苑天舒
我们以往说诗词,从《诗经》《楚辞》、乐府诗到唐诗宋词,很少提及古算诗词。其实,我国历史上的古算诗词很多,结构严谨、层次分明、脉络清晰,气韵流畅、格调高雅、独具魅力,深入生活、发人深思。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宋代邵雍用 10 个数字勾画出一幅妙趣横生的乡村风景画。
最广为流传的当数“九九”,即“九九乘法歌诀”。《管子·轻重篇》:“作九九之数。”《管子》一书中有九九歌诀中的七乘全部:“七七四十九,六七四十二,五七三十五,四七二十八,三七二十一,二七十四。”
“九九八十一”在《周髀算经》里。其第一章叙述的是西周开国时期(约公元前1100 年)周公与商高的一段问答。周公问商高:“夫天不可阶而升,地不可得尺寸而度。请问数安从出?”天没有阶梯可以登,大地也不能用尺子丈量。请问如何测度天地?商高回答:“数之法,出于圆方,圆出于方,方出于矩,矩出于九九八十一。”测量之法来自于圆方,圆是对正方形做无数次倍边内接之后所得的极限。矩形面积不外乎二数相乘,从九九八十一开始。接着,商高讲述了“勾三股四弦五”,也就是商高定理。
数学无所不在,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要用到数学,都能体会欣赏数学的魅力。
算诗曰:“当年苏武去北边,不知去了几周年。分明记得天边月,二百三十五番圆。”这首古算诗涉及了苏武牧羊的典故和天文历算。月亮的圆缺是月相,朔、望分别指农历初一和十五的月相。“二百三十五番圆”意味着经历了 235 个望日满月,即 235 个月。235 除以 12,等于 19 又12分之7。天文历法上讲“十九闰七”,每19 年有 7 个闰月。所以苏武牧羊是 19年,而不是19年零7个月。
算诗曰:“待客携壶沽酒,不知壶内金波。逢人添倍又相和,共饮斗半方可。添饮还经五处,壶中酒尽无多。要知原酒无差池,甚么法儿方可。”意思是:壶中原来有存酒,每当见到一个朋友就将壶中的酒添加一倍,然后与朋友喝掉1.5斗,如此经过了5次,把酒壶中的酒全都喝光了,问壶中原来有多少酒。这首词是《西江月·沽酒待客》,为清代声名显赫的数学家族——梅氏家族的梅珏成在《增删算法统宗》中引用的诗。
《周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洛书所对应的数学是一种三行三列的三阶幻方,即在一个正方形九宫格中填上 1 到 9 共 9 个数字,且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的 3 个数之和都是15。南宋杨辉《续古摘奇算法》(公元1275 年)中记载了三阶幻方的生成与布局口诀:“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我国古代算诗,口呼歌词,绘声绘色;算法算理,易懂易记;口诀呼出,程序运算;形成独特的流传风格,至今未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