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听雯
自三千多年前周代“制礼作乐”开始, “礼乐治国”就成为各朝各代治理国家的重要 手段。祭孔佾舞为缅怀至圣先师——孔子,在 文(孔)庙进行祭祀活动中所表演的舞蹈。中 国古代“乐”有舞的含义,歌舞乐谓之乐舞, 本质是对大型音乐舞蹈的一种泛称,其历史可 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周公佾舞”。因此, 祭孔雅乐舞也称为“祭孔佾舞”。佾舞原是官 方集体传承的专属行为,承于周公制礼作乐, 大成于后世祭孔乐舞,汉明帝年间开放地方祭 孔,佾舞由此向全国州县推广普及。
佾舞,中国五大古礼之首的吉礼所用舞 蹈,佾舞最开始用于祭祀天地的仪式,后逐渐 被用于迎接月令和歌颂远古君王先师等国家正 典。浏阳祭孔佾舞始于清道光年间,1829 年 丘之稑在浏阳知县的聘请下完善了浏阳祭孔大 典,并指导开办了浏阳礼乐局培养祭孔仪式所 用的乐舞人才。清末至民国期间,浏阳祭孔大 典规模仅次于孔子故里的山东曲阜祭孔大典。 祭孔佾舞作为礼乐的重要代表又秉承儒家文化 思想,具有严格的规制性,在“礼”的基础上 建立规则,规制符合当权者的“以礼治国”的 礼制要求又体现了儒家“礼乐教化”“和谐统 一”的思想。
清道光年间的祭孔祀奠礼为在祭祀等级中 为中祀,其佾舞规格为“六佾舞”,当时的浏 阳祭孔佾舞遵循清代礼制要求, “六佾舞”舞 生人数为三十六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 皇帝将文庙祭祀升格为大祀,由此浏阳祭孔佾 舞的规格升为了“八佾舞”,舞生六十四人。 舞生在殿的东西两侧舞亭中表演,每亭三十二 人。浏阳祭孔佾舞区别于其他地区佾舞,除了 常有的“文舞”“翟龠舞”外还有“武舞”“干 戚舞”。
一、乐章与唱词
浏阳祭孔大典包括迎神、初献、亚献、终 献、彻馔、送神六个仪式步骤,浏阳祭孔音乐 即相应演奏六个乐章,每个乐章都包括唱词和 乐器演奏,其中初献、亚献和终献三个仪式中 配有佾舞。清代浏阳祭孔大典的各乐章的曲名 与康熙朝、乾隆朝所用祭孔乐章的曲名一致, 分别为:迎神《昭平》之章、初献《宣平》之 章、亚献《秩平》之章、终献《叙平》之章、 彻馔《懿平》之章、送神《德平》之章。后来 袁世凯当政后认为“乐不相沿,礼不相袭”, 将祭孔大典各乐章名称都改成了“和”,但歌词内容未变。改后的各乐章曲名为迎神《昭 和》之章、初献《雍和》之章、亚献《熙和》 之章、终献《渊和》之章、彻馔《昌和》之 章、送神《德和》之章。
迎神《昭和》之章
大哉孔子,先觉先知。与天地参,万 世之师;祥征麟绒, 韵答金丝。日月既揭, 乾坤清夷。
初献《宣和》之章
予怀民德,玉振金声。生民未有,展 也大成;
俎豆千古,春秋上丁。清酒既载,其 香始升。
亚献《秩和》之章
式礼莫衍,升堂再献。乡协鼖镛,诚 乎罍甗;
肃肃雍雍,誉髦斯彦。礼陶乐淑,相 观而善。
终献《叙和》之章
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皮弁祭菜,于 论思乐。
惟牖天民,惟圣时若。彝伦攸叙,至 今木铎。
彻馔《懿和》之章
先师有言,祭则受福。四海黉宫,畴 敢不肃;
礼成告彻,毋疏毋渎。乐所自生,中 原有菽。
送神《德和》之章
凫绎峨峨,洙泗洋洋。景行行止,流 泽无疆;
聿昭祀事,祀事孔明。化我蒸民,育 我胶庠。
浏阳祭孔音乐每章为一首乐曲,每个乐章 的祭词为八句词,四个字组成一句,其内容为
歌颂孔子功德,强调礼仪、道德的重要性以及 祭祀仪式的重要性。樂章音乐贯穿于整个祭孔 仪式中,与祭祀典礼密切结合。由于祭孔音乐 属于传统的祭祀雅乐,其要求为庄重肃穆,故 吟唱之时通常是一字一音,给人以古朴、沉稳 之感,气势磅礴,中正平和,也体现了儒家思 想中的“仁爱”和“和贵中庸”。浏阳地区的 祭孔音乐在官方规定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性的 尝试,突破了传统的一字对应一音的乐谱规则, 出现了新的音节变化,这种变化突破性地尝试 了“一板三眼”的音节组合,在节奏中有了附 点的出现, 增加音乐的动态感和节奏的复杂性, 使得整个旋律的流动性和起伏感增强,曲调更 为流畅和悠扬。
二、乐器
浏阳祭孔佾舞的伴奏乐器为“八音”,为 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类。具体 为金类:镛钟、特钟、编钟;石类:特磬、编 磬;土类:埙,又细分为黄钟埙、大吕埙;革 类:贲鼓、建鼓、应鼓、拊鼓、鼗鼓;丝类: 七弦琴、瑟;木类:柷、敔;匏类:笙、竽、 匏埙;竹类:凤箫、龙笛、篪、洞箫。
乐器中的钟和鼓主要是在整个祭孔仪式的 首尾部分使用,乐中不用。由于雅乐庄重典雅 的要求,在祭孔音乐乐器的使用上钟磬类乐器 占核心地位,丝弦乐器较少使用,最终体现严 肃威严、庄重肃穆、雄伟壮丽的音乐特点。
在古代有着严格的乐悬制度,使用多少乐 器、乐器悬挂地点都有着严格的礼制要求,不 按职位等级使用乐器属于僭越礼法。在乐悬制 度中有属于帝王专用的“宫悬之乐”,乐器可 悬挂四面;诸侯可用的“轩悬之乐”,乐器可 悬挂三面;大夫可用的“判悬之乐”,乐器可 悬挂两面;以及士人能用的“特悬之乐”,乐 器只能悬挂一面。
丘之稑在《丁祭礼乐备考》(1840 年镌) 中记载: “陈乐于殿外两阶:特钟一、编钟十 有六、在东;编磬十有六、在西; 皆悬以簨 虡。东升龙麾一,应鼓一,柷一;西降龙麾 一,鼗鼓一,鼗一。东西分列琴六、瑟六、箫 六、笛六、篪六、排箫二、埙二、笙二、搏拊 二、旌二。羽龠三十有六。”
从以上可以看出浏阳祭孔大典使用的乐 器之多,规模也比较庞大,其中也对佾舞的规 制进行了记录。可见当时浏阳祭孔大典用的是 “轩悬之乐、六佾文舞”。至 1906 年,清光 绪帝升祭孔为大祀之后,浏阳祭孔大典乐器的 使用规制也随之提升。湘潭齐寿昆在他所著的 《孔庙备考全书》中记载了当时的情况: “清 季升孔子祀典为大祀。初献武功之舞,亚献终 献文德之舞,均八佾。按大清会典乐部云:凡 乐器,中和韶乐,八音咸备。金之属曰钟;石 之属曰磬;丝之属曰琴、瑟;竹之属曰排箫、 曰箫、 曰笛、 曰篪;匏之属 曰笙;土之属 曰 埙;革之属曰鼓、曰搏拊;木之属曰柷、敔。 祀孔乐器:用麾二,编钟十有六,镈钟一,编 磬十有六,特磬一,琴十,瑟四,排箫二,箫 笛笙各十,埙二,篪二,建鼓鼗鼓各一,搏拊 二,柷敔各一,木笏十,佾舞器引舞的旌节左 右各一。武功之舞以干戚,文德之舞以羽龠, 各六十四。”
通过齐寿昆的记载可以了解到,浏阳祭 孔大典的乐器“八音”齐备,其乐器摆于四 面,佾舞较之前出现了干戚武舞,同时佾舞人 数上升至六十四人。至此浏阳祭孔大典规格变 为“天玄之乐、八佾之舞、文武之舞”。浏阳 祭孔大典中的乐器对编钟和编磬进行了更改, 清代官制中使用的编钟和编磬均分列为上下两 排,每排八个,共十六个,而浏阳的编钟和编 磬分为四个架子排列,每架六个,共二十四 个。同时浏阳祭孔大典对凤箫进行了更改,古 时凤箫有十六管的,也有二十四管或二十三管
的,大都是以十二个律名分别定其管音之高低, 而从中或增或减其管数。浏阳古乐的凤箫,是 将十二律:阳六律,阴六吕,分为阴阳两组, 又分别加上倍律三管、半律三管、倍吕三管、 半吕三管,合为二十四管,使得凤箫的音域更 广,旋律可以更多变。
三、舞具
祭孔佾舞的舞者根据音乐及唱词运用手中 的舞具进行动作的变化从而达到传情达意的目 的。针对佾舞舞具的规制, 《清史稿·乐志》 做了如下规定:
舞有二:用于祀神者曰佾舞,用于燕 飨者曰队舞。凡佾舞武用干戚, 文用羽龠。 干戚曰武功之舞,羽龠曰文德之舞,祭祀 初献以武舞, 亚献终献以文舞, 惟先师庙、 文昌庙初献、亚献、终献皆以文舞焉。
清史稿规定佾舞中的武舞用的舞具为干和 戚,文舞用的舞具为翟(也称羽)和龠,同时 也规定了祭孔佾舞只用文舞。浏阳祭孔佾舞在 祭孔升格为大祀之前一直遵循清史稿的规制, 直至 1906 年后干戚武舞加入,同时佾舞规格也 升为八佾。至此浏阳祭孔大典初献礼中舞生手 持干、戚进行武舞表演;在亚献礼和终献礼中 舞生手持翟、龠进行文舞表演。
文舞所用的舞器为龠和翟,龠原为古代乐 器,长一尺四寸(约 46.67 厘米) ,圆径一寸 (约 3.33 厘米),开三孔。翟为羽毛,以木为 柄, 长一尺七寸(约 56.67 厘米) ,朱漆金龙, 首上植雉尾。明代时翟多为三根羽翟,清朝多 为一根羽翟,丘之稑在《律音汇考》中记录浏 阳祭孔佾舞用的为一个龙头上插三根羽翟,而 现浏阳祭孔大典上所用的为两根羽翟。龠象征 着音乐、翟象征着舞蹈,用翟龠表演佾舞也符合儒家强调“礼乐教化”的思想。在翟龠动势 中多为左手持龠右手持翟,龠在外翟在内,翟 龠十字相交。十字形对称的特点也体现着孔子 思想中的“中和之美, 天下莫能與之争美也”。
武舞所用的干和戚都源自古代的兵器,干 为盾牌,用皮革制成,作为佾舞的舞具则改为 木板, 上尖下方, 上宽八寸(约 26.67 厘米) , 底宽六寸(约 20 厘米) ,通长三尺六寸(约 120 厘米)。前面红底饰蓝色龙形,背面有执 手木柄。戚原为古代兵器,士卒执之用于攻 击,金属制成,舞用为木制。戚颈长五寸(约 16.67 厘米), 宽二寸五分(约 8.33 厘米), 形如斧头,绘铁色,饰彩花。柄长二尺(约 66.67 厘米),饰红色。在武舞中,与文舞中多 翟龠十字相交的舞具动势一样,武舞中干戚也 多为十字相交,干在外戚在内,其干为盾牌, 戚为舞器,将盾牌压于武器之上也能体现孔子 止戈为武,以仁、和统天下的思想观念。
四、动势与舞容
佾舞舞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没有摄像 设备的古代,舞蹈的传承采用舞谱进行记录, 而舞谱由文字谱和图谱组成,内容构成上由动 势和舞容构成。动势是指舞具的运用动作,舞 容相当于现在的舞姿。祭孔佾舞根据祭词的内 容通过舞容以及舞具动势的变化,达到传情达 意的目的。
根据丘之稑《丁祭礼乐备考》的舞谱记 载,将浏阳祭孔大典的佾舞共分为八大舞容, 具體见表 1。
浏阳祭孔舞谱就是在祭词的每个字上分别 用舞容和舞具动势的文字描述进行记录,既能 准确地把握每个静态动作的姿势,也能捕获到 动作与动作之间的动态连接,还能看到舞者队 形的变化。例如丘之稑在《律音汇考》对亚献 的“式礼莫衍”舞谱记录(见表 2)。
通过舞谱可以看到在这一句祭词的佾舞 动作中出现了立之容的“朝上立”,足之容中 的“跷足”,手之容“垂手”,步之容的“进 步”,身之容的“侧身”“蹲身”,舞之容的 “向外舞”。在翟龠的动势中,右手持翟动作 较少,多为举至与肩同高,左手持龠动作多为 开龠、合龠和垂于身侧,翟龠关系多为十字 相交。至此我们可以还原佾舞的舞蹈动作,佾 舞舞者手持翟龠呈十字相交,面朝北(前)方 站立,唱词开始,右手持翟与肩同高,左手持 龠垂放于身侧,右脚脚跟落地,左脚向前方迈 一步,然后位于两侧舞亭的表演者分别向外侧 转身,双手顺下;回身朝前,右手持翟与肩同 高,左手持龠垂放于身侧,左脚向西(左)一 步,向左侧身双手顺下;翟龠十字相交举至头 顶,左脚向右脚前迈一步,翟龠十字相交落于 身右侧;最后右手持翟与肩同高,左手持龠垂 放于身侧,正面下蹲,左脚向右脚的方向移 动,脚尖点地,翟龠十字相交,面朝北站立。
通读整篇舞谱会发现,佾舞的动作幅度都 在一步以内,手中舞具的动势也都较为平和、 内敛,这贴合了儒家“行之有度”的思想。佾 舞的表演也符合儒家思想强调通过“礼乐”的 学习和实践,培养个人的道德修养、塑造和谐的社会风气、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的思想。
五、结语
儒家文化流传至今,其内涵深远,对于个 体、社会乃至国家民族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在 这一思想文化体系中,佾舞是儒家礼乐文化在 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是其精神内涵的具象 化。通过佾舞,儒家思想得以生动地展现在民 众面前。每一个舞容的展现,每一次舞具动势 的变化,每一句祭词的吟唱,都蕴含着儒家思 想的精髓。通过这些具象化的符号,观者可以 对儒家思想有更直观的感受。佾舞秩序井然的 特点,展示了儒家对社会秩序的精神追求。舞 者的姿态端庄,动作谦恭,无不流露出儒家的 道德规范,同时这对观者而言,无疑也是一种 道德的启示和引导,它提供了了解和学习儒家 道德的有效方式。佾舞所营造的肃穆庄重的氛 围,更是生动地表明了儒家对于礼义方面的敬 重。
[ 作者简介 ] 于昕雯,女,汉,湖南岳阳人,湖 南科技大学黎锦晖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 研究方向为民族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