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产业融合的主抓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与路径探索
——基于文献计量热点分析

2024-04-13 00:04熊曦刘欣婷汤春玲蔡珍贵于浩淼
生态经济 2024年4期
关键词:关键字城乡价值

熊曦 ,刘欣婷 ,汤春玲 ,蔡珍贵,于浩淼

(1.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经济学院,湖南 长沙 410004)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农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重点难点[1],而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发展好优势特色乡村产业,是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动能,也是有效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强大武器。而优质生态产品日益成为满足城乡居民追求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组成,蕴含的生态价值正是乡村发展的内在动力,生态产业也将成为乡村未来发展的基础优势[2]。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来破解生态环境与城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矛盾,实现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是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高效实施和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举措和重要抓手。2021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已经由地方试点、流域区域探索上升为国家层面的重要任务,对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提供了更高标准的政策指导。随后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并相继出台政策,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将“两山”理念落实到了制度安排和实践探索及操作层面,协同推进生态治理和生态产业发展,为城乡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新思路。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不仅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也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国外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已有一定的基础,通过文献搜集,本研究精选出与城乡融合相关的文献发现,PLIENINGER、MARCINKEVIČIŪTĖ、BEESIGAMUKAMA 这三位学者的发文量较多,认可度较高,研究内容主要聚焦于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驱动因素、实现路径等。PLIENINGER 等[3]基于地中海地区,有效挖掘与开发乡村景观资源的生态价值,来实现农文旅融合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城乡产业兴旺。MARCINKEVIČIŪTĖ等[4]以立陶宛的一个沿海农村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指出可将农业和生态旅游业联系起来,提升生态产品的附加值,助农增收的同时缩小了城乡差距,助力城乡产业融合的发展。BEESIGAMUKAMA 等[5]则构建循环生态经济,通过养殖昆虫,将有机废弃物转化为有机肥料,可提升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效益,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益,促进了城乡生态农业融合发展。但国内外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式有一定差异,从资源、基础、产业优势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同,且外文文献无法一同与中文文献导入分析系统中。故本研究只讨论国内文献。同时,国内各领域研究人员已从国家、省域、市域、县域甚至是村级的层面上对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价值实现开展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探究,但少有学者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等方面进行梳理综述。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 6.1.R2 软件,梳理总结中国知网(CNKI)以“生态产品价值”为关键字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献的历年发文量、被引情况和核心作者、机构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关键字共现、聚类分析、突现词探测等构建知识图谱,实现研究主题、前沿及趋势的可视化呈现,最后提出研究展望,以期为生态产品实现价值转化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科学借鉴。

1 数据来源与脉络分析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以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的中文期刊为数据来源。以“生态产品价值”为关键字进行精准检索,时间范围设置为2007—2022 年,共得到794 篇文献。因本研究主题需要,重点关注以乡村、城市为篇名,结合“省、市、县”等区域概念的论文,同时为保证检索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剔除会议、报纸等不相关的条目,最终得到有效文献218 篇,作为本研究的基础数据。接着使用中国知网导出与分析功能,导出文献格式为“Refworks”的文档,以备后续的进一步分析。

1.2 发文量分析

分析年度文献发文量,能够有效反映该研究领域在特定时期内的研究状况、研究成熟度以及整体的研究发展水平。将2007—2022 年的218 篇文献按时间排序后,得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相关文献的时间分布图,如图1 所示。从文献数量来看,国内关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与城乡产业融合结合的发文量还较少,但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问题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逐渐成为生态管理领域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文献也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以2017 年为分界点,分为两个阶段。

图1 2007—2022年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文献时间分布图

第一阶段为2007—2016 年,研究进展较为缓慢,属于萌芽期。受当时生态产品价值认知程度以及认知基础的影响,加之城乡关系的发展还未上升到融合发展的阶段,对于城乡关系下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尚未受到足够关注。第二阶段为2017 年至今,处于快速发展期,该阶段发布的文献数量呈现“井喷式”上升的发展态势。2017 年《关于完善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标志着我国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理念付诸实际行动进入了探索阶段,随后党的十九大将“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中国共产党章程》,进一步深化了对生态产品的认识和要求。2019 年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强调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学术界迅速做出反应,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由此表现为发文数量显著增长,2022 年的文献数量是2017 年的22.5 倍,同时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的学术研究呈现出与宏观政策背景高度相关的特点。

1.3 文献被引频次分析

文献被引用的次数越多,说明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力越高,知识中心性越显著[6]。由表1 可知,被引频次排名靠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近三年,仅有两篇文献发表于2019 年之前,反映出该领域学术研究的影响力和传播度具有一定的后发性[7],近期的一些研究对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知识贡献度更高。

表1 与城乡有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10篇高频被引文献

从表1 可以看出,最高被引文献是江波、欧阳志云等于2011 年发表的《海河流域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价》,被引频次为261 次。该文将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应用于实际,生态产品和生态服务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对流域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8]。从研究内容来看,可将表1 中的高频被引文献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序号3、5、6、8、9、10)是通过案例分析某生态富民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基本做法与模式、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而提出优化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机制与路径和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其他生态功能区城乡走可持续的生态振兴致富之路提供参考借鉴。第二类(序号1、2、4、7)是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服务功能价值等进行评估与核算,为生态产品定价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也为生态产品的经营开发和生态产业附加值的挖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1]。从期刊名来看,《生态学报》和《宏观经济管理》出现的频次较高,反映出其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领域具有传播面广、权威度高和学术影响力强的特点。总体来说,关于城乡生态价值评价、经验总结、实现机制与路径的相关研究较多,也反映这些领域是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中的重点和难点。

1.4 核心作者分析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与路径研究离不开有着深厚理论功底和扎实实践阅历的核心作者。通过分析核心作者的发文数量和作者合作网络的结构特征等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把握学者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能力、引领作用以及学者之间的合作关系。经统计,在北大核心期刊和CSSCI 来源期刊中发文量位于前10 位的作者如表2 所示。总体来看,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核心作者还不够突出,发文量均较少。进一步研读文献发现,李忠和刘峥延(同一学术团队)的研究议题主要围绕案例分析某一区域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成果和经验教训,展示了城乡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促进城乡特色生态产业绿色发展。欧阳志云作为生态产品价值领域的领军性人物之一,侧重分析了生态系统服务、生态经济价值评价、GEP 核算等在生态效益评估中的实际应用,有利于认识和了解一定区域的生态保护成效,在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城乡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表2 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排名前十的发文作者

进一步从作者合作上分析,由图2 可知,一是当前我国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学者较少,作者合作图谱共有节点(N)171 个,连线(E)206 条,网络密度(Density)为0.014 2,低于0.1 的正常水平,作者间单次合作连线较为短促、连线密度不高,相关研究较为松散,且只有部分学者之间形成了较为固定的合作群体,团队合作也比较缺乏。二是发文作者群体呈现出“小集中、大分散”的特点,不同学术团队、不同作者之间未能建立紧密的学术合作关系,仅有小部分研究者形成了学术共同体,较为集中的作者群有南京大学的杨悦、李建龙、王钊齐等组成的学术团队,大连民族大学杨玉文、李严、李梓铭等组成的学术团队,核心作者群外分布着较多单独发文的作者,总体上呈现相对独立化的特征。

图2 2007—2022年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相关研究者的合作网络图谱

1.5 发文机构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研究力量的分布情况,通过在CiteSpace 6.1.R2 中选择机构分析功能,对各机构发文数量进行统计,并展示发文量前10 的机构(表3)。可得出,发文机构主要集中分布于高校、相关科研院所、国家部委研究所和重点实验室。其中,反映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3篇)、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3 篇)、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3 篇)等机构是该领域研究的中坚力量和主要阵地。从研究机构属性来看,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文献的研究机构属性较为广泛且学科专业性较强,包括经济管理、自然资源、城市与区域生态和生态文明等学科方面的研究智库,从不同学科领域为推动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表3 2007—2022年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发文量前10的研究机构

2 研究热点分析

本研究借助CiteSpace,在操作界面中将时间切片设为1 年,网络节点设置为关键字,剪切方法勾选寻径、修剪切片网络和合并网选项,其他设置为初始参数。通过生成直观的关键字共现、关键字聚类、突现词探测等知识图谱,可视化地呈现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主题、前沿及发展趋势[9],为进一步明确该领域的研究方向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10]。

2.1 研究主题分析

关键字可展现文章的研究主题和核心研究成果,通过对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领域内的关键字进行梳理,可以清晰地了解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主题和研究热点。共现分析后生成关键字共现图谱,如图3 所示。图谱中共生成节点数量172 个,连线数量232 条,网络密度为0.015 8。关键字的字号越大说明该关键字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出现的频次越高,围绕其所产生的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及影响较为深远。从节点来看,关键字节点间的连线反映了其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中的逻辑关系。由图3 可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丽水市”“生态补偿”“生态价值”等关键字占据图谱面积较大,且处于相对中心的位置,表明这些关键字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领域中研究基础较好、影响力较大的议题,具有较高的研究热度。

图3 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关键字共现图谱

进一步,通过词频统计功能梳理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词频和中介中心性前10 的关键字,如表4 所示。除上述关键字的词频和中心性较为显著外,还包括“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绿水青山”“价值转化”“价值评估”“供给能力”“绿色发展”等,其中词频最高的关键词是“乡村振兴”,词频18 次;其次是“丽水市”“共同富裕”,词频分别为12 次和10 次。这反映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是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重要目标和着力方向,也表明“丽水市”作为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市,成为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还反映出学术界在该领域的具体研究偏向。即通过结合“两山”理念来认识生态产品的价值,并通过生态补偿、提高优质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价值转化效率等有效途径来促进城乡区域的绿色发展和生态产业振兴,扎实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和共同富裕实现的基本研究思路。

表4 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高频、高中心性关键字

通过梳理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领域的文献内容,并结合图3 和表4 所示的关键字节点内容,可以将当前学界关于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研究主题归为以下3 类(表5)。

表5 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研究主题及其代表性关键字

2.1.1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概念内涵和理念延展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内涵和理念延展来源于其蕴含维度的多样性,得益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两山”理念、城乡融合等重大理论思想的指引,助推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深入和发展。学术界对生态产品价值的探讨仍处于起步阶段,王宾[11]认为乡村生态产品是存在于乡村范围内,充分发挥乡村生态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有利于维系乡村生态安全、保障乡村生态调节功能、提供更优质生态产品或生态服务。崔莉等[12]在“两山”理念的指导下,提出了可通过“生态银行”模式来实现生态产品价值市场化,为其他资源富集后发展地区绿色经济发展、城乡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及实践参考。

2.1.2 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和路径

丰富和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是解决地方在城乡融合发展、生态文明示范建设中实际需求和难题的重要途径。杜焱强等[13]采用案例对比分析方法得出,生态富民应建立在城乡融合发展基础上,依靠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并构建合理利益联结机制来激发各主体的能动性,持续增强农村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和生态资源活力,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肖文海等[14]以资源富集生态功能区为研究对象,指出区内可依托自然资源产权保障机制、环境权益交易机制、投融资和利益联结机制来构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实现生态致富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李晓燕等[15]认为通过产权机制、交易机制、价格机制及补偿机制培育农业生态产品绿色创新价值链,可作为提升产品和产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及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有效途径,对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在实现路径上,随着各地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施意见和试点方案陆续出台,地方探索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的典型案例和经验不断涌现,多元化、多主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的研究不断深入,成了研究热点。然而不同地区由于资源禀赋、发展程度等存在差异化,实现路径的具体推进会有区别,因此需要寻求不同地区城乡融合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契合点,因地制宜研究独特优势的路径与对策。杨玉文等[16]以边疆重点生态功能县域为视角,提出通过生态旅游发展过程中衍生出的研学、文创等关联产业形成生态产业体系,实现多产融合发展。叶有华等[17]提出了乡村振兴视域下6 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路径,为助推乡村生态优势真正转化为发展优势、实现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提供参考。陈菲[18]针对南平生态银行的典型案例展开研究,提出在共同富裕视阈下探索多元渠道促进生态产品市场化运作、协调多方主体助推生态产品产业化运营、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长效化发展的三大实现路径。

2.1.3 生态建设与产业振兴。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狠抓生态文明建设,各地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提升生态生产力赋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乡村蕴藏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强,是我国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主战场和重点区域[19],通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进城乡内部各类资源的转化与利用,为城乡产业振兴赋予绿色动能和绿色底色。李荷等[20]发现生态资产是乡村发展的内生式动力,可以通过促进生态资产的就地产业化和价值转化,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和实现城乡空间反哺。何寿奎等[21]提出要以城乡融合与生态资本价值实现协同推进为目标,在提高生态产品价值量的同时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周伍阳[22]指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新的支撑点,应立足本土自然生态禀赋优势与乡土文化场域,发挥生态产业振兴在促进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实现城乡生态功能区绿色可持续发展[23]。

2.2 研究前沿分析

在图3 的基础上,通过提取并保留频次在前7 的聚类标签,从而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关键字聚类图谱以反映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如图4 所示,聚类的模块值(Modularity Q)=0.828 9、平均轮廓值(Mean Silhouette)=0.931 7。其中,模块值大于0.3,平均轮廓值大于0.7,说明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关键字聚类结构是合理的且聚类是高效的、令人信服的。形成了7 个显著聚类分别为:#0 价值转化、#1 价值实现、#2 经营性、#3 价值核算、#4 生态产业化、#5 生态补偿、#6 供给能力,大部分聚类结果存在交叠,表明各领域互融互促现象普遍。

图4 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关键字聚类图谱

同时将聚类关键字信息汇总,整理出聚类标签下的代表性关键字,如表6 所示。总体来看,聚类标签包含节点数量均在10 个以上,紧密程度最大值为0.993,最小值为0.833,聚类结果均满足在0.000 1 水平上显著,总体聚类效果较好。

表6 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关键字聚类

就具体的研究前沿来看:第一,标签#0 价值转化是节点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聚类,说明价值转化是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主要前沿方向之一。这与现阶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相吻合[23]。陈文烈等[24]针对当前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明确指出需要重视城乡生态产品价值转化这一关键一环,提出要从产业赋能、城乡释能、要素助能等方面找准生态资源价值转化的发展路径,拓展了“两山”理念的实践研究成果。第二,标签#2 经营性、#5 生态补偿的紧密程度较高,表明该聚类标签内的文献高度围绕这一议题展开,与前文高频、高中介中心性关键词所含研究也保持一致。第三,标签#1 价值实现、#3 价值核算、#4 生态产业化、#6 供给能力反映了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在不同时期内具体做法的关注热点差异。刘向华[25]对耕地资源的社会价值进行了评估,为耕地生态补偿和维持城乡产业生态系统健康创造了科学前提。康传志等[26]则倡导通过建设全国生态种植示范基地和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地,实现区域优势特色生态产业品牌化,对扎实推进生态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3 研究趋势分析

使用突现词探测功能,获取到学界对生态产品价值研究突现词的关键频率与关注度,以此强化对领域研究前沿的把握。结果如表7 所示。第一,从突现强度来看,突现强度最高的前五个关键字分别是价值评估(1.83)、水源区(1.27)、生态修复(1.17)、乡村振兴(1.12)以及实现路径(1.12),在相应时期内是国内该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第二,从时间跨度来看,关键词“水源区”的时间跨度长达10 年,表明是学界持续关注的重点且影响力较大。但大部分关键字的时间跨度较短且突现时间较为新近,集中在2020 年及以后,表明相关突现词汇在早前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相对欠缺,但前沿属性较为突出。

表7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突现词图谱

此外,关键字可以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关注水源区生态补偿机制,促进水源地在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的合理利用,保护水域生态系统实现区域良性循环发展[27]。第二类是关注生态产品的价值评估和核算,有了完善的指标体系,具体算法才可以客观判断生态产品的定价,进而开展推进生态产业化发展,这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和实现共同富裕都有重要意义。第三类是关注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机制与路径。生态功能区要坚持和拓宽“两山”理念下的生态产品价值转化途径,为城乡产业融合发展寻找新的目标方向。如通过修复生态环境、发展生态旅游,促进“生态资源—生态资产—生态资本”转化并赋能城乡产业可持续均衡发展。整体来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本质在于打通价值转化通道,而破解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城乡产业高质量发展间的矛盾,探索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的路径,将继续成为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该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

3 研究展望与建议

与城乡有关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的重要性已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近年来,发文量呈现出迅速增长的态势,但高质量的论文数量较少,作者和机构之间的学术合作不太紧密,缺乏全面且有深度的文章。其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价值实现、机制路径、生态补偿、价值核算、生态产业化等多个主题,呈现出研究范畴逐渐广泛明晰,研究议题愈发深入细致的特征。

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城乡产业融合的现实需要,随着各地区试点工作的逐步开展,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也随之丰富,这将是未来研究关注的一个重要热点话题,相关研究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加强跨学科交流与学术合作研究。可通过政策鼓励、经费支持等途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间实现跨学科、跨单位、跨地区的合作(特别是鼓励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相关机构开展联合研究),促进研究资源共享、思路互补和方法互融,以此逐步构建国内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研究领域中多学科紧密联系的学术合作机制。

(2)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证研究。从现有研究来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主要集中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偏少且一般围绕特定地区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价值转化效率等展开。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未来应结合农村地区、边疆地区、生态功能区、民族地区的生态价值核算实证,总结生态富足地区城乡生态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个案地区成功的典型经验,加强对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效的实证对比分析,推动实证模型下生态价值转化效率的实践再验证,同时借助“两山”理念、城乡融合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来强化实证分析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以此构建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实证研究体系。

(3)完善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城乡产业融合的制度研究。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乡村振兴、城乡融合等一系列重大理论思想和国家政策文件的全面理解和系统梳理,推动以多领域融合发展、多利益相关方共同参与、多种实践模式兼容并用、多层次机制保障为内容的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制机制研究[28]。

(4)聚焦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梳理已有文献得出,一是学者们大多从较为宏观的层面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路径分为政府主导、市场主导、政府与市场相融合主导三类来论述实践方向,研究的可操作性亟须更有针对性。二是通过总结某一地区的实践经验提出可行的路径选择,可行路径的系统性与全面性有待加强。三是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和经济状况不同[29],试点示范区的经验难以在全国范围推广,导致将理论应用于实际的普适性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未来以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城乡产业融合的路径研究中的重点需围绕不同类型地区生态产品和价值进行挖掘[30],结合不同地方实际状况进行综合分析,构建全面完整的城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框架,让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城乡产业高质量融合的主抓手。

猜你喜欢
关键字城乡价值
履职尽责求实效 真抓实干勇作为——十个关键字,盘点江苏统战的2021
成功避开“关键字”
城乡涌动创业潮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
小黑羊的价值
智能垃圾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