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iteSpace的国内地理标志研究进展与启示

2024-05-17 06:32刘群林岚郑颖玲文永珍
安徽农业科学 2024年9期
关键词:标志聚类文献

刘群 林岚 郑颖玲 文永珍

摘要  地理標志是实现乡村振兴的特色资源基础,认识地理标志的研究进展尤为重要。通过中文核心期刊筛选关键词,共获得1994—2022年地理标志研究论文921篇。借助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发文阶段、作者机构、研究热点、主题演变脉络等信息提炼研究进展与启示。结果发现,从文献统计分析看,地理标志研究在2004—2011年发展最为迅速,但从事地理标志研究的作者合作规模小,咸宁学院是高频发文单位,《安徽农业科学》与《知识产权》期刊载文最多。研究热点涵盖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产权、商标法、世贸组织、保护和乡村振兴7大主题,集中形成于2000—2004年,主题分支丰富但发展周期短,演变脉络特征各异。结合聚类主题与关键词进一步探究发现,地理标志产品内涵、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地理标志与乡村振兴3个主题成为地理标志研究领域的前沿热点。综上,地理标志研究是关乎农业经济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内容,需要基于“地方”视角审视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发展,融合地理学等多学科领域力量促进地理标志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地理标志;保护;乡村振兴;文献计量;CiteSpace

中图分类号  S-0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24)09-0226-09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09.048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Research Progress and Implications of Domestic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Based on CiteSpace

LIU Qun1,2, LIN Lan2, ZHENG Ying-ling2 et al

(1.Institute of Geography,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17;2.Schoo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Fujian 350117)

Abstract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GIs) are the characteristic resource base for realiz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to recognize the progress of research on GIs. We aimed to map domestic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research knowledge by related literature. Specifically, we obtained 921 research papers 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studies from 1994-2022 by filtering keywords through core Chinese journals, and then to explore the issuance stage, author institutions, research hotspots, and the evolution of the subject matter by means of CiteSpace V.6.1.R3, and then summarized the research insights by combining with literature reading.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literature showed that the research 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developed most rapidly from 2004 to 2011, the cooperative network of authors engaged in research 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was few and the scale was small, Xianning College was a high-frequency issuer, and Anhui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ntained the most articles. The research hotspots covered 7 major clustering themes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gricultural products, intellectual property, trademark law, WTO, protec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first appeared before 2000 and was the only hot topic. Since 2000, the research topics had gradually expanded into five major themes, and these research hotspots were formed between 2000 and 2004. Since 2004, there had rich subject branches but with a short development cycle. Each theme presented different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luster themes and keywords, it was found that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product connotati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rademark protectio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become the frontier hotspots in the field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research.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research was important to agricultur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ural 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Domestic studies were rich in research results on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mode, economic benefits, brand building and industrialization development of GI products. While consider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t was necessary to examine both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s from a ‘local perspective. Specially, it was important to integrate the strengths of geography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field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s.

Key word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Protection;Rural revitalization;Literature measurement;CiteSpace

基金项目  福建省科技厅省属公益类科研专项“福建省地理标志对乡村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及实践路径”(2021R1002001);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福建省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AT190085)。

作者简介  刘群(1989—),女,河南淮阳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地理标志与乡村旅游研究。*通信作者,教授,博士,从事休闲及旅游地理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9-14;修回日期  2023-10-19

地理标志(Geographical Indications,GIs)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1]。经审核批准赋予地理名称命名的产品称为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孕育于特定地域的“绿水青山”,兼具自然的生态属性与经济属性[2],也是打造“金山银山”的金字招牌[3]。地理标志产品具有较高经济附加值[4],有力支撑农村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5-7],成为富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显示,地理标志产业产值逾210亿元,带动从业贫困人口超过60万人。因而,科学认识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与发展现状,对于培育区域特色产业、实施精准脱贫意义重大。

地理标志是经济学、社会学、农业、法律等领域关注的热点议题,聚焦在产权保护、经济效应、地域分布等[8-9]。产权保护方面,地理标志产品拥有多种保护模式[10-11],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显著的原产地效应[12],对于保护物种多样性、传承传统文化等发挥重要作用[13]。经济效应方面,地理标志作为一项知识产权,拥有地理标志质量监控与私权保护相结合的法律保护制度[14]。因其知识产权的区域垄断性[15],特定地域地理标志产品有助于产品附加值提升、区域经济发展[16-17]、产业振兴[18]。地域分布方面,已有研究探查了原产地的气候、土壤、水质、物种、天然原料等自然因素[19-21]以及产品生产工艺、传统配方、技术等人文因素影响[22-24]。然而,地理标志研究领域如何发展、哪些研究热点值得挖掘仍需要科学归纳分析。

现代科学计量学与信息计量学技术的发展,为高效识别重要研究成果与梳理研究发展脉络提供技术支持。学者借助科学知识图谱(mapping knowledge domains)理论、技术、方法和工具对多元文献数据开展历时性动态分析,Ucinet、VOSviewer [25]、Bibexcel、Histcite等软件贡献显著[26-27]。其中,CiteSpace软件可将科学文献数据信息的知识结构、规律与分布进行可视化形成“科学知识图谱”。该软件自引入国内学术界,就迅速赢得广泛关注[27-28]。已有研究综述拓展了对国内地理标志研究领域的认识[29],然而缺乏细致解读研究主题及未来展望。鉴于此,笔者借助CiteSpace V.6.1.R3对1994—2022年地理标志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与挖掘,通过文献统计分析、研究热点解读、研究议题启示推进地理标志领域研究。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地理标志产品是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我国有3个部门开展了3类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模式,分别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的地理標志保护产品(PGI)保护、农业农村部(原国家农业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AGI)保护,国家知识产权局(原国家工商总局)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保护。因而,研究所指的地理标志包含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3类产品。

文献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出版总库(CNKI),在高级检索中设置“主题”为“地理标志”,检索时间范围是“1994—2022年”,期刊来源类别为“北大核心、CSSCI、CSCD”。为了精确把握地理标志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研究重点,提高文献分析质量,选择CNKI收录的中文学术期刊为论文数据来源,共得1 223篇文献。在导出文献时逐条核对与筛选,剔除业务统计表、地方标准、新闻报道、会议通知、产品介绍、无作者文献等其他不相关数据条目,最终得到有效样本文献921篇(数据截止时间为2022年11月17日)。每篇文献包含作者、机构、关键词、摘要、发表日期等信息,将搜索结果以Refworks格式保存,命名为CiteSpace可识别的download_001.txt,作为数据基础。

1.2  研究方法

研究采用CiteSpace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CiteSpace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与信息计量学院的陈超美(Chen Chaomei)教授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一款信息可视化软件,主要用于探测与可视化知识领域中潜在的新趋势[27],因其鲜明的特征,成为目前最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首先,将导出的CNKI文件在CiteSpace V.6.1.R3中进行转换,剔除重复项,最后得到921条记录。参数选取(Selection Criteria)为 Top 50 per slice,时间范围为“1994-2022年”,时间切片为1年(Slice Length=1)。通过CiteSpace软件的“Author(作者)”“Institution(机构)”合作网络模块功能,分析发文作者与发文机构合作网络图。然后,借助CiteSpace软件的“Keyword(关键词)”分析共现网络,基于文献样本高频关键词提炼主要研究内容。其中,突现性(Burst)关键词表明某时期学者发现了新的研究领域、研究视角,在图谱中用红色表示。最后,通过精读高被引、高下载量的经典文献丰富研究内容细节与研究启示。

在生成的各类图谱中,左上方提供了阈值设置、节点数、连线数、网络密度、轮廓值及模块值等参数信息。N为网络节点数量,E为连线数量,Density表示网络密度。Pruning表示网络裁剪方法,显示None表示无裁剪。参数选取准则(selection criteria)为top 50 per slice,即提取每个时间切片排名前 50 的数据来生成最终网络。聚类效果通过2个指标评估:其一是网络模块化值Modularity(Q值),Q取值区间为[0,1],数值越大则表示网络得到的聚类效果越好,一般认为Q>0.3即表示网络聚类结构显著;其二是聚类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S值),是通過衡量网络同质性的指标进行聚类评价,S值越接近1则表示网络同质性越高,一般认为S>0.5表示聚类结果合理,0.7及以上则具有较高信度[30-31]。

2  文献统计分析

2.1  发文时间分析

文献产出量的时间分布是衡量该领域研究热度变化的重要指标。依据不同时期的地理标志文献发表数量与实际发展情况,可归为4个典型发展时期(图1),以排名前10位的高被引文献记录不同时期的重要成果(表1)。

第1阶段缓慢起步期(1994—2003年),我国地理标志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4年,WTO《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首次提出了地理标志概念,我国商标法首次确定了地理标志商标保护。郑成思于1994年发表的《关贸总协定中的“地理标志”保护》将“地理标志”作为一项知识产权保护,也指出我国尚缺乏地理标志的专门法律保护。我国在1999 年 8 月 17 日发布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规定》。2001年12月11日,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已有研究关注原产地保护制度与中国保护实践。2002年,地理标志文献首次突破10篇,达到12篇。

第2阶段迅速上升期(2004—2011年),地理标志文献呈现跨越式增长且高被引文献丰富。2003年以来,文献数量增长,2007年达到47篇,2011年突破高峰值为81篇。该时期的地理标志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于2003年发布《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和管理办法》,地理标志可注册为证明商标或者集体商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05年发布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确立了地理标志产品(PGI)保护制度。已有研究高度关注各类地理标志产品的法律保护制度、经济效应与宣传营销。同时,该时期产出的8篇文章成为高被引文献,深刻影响着国内地理标志研究进展。

第3阶段波动下降期(2012—2019年),地理标志研究在探索与反思中波动下降。2015年,地理标志研究文献数量为36篇,2019年降至23篇。2016年,“国家品牌计划”诞生,区域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建设也备受关注。已有研究以“保护”为主题,基于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现状与质量辨析,探索保护模式、法律制度与开发策略。该时期产出2篇高被引文献。

第4阶段快速发展(2020—2022年),地理标志研究呈现新增长趋势。2019年以来,地理标志文献数量呈线性增长趋势,国家知识产权局聚焦贫困地区实施21个国家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项目,有效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发展动力。2021年,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健全了地理标志的保护制度。虽然2022年发文数量呈下降趋势,但整体发展势头强劲。已有研究从关注供给侧的生产质量与产品认证,转移到关注地理标志产品的空间分布、支付意愿、消费者行为等需求侧议题。

2.2  发文作者分析

借助CiteSpace中author功能分析同一篇文献中作者共现频次绘制作者共现图谱(图2),作者姓名

出现频次设置为大于等于3,图中节点大小反映作者出现频

次的大小。结果发现,从事地理标志研究的独立作者多,作者合作网络少且规模小。从作者合作网络规模看,孙志国研究团队合作网络最大且各学者联系紧密,有8位主要研究学者姓名出现频次大于等于3次。其次,王正兴的研究团队网络较大,但团队作者发文量普遍较低。苏悦娟、孔樱红和孔祥军3人团队网络,郑彦婕的4人合作网络较为显著。可见,地理标志研究尚未形成领军型研究团队,学者研究机构差异显著,研究主题尚未达成一致性的共识。

2.3  发文机构分析

基于发文机构共现频次大于等于5提取数据,得到机构合作网络图(图3)。结果发现,各机构内成员合作紧密,但不同机构合作较弱。从机构发文数量看,咸宁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发表的地理标志文献最多,达24篇,孙志国团队为主要贡献者(表2)。位列第2名的高频发文单位为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第3位为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上。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与菏泽学院法律系发文量达9篇。二级机构学科背景多为法律、经济、管理、地理,发文单位散布于北京市、山东等地。

2.4  发文期刊分析

基于921篇文献样本的数理统计分析显示,地理标志文献分布广泛,涵盖316个期刊。具体而言,发文量排名前16位的期刊共发表文献277篇,占样本总篇数的30.07%(表3)。其中,《安徽农业科学》与《知识产权》2个期刊刊发的地理标志文献较多,均为32篇(3.47%),排名第3位的《世界农业》发表26篇地理标志文献(2.82%),《农业经济》发表23篇地理标志文献(2.50%)。从期刊所属专题看,主要集中于农业科技、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类。

3  研究热点特征

3.1  基于关键词的研究热点

3.1.1  关键词共线图谱。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与研究焦点的凝练,高频关键词反映研究热点特征。经过探索分析,研究发现选取寻径算法pathfinder所得结果突出显示了关键词共线图谱(图4)。结果显示,关键词“地理标志”的优势地位突出,由此衍生形成的“知识产权”“农产品”与 “保护”等次级核心关键词构成多样化议题。

为理解地理标志相关研究的关键词总体特征,研究提取频次高于10的关键词制作折线图(图5)。由图5可知,高频关键词呈现长尾特征。“地理标志”是最高频词汇,频数达386次,排名第2位的“知识产权”频数为82次,其他关键词频数均低于40次。依据频数高低依次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农产品、保护、法律保护、商标法、对策、乡村振兴、商标、品牌、原产地、茶叶、中国、保护模式、商标保护、影响因素等。

3.1.2  关键词主题聚类图。

依据关键词聚类图谱显示,总体聚类形成7个主题(图6)。关键词聚类图谱的Q值为0.600 9,S值为0.903 9,表明网络聚类结构显著,结果可信。聚类序号由小到大分别为0~6,数字越小聚类中包含越多关键词。主题聚类依次为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产权、商标法、世贸组织、保护和乡村振兴。

结果显示,不同聚类主题的子标签多样,有效解释了主题内涵。聚类#0“地理标志”标签值最大(112),子聚类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农业经济、通用名称、原产地名称,反映出地理标志的知识产权属性,既是赋能农业经济的重要产品[18],也强调其通用名称、原产地名称。聚类#1“农产品”的标签值为46,子聚类为农产品、区域品牌、日本、品牌建设、产业集群。农产品是地理标志的重要组成与主要保护对象,以农副土特产品居多,主要打造为区域品牌与产业集群[32-33]。聚类#2“知识产权”标签值为45,子聚类为知识产权、商标、保护现状、道地药材、专利。地理标志是一种标签监管制度,标示着企业信誉与产品质量,有效缓解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34-35]。其中,道地药材多通过商标申请专利保护。此外,聚类#3“商标法”标签大小为34,子聚类为商标法、原产地、保护模式、专门法、集体商标,侧重商标法赋予地理标志的法律保障[36];聚类#4“世贸组织”标签大小为29,子聚类为世贸组织、反向假冒、专用标志、知识产权协议、驰名商标,体现出WTO框架下的《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 《TRIPS协定》)国际共识;聚类#5“保护”标签大小为27,子聚类为保护、开发、发展、传统知识、酒类商标,提出了保护地理标志是发展与传承文化的应有之义。然而,国际上《TRIPS协定》对葡萄酒和烈性酒地理标志的附加保护存在争议,该规定加重了发展中国家任务;聚类#6“乡村振兴”标签大小为27,子聚类为乡村振兴、影响因素、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布,该主题从地理学视角給出丰富见解。

为进一步理解聚类主题内涵,研究借助“Cluster summary”细致探查7个聚类主题的子聚类信息,基于LLR算法提取形成聚类标签表格(表4)。由表4可知,聚类平均轮廓值Silhouette(S值)均大于0.700,结果具有较高信度。

3.2  研究主题演变脉络

3.2.1  主题聚类时间线。

研究热点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具有内在联系的较多论文集中探讨的议题。关键词是论文的高度概括,依据关键词出现的频率和关联程度可以识别出相关热点及内在联系。依据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网络时间线图可知(图7),关键词共线网络聚类图谱的Q值为0.600 9,S值为0.913 5,表明网络聚类结构显著,结果可信。

聚类主题有7类,依据出现时间先后形成大集中小分散特征。总体而言,“地理标志”首次出现在2000年以前,也是唯一热点主题。2000年以来,研究主题逐步拓展形成农产品、知识产权、商标法、世贸组织、保护5大主题,也表现社会各界对于地理标志产品的关注深化到具体产品及其知识产权保护。自2004年以来,地理标志各聚类主题虽有衍生出多样化的小主题,但整体趋于波动下降状态。值得注意的是,第6个聚类主题乡村振兴起步于2018年,起步最晚但发展势头强劲。

聚类0地理标志:2000年侧重地理标志的地理环境、地域性、产地标志、土特产品等地方性特征,2005年以来关注经济价值、人文因素、事件营销、农业经济等经济价值,2008年以来探究地理标志的安全、价值、品牌溢价、农村经济、行业协会、发展模式等规范化操作,2016年通过探索学习法国、加拿大等国家经验强化产品标志保护,其中辽宁省、通用名称关注度较高。

聚类1农产品:起始于2002年,对于农业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农民增收、品牌化等方面关注密切,自2012年以来,农产品在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推动下形成多项产品互认,逐步关注管理体系和品牌资产;聚类2知识产权:从2000年开始,关注地理标志的专门立法、专利、保护现状、保护制度、品牌资产。聚类3商标法:2000—2008年主要围绕商标、地理标识、专门法讨论,之后极少讨论。聚类4世贸组织:世贸组织突现于2001年,围绕司法保护、国际公约、专利保护等研究内容。聚类5保护:保护的主题围绕种质遗传资源、开发、公共品牌、传统知识、传承与创新主题。聚类6乡村振兴:自2008年起步,地理标志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中国案例为探究热点[7,37],从2011年基于地理学视角分析地理标志产品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农户支付意愿,逐步拓展到围绕乡村振兴主题的各类案例实证、如茶文化、安吉白茶,近期对于地理标志产地的休闲潜力也有所关注。

3.2.2  关键词突现分析。

关键词的突现能识别出一段时间内影响力较大的研究热点,其出现时间、持续时间及突现强度有助于解释一个热点主题的发展时期特征,为探索新兴趋势提供参考[38]。通过CiteSpace的“Find Burst Phrases”算法功能提取“突变词语”,该功能将出现频次快速增加的专业术语(即突变词语)确定为研究前沿术语,算法思想主要源于2003年 J.Kleinberg 提出的 “突变侦测算法”(Burst Detection Algorithm)[39]。研究结果呈现4个突现关键词,即世贸组织、商标保护、发展对策与乡村振兴(表5)。

“世贸组织”出现最早,持续时间短暂。“世贸组织”始于2001年,于2002年结束,突现强度为3.99。“商标保护”出现较晚但持续时间较长。“商标保护”突现于2002年,在2006年结束,持续了近4年,突现强度为3.45。“发展对策”突现于2009年结束于2010年,时间仅持续1年,突现强度为3.64。“乡村振兴”出现的时间最迟但其突现强度最大。“乡村振兴”于2018年突现,突现强度高达9.35,持续到目前研究的热度依据高涨。2010—2017年间出现了研究的空档期。该结果与关键词时间线图类似。

4  热点主题评述

综合关键词聚类分析与国内外地理标志研究阅读分析,研究将7个聚类整合形成三大主题综合诠释地理标志领域的热点主题。聚类#0地理标志与聚类#1农产品组合形成主题1地理标志产品内涵;聚类#2知识产权、聚类#3商标法、聚类#4世贸组织、聚类#5保护组合形成主题2地理标志商标保护;聚类#6乡村振兴命名为主题3地理标志与乡村振兴。各主题具体评述如下:

4.1  地理标志产品内涵

地理标志产品内涵由聚类#0地理标志与聚类#1农产品组合形成。地理标志经历了从“产地标记”到“原产地名称”再到“地理标志”等多个术语,但具体内涵相对明晰,即识别具有特定地理来源与可归因地方质量特色的标记[1]。地方性是地理标志产品的本质内涵[15],传递着生产地点的有形特征,人们利用地方的唯一性生产出的产品被称为地理标志产品[40]。特定地域社会经济、历史、体制、自然和文化等多元要素建构了地理标志产品质量[41-42]。地理标志产品的地方性内涵可从3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地理标志产品来自特定地域,以“地名+产品”冠名;二是地理标志产品的生产区域具有唯一性,是通过人类实践在本地区种植、养殖,或按照本地工艺生产和加工本地或部分外地原材料获得的产品;三是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地域范围,具有显著的地方边界性。

这种地方性特色是区分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也促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分异。消费者信任高品质信誉的地理标志产品,具有较高购买意愿[43],愿意支付较高价格[44],贡献着良好的经济效益[45]。学者基于文献综述方法研究地理标志(GI)经济影响发现3个因素:市场规模、价格溢价和对农村发展的影响[4]。此外,已有研究发现,地理标志登记并没有促进本地发展,地理标志的认可成功与否,取决于参与者的世界观和系统的相互联系[46]。

4.2  地理标志商标保护

地理标志商标保护由聚类#2知识产权、聚类#3商标法、聚类#4世贸组织、聚类#5保护组合形成。保护地理标志的实质是在现代集约农业背景下保护区域生态系统,保护一种以历史传统和文化心理为精神纽带的地方资源[47]。地理标志(原产地)产品保护制度主要源自《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原产地名称及其国际注册里斯本协定》和WTO有关贸易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48]。世界各国地理标志保护包含3种方式,通过注册证明商标或集体商标保护、单独立法保护和反不正当竞争法[49-51]。我国由农业农村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3个系统组成,并存着“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多个术语概念[52]。基于分析我国地理标志保护现状,学者提出在商标法律制度框架下重构多套地理标志保护制度,采用专门法和商标法保护的“双轨制”保护模式,促进协调监管[53]。

地理标志产品的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的地域范围,即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或按照本地工艺生产和加工本地或部分外地原材料获得的产品。在地理范围边界内,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将产品和区域之间的关系制度化,确立了地方人民利用区域特色文化和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的地域特色产品的权利。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区域“集体财产”,由当地团体成员集体使用、保护和开发[15],形成对地理范围边界外的垄断。在设定界线中的地理标志产品发展水平不一,包含政府、经销商、农户等多元利益群体的协商[54-55]。地理标志产品具有明显区域特征,本质上是一种集体共同专有权,必须建立在利益分享的基础上,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振兴[56]。

4.3  地理标志与乡村振兴

聚类#6乡村振兴构成地理标志与乡村振兴主题。2011年,基于乡村振兴主题的典型地理标志产品案例实证研究丰富,如茶叶[57]、中药材等[23]。农产品是地理标志的重要构成,是乡村特色产业的基础。地理标志通过引入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变革措施推动农村经济发展[4],在保护地域生物多样性[13,41]、促进传统农业转型[8,58]、优化消费结构等方面优势凸显[6]。对于区域经济具体影响表现如下:通过本地嵌入式生产促进农村地区的人口增长,推动部门间的发展进程,而这些部门决定了整个地方经济的多样化,从农业专业化转向高附加值部门 [59-60]。

中国各地各部门积极推动农产品品牌建设,地理标志保护工程也在贫困区域取得显著成效。已有研究提出立足于乡村产业、人口、文化等资源禀赋,自下而上地探索拓展产业空间、创新产业形态、促进产业交叉融合,打造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乡村旅游休闲产业、乡村网络零售业等现代乡村产业发展体系[61-62]。

5  结论与启示

5.1  国内地理标志研究进展

研究基于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中文核心期刊,系统挖掘1994—2022年间地理标志产品相关研究文献,运用计量统计、CiteSpace知识图谱制图与文献阅读,探究了该研究领域的基本特征、研究力量、知識基础以及研究热点等,结果如下:

(1)基于地理标志文献统计分析发现时间、作者、机构与期刊特征。时间阶段方面,我国地理标志研究于20世纪90年代缓慢起步(1994—2003年),迅速上升期(2004—2011年)高被引文献最多。已有研究从关注供给侧产品质量转向地理标志产品的空间分布、支付意愿、消费者行为等需求侧议题。从事地理标志研究的独立作者多、合作网络少且规模小,以孙志国研究团队最大。孙志国团队所在的咸宁学院地理标志发文数量最多,总数达24篇。发文期刊方面,地理标志文献涵盖316个期刊,发文量排名前16位的期刊共发表文献277篇,占样本总篇数的30.08%,《安徽农业科学》和《知识产权》发文量较多。

(2)地理标志研究热点集中度高但发展周期短。基于关键词发现“地理标志”的优势地位突出,由此衍生形成的“知識产权”“农产品”与 “保护”等次级核心关键词。对关键词聚类图谱总体形成7个主题,地理标志、农产品、知识产权、商标法、世贸组织、保护和乡村振兴。对关键词时间线图和突现词分析得知,各类主题形成于2000和2004年,主题丰富但发展周期短,演变特征各异。“乡村振兴”出现在2008年,近年发展势头强劲。

(3)研究将7个聚类归类为三大主题,即地理标志产品内涵、地理标志商标保护、地理标志与乡村振兴。确立了以“地方”为核心的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地理标志产品本质(地方性),保护地理标志产品本质(地方性知识产权),服务地理标志产品本底环境(地方经济),促进保护与发展相辅相成。

5.2  地理标志研究进展启示

国内研究在地理标志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模式、经济效益、品牌建设与产业化发展研究成果丰富。然而,从本质上看,地理标志产品需要重视地方性保护,推进区域经济的惠益共享,完善地理标志产品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1)注重地理标志产品的地方性保护。地理标志是区域公用品牌,涉及地方农户、地标协会、企业、政府消费者等多个主体,但最为重视的是产品的地方性。地理标志产品是基于地方知识形成的地方特产,与根植的地方特性联系紧密。地方赋予地理标志产品质量特色,也是认证保护的核心,消费者愿意支付的参考依据。然而,在迎合消费者需求与经济利益驱使下,需要高度重视地理标志产品的地方性内涵、地方知识、地方传统习俗以及农户自身的地方主体性。

(2)强化地理标志产品区域经济的惠益共享。地理标志产品是经过质量认证的产品,代表着较高市场信誉,具有较高溢价。然而,地理标志的经济影响并不普遍,只有特定区域的特定地理标志产品会获得可观的价格溢价。作为区域集体知识产权,地理标志产品具有共享特质,但由于价值链的分配不均,区域多主体存在利益矛盾,需要建立利益分享机制,共享资源红利。

(3)促进地理标志与乡村振兴融合。地理标志产品的品牌价值与经济效应以传统方式在垄断竞争中延续,在微观(生产者的附加值)和区域层面(就业和工作质量以及吸引游客)对乡村经济产生重大影响。已有研究发现地理标志的扶贫效益显著,地理标志对乡村振兴发展是否存在负面影响也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孙智.地理标志法律概念溯源及其重新界定:兼论《地理标志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的修改完善[J].知识产权,2022,32(8):60-78.

[2] 尹铎,朱竑.云南典型山地乡村农业扶贫的机制与效应研究:以特色经济作物种植为例[J].地理学报,2022,77(4):888-899.

[3] 刘闯,龚克,刘燕华,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解题新机制:“优质地理产品生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2021—2030十年行动计划正式启动[J].全球变化数据学报,2021,5(3):237-248.

[4] TRK ,JANTYIK L,MAR Z M,et al.Understanding the real-world impa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economic literature[J].Sustainability,2020,12(22):1-24.

[5] 刘彦随,周扬,李玉恒.中国乡村地域系统与乡村振兴战略[J].地理学报,2019,74(12):2511-2528.

[6] 张亚峰,许可,刘海波,等.意大利地理标志促进乡村振兴的经验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2019(12):53-61.

[7] 谢永顺,王成金,吴爱玲.地理标志农产品和农业经济的时空演变及交互响应[J].地理科学,2022,42(9):1577-1587.

[8] 谢向英.地理标志品牌成长研究:以福建茶业为例[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9] 张姮妲,杜泽楠,张思远,等.基于ArcGIS和GD的辽宁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分异探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1):253-264.

[10] 王笑冰,林秀芹.中国与欧盟地理标志保护比较研究:以中欧地理标志合作协定谈判为视角[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125-132.

[11] DIAS C,MENDES L.Protected designation of origin(PDO),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PGI)and traditional speciality guaranteed(TSG):A bibiliometric analysis[J].Food research international,2018,103:492-508.

[12] 谌飞龙,肖婷文,熊曦,等.多产地农业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品牌的意愿性研究:原产地资源禀赋视角[J].经济地理,2021,41(2):174-184.

[13] 洛朗斯·贝拉尔,菲利普·马尔舍奈,郭建业.地方特产与地理标志:关于地方性知识和生物多样性的思考[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7(1):115-123.

[14] 孙智.地理标志国际保护新发展的路径分歧及我国选择[J].知识产权,2019,29(1):88-96.

[15] 周尚意,张晶.地方性对地理标识性产品垄断利润形成的影响:以苏州洞庭碧螺春为例[J].地理科学,2015,35(11):1357-1363.

[16] 赵金丽,张落成,陈肖飞.江苏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5,36(4):568-574.

[17] 占辉斌,俞杰龙.农户生产地理标志产品经济效益分析:基于437户农户的调研[J].农业技术经济,2015(2):60-67.

[18] 邰秀军,杨慧珍,陈荣.地理标志农产品产业化的减贫增收效应:基于山西省110个县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7,38(6):144-149,225.

[19] 韩磊,谢双玉,王宏志.湖北省地理标志产品空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18,39(5):865-874.

[20] 李裕瑞,卜长利,王鹏艳.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地域分异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21,36(4):827-840.

[21] SALPINA D,PAGLIACCI F.Contextual vulnerability to climate change of heterogeneous agri-foo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A case study of the Veneto region(Italy)[J].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2022,136:103-113.

[22] 樊立惠,王鹏飞,张加华.地理标志农产品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世界农业,2020(2):120-127.

[23] 刘海兰,王德辉,孙杰,等.中国中药材地理标志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药材,2021,44(3):548-554.

[24] 肖人荣,赵鹏军,戚禹林,等.农产品地理标志品牌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42(6):1126-1136.

[25] BHATTACHERJEE A.Understanding information systems continuance:An expectation-confirmation model[J].MIS quarterly,2001,25(3):351-370.

[26] 胡泽文,孙建军,武夷山.国内知识图谱应用研究综述[J].图书情报工作,2013,57(3):131-137,84.

[27] 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28] 赵丹群.基于CiteSpace的科学知识图谱绘制若干问题探讨[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5(10):56-58.

[29] 肖艳.基于文献计量的地理标志研究进展可视化分析[J].情报科学,2017,35(7):149-153.

[30] 陈悦,刘则渊,陈劲,等.科学知识图谱的发展历程[J].科学学研究,2008,26(3):449-460.

[31] 李杰,陈超美.CiteSpace:科技文本挖掘及可视化[M].2版.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7.

[32] 王文龙.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竞争力提升路径研究[J].青海社会科学,2018(5):110-116,124.

[33] 邓雪霏,卢博宇,徐子荐.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化、标志特征、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研究[J].农业经济,2022(6):123-126.

[34] 王笑冰.地理标志的经济分析[J].知识产权,2005,15(5):20-26.

[35] CEI L,DEFRANCESCO E,STEFANI G.From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o rural development:A review of the economic effects of European Union policy[J].Sustainability,2018,10(10):1-21.

[36] 王蓮峰,黄泽雁.地理标志保护模式之争与我国的立法选择[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6(6):44-53.

[37] 彭亚君,邓兵.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空间演变特征及其驱动因子[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6):339-343.

[38] 何书金,刘昌明,袁振杰.从《地理学报》创刊85年载文审视中国地理学发展特征[J].地理学报,2019,74(11):2209-2229.

[39] KLEINBERG J.Bursty and hierarchical structure in streams[J].Data mining and knowledge discovery,2003,7(4):373-397.

[40] MIYAKE Y,KOHSAKA R.Discourse of quality and place in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Applying convention theory to Japanese tea[J].Food reviews international,2023,39(7):4610-4635.

[41] BELLETTI G,MARESCOTTI A,SANZ-CAADA J,et al.Linking protection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to the environment:Evidence from the European Union olive-oil sector[J].Land use policy,2015,48:94-106.

[42] HUYSMANS M,SWINNEN J.No terroir in the cold? A note on the geography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J].Journal of agricultural economics,2019,70(2):550-559.

[43] 仝海芳,李艳军,黄庆节.根脉诉求与产品类型的交互作用对消费者地理标志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J].农业现代化研究,2020,41(2):361-368.

[44] LEUFKENS D.The problem of heterogeneity between protected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A meta-analysis[J].British food journal,2018,120(12):2843-2856.

[45] 薛彩霞,姚顺波.地理标志使用对农户生产行为影响分析:来自黄果柑种植农户的调查[J].中国农村经济,2016(7):23-35.

[46] DE LIMA MEDEIROS M,TERRA L A A,PASSADOR J L.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territorial development:A soft-system methodology analysis of the Serro Case[J].Systems research and behavioral science,2020,37(1):82-96.

[47] 孙庆忠.地理标志产品与县域经济发展[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1):37-42.

[48] 吳汉东.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的变革与发展[J].法学研究,2005,27(3):126-140.

[49] 张玉敏.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制度选择[J].知识产权,2005,15(1):14-18.

[50] 林秀芹,孙智.我国地理标志法律保护的困境及出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2(1):49-61.

[51] 陈星.论我国地理标志专门立法保护[J].社会科学家,2022(3):130-137.

[52] 尚旭东,李秉龙.我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发展运行特征、趋势与问题:基于农业部、质检总局、工商总局的分析[J].生态经济,2013,29(4):92-97,120.

[53] 任其俊,黄岩.地理标志保护的研究和经济学分析[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7,26(6):57-59.

[54] 杨超.论我国地理标志“公地悲剧”及其治理[D].重庆:西南大学,2020.

[55] LAKSONO P,IRHAM,MULYO J H,et al.Farmers willingness to adopt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actice in Indonesia:A psycho behavioral analysis[J].Heliyon,2022,8(8):1-13.

[56] 卿利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地理标志惠益分享机制重构研究[J].理论探讨,2021(5):125-130.

[57] 曾素梅.基于知识产权体系下的广东茶叶地理标志保护制度及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2017,39(6):3-4.

[58] TASHIRO A,UCHIYAMA Y,KOHSAKA R.Impact of Geographical Indication schemes on traditional knowledge in changing agricultural landscapes:An empirical analysis from Japan[J].Journal of rural studies,2019,68:46-53.

[59] 龚娅萍.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促进区域农村经济发展[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33(5):63-67.

[60] CRESCENZI R,DI FILIPPIS F,GIUA M,et al.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and local development:The strength of territorial embeddedness[J].Regional studies,2022,56(3):381-393.

[61] 任海伟,柴冉,陈芊芊,等.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地理标志研究发展态势可视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2,50(17):219-225.

[62] 何强,邓鑫,李川,等.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机理与实证分析:以四川省91个县域的农产品地理标志为例[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3,44(1):241-252.

猜你喜欢
标志聚类文献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认标志
首都的标志是只熊
基于DBSACN聚类算法的XML文档聚类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基于高斯混合聚类的阵列干涉SAR三维成像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