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海洋”战略的发展历程与基本经验

2024-05-18 01:37刘岸冰
关键词:强国海洋战略

刘岸冰

(上海交通大学 董浩云航运博物馆,上海 200030)

新时代确立的中国大海洋战略是一个囊括了海权战略、海洋发展战略和海洋强国战略的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总体方略。中国古代海洋兴盛与繁荣几千年,“起码从公元前3 世纪到公元15 世纪这段长达1 800年的漫长岁月中,中国的航海事业与航海技术,始终居于世界领先地位”[1]。但自15 世纪起中国海洋事业开始衰落,直至近代鸦片战争、甲午海战失败后国人才真正觉醒,深刻认识到大海洋战略利益的重要。新中国成立至今的发展历程中,我国海洋政策的重心随着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1949—1978 年,我国对海洋的认知观念和政策制定主要体现在重视海防。1978 年改革开放后,经济、社会、科技等各方面迅速发展,海洋事业也步入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进入21 世纪,中国综合国力增强,海洋大国地位凸显,对海洋的开发利用也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2]。自此,海洋强国建设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共产党应对海洋问题,尤其是新世纪以来针对国际国内海洋情势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体现了新时期国家海洋政策的合理提升和深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价值。

中国几千年的海洋事业经历了辉煌、中衰与重振的曲折历程,积累了深刻的经验与教训。因此,梳理中国“大海洋”战略历史发展脉络,论衡中国海权与大海洋战略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走向,重塑大海洋的历史观与价值观,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更实际的理论和实践,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

一、1949—1978 年:“向海图存”的大海洋战略开启阶段

1949 年新中国成立伊始,面对国内尚未完全解放、百废待兴,国际上遭受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的复杂局面,加之当时还面临国内台湾问题和国际上美苏争霸的严峻形势,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不得不把视野从陆地扩展至海洋,以保卫新生共和国的生存与发展。“发展海军,守卫海防”成为当时发展海洋事业的第一战略目的。[3]由此,新中国“向海图存”的近海防御海洋发展战略思想得以奠基。

(一)建立人民海军,捍卫新中国的安全和主权完整

中国近代百余年有海无防被动挨打的历史,时刻警醒新中国要积极防御西方的海上侵略。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伊始,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指使南朝鲜李承晚傀儡政府挑起朝鲜内战之后,于1950 年6 月27 日发表声明,宣布美国政府决定以武力阻止台湾的解放。美国第七舰队已奉杜鲁门之命向台湾沿海出动。[4]3261949年9 月29 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23 条即明确规定要建立海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应加强现代化的陆军,并建立空军和海军,以巩固国防。”[4]326毛泽东同志更是定下了“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我们要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5]103的目标。1949 年4 月,在江苏泰州白马庙,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海军成立,正式宣告人民海军的诞生。1950 年,海军领导机关在北京成立,此后,陆续组建了东海舰队、南海舰队和北海舰队。1959 年,中国请苏联帮助研制核潜艇遭到拒绝。在此情况下,毛泽东表达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雄心壮志,[6]最终于1970 年12 月,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

1956 年3 月6 日至15 日,中央军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国家的军事应对问题。彭德怀同志在会上作《关于保卫祖国的战略方针和国防建设问题》的报告,提出为了有效防止帝国主义的突然袭击,保卫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成果,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在未来反侵略战争中,应该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7]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明确提出“积极防御”的国防战略方针。1958 年9 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 海里”,[8]为反对美国海洋霸权和捍卫中国海权确立了法律依据。

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来自海上的各国挑衅,新中国予以了有力还击。1974 年,南越海军强占中国金银岛等岛屿,毛泽东同志以“不打一仗不足以维护中国海权”的决心,最终打败南越海军并收复了被侵占的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面对20 世纪70 年代日本对钓鱼岛提出主权要求并拟建立主权碑,中国予以坚决驳斥,并声称台湾地区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所属岛屿都属于中国领土。总之,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坚决捍卫海洋权利,顶住了国际上对我国海权的多次侵犯。

(二)建设“海上铁路”,增强开发海洋的力量和利用海洋资源的优势

新中国的海上交通问题首先是海运力量十分薄弱,又面临企图联合从海上扼杀新中国的西方国家的海上封锁以及蒋介石的“闭港”政策。1949 年,新政权交通部门拥有的沿海运输轮船共55 艘、10 万总吨,其中可运行的只有33 艘、5.6 万总吨,只相当于现在1 艘中型轮船。[9]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认定发展外贸是经济发展的命脉,力主走向海洋,布局兴建“海上铁路”,发展海洋经济产业,为中国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提供保障。

首先加快速度发展造船业,疏通海上交通的“瓶颈”,大力发展远洋航运。为此,国家指示大连造船厂和江南造船厂立刻投入研究,设计并建造世界先进水平的万吨杂货船。1958 年11 月,大连造船厂按照苏联图纸建造的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下水,后来又建造了同类型的“红旗”号。1960 年4 月,江南造船厂建造的我国第一艘自行设计,主要设备由国内配备的万吨级远洋货轮“东风”号下水,标志着我国造船工业迈入“中国自主知识产权”时代,应验了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东风压倒了西风”,大大激励了中国自强不息逐梦海洋的精神。其次打通国内“南北大通道”,再逐步发展通向欧洲、美洲、大洋洲的远洋航线,构筑起世界海洋交通网络。远洋队伍建设和开拓国际航线工作由周恩来同志亲自指挥。经过多年努力,1968 年至1979 年间,“红旗”轮、“向阳”轮、“东风”轮、“柳林”轮多次首航全球不同路线,陆续开辟了通向西北欧、地中海、北美、非洲、南美、中美的航线。自此,海洋贸易支持着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三)奠定海洋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研究工作的基础

1956 年,中共中央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制定了《1956—1967 年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自此,我国的科学技术开始走上了由中央统一领导的远景规划和近期计划相结合的发展道路。规划最重要的是使海洋学等一系列新兴学科得以建立并陆续开展研究,由此催生了我国一系列新技术、新工业从无到有的建立和发展。同年,在竺可桢等科学家的倡导下,组建了由赵九章任组长的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他们提出的《十二年海洋科学远景规划》被列入国家科技发展总任务。这个规划主要包括四项:开展中国近海综合调查,建立海洋水文气象联网系统,调查研究海洋生物资源,研究国防、交通的海洋学问题。[10]科学家们采取了大协作的方式,最终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海洋科研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另外,一批海洋中、高等教育机构的出现,也为海洋科研逐渐深化奠定了基础。如1952 年成立上海水产学院(现为上海海洋大学)、东北水产技术学校(现为大连海洋大学),1958 年成立舟山水产学院(现为浙江海洋大学),1953 年由东北航海学院、上海航务学院、福建航海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大连海运学院(现为大连海事大学),1959 年成立山东海洋学院(现为中国海洋大学)、上海海运学院(现为上海海事大学)等。

二、1978—2013 年:“向海图富”的大海洋战略探索阶段

经过近30 年的曲折前行,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得到了巩固。20 世纪70 年代末80 年代初,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海洋战略思想,顺应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赋予了大海洋战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色。他认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离不开海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中国大力“发展海洋事业,振兴国家经济”,“进军海洋,造福人民”[11]。传统的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转变,沿海成为“前线”,海洋成为中国改革开放战略的传送带。

(一)逐步开放沿海城市,以沿海经济繁荣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

党中央特别重视沿海地区在扩大对外交流中的作用。1979 年7 月,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试办出口特区(1980 年改称经济特区)。1984 年,党中央再次逐步开放天津、上海、大连、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14 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 年,党中央又决定“先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区,继而将辽东半岛、胶东半岛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由此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12]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建构了“从贸易到投资,从货物贸易到服务贸易,从‘引进来’到‘走出去’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实现了从海洋走向世界的伟大历史转折”[6]。正如李明春等在《海洋强国梦》一书中所描述的那样:“清晰的战略布局和有步骤地推向全国沿海地区,进而沿江而上,向西带动内陆地区。沿海不再是防御地带,陆地边关也不再是不可逾越的边界,长江、珠江等沿江地带,水向东流,物往西行,开放观念逆流而上,劳务大军沿江而下,在流动、交叉与碰撞中,用沿海的优势带动西域的发展,进而带动全中国,我们向富裕大步迈进。”[5]142

(二)重视顶层设计,从战略高度推动海洋事业的发展

此时期,《中国海洋21 世纪议程》《全国海洋开发规划》《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等一系列海洋经济发展的科学规划与部署从宏观战略高度认识和规划了海洋的开发和保护。强调“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会越来越多地依赖海洋”,“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是人类开发利用海洋的新世纪”,“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沿海大国”,因此,必须“把发展海洋事业作为国家发展战略”。[13]1998 年,我国首次向全世界发布了《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白皮书,分别从实施海洋综合管理、海洋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保全海洋环境、海洋事务的国际合作、发展海洋科学技术和教育六个方面陈述了中国大海洋发展战略理念,表明了中国对大海洋事业的基本态度。[13]并通过《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规划纲要》对海洋资源、环境、生态、经济、权益和安全等方面的综合管理和公共服务活动进行了规划,明确“海洋问题事关国家根本利益”[14],为中国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方向和内容遵循。

(三)制定海洋法律法规,和谐发展海洋经济

海洋法律法规的制定与颁行,是用来维护国家海域所有权,规范海洋开发利用,保障海洋开发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是“大海洋”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1 世纪初期,海洋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是相关涉海法律法规有10 余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岛保护法》等。二是相关涉海行政法规有20 余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籍船舶管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止船舶污染海域管理条例》等。三是涉海部门规章有10 余部。如《海底电缆管道保护规定》《海域使用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等。此外,还有国务院法规性文件和地方性海洋法律法规总计30 余部。

2005 年9 月,《法制日报》登载《我国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形成》一文称:“目前,全国海洋法律法规体系基本形成。通过规范海域使用行为,基本扭转了海洋开发利用中‘无度、无序、无偿’的局面。”[15]为从根本上保障民族和国家利益,提高海洋综合治理水平,保护海洋环境和生态行稳致远打下了法治的基础。

(四)倡导共同开发,促进海洋国际合作

改革开放初期,为了营造长久稳定的外部环境,邓小平同志针对我国与周边地区海洋主权多年的争端,提出“一个办法是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这就可以消除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16]。这一根据新情况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新的外交思路,既维护了国家主权的根本利益,又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和平的国际环境,还成为此后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以及南海、东海问题的基本方针。

同时,为合力维护海洋持久和平安宁,胡锦涛同志倡议构建“和谐海洋”。他认为“推动建设和谐海洋,是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愿望和共同追求”。我国实施海上安全国际合作,将“始终坚持遵循《联合国宪章》《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其他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坚持谋求共同安全和共同发展,坚持尊重沿海国的主权和权益,坚持共同应对海上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努力寻求基于和平的多种途径和手段,维护海上安全”[17]。

海洋强国内涵十分丰富,但关键是海洋经济强国。随着世界海洋权益斗争日趋激烈,中国大海洋战略必须坚持原则性与灵活性统一的基本原则,一切围绕发展海洋经济,增强国家经济实力为目的。

三、2013 至今:“向海图强”大海洋战略的创新阶段

海洋是各国战略必争之领域。随着中国步入新时代,“向海图强”,建设海洋强国成为中华民族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蔚蓝之梦。其总体思路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征程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为目标,以保障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需求、保障自然资源供应安全、保障海洋生态安全、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其政策目标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发展与民族复兴的大战略,确立多元化的政策目标,推动海洋强国建设,逐步实现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的转变。其指导原则是结合中国国情,面对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坚持陆海统筹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科技创新引领原则、和平利用与合作共赢原则。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需着力围绕加快海洋经济建设实现强国富民战略目标,坚决维护海洋权益和海洋安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不断调整和完善国家的海洋政策。

(一)基于海洋强国的视角,着力推动海洋经济迅速发展

1.构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古代“丝绸之路”是沟通中西方政治、经济、文化的一条大动脉,它先在陆地开拓,而后在海上拓展。当下,这条古老的“丝绸之路”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一带一路”,即“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要“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共同建设‘和平海洋’‘和谐海洋’‘合作海洋’,促进蓝色经济的发展,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互联互通的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以实现地区各国的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18]。截至2022 年9 月,已有140 多个国家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世界2/3 的人口,推动了中国和其他国家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

2.坚持陆海统筹发展。2013 年习近平同志指出:“要着眼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坚持陆海统筹,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19]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0]26该战略将陆地与海洋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它们在各方面的密切关联性、强大互补性与复杂综合性,本质上是国家希冀以海带陆,平衡海陆开发关系,最终实现海陆统一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部署。

(二)基于政治安全的视角,主张建设现代化的海军体系

强大的海军是国家安全、经济发展和国家权益的重要保障。2017 年5 月24 日,习近平同志在海军机关视察时指出:“建设强大的现代化海军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重要标志,是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支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21]2018年4月12日,习近平同志在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指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建设强大的人民海军的任务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他强调,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海军,“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坚持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瞄准世界一流,锐意开拓进取,加快转型建设”[22]。

在中国海军发展史上,航空母舰的建成入列是一个划时代的重大转折。从2012 年中国建造改进的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到2019 年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再到2022 年“福建舰”也加入中国海军,标志着我国海军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5 年中央军委颁发《关于新形势下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决定》,为强军之基提供了科学遵循,更为海洋强国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支撑。

(三)基于海洋治理的视角,倡导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

1.坚持人海和谐原则,致力海洋生态保护。人类要保护海洋,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要坚持走人海和谐的、绿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否则就会生态失衡,走上“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曾多次强调,要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严格海洋环境监督,加大海洋污染控制和治理力度。2013 年7 月30 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19]2019 年4 月23 日,习近平同志在青岛集体会见外交代表团团长时强调:“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关爱海洋。中国全面参与联合国框架内海洋治理机制和相关规则制定与实施,落实海洋可持续发展目标。”[23]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24]中国要持续加强海洋环境治理,而不是在好大喜功、相互攀比、崇尚技术中失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在索取之中失去“有度”的科学理念,从而最终陷入无序、无度、无章的恶性循环。

2.深度参与全球海洋治理体系建设,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海洋和人类社会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密切。人类是蓝色海洋的一分子,是被海洋连结而成的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倡导世界各国“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中国军队也“始终高举合作共赢旗帜,致力于营造平等互信、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当前,以海洋为载体和纽带的市场、技术、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紧密”,中国倡议共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就是希望促进海上互联互通和各领域务实合作,推动蓝色经济发展,推动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进海洋福祉”[20]463-464。

四、新中国“大海洋”事业崛起的基本经验

经过百余年沧桑历史的中国人,既有历史的耻辱又有走向海洋的雄心。这一海洋强国复兴梦终于在新中国诞生之后,经过无数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渐从梦想走向现实。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大海洋”事业的领导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新中国成立70 余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奋进之路上,中国海洋大国的地位正在崛起。这一伟大实践充分证明,“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是新中国海洋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保证和政治优势”[25]。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复兴中国海洋伟业的根本政治保证、政治原则和应有之义”[26]。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时指出:“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人民海军一路劈波斩浪,纵横万里海疆,勇闯远海大洋,大踏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今天的人民海军,正以全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党和人民为英雄而光荣的人民海军感到骄傲和自豪!”[22]

(二)唤起民众海洋意识,牢记海洋战略缺失是导致中华近代海殇的历史之鉴

中华民族重返海洋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时代背景。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耻辱经历警醒国人:中华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海洋的复兴,强国必须强海。居于首位的是要唤醒全民族的海洋意识。国人要有强烈的“中国海洋与中国国运同兴衰”意识。今天建设海洋强国,要始终站在历史与时代的战略高度,直面当今中国海洋领域的危机:海洋权益屡遭侵犯,海洋资源被大肆掠夺,主权管辖海域被瓜分,国家安全受威胁,以及某些国家长期顽固坚持、处心积虑的战略企图。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不忘历史,知耻后勇,走向海洋,形成长远的大海洋战略,规划国家长期海洋战略目标,全面增强各领域的国家海洋能力,这是决定中国未来走向不可忽视的重大任务。

(三)坚持发展为第一要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海洋强国

改革开放40 余年来,诸如推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强国、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等举措,形成了以点带面、协同发展,且高度依赖海洋的开放型经济形态和“优进优出,两头在海”的经济格局,并不断深化,使得海洋经济呈高质量发展态势。据《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我国海洋经济的总产值从2012年的50 087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3%)增长到2021 年的90 385 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9%);2012年海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5.3%、45.9%和48.8%[27];2021 年海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的5.0%、33.4%和61.6%。[28]国家经略海洋的终极目标是发展。国家综合实力是经略海洋的根基,也是维护海洋权益的硬实力。中国道路是从发展中站起来的,不仅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原理,更是对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实践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四)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大海洋”战略理论体系是中国“大海洋”事业的根本遵循

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必须与时俱进谋篇布局。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一代又一代的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的海洋战略进行了不同的调整和创新,可谓“代代合理谋划,确保行稳致远”,构建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并因应中国发展之需的海洋战略理论体系。毛泽东同志提倡“建设海洋铁路”以发展海洋经济,将近海作为国家安全屏障,实施以“图存”为目的的防御型海洋战略。邓小平同志强调走向海洋是中国富强的必由之路,不能把海洋当成护城河。[29]他实行改革开放,力主通过海洋走向世界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形成了以“图富”为主线的开放型海洋战略。进入21 世纪,党的十六大报告力主“实施海洋开发”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发展海洋产业”战略,党的十八大报告演变为“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新时代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海洋发展战略机遇期,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凭海富国、依海强国”的海洋经济思想,“坚守底线、和平为贵”的海洋权益思想,“保护生态、人海和谐”的海洋生态文明思想,“陆海统筹、协作共赢”的系统论思想等,确立了以“图强”为核心的外向型海洋战略。

综上所述,自新中国成立至今,正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认识不断深化,以及对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迫切需要,逐步建构了一脉相承且与时俱进的“大海洋”战略发展思想,奠定了当下海洋科技强国、海洋经济强国、海洋生态强国、海洋安全保护、担当海洋大国责任、海洋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经略海洋的整体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是“中国崛起必盛于海洋”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猜你喜欢
强国海洋战略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
强国有我
秦晋争霸
战略
战略
爱的海洋
第一章 向海洋出发
导致战略失败的三大迷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