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境·真合作·真探究:小学排球双手垫球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4-05-17 14:10金国栋
体育教学 2024年4期
关键词:合作情境探究

金国栋

摘  要:排球是一项团体体育运动,在实战中需要组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为了让学生在真实的合作探究中掌握动作技术,并在真实情境中提升实战能力,从而更好地进行比赛,笔者在排球双手垫球教学中,利用创设真实情境,获得实战能力;深化真实合作,提升活动效率;巧用真实探究,培养思维能力等教学策略,使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中能运用、会合作、乐思考。

关键词:情境;合作;探究;排球双手垫球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24)04-0038-03

一、创设真实情境,提高实战能力

学习排球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喜欢上排球这项运动,并能将所学的排球技术动作和技能应用到排球比赛或游戏中去,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获得身心的愉悦。这就需要在教学中创设一定的真实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去学习、体验、改进技术动作,从而获得更好的实战能力。

(一)优化动作组合,贴近实战情境

学生的双手垫球能力,除需掌握垫球的动作技术,还需要和队友在实战中进行有效配合,以及在比赛或游戏中的快速解读判断等。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垫球动作方法,还要思考“垫球的最佳时机、路线”“如何和队友有效配合”等问题。通过让学生不断尝试各种情境下的垫球组合练习,用已学的垫球知识和技能去寻找解决办法,从而优化组合动作。

例如,在“抛球+垫球过网”练习中,学生不能很好地控制球的落点,缺乏与队友的有效配合。所以把练习改为“比一比谁连续垫入前场多”游戏,要求队友过网抛球,练习的学生将球垫过网并落入前场,比一比谁连续不间断成功次数多。练习中,学生需要根据队友抛球的力量和方向,通过前移、后撤、侧移等来调整位置,并通过调整接球时的手型和接球动作来控制方向和力量,使球垫过网后能落入前场。在游戏中学生能不断地用已有经验去尝试,实现与队友的有效配合。此外,在练习中优选“移动+垫球”组合,实现垫球力量和方向的控制。

通过游戏情境,学生对各种组合的尝试和优化,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使垫球动作技术更贴近实战,更有实效,提高学生实战能力。

(二)丰富组织形式,对接实战需求

在教学中,单一的组织形式有利于教师对课堂的掌控,有利于学生进行统一的集体练习,提高练习效果。但是,在真实比赛和游戏中,往往很难出现练习中的理想情况,导致学生会垫球动作但是不会“垫球”的情况出现。丰富组织形式,不仅有利于学生体验不同情境下对球的有效处理,也能提高同伴间的相互帮助和配合以及对赛场的观察能力。

例如,在排球“面对面垫球练习”中,重复的单一练习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导致练习效率降低。把“面对面垫球”改为“两抛一垫比成功次数多”游戏,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甚至可以提高到“三抛一垫”“四抛一垫”等。要求队友依次抛球,练习的学生将球分别垫回给队友,当球不落地且队友有效接球即为成功一次,比谁成功次数多。学生在练习时,通过组织形式的改变,要同时面对不同队友的抛球,并对来球力量、方向做出有效判断,将球垫回给队友,实现有效配合,达到练习效果。组织形式可以根据学生当前的实际能力来调整。例如“面对面垫球”,当学生的基础较差,也可以改变为“用排球打乒乓”的游戏,两人一组,一人垫球给队友,球落地反弹2次内,队友将球垫回,即为成功一次。在设计练习的组织形式时不必拘泥于项目规则,特殊阶段,弱化或改变规则更能实现练习的有效性。

通过组织形式的改变,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挑战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增進队友配合,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三)创设比赛情境,提升实战思维

排球双手垫球是为了实现球的快速转移,创造更好的得分机会。在真实排球比赛中,出现垫球的时机稍纵即逝,赛场瞬息万变,对比赛的解读、判断和应对,是学生的排球“思维”。通过真实比赛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战中,巩固技术动作,默契队友配合,突出角色定位,形成自己的排球风格。

例如,在排球比赛中,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条件或者技术特点不一,有的发球好,有的垫球好,有的身高较高拦网技术好,有的矮小但是反应迅速等。如果能在比赛中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对于团队来说就能达到“1+1>2”的效果。例如,发现团队在垫球时出现位置混乱,垫球不到位不能形成有效进攻情形时,设置比赛情境练习“快快垫给我”。要求一人在网前向场地任意位置抛球,其余学生在自己的防守位置,能在2次内将球垫还给抛球同学,球不落地,队友接到球即成功一次。在练习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我的防守位置大小,如何不与同伴重叠”“如何能更好地将球垫还给队友,让队友形成有效进攻”“出现防守空位时,如何进行有效补位”“相邻位置中谁去垫球稳定性更高”等技术或战术问题。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也可以通过与同伴讨论、回看视频等方式进行再度学习,不断完善队伍配合,磨练技术动作,形成个人和团队的技术风格。

通过真实情境的创设,不仅巩固了学生的技术动作,更好地磨合了队友间的配合,形成了一定的战术风格,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应对,提升了学生的实战思维。

二、深化真实合作,提升合作能力

排球是一项集体运动,是通过团队间的有效配合,发挥个人和团队的技术特点实现得分的运动。那么在练习中,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合作就非常重要。

(一)游戏合作,激发合作积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游戏和挑战非常感兴趣,在游戏的过程中,也会对与他人合作表现出更高的积极性。所以可通过一些需要两人或多人合作的游戏来提高学生合作的意愿。

例如,在“隔网垫球”练习中,设计“大家一起垫”游戏,3人为一组,两组对抗,要求在自己场地内进行垫球,每人至少垫球一次,球不落地,成功将球垫到对面场地即成功。同时,对场地进行划分,设置不同得分点,例如,球落后场成功一次,球落前场成功两次,界外不成功,比一比谁成功次数多。在游戏中,学生需要通过三人间的合作实现胜利。

游戏深受学生喜欢,他们会在游戏中进行反思和总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能力。

(二)任务合作,促进合作主动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合作的理解比较浅显,合作的主动性较低。在排球练习中,设计一系列的任务并形成任务链,要求学生按照任务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特定的任务,被动地促使学生去主动寻求合作,提高学生合作的主动性。

例如,在“连续垫球”练习中,设计闯关游戏。第一关:与任意一位同学完成5次“一抛一垫”的练习。第二关:与5位不重复同学完成5次“一抛一垫”的练习。第三关:与任意一位同学完成连续不间断互垫5次。第四关:与5位不重复同学完成连续不间断互垫5次。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去主动寻找与其他同学合作的机会,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得到展示和体现价值的机会,让基础较差的学生得到有效帮扶。

(三)目标合作,提升合作高效性

目标具有一定的导向性,是团队合作的方向。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具体的事物更容易理解,也更便于进行实际的操作和实践。在排球垫球练习中,通过团队对不同层次目标的实现,达成深层合作的预期。

例如,在排球“移动+垫球”合作练习中,学生自主练习、练习兴趣不能长久,同伴合作流于形式,效果不佳。设计小组目标,小组目标1:两人之间能完成15次垫球,要求垫准垫稳。小组目标2:两人之间能完成连续15次垫球,要求垫准垫稳。小组目标3:在一分钟内完成30次以上垫球,要求垫准垫稳。小组目标4:在一分钟内完成30次以上垫球,要求连续3次以上垫球才能计入30次以上墊球成绩……学生在小组合作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促使学生相互帮扶,发现问题,小组探讨尝试解决问题,实现合作的高效性。

三、巧用真实探究,培养思维能力

排球教学中,除了掌握知识要点、动作技术等低水平认知外,还要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真实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会学”“会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

(一)探究技术动作,触发思维能力

让学生通过对不同动作技术的体验和尝试,对比技术动作间的联系,以及探讨各技术动作的难点和有效解决方法。教师进行合理引导,触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自垫、对墙垫、两人对垫、移动对垫、隔网对垫等练习,针对练习中技术动作可能出现的情况,让学生找出解决方法。例如,自垫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垫球部位偏差,解决方法是无球练习、垫固定球。对墙练习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判断落点不准,解决的方法是对墙做传球练习,球不落地接球。移动垫球容易出现的问题是同伴间合作不默契,解决方式是相互用语言或肢体动作来进行提醒合作。提醒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对各个技术动作的探究,促进动作思维能力。

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对技术动作的探究会促使他去思考:这个技术动作有何特点,这个技术动作在实际操作时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不仅能更好地有效掌握技术动作,也促进了学生对技术动作的深层次思考。

(二)破解课堂问题,促动思维能力

小学生对于课堂提问比较积极,以能答对问题为荣。在排球垫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针对垫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设计,让学生通过体验分享、经验交流等思维活动,实现共同提高,促动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在“两人连续垫球”练习中,往往会出现球垫的方向不对、球垫的力量太大以及球垫的太高等情况。针对上述现象,进行了问题设计。问题一:在垫球时如何让球垫稳垫准?学生们可能回答:同伴垫球的方向不对、同伴垫球的力量太大了、球垫的太高了等。让学生针对问题进行分组实践并讨论问题,然后总结解决的方法,再相互分享交流。问题二:如何控制好垫球的方向和力量,让同伴更容易接住呢?学生可能的回答:垫球的力量可以轻一点;垫球的位置需要调整,可以通过移动调整位置等。随后,继续分组实践讨论,再交流分享。在递进式的提问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逐步发现问题所在,提出解决办法。

(三)突破实战困境,促进思维能力

实践出真知,实战不仅是检验技术动作和技能的最佳平台,也是学生进行更深层次学习的最佳舞台。实战中,学生面临的问题错综复杂,解决的方法也千变万化。学生在实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对于问题的思考,促进了学生进行深度思维,形成独特的排球思维。

例如,在排球比赛中,将球垫到对手弱侧方更容易得分。当队友在进行垫球时,通过实时的观察,对比队友及对方的位置,引导同伴将球垫到对方的弱侧防守区域,增加得分机率。比赛过程中当对方多次出现“有效垫球”时,教师可以赛后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吸引对方?”“如何能更好地进行球的转换?”“如何预判球的位置?”如何对本方弱侧进行有效协防,并组织反击。”学生思考后会有不同答案,如要更好地练习好垫传球,要相互之间多交流,要用眼睛多观察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逐渐形成特有的排球思维模式,不仅对垫球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垫球能力、观察能力及预判能力,能更深层次地解读比赛。

在小学排球双手垫球教学中,除了紧抓垫球基本功外,还需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能将所学知识进行运用;优化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提升效率;巧用探究学习,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真正地将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巧用于实践中。

猜你喜欢
合作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校地合作促进居民健身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