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 霞, 陈 杨, 张 念, 王亚豪
(遵义市中医医院,贵州 遵义 563000)
带状疱疹病发时通常伴有神经病理性疼痛,主要由于患者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1],尤其在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易感,发病率和复发率均较高[2]。且带状疱疹的后遗神经痛,疼痛剧烈,难以根治,常引起患者紧张、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了患者正常生活[3]。
目前,西医治疗上引进了脊神经根射频调控术,镇痛效果较好且不会出现神经热离断效应[4]。而火针疗法可“针”可“灸”,具有通络、驱邪、镇痛等作用,在各种痛病、热性病中都应用广泛,尤其在治疗带状疱疹上优势作用明显[5]。本研究详细观察火针联合脊神经根射频调控术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为安全、有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方案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选择2023年2月—2024年2月在遵义市中医院治疗的患有带状疱疹且神经疼痛的病患3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15例。研究组中8 例病患为女性,7 例病患为男性,年龄38~65 岁,平均年龄为(51.20±9.87)岁,平均病程时间为(2.76±0.80) d;对照组中9例病患为女性,6例病患为男性,年龄36~62 岁,平均年龄为(50.60±10.50)岁,平均病程时间为(2.38±0.76) d。将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一般资料进行多重比较,结果显示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2 组诊断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本试验已通过遵义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7],《临床诊疗指南-疼痛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年),《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19年版)》。
① 符合以上中西医诊断标准者;② 无严重的心脑血管、肝肾、造血系统等疾病或全身衰弱者,无恶性肿瘤、精神病者,无结缔组织病、血友病及出血倾向的患者;③ 自愿接受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能坚持遵医嘱治疗者[8]。
① 哺乳、妊娠期妇女;② 患有其他潜在神经性疾病的个体,如糖尿病、酒精中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神经外科干预、入院前6个月内经常使用辣椒素霜、利多卡因乳膏或暴露于化疗或其他神经毒素者;③ 患有影响认知及疼痛评分相关疾病者;④ 拒绝参与试验者[8]。
对照组:给予患者脊神经根射频调控术治疗。通过CT 引导,确定穿刺针最佳位置。应用北京北琪四通道射频热凝控温设备,对对照组患者开展脉冲射频神经调控治疗。射频温度调整至42 ℃,调控节段完成时长确定为480 s×2 次。治疗完毕后,立即取出射频电极。回抽射频套管针,观察是否有脑脊液、硬膜囊和神经根袖损伤。最后通过射频套管针给患者注入臭氧5 mL和由2 mL的1%利多卡因、1 mL德宝松以及2 mL甲钴胺组成的消炎镇痛液[9]。
研究组:给予患者脊神经根射频调控术联合火针治疗。火针:选择0.30 mm×40 mm 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苏州医疗器械厂生产华佗牌)。穴位为阿是穴、夹脊穴、阳陵泉穴,充分暴露疼痛部位,用75%的消毒酒精常规消毒局部皮肤,左手持酒精灯,右手拇指、食指夹持火针针柄,将针体置于酒精灯的外焰处进行燃烧,烧至针体发白后迅速垂直浅刺,快进快出,进出针靠腕力控制,要求“稳、准、快”,出针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每天1 次,连续治疗2周[10]。
(1) 疱疹情况观察。观察记录患者疱疹完全结痂时间(d)及脱痂时间(d)。
(2) 临床疗效。临床疗效共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四个阶段,其中当疼痛彻底消失,停止治疗后也不再发作时,判定为痊愈;当疼痛症状消失,但停止治疗后仍偶尔发作,判定为显效;当疼痛症状未消失,但疼痛程度有所减轻时,判定为有效;当疼痛丝毫未改善时,判定为无效。具体情况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执行[6]。总有效数为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总和。
(3) 疼痛程度。本试验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来评价患者感知的疼痛程度,主要依据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打分,打分数值范围为0~10 分,其中0分代表无痛,10分代表疼痛最强烈。
采用GraphPad Prism 9.0 软件对上述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并采用t检验进行多重比较。用“[n(%)]”表示计数资料,并对其采用卡方检验进行多重比较。当P<0.05 时,代表试验结果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组带状疱疹患者结痂及脱痂时间比较见表1。研究组结痂及脱痂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带状疱疹患者结痂及脱痂时间比较(±s,d)
表1 2组带状疱疹患者结痂及脱痂时间比较(±s,d)
?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60.00%)(P<0.05)。见表2。
表2 2组带状疱疹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通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的VAS评分,P>0.05,结果显示2 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 组患者治疗后VA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的研究组患者VAS 评分也显著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VAS评分(P<0.05)。见表3。
表3 2组带状疱疹患者VAS评分比较(-x±s,分)
带状疱疹是一种典型的热性疾病,且通常伴有剧烈的神经疼痛,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1]。带状疱疹的神经痛通常都是自发疼痛,多数临床学者认为与神经功能障碍、感觉神经放电异常等情况息息相关[12-13]。目前,在临床治疗中多偏向使用抗病毒、镇痛等对症治疗,缓解疱疹性神经病理疼痛主要采用手术与药物方式,如阿昔洛韦、甲钴胺、维生素B族等[14]。但长期多次使用这些药物,病患的后遗症和复发率均较高,同时也会对患者的肝肾和胃肠功能产生药毒性,对患者健康造成一定威胁。
脊神经根射频调控术可用于治疗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运用脉冲射频调控技术镇痛效果佳,术后也不会出现感觉减退、酸痛和灼痛等副作用,更不会损伤运动神经[15]。火针也是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技术,简单快速、毒副小、疗效佳,通过引邪外出、通经活络同时强化机体免疫功能,有效缓解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因此火针在临床治疗带状疱疹上优势逐渐凸显[16]。本研究为进一步建立安全可靠的临床治疗体系,将火针联合射频神经调控术应用于临床研究。临床效果表明:研究组疱疹结痂时间和脱痂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VAS 评分也显著降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的VSA 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说明火针联合脊神经根射频调控术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使用脊神经根射频调控术。但本研究因受样本数量限制,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研究,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机理分析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后续可适当增加样本量,进一步阐释分析火针联合脊神经根射频调控术治疗方案机理,为后续带状疱疹临床治疗提供理论支撑。
综上所述,在临床上应用火针联合脊神经根射频调控术治疗带状疱疹遗神经痛疗效较好,可有效缓解病患疼痛,改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生活质量,下一步可在临床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