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工作研究

2024-05-17 17:30赵增龙
运输经理世界 2024年8期
关键词:农村公路公路质量

赵增龙

(甘肃省酒泉公路事业发展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

0 引言

农村公路在乡村振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服务农村地区的公益性基础设施,也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是唯一的交通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出行便利,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为乡村旅游、农业产业和乡村文化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但目前部分地区的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存在一些问题,使得农村公路路网的质量不断下降,不利于乡村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主要就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措施进行研究。

1 农村公路发展现状

近年来,许多地区农村公路路网结构已初步形成,为农民的出行和农产品运输提供便利。然而,仍有部分地区存在公路建设不足、质量较低的问题,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农村公路建设仍面临较大挑战。

随着智能交通系统和绿色建设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农村公路数据共建共享共管的发展,提高农村公路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尤其是“路长制”APP、综合信息化平台和智能交通监控系统等设施,有效提升农村公路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但实际仍有部分地区存在养护投入不足、养护责任不明确、养护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使得公路运行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管理和人员培训,以确保公路的长期可持续运营[1]。

新形势下,国内城镇化趋势不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对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起到愈发重要的作用。为促进农产品销售和产业发展,支持带动乡村经济、乡村旅游和电商物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有关部门还需要提高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视度,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力度,改进管养机制,真正把“四好农村路”纳入考核范畴,加强技术和设施的更新,推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一体化发展,避免出现以建代养或只建不养的现象,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2 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的措施

2.1 强化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过程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包括设计方案的制订、施工过程、验收等,每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农村公路建设质量,一旦出现质量问题,不仅会损失巨额资金,还会影响人民的安全出行,因此必须强化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工作,立足公路建设的各个环节,确保农村公路建设各项管理工作的落实。

2.1.1 提高公路设计水平

设计阶段需充分考虑农村地理环境、交通需求、产业结构、乡村旅游和乡土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合理确定路线走向,充分融合发展乡村文化、乡村旅游及路衍经济等,使农村公路成为促进沿线群众创业增收的致富路、幸福路。同时,要充分考虑农村公路与干线公路的衔接,提高农村公路的通达性和连通性。

2.1.2 加强公路建设的全过程管理

有关部门需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对项目立项到完工验收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确保项目按照合同约定和质量标准进行施工,并着重解决施工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加强建设项目“七公开”“三同时”的监督和检查。尤其在质量控制方面,要采取严格措施,遵守工程施工规范和标准,从材料选择到工艺操作,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从而提高农村公路的建设质量和耐久性,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达到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2]。

另外,加强对农村公路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包括桥梁养护、路面病害处治及交通标志标线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定期检查设施使用状况,及时修复和更新设施,确保农村公路设施的完好状态,提升农村公路的使用体验和服务质量。

2.1.3 重视农村公路验收质量

公路验收是对公路建设质量和工程质量的终极评估,也是保证公路安全可靠的重要手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对于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的科学性、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在验收环节需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评估公路质量,确保合格以后再投入运行。

2.2 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技术体系的构建

我国农村地区的区域差异性较大,包括经济、文化以及地形地貌等多个方面,因此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技术体系的构建需充分考虑乡村地理环境、农民需求和经济发展条件等因素,以实现更加科学、高效和可持续的农村公路建设管理。

2.2.1 因地制宜原则

该技术体系注重在公路建设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实际需求。通过与当地政府、农民群众以及相关专家的深入沟通与研究,确定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方案和布局,以确保农村公路线路的合理性和对当地发展的支持性,为农民提供更加方便、高效的交通服务[3]。

2.2.2 加强地域性管理

针对不同地域的独特需求和挑战,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和流程。例如,在交通需求不同的地域,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和管理措施。同时,根据地形地貌的差异以及气候条件和自然灾害的风险等因素制定应对措施并加强安全管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过程的顺利进行。

2.2.3 实施精细化管理

针对不同地区的建设条件和资源情况,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尤其要注重对建材的选择和质量检测,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标准,确保农村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

2.2.4 在养护措施上注重差异化管理

根据各地区公路的使用环境和交通需求,制定相应的养护策略和管理措施。如针对气候湿润、土质松软的地区,需加强路基、排水设施的养护和维修工作,以保证农村公路的承载力和耐久性。

2.2.5 在信息化管理上注重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技术条件和资源状况,选择合适的智能化技术手段,实现对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过程的监测和管理。例如,借助物联网、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提高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目前常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主要为利用“路长制”APP,是一款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程序,旨在提高公路管理的效能和公路建设的质量,该应用程序结合互联网、物联网、地理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手段,大力推进“路长制”管理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通过“路长制”APP,公路管理者能够随时随地查看和分析公路状况,及时了解道路交通、设施设备和路况信息等重要数据,实时查看电子地图,快速定位产生问题的区域,从而更加精准地制定管理策略和应对措施,并通过电子地图和数据分析输出可视化报表,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和准确度[4]。

2.3 完善农村公路养护制度

随着农村公路数量的增加和交通量的加大,加强农村公路的养护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针对农村公路养护制度的不完善和缺失,国家和地方加大对农村公路养护的投入和管理力度。

2.3.1 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机构的建立和管理

建立规范的农村公路养护机构,定期评估机构的养护技术、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等方面情况,加强对养护工作的指导和监管。

另外,养护机构需要有足够的专业技术人员,完成各项养护工作。机构应加强人才引进,培养专业养护人员,并注重人员素质的提升,使养护人员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激发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确保养护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效率。设施装备是实现公路养护的基础,因此还需要建立设施和装备库,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施和装备安全、正常工作。

2.3.2 加强对农村公路养护基本制度的规范

制定和完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合理制订养护工作周期计划,考虑农村公路的实际使用情况、路况以及交通量等因素,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养护工作。还要考虑不同季节和气候条件对路面的影响,如在雨季或雪季到来前,需要提前对排水设施和防滑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以保证路面通行的安全性。

另外,需要重视预防性维护和修复性维护相结合,其中预防性维护指在路面出现严重损坏前,对路面进行预防性的维护,防止损坏的发生;修复性维护是在路面发生损坏后,进行相应的修复和维护工作,将二者合理结合,既能够预防事故的发生,又能够有效修复已发生的损坏[5]。通过以上规范的制定与执行可以最大程度地确保养护工作的可行性,避免资源和预算的浪费。

2.3.3 推进农村公路养护的信息化建设

联合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完善农村公路养护数据管理机制和信息系统,建立农村公路养护信息化平台,该平台可实现路况、车况、气象等信息的实时获取,同时对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还可以采用物联网技术,将养护车辆、设备等相关设施进行连接,并通过智能感知、远程控制等技术手段,实现对设备和车辆的动态监控和运维管理。通过上述技术的应用,可以快速发现设备故障,及时处理,保障养护车辆和设备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高效性。

2.3.4 加大农村公路养护的投入力度

目前养护资金主要来源是各级政府财政资金,而农村公路点多面广线路长,养护资金数量大,且受地域限制和经济发展影响,市县两级政府财政压力大,养护资金主要依赖省级资金。因此,各级政府需要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寻求多元化投融资模式,如BOT、PPP 等,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更多资金支持。有关部门可以为投融资项目提供税收优惠、土地、人才等方面的支持[6]。

另外,可以引导农业基金参与农村公路的养护投入,促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进而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3 新形势下农村公路建设管理与养护工作的发展趋势

3.1 转变观念,深入推进政策支持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的重要性得到广泛认识,加强政策扶持,在资金、技术、管理和培训等方面提供更多支持。同时,各级政府也将深化改革,拓宽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的融资渠道,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和企业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

3.2 提高工作技术和管理水平

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和养护工作需要不断提高相关技术和管理水平,提供智能化、绿色化和高效的公路服务。在技术方面,逐步普及使用3D 打印技术、智能感知技术、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等新兴技术,提高公路建设设计以及施工精度和效率。在管理和服务方面,通过建立健全公路管理信息系统,实施信息化管理,提高公路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农村公路管理能力,提高农村公路养护服务质量和效率。

3.3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实现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农村公路建设和管理的重要方向。未来,将提倡绿色建设理念,鼓励采用生态环保材料、低碳节能技术、循环经济原则等,减少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同时,重视农村公路养护的可持续发展,加大对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提高养护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保障农村公路运营的安全、稳定和长期性。

3.4 强化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网络完善度

农村公路建设与乡村路网的建设密不可分,未来农村公路的建设需提高建设质量,并结合农村地区发展情况科学规划道路建设。根据地区经济发展类型的不同需要,还应建设设施水平高的支路、林间小道等结构完整的路网系统。通过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对于方便人们出行、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状况、推动乡村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村居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7]。

3.5 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交通一体化

持续巩固建制村通客车成果,因地制宜、因需施策,深入开展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创建,加快推动城市公交线路向乡村延伸和农村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推动全域公交发展,提升均等化服务水平,提高农村客运服务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地区的公路建设质量不断提高,但受到建设管理体制不完善、养护不足等多种问题的影响,使农村公路运营质量较低。因此,地方政府以及公路管理部门需提高重视,立足当地的公路发展现状,积极采取管理与养护措施,从而进一步促进农村公路现代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猜你喜欢
农村公路公路质量
交通运输部:预计今年累计完成新改建农村公路15万公里
我国建成第三条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
“质量”知识巩固
“十四五”浙江将再投8000亿元修公路新增公路5000km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公路断想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关于农村公路经济创新的思考
三问农村公路
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养护须多管齐下