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视角的创新研究

2024-05-18 02:48章锦河
生态经济 2024年4期
关键词:文娱演艺文旅

章锦河

(南京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经济”点亮浙江经济》一文中指出,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融合发展。“人文经济”的提出,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的深刻学术表达。新时代人文经济学,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突破了西方经济学囿于“理性经济人”假设和“投入—产出”资本逻辑,秉承充分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理念,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发挥文化的作用,推动文化要素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广泛、深度融合,形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这一理论体系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基础,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将文化视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推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理论源泉。进入新时代,文化和旅游部的成立标志着文化和旅游的关系正式进入文旅融合的新阶段。此举不仅立足于中国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实际,更着眼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加强文化发展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部署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做出了顶层设计。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明确提出,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文旅融合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发展的新高度。

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理念与国家对文旅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相互呼应,理论和政策导向共同构建了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推进了探索如何更好地将文化与旅游相互融合,促进两者共同繁荣,并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此情景下,金陵科技学院冯年华教授等著的《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江苏实践》一书于2023 年12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是新时代人文经济学视角下,文旅融合研究领域具有创新性、突破性与前瞻性研究的一本著作,丰富了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研究体系,拓展了文旅融合研究视域,提供了原创理论研究的范式,具有较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文旅融合是将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通过旅游活动来传播、展示、体验和保护文化,同时通过文化的引领提升旅游体验,推动旅游高质量发展。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强调了文化与旅游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旨在实现文化和旅游的双赢,推动两者共同发展。在学术界,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也成为热点议题。学者们从概念内涵、效益评估、实施路径等方面开展了广泛研究,积累了丰富成果。同时,各地区也纷纷通过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致力于提升游客体验、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然而,在这一广泛的研究领域中,每个地区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实践经验,因此有必要关注特定地区的文化和旅游融合实践,以便更深入地了解该地区的发展路径和成功经验。江苏省作为我国较早实现全面小康的地区,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作为历史文化名省,江苏省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在推动文旅融合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积累了许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江苏实践》一书在人文经济学视角下,聚焦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区域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构建了文旅融合研究新范式,在研究视角、内容体系、研究方法等方面具有创新性。一是研究视角。该书研究视角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响应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的“人文经济”和“人文经济学”必须要有方法论自觉,紧扣当前我国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国家战略,回应了新时代对文旅融合理论研究的新要求,同时该书关注江苏省现阶段推动文旅融合的实践需求,立足江苏省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对照国家和江苏省的文旅发展规划,选择性地汲取了国内外成功经验,为江苏省实施文旅融合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二是内容体系。该书通过“理论解析—效果评价—实施路径—典型案例”的框架,全面阐释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内涵及其作用机制,评估了江苏省文旅融合发展的效果,探索了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并通过多层次的案例验证了研究成果。三是研究方法。该书既有文献分析法对已有理论成果进行梳理,也有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文旅融合效果的评估研究。同时,在案例部分采用了典型个案的深入剖析以及比较分析的方法,使研究结论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保证了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也提高了研究成果的实践指导性。

在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指导下,文化和旅游这两大领域的融合不再仅仅是交汇,而是呈现出一种深度互融的趋势。这种互融不仅在理论层面找到了根基,更在实践中迸发出丰富的可能性。文旅深度融合并非简单的叠加,而是在文化的引领下,旅游焕发出更为独特的魅力。这一深度融合的理念强调了文化和旅游的互动关系,将二者打造成一体,以促进更广泛的社会参与、经济增长和文化传承。旅游演艺、文娱旅游、城乡融合以及文化遗产旅游作为文旅深度融合的主要载体,各自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内涵。在这个多元的融合体系中,我们不仅能够看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更能够感知到创新理念在这个过程中所注入的新活力。在此大背景下,应进一步探讨旅游演艺、文娱旅游、城乡融合和文化遗产旅游的文旅深度融合,寻找这些领域中的创新路径,以推动更为丰富、可持续的文化与旅游融合。

(1)兼顾历史传承和创意设计,探索文化传播的旅游演艺模式。

在探索文化传播的旅游演艺模式时,兼顾历史传承和创意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旅游演艺的形式,传播和弘扬当地独特的文化符号。这样的做法不仅使游客在欣赏演艺的同时,能深刻感受和理解目的地的文化底蕴,还为他们提供了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方式促进了文化符号在更广泛范围内的传承和发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将旅游演艺与互动体验相结合,是这一模式的另一大特色。通过如此设计,游客可以更主动地参与到演艺中,体验从观众到参与者的转变。此外,推动不同艺术形式的融合,如音乐、舞蹈、戏剧等,也是这一模式的关键。通过打破传统演艺形式的界限,创造出更加富有层次感和深度的旅游演艺体验。通过旅游演艺,可以讲述富有历史感和故事性的叙事,让游客在欣赏演艺的同时,更深刻地了解目的地的历史和文化。这种以叙事为主的方式,不仅是对演艺的一种创新,更是对历史传统的尊重和传承。最后,引入创意设计和主题活动,使旅游演艺更具吸引力。创造性的演艺设计可以通过表演艺术与旅游景点的完美融合,打破传统的观演模式,使之成为整个旅游体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这种多维度、全方位的融合和创新,旅游演艺成了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为文化旅游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2)深挖地方文化元素,开发数字化的文娱旅游产品。

打造以当地文化为主题的文娱体验,通过演出、展览、表演等形式,将文化元素融入娱乐活动中。利用当地有影响力的文娱IP(知识产权)作为载体,结合旅游活动,创造独特的文娱旅游体验。在文娱场所注入当地文化元素,使其成为文化的传播和表达平台。通过组织文艺活动,引导游客参与当地社区的文娱生活。这样的社会参与形式有助于加深游客对目的地文化的理解,同时促进文娱与社会互动的深度融合。同时,运用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提升文娱体验的互动性。通过数字化技术,游客可以在娱乐活动中更深入地感知和参与当地文化元素。

(3)推动城乡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的创新样本。

将乡村独有的文化元素引入城市空间,通过城市的文娱、艺术展览等活动传播乡村的文化魅力。这有助于促使城市居民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乡村文化,推动城乡文化互动。将城市的文化创意元素引入乡村,通过文艺演出、展览等形式,为乡村注入新的活力和创意。这种城市文化的注入可以激发乡村的发展潜力,提升其在文化领域的吸引力。通过举办跨区域的文化活动,如艺术节、文化展等,实现城乡文化的互动与共享。这有助于拉近城乡文化距离,促进资源、经验和艺术表达方式的交流。引导城市居民参与农耕文化活动,如农事体验、田园艺术等,将传统农耕文化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这样的融合有助于提升城市居民对农村生活的认知和理解。开发具有乡村特色的旅游项目,吸引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度假。这种城乡旅游的结合不仅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颖的休闲选择。

(4)落实“第二个结合”,创新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

“第二个结合”即将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体验相结合,我们需要创新文化遗产的传承路径,这一过程不仅关注保护文化遗产,提升游客体验,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和社区发展。首先,采用可持续发展方法,确保游客参与文化保护,同时避免文化遗产的过度商业化和破坏。其次,运用数字技术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提供交互和沉浸的文化遗产体验,增加游客对文化价值的理解。此外,将文化遗产融入当地经济,通过旅游推动产业发展,如手工艺和餐饮服务,实现文化与经济增长的共赢。同时,鼓励社群参与,让当地居民积极参与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确保文化旅游与当地社区的紧密融合。通过这些方法,我们能够建立一个全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遗产传承模式。这样的模式既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考虑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了文化、经济和社区发展的多赢。

猜你喜欢
文娱演艺文旅
河南金贵演艺集团
口语步步高 说一说文娱与体育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2020年《演艺科技》总目录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生态学视角下得演艺产业——评《演艺产业生态学刍论》
文旅照明的兴起
艾玛·斯通:为演艺而生
党报创新文娱报道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