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源,黎玉珠,冯绵枝
(广东省大湾区集成电路与系统应用研究院,广东 广州 510660)
新型研发机构是聚焦科技创新需求,主要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研发服务,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的独立法人机构,可依法注册为科技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服务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新型研发机构构建立完善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对科研成果转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经过调研,目前新型研发机构构普遍存在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战略规划的缺乏以及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为后续的科技成果转化埋下知识产权隐患等问题。
知识产权是对发明人劳动成果的一种保护,比如专利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专有权,具有法律效力,这种权利具有独占的排他性。非专利权人要想使用他人的专利技术,必须依法征得专利权人的同意或许可。知识产权作用是通过专有权保护劳动成果,使产品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实现更高的市场利益回报;同时知识产权也可以作为商品交易产生巨大利益。新型研发机构一般是承担了国家或社会中大部分的前沿技术攻关研究的单位,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分析,新型研发机构中产生的大部分技术成果还没到产品化阶段,离产品化还有一段距离,部分新型研发机构科研人员对知识产权作用认知不到位,其错误的认为知识产权作用仅仅作为完成技术攻关研究课题项目验收,在知识产权申请时缺乏对产品的保护的规划,大部分以完成数量任务为目标,未能保护实际的创新成果。导致研究成果产品化后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足,反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失去竞争先机[1]。
知识产权规划应该贯穿项目研发全过程,即从项目研发规划开始就应该规划知识产权申请布局,首先根据项目研发的创新点、重点研发内容、技术或产品的重要程度等信息制定知识产权申请规划,然后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围绕项目创新点、重点研发内容进行专利申请布局,知识产权与产品特点相结合,发挥知识产权最大的保护作用。目前有部分新型研发机构项目仅仅以完成知识产权数量任务指标出发,缺少从市场保护及未来发展规划角度出发的意识。科研人员申请专利容易随性而为,缺乏系统性专利申请布局,存在专利与产品的关联性不高的风险,也存在因一个非核心专利公开影响核心技术的创新性的风险,使辛辛苦苦研发的创新技术变成公知技术为他人做嫁衣,使新型研发机构蒙受不必要的损失。同时部分专利与产品结合度不足,导致知识产权实际转化实施率不高,存在较多的“沉睡专利”。在现阶段社会发展背景下,新型研发机构构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战略需求进行技术研发,同时还要围绕国家战略性发展目标,不断积累和突破技术,以此能够从技术、产品规划源头、专利规划布局等方面提升专利的价值,提升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
新型研发机构作为创新技术研究的先驱,引领国家前沿技术的发展,是技术发展的风向标,从理论来说更应该采用地毯式策略进行知识产权布局,尽量做到全面保护,最少也应该进行围堵式的在核心技术布局一系列关键,增大竞争对手的进入领域的难度。但部分新型研发机构缺乏相关意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没有根据研发的实际创新度及创新数量情况进行知识产权布局,满足数量任务后,大部分情况不再围绕研发的创新技术进行知识产权申请布局,任由很多创新技术沉于箱底,甚至因疏忽没做好保密措施导致技术流失,让竞争对手获悉后申请专利反过来制约自己[2]。
技术秘密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人员、区域、文档资料、网络传输、设备等多方面,需要体系的管理制度才能完善,相对于专利保护,部分新型研发机构对技术秘密的保护意识更加薄弱,科研人员及相关管理者往往都聚焦在技术和产品的研究工作上,忽略了技术秘密的保护。首先,研发资料(技术方案、图纸等)没有专职的归档管理不注意保密,容易获取且没有记录。其次,研发人员电脑设备能随意发送技术资料没有监督管理。另外,研发样机没有监督管理,容易被人获取,存在较大的泄密风险。目前国内侵犯技术秘密的案件频发,技术秘密案件具有取证难、历时长,胜诉率低等特点,一旦技术秘密泄露,很难挽回损失。2023 年年度知识产权类十大经典案例之一的卡波技术秘密案件于2017—2023 年最高法院作出最终判决,期间一共历时6 年多,可见技术秘密案件诉讼非常困难,因此必须要重视技术秘密的保护,避免遭受损失。
纵观人类重大的发明创造都是经过前人不断的积累过程,因此新型研发机构技术的创新发展也需要积累与传承。新型研发机构承担了国家或社会中大部分的前沿技术攻关研究,是我国创新技术的传承的源头。现在大部分新型研发机构一般情况是由多方人员共建成立联合研发课题组,且很多不是全职人员,科研人员对新型研发机构的归属感弱,缺少技术积累传承的意识,技术方案、研发过程记录、研发经验总结等资料保存不完整,技术传承度差。
综上所述,新型研发机构对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可以归纳如下:①部分研究人员对知识产权认知不足,缺乏管理意识,错误地认为只有做好产品和项目,提高产值才能体现工作价值,将知识产权视为项目或者产品的附属品,认为此项工作可有可无。科研工作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申请专利过程错过最佳时机,容易让竞争对手捷足先登。②部分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关注著作权、专利权、论文等方面的管理。对于商业机密、商标和技术秘密等管理规划存在不足之处。尤其是技术秘密方面,新型研发机构中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应置于同等地位,实际上,由于法律的复杂性以及技术的机密性,致使部分技术未参与科技创新评定活动,导致大部分技术秘密因保护不完善而泄密,破坏了其产权价值。③部分新型研发机构所未重视知识产权的全过程管理,重点对科研项目实施整个阶段展开全面的监督和考核,导致科研成果未能及时转化成知识产权,科研研究的关键技术和领域技术资料传承的管理不足,导致研发效率偏低。④新型研发机构缺是国家科研方向的新尝试,乏全面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因此新型研发机构需要进行文化建设规划。
鉴于新型研发机构以上产权保护意识缺乏、战略规划缺乏以及管理制度不完善原因,为后续技术成果转化埋下了知识产权方面的诸多隐患。例如,新型研发机构就职的研发人员,在新型研发机构期间,产出的技术成果如未进行专利、商业秘密保护以及全过程知识产权管理,而随着科研人员的离开后再对该部分成果申请专利时,很难举证这些成果与新型研发机构的关联性和产权唯一性。对于这样的知识产权官司不仅耗时长、牵扯精力多,且获得胜诉难度也极大,可以说是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相当昂贵,收效缺很甚微。最终会出现前员工与新型研发机构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激烈对碰惨烈局面,而且往往出走的是优秀人才,其产品和技术在市场上比新型研发机构本身更具竞争力。前期的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没有做好,直接为后续科技成果转化,埋下了巨大的隐患,最终导致本来属于新型研发机构的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上完全失去了竞争活力[3]。
新型研发机构想要正确应对知识产权风险,为自身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就需要提升自身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正确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价值,并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从制度的角度出发实现对知识产权工作的规范与约束。
首先,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将知识产权提升到战略高度,制定并实施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战略,提高全员知识产权意识。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增加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经费预算,推动知识产权信息的深度应用,以此发挥知识产权对科技研发方向的指引作用。同时新型研发机构还需要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培训,特别需要提升中层领导及核心研发人员知识产权布局意识,以此自上而下地带动员工知识产权的提升。在培训的过程中,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关注对培训内容的设计以及对培训形式的选择,在内容设计上要避免理论知识的大量堆叠,以免参训人员出现厌倦与抗拒的心理;而在培训的形式选择上,新型研发机构需要加强对互联网平台的应用,发挥其突破时空限制的优势。
其次,新型研发机构需要不断完善各项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实现知识产权的全流程管理,促进知识产权快速转化成经济效益。另外,新型研发机构还需要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团队,规范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工作,加快推动知识产权运营与转化,体现知识产权无形资产价值[4]。
新型研发机构应当以市场为导向,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和布局,规划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的研究领域、重点研发方向和内容。知识产权布局也需要与新型研发机构技术规划相呼应,一切以市场需求为基准,完全遵循“市场导向推动研发创新”原则。
在新型研发机构研发领域、方向和内容的规划上,新型研发机构应充分了解市场需求,提前做好研发规划,避免原有技术方向和团队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固化现象,避免技术和区域产业基础和优势的产业配套体系的错配现象,避免科技成果与市场落地错配现象。根据区域产业特色制定中长期研发任务布局,再从产品市场导向出发制定年度研发任务分解,根据年度任务项目研发重要内容及创新点制定知识产权指标。最后根据项目研发创新点开展专利挖掘与布局活动,形成技术壁垒,保障研发成果。
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建立集创新创业、孵化加速、成果转化、产业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通过内部培养和大力引进的方式,建立起新型研发机构所在领域和行业的复合型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队伍,建立市场化专业化的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即集创新创业、孵化加速、成果转化、产业投资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建设新型研发机构系统性转化体系和良性循环生态,提升成果转化成效。
在综合性产业服务平台中,还可针对知识产权的知识进行宣传,将各产业的知识产权进行分类,同时发布有关保护手段的公告或文章,一方面培养人才的知识产权意识,另一方面为维护知识产权提供帮助,促使相关文化建设效果得以改善,为智力成果的合理、合法使用与传播奠定基础[5]。
针对相关人员缺乏技术秘密保护意识,导致技术流失风险上升的问题,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建立技术秘密管理体系,强化对技术秘密的监督与管理。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需要针对技术资料、商业运营资料的特点制定与之对应的保密管理办法,同时针对科研人员的权限等级与工作内容建立保密管理办法。另一方面,新型研发机构还应当推动商业秘密保险落地,使新型研发机构在商业秘密保护中“省时、省钱、省心、省力”。商业秘密保险有利于帮助新型研发机构借助金融手段维护合法利益,降低维护商业秘密成本,帮助新型研发机构提高对抗商业秘密泄露风险的韧性,为新型研发机构创新发展撑稳“保护伞”。
为解决缺乏技术成果传承意识,技术研发延续性差的问题,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建立项目管理系统,以此提升研发效率,保障技术传承。
首先,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完善项目规划指标,从产品市场导向出发,分解年度研发任务,根据年度任务制定项目研发预算,并根据年度项目计划开展后续的研发工作。
其次,新型研发机构应当制定项目进度、问题跟踪汇报机制,方便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了解项目研发的真实情况与进度,确保其能够及时发现项目风险、解决问题、进行项目进度管理。通过项目管理系统保存项目全过程技术研发资料,既能规范技术秘密管理,又能实现技术经验传承。
新型研发机构构作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产物,是支撑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型载体,其目标是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承担着国家重大技术及关键技术攻坚,促进国家技术创新的间艰巨任务,汇聚了许多高级科技人才,掌握着非常多的重大科研技术成果。因此,需要重视新型研发机构知识产权管理及应用,为知识产权领域更好的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