点。

第二,新闻记者应当具备成熟的采访能力。采访能力是记者最重要的采编能力之一,记者在开展新闻采访时,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详细列举采访大纲,评估新闻报道所需的信息,深入了解受访者的基本情况,避免采访时出现意外情况。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注重采访氛围的营造,评估和判断受访者的配合程度,善用提问技巧挖掘有价值的信息。记者还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应变能力,根据受访者的回答有条理地调整提问顺序和提问方式,用敏捷的思维应对不同受访者的不同反应。

第三,新闻记者应当具备专业的媒体素养。媒体素养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在新媒体时代,记者需要着重提升的媒体素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素养,深厚的文化功底不仅反映在记者的“笔力”上,也反映在记者的“脑力”上,记者必须掌握丰富的知识,了解不同领域的情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新闻深度,用成熟的思维和专业的技巧解读新闻信息,升华新闻价值;二是舆论导向能力,新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分化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对此,记者必须提升自身的舆论导向能力,牢牢捍卫广播电视媒体的舆论影响力,始终掌握舆论阵地,传播主流价值理念,真实反映群众心声,发挥新闻媒体的社会价值。

2.3 提升技术应用能力,强化新闻采编效果

当前,新闻记者的新闻采编任务不断加重,为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新闻记者要着力提升信息素养和技术应用能力,善于利用技术的优势开展采编工作,提升效率效能。

一方面,记者要正确树立技术理念,构建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当前很多广播电视媒体都开始运用机器写手进行新闻写作,不仅数据和信息处理迅速,内容质量也基本符合新闻要求,这让记者产生了“被机器淘汰”的念头。而事实上,记者要利用智能技术在情感性和深度性上的不足,从而构建起人机协同的工作模式,让机器完成简单的重复性劳动,例如素材采集、信息整合等,同时利用人在专业性、情感性、创造性上的鲜明优势,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创意输出、选题策划和深度报道等方面,二者相互搭配,共同促进广播电视媒体的长远发展。

另一方面,记者要提升学习意识,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技术。技术始终是为人所用的,同时技术的先进性和创造性也是由人激发的。记者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工作过程中不断尝试新技术和新模式,掌握各种技术设备的功能和特点,探索其使用场景和路径,提升自身的信息技术素养,让新闻采编工作能够更加高效优质地完成[7]。例如在重大新闻直播报道时,过去需要借助大量的转播设备、线路和一整支新闻队伍才能完成这项任务,而现在利用移动直播技术或者云转播技术,只需一名记者即可完成拍摄、采访、信号传输等一系列工作,效率大幅提升。在这种情况下,记者需要掌握纯熟的技术操作能力,能够完成端口对接、信号校正、参数调节等前期准备工作。

2.4 坚持实地新闻探访,提升受众服务能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很多记者开始产生惰性,不再愿意频繁地实地跑新闻。事实上,这种行为会让记者的采编能力不断下滑,新闻写作的真实性和感染力也必然下降。网络采编尽管高效快捷,但缺乏直观的感受,记者没有充分调动“四力”,必然难以创作出受众满意的优质内容。

新闻记者要始终坚持深入基层,深入感受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才能从中得到新闻创作灵感,获取独家优质新闻线索。记者要聆听大众的真实心声和诉求,积极与群众进行交流和沟通,获得一手、未加工的新闻信息。在新闻采访和调查的过程中,记者要运用自己的思想和感官与新闻当事人进行接触,并将自己的真实体验融入新闻报道之中,深入叙述和剖析,体现新闻原貌和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有效激发与观众的共鸣[8]。

新闻记者要明确新闻媒体是社会大众的代言人,要发挥社会价值,更好地服务于百姓。记者要从大众的视角出发,通过跑基层的方式发现社会民生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调查事件的来龙去脉和不良后果,运用媒体的影响力督促相关单位重视并解决,真正做到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

3. 结束语

在新媒体时代,优秀的新闻记者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还要具备信息技术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和受众服务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新闻采编任务,创作出优秀的新闻作品。对此,新闻记者要加快转变传统思维观念,树立融媒意识,积极学习和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采编工作效能,发挥广播电视媒体的真正价值。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受众信息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订阅信息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