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凤霞, 陈 曦
(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手术治疗方式,是利用专门制作的假体代替患者损伤的髋关节,该方法在多种疾病治疗中都有着广泛的适用性。虽然全髋关节置换术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病症,但由于手术治疗会对患者身体产生较大的创伤,所以必须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来降低手术对患者健康的影响。以往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治疗期间实施的常规手术室护理方式内容较为固定,但由于不同患者的差异较大,常规护理方式会增加患者手术期出现各种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不但会影响最终治疗效果,甚至会威胁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常规护理方式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于手术室护理中能够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实施的护理服务既注重患者生理护理也注重心理护理,所以能够从多方面干预,使患者早日康复。
选择2022年6月—2023年6月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60 例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实验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 名患者。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20人、10人,其中最小年龄40岁,最大年龄72岁,平均年龄为(55.24±2.13)岁,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19 人、11 人,其中最小年龄42 岁,最大年龄75岁,平均年龄(56.11.±1.26)岁,观察组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服务。患者临床资料完整,基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纳入标准: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实用骨科学》中全髋关节疾病诊断标准、均为单侧病变、无髋关节手术史、临床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凝血功能异常者、颅脑损伤者、精神障碍者、依从性差者、近期使用过抗血小板和抗凝药物者、甲状腺功能障碍者。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术治疗护理人员会明确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禁食、禁水时间以及手术治疗之前的各种注意事项。在手术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会为患者开通静脉通路,该过程不会对输液量以及输液速度进行严格要求。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会让患者服用相应的抗感染和镇痛药物,并根据患者身体出现的不适实施针对性处理。
1.2.2 观察组
观察组实施基于加快外科康复理念的手术室护理。
(1) 术前护理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间实施的护理服务内容较多,为了保障护理质量首先应该提升患者的配合度,所以应用加速外科康复理念护理服务时,护理人员会在患者入院后向其讲解病房的环境,以及了解其身体状况、习惯和既往疾病史,与患者交流时语气要温和,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进行针对性、专业性的解答,以此提升患者的信心以及配合度。
患者在患病期间身体会产生不适感,而大部分患者对于手术治疗并不很了解,只认为手术会对身体产生较大伤害,且无法保障治疗效果,因此患者会产生恐惧、紧张以及焦虑的情绪。在实施基于加速外科康复理念的护理服务中,护理人员会在术前访视中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对于恐惧、紧张心理较为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会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说明手术治疗方式以及优势,也会讲解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以此平复患者的不良情绪。如果患者是由于身体不适感而产生不良情绪,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会通过针对性护理改善其不适感,当患者能够以平和的心态配合治疗时,就能够使手术更顺利和安全。
为了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护理人员也会在术前为患者实施营养评估,对于营养不足的患者会进行针对性的营养干预。通常情况下术前会要求患者禁食禁水,禁食禁水较长时间容易导致患者出现低血糖,所以护理人员会在术前让患者饮用250 mL葡萄糖溶液,这不但能够避免患者发生一些不良反应,也能增强患者手术耐受性[1]。
(2) 术中护理
手术即将开始时,为了避免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护理人员会加强与患者交流,以此转移其注意力。护理人员会将手术中使用到的医疗设备以及药物准备齐全,并将手术室的温度和湿度调整至合理的范围之内,以此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空间。麻醉时护理人员会向患者解释使用麻醉方案的优势和作用,并对其进行心理安抚,以此帮助麻醉工作顺利进行。治疗过程中为了保证患者体温,护理人员会将患者手术之外的部位用保温毯覆盖,并对冲洗液进行加温处理。治疗过程中输液量和输液速度都会对手术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护理人员也会根据患者实际状况合理调整输液量和输液速度。为了避免出现感染情况,除了会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为患者实施护理,也会严格地控制手术室人员数量,并减少手术室内人员活动[2]。
(3) 术后护理
手术完成后,大部分患者都会留置引流管,长时间使用引流管会导致创口愈合缓慢,所以护理人员会及时拔除身体恢复好的患者的引流管。由于手术会对患者身体产生较大的创伤,所以大部分患者术后都会有疼痛感,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会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评估,对于疼痛感较轻的患者采取注意力转移方式进行护理,疼痛感强烈的患者会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镇痛药物。
手术后早期训练对促进患者身体康复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手术完成后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护理人员会抬举患者肢体做一些简单的运动,以此让患者得到被动运动。当患者能够自主活动时,护理人员会根据患者身体状况为其制定运动康复方案[3]。
① 通过对比2 组患者治疗基本情况,分析不同护理方式的效果,主要从患者术中体温、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3个维度实施对比,指数越优说明实施的护理方式效果越好。② 通过对比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来了解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效果,在患者即将出院时进行评估,主要从疼痛、关节活动以及关节畸形等方面进行对比,指数越优说明护理方式实施效果越好。③ 通过对比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来评估不同护理方式的实施效果,常见并发症有切口感染、尿潴留以及关节脱位等几种,发生率越高说明护理方式具有较多的漏洞,需要及时改进。
使用SPSS 20.0 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分析,n(%)代表计数资料,(xˉ±s)代表计量资料,使用χ2对前者进行检验,使用t 对后者进行检验,如果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组患者治疗基本情况见表1,由表1 可知,观察组患者术中体温、手术用时和住院用时等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
表1 2组患者治疗基本情况对比(±s)
表1 2组患者治疗基本情况对比(±s)
?
2 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对比见表2,由表2 可知,观察组患者关节疼痛、关节活动和关节畸形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
表2 2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对比(±s)
?
2 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见表3,由表3 可知,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为16.66%,数据组间差异明显(P<0.05)。
表3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髋部是人体一系列运动的中心,对于保障人体正常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骨密度会逐渐降低,髋周肌群也会发生退变,当髋周部位的肌肉反应迟钝时就不能有效地消除有害应力,因此会提升骨折发生率。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髋部出现问题时,必须采取有效的方式进行治疗。临床实践中常用全髋关节置换术为患者进行治疗[4],这种治疗方式具有多种优势,能够改善患者病情,但由于手术会对患者身体产生较大的创伤,所以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往为患者实施的手术室护理服务具有固定性和单一性,容易使患者产生不良反应,进而影响患者的康复。而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注重护理服务的人性化、全面性,通过对其身体状况的评估来制定护理方案,提供的护理服务既关注患者生理状况的改善也关注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善,所以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早日康复[5-6]。
常规护理服务为了避免患者出现意外情况会严格限制患者术后活动,而术后早期进行康复活动对减少并发症发生、提升患者关节功能有着重要影响。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护理服务会根据患者身体状况让其在术后尽早进行活动和锻炼,所以该护理方式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并降低并发症发生概率。除此之外,该护理方式会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自身身体状况和疾病治疗情况,能提升患者的配合度[7-9]。
综上所述,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实施基于加快康复外科护理理念的护理服务能够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和安全性,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改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