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和避免交通安全执法对抗心理的对策分析

2024-05-17 19:22
法制博览 2024年11期
关键词:执法者合法性执法人员

邱 茜

江西省公安厅交通管理局高速公路交通警察总队直属六支队第二大队,江西 南昌 330103

交通安全执法是维护道路秩序和保障行人和驾驶员安全的至关重要的任务之一。然而,在这一重要使命的背后,常常潜藏着一种普遍而强烈的社会心理现象,即逆反心理,又称为对抗心理。逆反心理指的是当客观环境要求与个体需求产生冲突时,个体产生的强烈反抗心态。在交通安全执法领域,逆反心理可能会导致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紧张关系,甚至演变成执法对抗行为。这种对抗行为不仅对交通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导致不良社会后果。

因此探讨如何减少和避免交通安全执法中的对抗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逆反心理的构成要素

逆反心理,作为交通安全执法活动中的主要挑战之一,由多个要素构成,包括执法主体心理、执法对象心理以及执法环境作用。深入了解这些要素对于理解和应对对抗心理至关重要。

(一)执法主体心理

在交通安全执法中,执法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对整个执法过程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了解和管理执法主体的心理状态对减少对抗心理的发生至关重要。以下是执法主体心理的关键要素:

1.“三懂一会”的要求和实践意义

交通安全执法要求执法者具备“三懂一会”素质,即懂方针政策、懂法律法规、懂业务知识,会做群众工作。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执法效能,更能减少对抗心理的发生。了解法律的精神和目的,以及如何平等对待每一位交通参与者,将有助于建立互信关系。执法者的专业素养和情商同样重要,有助于有效沟通和冲突解决[1]。

2.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原则

执法者应当在执法过程中坚持以法律作为执法的基础,但同时也需要灵活运用理性思维,以理服人。这包括解释执法原因、提供教育和引导,以及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与被执法者沟通。这种方法不仅可以防止对抗心理的发生,还有助于引导被执法者更好地理解执法决定的合理性。

3.程序合法性的重要性

执法者不仅要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还必须特别注重执法程序的合法性。这包括确保在执法过程中遵守法定程序,充分保障被执法者的知情权、申辩权等法定权利。如果执法程序不合法,被执法者自然会对执法者产生抵触心理,增加了对抗行为的可能性。因此,执法者应时刻关注程序的合法性,以维护执法的公平和公正性[2]。

(二)执法对象心理

执法对象的心理反应在交通安全执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了解和应对执法对象的心理状态有助于减少对抗心理的发生。以下是执法对象心理的关键要素:

1.执法对象心理的抵触与抵触情绪的影响

被执法者往往会在受到执法措施时产生抵触情绪,特别是在面对罚款或处罚时。这种抵触情绪可能会升级成对抗行为,从而加剧执法过程中的紧张局势。因此,了解和管理被执法者的抵触情绪至关重要。执法者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平和的语言、耐心的沟通和情感的理解,来缓解被执法者的情绪,降低对抗心理的发生[3]。

2.执法程序的合法性与对抗心理的关联

被执法者是否怀疑执法程序的合法性对于他们是否产生对抗心理具有重要影响。如果被执法者认为执法程序不合法或不公平,他们更有可能表现出对抗心理。因此,确保执法程序的合法性是减少对抗心理的关键因素之一。执法者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充分保障被执法者的合法权益,以减少对抗心理的激发。

理解和应对执法对象的心理状态是交通安全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采取合适的沟通和处理方式,执法者可以更好地应对被执法者的抵触情绪,降低对抗心理的产生,确保执法过程更加公正和有效。因此,与执法对象的心理互动和理解是提高交通安全执法成功率的关键。

(三)执法环境作用

执法环境的特点和情况也会对执法心理产生重要影响。以下是执法环境作用的关键要素:

1.执法环境的多变性

执法环境可能因时间、地点和情境而不断变化。执法者需要具备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以有效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执法对象心理反应。

2.执法者在不同环境下的应对策略

不同的执法环境可能需要不同的策略和方法。执法者应学会根据环境的特点,灵活调整执法方式,以减少对抗心理的发生。

深入了解和分析这些逆反心理的构成要素将有助于制定更有效的对策,以减少和避免交通安全执法中的对抗心理,提高执法活动的成功率和社会效果。

二、减少和避免对抗心理的策略

(一)加强作风建设和规范执法

1.“三懂一会”的要求和实践意义

“三懂一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它代表了执法者应具备的核心素质。这些要求的实践意义在于:

第一,懂方针政策,理解并贯彻政府的交通管理政策有助于执法者在执法过程中明确自己的使命,确保执法行为与政策目标一致;第二,懂法律法规,执法者必须熟悉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以便正确判断违法行为,保证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第三,懂业务知识,了解交通管理领域的专业知识可以帮助执法者更好地应对各种情况,提高执法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第四,会做群众工作,善于与当事人进行沟通和协商,倾听他们的诉求,能够有效缓解紧张局势,减少对抗心理的激发[4]。

2.以法为据、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的原则

执法者应当遵循的原则包括:第一,以法为据,执法行为必须建立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确保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执法者不应滥用权力或违反法律规定,以免引发对抗心理。第二,以理服人,理性的沟通和解释有助于执法对象理解执法的合理性。执法者应尽力解释执法原因,使被执法者认同执法决定。第三,以情感人,在执法活动中,执法者要理解被执法者的情感和心理状态。关心当事人的感受,展现同情和关怀,有助于减轻对抗心理。

3.程序合法性的重要性

执法程序的合法性是减少对抗心理的关键因素之一。合法程序包括在执法过程中保障被执法者的知情权、申辩权等基本权利。程序合法性的重要性在于:第一,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合法程序有助于公众了解他们的权利和义务,加强对法律的尊重和遵守;第二,避免不当的指控,合法程序确保了执法行为的透明度,减少了执法者滥用权力的可能性,从而降低了被执法者提出不当指控的可能性;第三,增加执法结果的合法性,合法程序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使得最终的执法结果更容易被接受和尊重,减少了对抗心理的发生。

(二)尊重执法对象和使用文明用语

1.文明执法的基本要求和平等待人的原则

文明执法是交通安全执法的基本要求之一。它包括以平等待人为原则,积极与被执法者进行沟通,保持礼貌和尊重。这些要素的实践意义在于:执法者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位交通参与者,不论其社会地位、年龄、性别、种族或其他因素。平等对待有助于建立公平和公正的执法环境,减少对抗心理的产生。使用礼貌的语言和尊重的态度可以改善执法对象的心理状态,防止紧张情绪的发生。被执法者更有可能合作,而不是对抗执法。积极主动地与当事人交流,倾听他们的观点和诉求,有助于建立互信关系,减少误解和冲突。

2.使用法言法语的重要性

使用法言法语是为了确保执法过程的透明和合法,同时维护被执法者的权益。以下是使用法言法语的重要性:使用法言法语能够使执法者的行为更具法律的权威性,使被执法者更容易接受和遵守执法决定。法律用语的使用增加了执法过程的透明度,有助于被执法者理解执法决定的合法性和理由,减少对抗心理的发生。法言法语通常更准确和明确,避免了交流中的歧义和误解,有助于双方更好地理解和达成共识。

3.尊重人格尊严和听取申辩的必要性

尊重被执法者的人格尊严意味着避免侮辱、侵犯或恶意对待他们。执法者的尊重有助于维护被执法者的自尊心,减少情绪冲突。允许被执法者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申辩是执法过程中的基本权利。听取申辩有助于发现事实和解决争议,减少错误判决和对抗行为。

(三)注重情理结合和冷静妥善应对

1.以理动情的效果和方法

以理动情可以在被执法者中激发积极效应,使他们更容易接受执法决定,并认识到执法的合理性。通过以理动情,执法者可以积极引导被执法者改变不当的行为,例如,交通违法行为,从而降低道路安全风险。以理动情的方法包括解释执法原因、提供教育和引导,以及以理性和同情的态度与被执法者沟通。执法者应倾听被执法者的观点,并积极回应他们的疑虑和问题[5]。

2.灵活处置与处理多变执法环境

针对不同的执法对象和情境,执法者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例如,对于冲动和激动的被执法者,可以采用冷静的态度,缓和局势。如果执法环境变得紧张,执法者可以考虑将被执法者带离现场,以降低冲突升级的风险。这有助于保持执法环境的安全和秩序。在面对特别复杂的情况时,执法者可以与其他同事或上级领导合作,共同处理情况。这有助于减轻个体压力,确保执法行为的合法性和公平性[6]。

3.理性冷静的重要性和应对冲突的方法

在交通安全执法中,理性冷静是至关重要的,它有助于执法者应对冲突和紧张局势,降低对抗心理的升级。以下是理性冷静的重要性和应对冲突的方法:执法者在冲突情况下应保持冷静,避免与被执法者产生情绪激化的争吵或冲突。不要急于处理冲突,给予双方冷静下来和思考的时间。时间的推移有助于冷静思考,降低情绪冲突。执法者可以接受危机干预培训,学习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处理冲突,以确保安全和秩序。

三、案例分析:减少对抗心理的成功实践

(一)案例一:道路交通违法处罚

在这个案例中,一名交通警察执法人员发现一辆车违反了交通规则,但车主因为行程紧急,情绪激动,对执法人员产生了抵触情绪。执法人员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以法为据,执法人员首先解释了车主的违法行为,并引用了相关法律法规,以强调执法的合法性和必要性;第二,以理服人,执法人员倾听了车主的理由,表现出理解和同情,并向车主解释了交通安全的重要性,以及违法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第三,以情感人,执法人员使用温和的语言,避免激化情绪,同时提供了有关如何避免类似违法行为的建议。

结果是,车主最终接受了罚款,但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情绪。这个案例表明,通过以法律为依据、以理性沟通和以情感理解,执法人员成功化解了冲突,减少了对抗心理的发生。

(二)案例二:交通堵塞事件处理

这个案例涉及一次交通堵塞事件,执法人员需要疏导交通和处理急于通行的车辆。在这种高压情境下,执法人员采取了以下策略:第一,灵活处置,执法人员根据情况采取了不同的疏导方式,与驾驶员沟通并协调交通流动;第二,理性冷静,尽管面临挑战,执法人员保持冷静,不与急于通行的车辆产生情绪冲突;第三,情感理解,执法人员表现出对驾驶员急迫情况的理解,同时提供了建议以缓解他们的焦虑。

通过这些策略,执法人员成功疏导了交通,处理了事件,减少了对抗情绪的产生,维护了道路安全和秩序。

四、结论

交通安全执法是维护社会安全和道路秩序的关键活动,然而,在执法过程中,对抗心理的产生可能会导致紧张局势和不必要的冲突。为了减少和避免对抗心理的发生,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包括加强作风建设和规范执法、尊重执法对象和使用文明用语,以及注重情理结合和冷静妥善应对。

减少和避免对抗心理的产生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策略。执法者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尊重法律和程序的合法性,采用文明用语和平等待人的态度,以及灵活处理和冷静妥善应对。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实现更加和谐和安全的道路环境,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进步。因此,这些对策的实施对于提高交通安全执法的成功率和社会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执法者合法性执法人员
组织合法性的个体判断机制
Westward Movement
执法者当成为守法的标杆
灵川县安监局全面开展行政执法人员专项清理工作
环境执法者如何做到尽职免责?
浅谈汽车养护品生产的合法性
建筑工程垫资承包合法性研究
感悟生命——采写几位优秀执法者带来的人生体验
福州市色山区一黑电镀厂“死灰复燃”被执法人员查处
汝阳县一村民暴力抗法被刑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