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责任:体育教学之道

2024-05-17 14:25徐刚强
体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身心健康体育精神责任感

徐刚强

摘  要:笔者通过组建校定向队、成立志愿服务队、免费教授游泳课程、拍摄安全教育课、设立蒲公英奖学金等方式,将爱与责任融入体育教学,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体育人才。同时,笔者还注意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体育精神,引导他们健康成长。笔者的教学特色和教育模式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曾获多项荣誉和奖项,提炼了用爱与责任启迪体育教学的经验,为培养健康、快乐、有责任感的下一代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爱与责任;身心健康;责任感;体育精神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4-0050-02

一、用爱与责任构建的教育模式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体育教学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课程安排,它是一种生活方式的传递,一种健康理念的灌输,更是一种用爱与责任构建的教育模式。当我们谈论如何用爱与责任打开体育教学的方式时,实际上是在探讨如何通过体育这一载体,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如何在运动中传递人与人之间最纯粹的情感和责任感。

(一)爱,是体育教学中最温暖的力量

爱不是简单的溺爱或放任,而是一种深沉的关怀和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在体育课上,我们的爱表现为对学生的鼓励、理解和支持。当学生在跑道上奔跑,或是在球场上挥洒汗水时,他们不仅仅是在学习技巧,更是在体验成功与挫败、喜悦与悲伤。教师的爱,就是在学生跌倒时给予帮助,在学生迷茫时指引方向,在学生成功时鼓掌喝彩。这种爱,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潜能,让学生在体育的道路上更加自信和坚定。

(二)责任,是体育教学中最坚实的基石

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体育技能提升,更要关注学生的安全、健康和心理成长。教师的责任在于设计合理的课程,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下参与运动。同时,教师还需要教会学生如何在竞技中保持公平和尊重,如何在团队中发挥合作精神,以及如何在面对挑战时展现坚韧不拔的意志。这些教育不仅在体育场上有效,它们同样适用于学生未来的生活和社会生存。

(三)将爱与责任融入体育教学,让每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

这需要教师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对学生深刻的理解。在课堂上,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游戏化学习、个性化训练计划和互动式评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在课外,教师还应该是学生的导师和朋友,倾听学生的声音,解答学生的疑惑,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用爱与责任打开体育教学的方式,是一種全面而深刻的教育实践,它不仅仅关乎技能的传授,更关乎人格的塑造和价值观的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共同体验运动的激情和生活的真谛,用爱与责任开启体育教学的新篇章,培养出更多健康、快乐、有责任感的下一代。

二、教育教学特色

在笔者眼中,教师在体育教学的广阔天地里展露的爱与责任宛如那普照大地的阳光与滋润万物的甘霖,它们无声无息地渗透进学生的心田,滋养着他们的身心。要深刻理解体育教学中的爱与责任,十多年来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贯彻这一主题: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塑造正向的体育精神。

(一)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是体育教师职责的核心

学生的每一次奔跑、每一个跳跃、每一次投掷过程当中,我的目光不仅仅关注技术的正确与否,还关注学生是否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是否在汗水中找到了自我挑战的勇气。2009年师范毕业后,笔者来到道场中学(城南实验学校前身)任教。通过观察,笔者发现自己擅长的定向运动更符合乡村孩子的实际,因此,组建了校“蒲公英定向运动队”。10多年来,笔者利用周末时间风雨无阻带学生训练,为湖州市培养了一大批定向运动人才,如今这支校定向运动队已连续五年代表湖州市参加省比赛,创下了学生在省中学生定向比赛中获个人第一名的最好成绩。

学生李梦婷虽文化课成绩不佳,但有极佳的身体素质,因此笔者邀请她加入定向队。参加定向训练之后的她有了很大的改变,性格变得开朗了,学习劲头儿变足了,人生目标也更明确了。城南实验学校大多数学生是新居民学生,为了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新环境,更有自信心,笔者开始组建定向运动队,想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作为一名体育教师,看到学生自信地在运动场上驰骋,笔者无比欣慰。如今,定向运动已经成为了城南实验学校的一张体育名片,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还对定向运动进行改良,渗透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学科文化知识,使之趣味性更高,开发的2本拓展性课程,深受学生们喜爱。爱在这里体现为对学生的尊重,不以学科成绩论英雄,看到学生的长处,以及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情感体验的体现。这种关爱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身体健康,更为学生的心理健康搭建了坚实的基石。

(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体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团队运动中,学生可以学会协作,明白个人的努力对于集体成就的重要性,学生学会了自律与坚持,认识到每一次训练都是对自己承诺的践行。

在2021年7月“双减”政策出台后,为进一步丰富学生课外托管服务活动,笔者想到了舞龙项目。9月,笔者成立了校舞龙社团,组织体育教师一起编写城南实验学校舞龙拓展性课程,实施舞龙进课堂,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表演。

在这个过程中,性格内向的学生赵孟爱逐渐学会了团结合作。他来自云南,是一名壮族学生,来到学校后一直不太能适应新的环境。加入舞龙队后,他成为了主力队员,融入了学校生活,结交了不少新朋友,也成为了同学们信任的好伙伴。

这让笔者认识到,舞龙运动的开展不仅让不同民族的学生之间有话讲,形成良好校风,还增强了他们的家国情怀,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融入当地生活和学校学习中。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先后申报了1项省级、1项市级课题,开发了1门舞龙拓展性课程并获一等奖,同时也为学校打造省级、国家级民族团结促进学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通过设定目标、鼓励努力、认可进步,帮助学生培养责任感。这种责任感的培养不仅限于体育领域,它还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和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成为学生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塑造正向的体育精神是体育教学中爱与责任的升华

体育精神不仅仅是通过教学课程的传授,更是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将这些价值观植入学生的心中。

在教学生涯中,笔者发现暑假是学生溺水事故的高发期。新居民学生的父母忙于打工,孩子的假期生活大多是呈“放羊式”状态。同时,由于受到家庭条件的限制,孩子基本上都是从来没下过水的“旱鸭子”,一旦发生溺水事件后果不堪设想。于是,2013年笔者开始免费教学生游泳。11年来,在笔者的带动下,城南实验学校组建了“刚强志愿者服务队”,成员从最初的本校教师慢慢扩展到吴兴区各学校教师,现在服务队有63名志愿者一起免费教家庭困难的学生游泳,共教会了700多人游泳,还推出“三个一”工作法,即每学年建立一个“服务基地”,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每月服务一个家庭,目前已累计无偿服务6000多小时。

近几年笔者发现更重要的事是要提高学生防溺水安全意识,因此笔者和学生一起录制了防溺水教育视频课,被中国教师报、教育之江、浙里问学等平台选用,供全国师生和家长在线免费学习,在线浏览量高达300多万人次。实现了课课游泳安全知识讲解、周周防溺水“六不两会”教育。如今,游泳成为中考的一个项目。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体育,积极锻炼的精神,笔者在城南实验学校设立了蒲公英奖学金,每年自掏腰包拿出1万元奖励品学兼优、体育优秀的学生,2023年共奖励38名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笔者的体育精神也感染了无数学生,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学会了如何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担当、有爱心的公民。

体育教学不仅仅是技能的传授,更是爱与责任的实践。在这个充满活力的教学领域中,教师通过关爱学生的身心健康、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塑造正向的体育精神,将爱与责任融入到每一次教学中,让每一位学生在汗水与欢笑中成长,最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这样的体育教学,是对生命的尊重,对未来的投资,也是对教育使命的完美诠释。

猜你喜欢
身心健康体育精神责任感
加油,冲吧,体育精神!
英国“大爷”的责任感
The true sportsmanship 真正的体育精神
国企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责任感
只为娱乐,无关输赢——古人的体育精神
悠悠自然情——论幼儿户外教育活动
浅谈民族地区中小学德育教育
瑜伽与艺术体操对运动者身心健康影响作用比较分析
培养责任感强的孩子
体育精神的发展和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